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明理 《钢铁》2008,43(1)
中国金属学会连铸分会于2007年12月18日-22日在昆明召开了“高效连铸结晶器集成技术”研讨会。研讨会的内容涉及:结晶器热/力学行为及检测控制技术;结晶器液面控制和自动浇注技术;结晶器非正弦振动技术;结晶器在线调宽和锥度控制技术;结晶器流动控制技术;结晶器漏钢预报技术;结晶器工艺监测器技术;高效结晶器的其它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高效连铸的核心是高拉速,高拉速的实现是一项集工艺技术、装备技术与生产操作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本文介绍了高速连铸控制技术难点及技术研究方向,重点分析了不同坯型的高速连铸技术,包括高效强冷结晶器和结晶器振动优化、结晶器内钢液流动和液面波动控制、高速保护渣技术、高速连铸漏钢预报技术以及二冷动态控制等.未来,"立体多锥度"...  相似文献   

3.
连铸结晶器中钢液的流动方式对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防止卷渣和铸流冲刷凝固层十分重要。介绍了板坯连铸结晶器中的钢液流动和水口出口倾角、水口浸入深度及浇铸速度等参数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同时概括了小方坯弧形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4.
连铸结晶器中钢液的流动方式对去除钢水中的夹杂物,防止卷渣和铸流冲刷凝固层十分重要,介绍了板坯连铸结晶器中的钢液流动和水口出口倾角,水口浸入深度及浇铸速度等参数对流动行为的影响,同时概括了小方坯弧形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特点。  相似文献   

5.
CSP和ISP结晶器水模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力学模拟是研究结晶器内流体流动特征,优选浸入式水口结构的普遍手段。本文针对ISP和CSP两种结晶器,通过水模试验系统地研究昌器内流体流动特征和与之匹配的工艺参数,优选出合理的结晶器浸入水口的结构形状和尺寸。  相似文献   

6.
张桂芳  沈厚发  王镭  柳百成 《钢铁钒钛》2005,26(2):31-34,53
针对薄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特征,利用有限差分方法对薄板坯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进行了模拟,建立了结晶器内三维流动的数学模型,模拟了复杂水口结构对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的影响。通过水力学模拟对流场模拟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流场模拟能够准确反映具有复杂水口结构特点的结晶器中的流动现象。  相似文献   

7.
高拉速连铸过程传输行为特征及关键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苗勇 《钢铁》2021,56(7):1-12
 高拉速连铸是实现直轧、铸轧的前提保障,是实现钢铁生产流程高效化、绿色化的具体体现,是发展新一代高效连铸的主题。高拉速连铸面临最大挑战是漏钢与裂纹频发,凝固坯壳均匀生长控制应是其实现的核心内涵,重点在于结晶器技术集成,包括结晶器流动控制、保护渣类型、结晶器润滑、结晶器内腔结构、结晶器冷却结构与制度等,关键在于结晶器液位的稳定控制。阐述了高拉速连铸过程传输行为特征及其实现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近来新开发的各种连铸结晶器液位控制技术,包括采用经典的PVC控制器的控制系统、采用模型逻辑控制技术的控制系统以及综合采用各种控制技术的模块式控制系统。采用模块式结构,其配置比较简单,控制系统是透明的。  相似文献   

9.
孔金满  周懿 《鞍钢技术》1997,(11):1-8,15
详尽介绍了到目前为止所开发及使用的各种传感器及其功能与应用范围,如:连铸机结晶器铜板温度的测量、检测结晶器中钢水液位所用仪表、结晶器振荡的监测,结晶器和板坯之间摩擦力的检测。测量结晶器铜板壁和铸坯之间缝隙中的渣膜厚度和结晶器内钢水池上熔融保护渣层深度的技术……等等。阐述了这些检测控制技术对连铸技术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在建新连铸机或改造老连铸机时,必须采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检测和控制方法,并不断开发新方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板坯结晶器内钢水流动的3种模式,探讨了结晶器内钢水流动模式对铸坯质量的影响,分析了拉速、水口(SEN)形状和插入深度、吹氩量和铸坯宽度对板坯结晶器内钢水流动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基本理论,利用大型商业软件Fluent建立了1个板坯结晶器的三维有限体积模型,对板坯结晶器内的钢液流动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重点研究了浸入式水口插入深度,水口侧孔倾角和拉速等工艺参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改善钢液流动状态的目的.但通过改变这些影响因素并不能完全实现对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状态的有效控制,尤其是对液面波动和对窄面冲击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12.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过程的模拟仿真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朱苗勇  刘家奇 《钢铁》1996,31(8):23-27
板坯连铸结晶器内钢液的流动方式对去除钢水中夹杂物,防止残渣和保护渣卷入钢水,防止注流冲刷凝固固造成漏网和拉裂很重要。本文开发了描述结晶器内三维湍流流动的数学模型和计算程序Mould1.0,对结晶器内的流动现象进行了模拟研究,观察了双侧孔浸入式水口的张角和浸入深度及浇铸速度对结晶器内流动行为的影响。计算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板坯连铸机内部的瞬态流动、非对称流动和过渡流动等3类典型的非稳定流动的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的研究内容,包括水口和结晶器内的湍流流动、涡流、结晶器内自持振荡、滑板导致的水口和结晶器内非对称流动以及操作条件改变引起的过渡流动的研究概况,并提出了非稳定流动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板坯连铸结晶器液面调节新技术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限制连铸结晶器内液面的变化幅度,开发了一种包括有两次液面测量和一个数字调节器的新控制技术。本文介绍了新控制技术的原理、开发过程、试验结果,以及通过数字模拟和液压模型所进行的性能鉴定。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研究连铸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的几种方法和液体的流动方程,对于理解和设计连铸工艺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冶金》2003,(2):47-47
为了改善连铸坯质量,用静磁场和移动磁场控制连铸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的技术已经实用化。在比现在更高生产率(即连铸拉坯速度)的连铸中,需要增大磁场强度(以便有效控制钢液流动方向和速度)。因此,有人建议在结晶器上附加超导磁性(超导磁铁)可以获得强磁场;并且,通过水银模型实验确认此举可以大幅度降低结晶器内液体弯月面的表面流速和下降流速度。下面概要介绍在试验型连铸机上用超导磁体进行的控制结晶器内钢液流动试验。实验方法在垂直弯曲型板坯连铸机上的结晶器外侧,设置了可以附加上下两段静磁场的超导磁体,所产生的最大磁场…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连铸坯液芯轧制的优点和结晶器电磁搅拌对改善铸坯质量的重要意义。建立了描述连铸坯液芯轧制过程中结晶器内钢液在电磁力驱动下流动和传热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8.
对CSP薄板坯漏斗形结晶器内的流动与传热行为进行了计算机模拟研究。考察了水口结构形状、拉坯速度及水口插入深度对结晶器内流场、温度场和凝固的影响,为与薄板坯连铸结晶器相适应的浸入式水口结构形状选型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研究连铸结晶器中钢液流动的几种方法和液体的流动方程,对于理解和设计连铸工艺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基于Navier-Stokes动量方程和湍流低雷诺数k-ε方程,综合考虑能量守恒和钢液凝固与糊状区对流动过程的影响,建立了描述结晶器内钢液流动、传热及凝固过程的三维耦合数学模型.以实测温度和结晶器反问题模型计算出的热流为边界条件,模拟计算了结晶器内钢水的流动、传热和凝固行为.钢液流动决定结晶器内的温度和热流分布,铸坯凝固受钢液流动和结晶器热流双重因素的影响.建立的模型以及由此得到的铸坯凝固非均匀特征可为进一步考察浇铸过程中纵裂和其他表面缺陷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