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2 毫秒
1.
目的动态观察和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及纤维化与血清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小鼠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定期剖杀小鼠,观察肝脏大体变化并测定肝脏系数;HE染色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ELISA检测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含量。放免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含量。结果肉眼观察感染后24d肝脏表面开始出现出血点,29d开始出现粟白色肉芽肿;HE染色发现感染后21d肝脏可见灶性炎症,28d始见虫卵,但无肉芽肿反应,29d可见肉芽肿反应并于42d达到高峰;血清ALT/AST在28d明显升高,39d达到高峰,42d开始下降,70d接近正常水平;统计学分析血清转氨酶水平与肉芽肿面积具有相关性。Masson染色表明肝脏纤维化42d开始出现,以后逐渐加重;血清HA、LN随着纤维化的出现而升高,Ⅳ-C水平无明显改变,但统计分析胶原染色面积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无相关性。结论肝脏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均是导致小鼠血吸虫病肝脏损害的主要原因,血清转氨酶变化与肝脏的肉芽肿病变动态相一致,并呈显著正相关;血清纤维化指标与肝脏早期纤维化病变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和分析C57BL/6J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脏病变与肠道菌群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将10只6周龄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日本血吸虫感染组。感染组每只小鼠感染(15(1)条日本血吸虫尾蚴。在感染后的第7周解剖小鼠,取肝脏组织,1)经石蜡包埋后进行HE和Masson染色检查;2)采用比色法测定羟脯氨酸(HYP)含量;3)提取肝组织的mRNA,采用RT-PCR检测炎症因子IL-1b和TGF-b的mRNA水平;4)留取小鼠粪便,委托华大基因公司进行微生物多样性检测。结果 小鼠肝脏切片经HE和Masson染色后检查,感染组平均单个肉芽肿和胶原面积在感染后7周分别为148 532μm2和193 209μm2。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0.18和0.34μg/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T-PCR检测健康对照组和感染组炎症因子IL-1b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6和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纤维化因子TGF-bm 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5和9.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nducible costimulator,ICOS)信号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CD154/CD40表达及免疫病理的影响。方法建立ICOS转基因(ICOS transgenic,ICOS-Tg)小鼠及野生型FVB/NJ小鼠日本血吸虫病模型,应用流式细胞术、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性浸润细胞CD154、CD40表达水平。应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动态变化。结果与野生型FVB/NJ小鼠相比,ICOS-Tg小鼠脾淋巴细胞CD154、CD40表达水平升高,在感染后12、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CD154、CD40表达亦显著升高,在感染后7、12、16、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体积显著大于野生型小鼠(P0.01或0.05)。结论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ICOS信号对CD154/CD40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在免疫病理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探讨可诱导共刺激分子 (Inducible costimulator, ICOS) 信号对感染日本血吸虫小鼠的CD154/CD40表达及免疫病理的影响。方法 方法 建立ICOS转基因 (ICOS transgenic,ICOS?Tg) 小鼠及野生型FVB/NJ小鼠日本血吸虫病模型, 应用流式细胞术、 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感染前后的小鼠脾淋巴细胞与肝脏虫卵肉芽肿周围炎性浸润细胞CD154、 CD40 表达水平。应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病变动态变化。结果 结果 与野生型FVB/NJ小鼠相比, ICOS?Tg小鼠脾淋巴细胞CD154、 CD40表达水平升高, 在感染后12、 1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 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炎性浸润细胞CD154、 CD40表达亦显著升高, 在感染后7、 12、 16、 20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 < 0.05)。且ICOS?Tg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体积显著大于野生型小鼠 (P < 0.01或0.05)。结论 结论 在日本血吸虫感染中, ICOS信号对CD154/CD40表达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在免疫病理中起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和化学染色法 ,分别对 6个品系小鼠定量感染曼氏血吸虫后 7.5 wk的肝脏石蜡切片中虫卵肉芽肿面积和肝脏胶原纤维含量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 ,感染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在不同种系小鼠间显示出一定差别 ,肝脏胶原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经相关分析 ,不同种系感染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与肝脏胶原含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鉴于虫卵肉芽肿形成与肝纤维化过程在时相上的差别 ,提示两者受不同的免疫病理机制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柯里拉京对感染日本血吸虫病所致小鼠肝组织虫卵肉芽肿的疗效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并观察其对肝组织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的影响。方法:21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7只,模型组和治疗组小鼠同时感染日本血吸虫,感染6周后治疗组小鼠给予柯里拉京生理盐水溶液灌胃30天,同时正常组和模型组小鼠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干预结束后比较各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纤维化评分,同时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与IL-13含量。结果:柯里拉京组小鼠肝脏虫卵肉芽肿大小、纤维化评分、肝组织羟脯氨酸及IL-13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柯里拉京能明显减轻血吸虫虫卵肉芽肿所致肝纤维化,减少促纤维化型细胞因子IL-13的分泌,延缓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形态计量学方法和化学染色法,分别对6个品系小鼠定量感染曼氏血吸虫后7.5周的肝脏石蜡切片中虫卵肉芽肿面积和肝脏胶原纤维含量进行了定量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在不同种系小鼠间显示出一定差别,肝脏胶原含量较对照组均有明显增加。经相关分析,不同种系感染鼠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与肝脏胶原含量间不存在相关关系。鉴于虫卵肉芽肿形成与肝纤维化过程在时相上的差别,提示两者受不同的免疫病理机制决定。  相似文献   

8.
青蒿琥酯对小鼠曼氏血吸虫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口服青蒿琥酯,观察其对曼氏血吸虫感染小鼠肝脏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小鼠经尾部接触感染曼氏血吸虫尾蚴后,经不同时间、不同剂量喂服青蒿琥酯,治疗后2~6周解剖,取肝脏作石蜡切片,进行H.E.染色,显微镜下作病理学观察,并测定虫卵肉芽肿的面积。结果未给药对照组虫卵肉芽肿由大量炎性浸润细胞及间质成纤维细胞组成,服药组肝切片未见虫卵肉芽肿或虫卵肉芽肿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肉芽肿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00mg/kg组肉芽肿面积与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肉芽肿面积比对照减小36.9%。300、500mg/kg组病理切片未查到虫卵和肉芽肿。不同虫龄服药组肉芽肿面积与对照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其中21、22d服药组肝切片未查到虫卵和肉芽肿。结论青蒿琥酯能抑制虫卵肉芽肿的形成,降低虫体产卵率并减少形成的肉芽肿对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STAT4或STAT6缺陷对日本血吸虫发育生殖及宿主虫卵肉芽肿形成的影响。方法设正常BALB/cJ小鼠及遗传背景相同的STAT4-/-、STAT6-/-小鼠3组,每组10只,每只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5条。于感染后第42天剖杀小鼠,收集虫体,计数总虫荷及雌、雄虫荷;另取小鼠肝组织,计数肝内虫卵;制作肝组织切片,观察虫卵肉芽肿病理学变化,测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结果 STAT4-/-和STAT6-/-小鼠体内总虫荷、雌雄虫配对数及肝组织中每对虫体平均产卵数与正常BALB/cJ小鼠无明显差异(P均〉0.05)。STAT6-/-小鼠肝脏中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为(213.3±68.6)μm,与感染组BALB/cJ小鼠(319.5±71.9)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虫卵肉芽肿较不典型、纤维化较不明显。STAT4-/-小鼠肝脏单个虫卵肉芽肿直径及其病理学改变与正常BALB/cJ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STAT4或STAT6缺陷对日本血吸虫发育生殖无明显影响。STAT6缺陷不利于虫卵肉芽肿的形成及纤维化,STAT4缺陷对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小鼠模型,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在小鼠血吸虫肝纤维化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3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模型组小鼠以腹部贴片法经皮肤攻击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1)条,分别于感染后第4、6、8、10和12周两组各取3只小鼠摘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采血后处死小鼠取肝组织,常规切片,经HE染色后观察各组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学改变,Masson染色后观察肝组织胶原显微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小鼠肝组织中TGF-β1、CTGF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感染后6~12周,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12周时,模型组的ALT和AST水平分别为(173.53±31.12)U/L和(301.00±34.87)U/L均高于对照组的[(42.00±3.53)U/L和(96.58±11.26)U/L]。肝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发现,模型组的肝组织有虫卵肉芽肿沉积.汇管区的纤维化特别明显,呈干线性纤维化改变,切面上见门静脉分支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呈树枝状分布;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的肝组织胶原纤维增生面积于感染后8周明显增加,感染后12周为(23.83±1.68)%,与对照组[(1.23±0.14)%]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10和12周,模型组的TGF-β1[(22.34±2.58)%和(25.82±3.01)%]和CTGF[(11.32±2.44)%和(14.51±2.05)%]的蛋白阳性区域面积与对照组[(2.56±0.87)%和(1.09±0.73)%]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后6、8、10和12周,模型组的TGF-β1和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同时段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感染后10周时,TGF-β1 mRNA相对转录水平最高,为0.0721±0.0187,对照组的则为0.0089±0.0037;在感染后12周时,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最高,为0.1136±0.0365,对照组的则为0.0293±0.0184;CTGF mRNA相对转录水平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时间有明显的相关性(r=0.927,P<0.05)。结论 BALB/c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肝组织中TGF-β1和CTGF蛋白阳性表达类型和表达分布区域基本一致,CTGF mRNA的相对转录水平与日本血吸虫感染时间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经吡喹酮治疗的不同时期,给予芍药苷对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构建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为(Ⅰ)杀虫前给药组、(Ⅱ)杀虫同时给药组及(Ⅲ)杀虫后给药组。除正常组外,杀虫治疗、芍药苷治疗组和对照组小鼠分别于感染后12d、42d和72d给予芍药苷和对照,并于102d、132d和162d处死。检测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ⅢP)、羟脯氨酸(Hyp)、虫卵肉芽肿大小、肝纤维化分级以及胶原Ⅰ的表达。结果在组Ⅰ和组Ⅲ,芍药苷明显降低血清中HA、PⅢP和肝组织中Hyp的含量,减小虫卵结节并降低肝纤维化严重程度分级,降低胶原Ⅰ的表达(P<0.05或P<0.01);在组Ⅱ,大部分指标没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芍药苷无论是早期或延后给药,都具有抑制虫卵肉芽肿,减少胶原的生成从而对抗小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在评价小鼠心脏纤维化中的异同。方法 10周龄BALB/c雄性小鼠给予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5mg/kg/d)共14天,诱导小鼠心脏纤维化模型,取心脏标本制备石蜡切片,分别行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的沉积。结果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和MASSON染色法都能清楚地显示出胶原纤维,且其定位是一致的。两种染色方法显示出的纤维化面积,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处理的切片能够在偏振光显微镜下清楚地区分Ⅰ型和Ⅲ型胶原纤维,而MASSON染色法却不能。结论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较MASSON染色法相比能够更好地评价心脏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对日本血吸虫感染所致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随机将未感染和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昆明小鼠分成A~F6组。即未感染空白对照组(A)、模型组(B)、复方鳖甲软肝片阳性组(C)、湖北海棠叶总黄酮治疗高剂量[114mg(/kgd)]组(D)、中剂量[57mg(/kgd)]组(E)、低剂量[28.5mg(/kgd)]组(F),每组10只。感染后第42天,C、D、E、F组均用吡喹酮驱虫治疗,500mg/(kgd)2日疗法,之后各组开始灌胃给药持续治疗60d,A组和B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实验结束处死小鼠,留取肝脏组织和血清,测定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含量,计算肝体指数,测定肝组织中羟脯氨酸(HYP)。苏木素伊红和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变性、虫卵肉芽肿与胶原沉积等病理改变。结果与A组相比,B、C、D、E、F组小鼠肝脏有明显虫卵肉芽肿形成、胶原沉积与肝纤维化,伴有不同程度肝细胞炎性损伤坏死。血清中ALT、AST、HA和肝组织中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B组相比,湖北海棠叶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ALT、AST、HA和HYP含量及肝体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肝组织坏死与胶原沉积明显减轻,虫卵肉芽肿面积减小。结论湖北海棠叶总黄酮具有抗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软肝化坚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C57小鼠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表达和I型胶原水平的影响。方法 40只C57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制造小鼠肝纤维化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肝组织中α-SMA、TGFβ1和I型胶原的表达,同时进行肝组织纤维化评分(S)。结果各模型组肝组织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表达和纤维化评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高剂量组肝组织α-SMA和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和纤维化评分较模型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软肝化坚颗粒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α-SMA、TGFβ1及Ⅰ型胶原评分及肝纤维化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可能通过抑制C57小鼠肝组织TGFβ1的产生,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HSC)的活化,减少细胞外基质(ECM)的合成,从而降低I型胶原增生,达到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芍药苷对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观察芍药苷(paeoniflorin)对日本血吸虫病小鼠肝组织免疫病理的影响, 探索芍药苷预防血吸虫病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昆明小鼠, 制成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小鼠模型。然后随机分为4组: 模型组 (A组) (15只), 吡喹酮治疗前 (B组)、 治疗同时(C组)及治疗后(D组)给予芍药苷组(各45只)。其中后3组又各分为低剂量组 [芍药苷30 mg/(kg·d) ×30 d]、高剂量组 [芍药苷120 mg/(kg·d) ×30 d]及对照组 (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2 ml×30 d)。B组感染后第12 天起、 C及D组分别于感染后第42 及72天起, 灌胃芍药苷或0.5%羧甲基纤维素钠溶剂。B、 C和D等3组均于感染后第42 天起灌胃吡喹酮 [500 mg/(kg·d)×2 d]。感染后第102天处死取血及肝脏。用竞争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含量, 苏木素-伊红(HE)及Masson胶原纤维染色观察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及纤维化程度, 用免疫组化技术评价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Ⅰ型胶原(ColⅠ)表达情况。 结果 B组HA水平, 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F=9.429, P值均<0.01); 肉芽肿面积及肝纤维化程度, 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F=862.540、 F=29.738, P值均<0.01); α-SMA阳性细胞表达强度(F=12.323, P值均<0.01)、 TGF-β1表达强度 (F=148.990, P值均<0.01)、 ColⅠ含量 (F=180.881, P值均<0.01), 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C组及D组各项检测数据与其相应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吡喹酮治疗前给予芍药苷, 能明显降低肝虫卵肉芽肿和肝纤维化程度, 减少肝组织TGF-β1、 α-SM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治疗鼠血吸虫肝纤维化的效应机制及其对肝色素沉积的影响.方法 将30只昆明小鼠分为健康对照组、感染对照组及干扰素γ+安络化纤丸治疗组.采用日本血吸虫尾蚴(40条/只)攻击感染小鼠,建立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模型,连续干预8周,观察肝色素沉积及血吸虫卵肉芽肿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肝组织Ⅰ型和Ⅲ型胶原的表达;荧光定量法检测肝组织TGF-β1 mRNA、组织病理学评价及电子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方差齐性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肝色素沉积百分比与TGF-β1 mRNA量呈相关性,相关系数=0.8;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治疗后明显减轻鼠血吸虫肝组织纤维化、减少色素沉着、使虫卵肉芽肿变小、下调Ⅰ及Ⅲ型胶原的表达及减少TGF-β1 mRNA量表达,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肝色素沉积量与TGF-β1 mRNA量有一定相关性,安络化纤丸联合干扰素γ明显减轻鼠血吸虫性肝纤维化.下调Ⅰ型及Ⅲ型胶原及TGF-β1 mRNA表达、减少色素沉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目的 观察山奈酚 (Kaempferol, KA) 对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 探讨其预防血吸 虫病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 方法 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8只)、 吡喹酮组 (8只)、 吡喹酮+山奈酚4个剂 量组 (5、 10、 15、 20 mg/kg)(每组6只)。除正常对照组外, 其余5组小鼠同时感染日本血吸虫, 感染6周后吡喹酮组及吡喹 酮+山奈酚4个剂量组给予吡喹酮连续灌胃2 d, 其后吡喹酮+山奈酚4个剂量组分别以5、 10、 15、 20 mg/kg山奈酚连续灌 胃6周, 吡喹酮组予以等量生理盐水灌胃6周。干预结束后处死小鼠并取肝脏, 以苏木精?伊红 (HE) 和Masson胶原纤维 染色法观察小鼠肝虫卵肉芽肿面积和肝纤维化程度; 以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TGF?β1、 Smad2/3、 Smad7蛋白的表 达情况;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Smad2/3、 Smad7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结果 与吡喹酮组小鼠相比, 吡喹酮+ 山奈酚4个剂量组肝脏虫卵肉芽肿面积较小, 纤维化程度较轻, 肝组织Smad2/3 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较低,Smad7 蛋白及其mRNA表达增加,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5)。结论 结论 山奈酚通过减少肝组织内TGF?β1、 Smad2/3的表达 及增加Smad7的表达, 能明显减轻吡喹酮杀虫治疗后虫卵肉芽肿所致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感染日本血吸虫的小鼠经吡喹酮杀虫治疗后,给予山奈酚治疗对小鼠肝组织虫卵肉芽肿和纤维化的影响. 方法 以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BALB/c小鼠作为肝纤维化动物模型,将40只健康BALB/c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和模型组各8只,山奈酚组设5、10、15、20 mg/(kg·d)等4个剂量组,每组6只.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后6周给予吡喹酮灌胃治疗,剂量为500mg/(kg·d)×2 d.吡喹酮治疗后,山奈酚组小鼠分别给予山奈酚5、10、15、20 mg/(kg·d)灌胃治疗6周,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6周.治疗结束后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取肝脏.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1、α-平滑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Ⅰ型胶原(type Ⅰ collagen,COLⅠ)、Ⅲ型胶原(typeⅢcollagen,COLⅢ)蛋白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各组小鼠肝组织α-SMA、TIMP1、COLⅢmRNA的表达. 结果 山奈酚20 mg/(kg·d)组小鼠肝组织α-SMA、TIMP1、COLⅢ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1.251 7±0.053 8、1.490 1±0.042 9、1.328 3±0.070 3.模型小鼠肝组织α-SMA、TIMP1、COLⅢmRNA的表达量依次为:2.141 7±0.038 6、4.281 7±0.089 1、5.218 3±0.121 6.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各剂量组α-SMA、TIMP1、COLⅢ的mRNA的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6.93、95.16、48.29,P<0.05);山奈酚4个剂量组之间,随用药剂量增大,α-SMA、TIMP1、COLⅢmRNA的表达量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0.62、290.51、407.25,P<0.05).与模型组相比,山奈酚各剂量组α-SMA、TIMP1、COL Ⅰ、COLⅢ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46、237.96、191.58、274.32,P<0.05);山奈酚4个剂量组之间,随用药剂量增大,α-SMA、TIMP1、COLⅠ、COLⅢ蛋白表达量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92、77.41、186.33、53.18,P<0.05). 结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鼠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致心肌损伤作用及双环醇对心肌损伤及纤维化的保护效应及机制。方法8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4组。其中3组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8周后,分别以双环醇60mg/(kg·d)、120mg/(kg·d)治疗56d(8周)以及不作任何治疗(实验对照组),第4组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并分析不同剂量双环醇治疗前后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MP1)和Ⅰ、Ⅲ型胶原的表达变化同步观察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用高剂量双环醇治疗后,小鼠心肌组织、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心肌组织中TGF-β1、TIMP1和Ⅰ、Ⅲ型胶原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对照组而高于健康对照组,而低剂量双环醇对日本血吸虫病致肝纤维化及心肌损伤无明显治疗效果。结论日本血吸虫病可致心肌损伤。双环醇抗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保护心肌作用呈剂量依赖性,通过抑制心肌组织中TGF-β1、TIMP1和Ⅰ、Ⅲ型胶原过度表达减轻心肌纤维化程度,从而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