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所云“治病必求于本”,即“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医宗必读》),朔本求源,则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1 先天与后天相互资生,则形充体健 1.1 先天之本在于肾:“人始生,先成精”(《灵枢·经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灵枢·决气》)。肾藏精(包括先天之精与后天  相似文献   

2.
肺与脾共为后天之本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觉武  吕选民 《陕西中医》2004,25(8):726-728
本文从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的生成、肺与脾在生理、病理上的关系、肺脾互见病证的同气表里关系、肺脾与先天之本的关系 ,以及肺脾与肾在临床病证上的密切关系 5个方面谈了肺在其中的作用 ,旨在说明肺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所处的极其重要的位置和在后天方面发挥了与脾同等重要的作用。肺脾二脏经气相通 ,生理相助 ,病理相干 ,关系密不可分 ,共为后天之本。肺脾与肾有对应、协同、互助、互干的关系 ,体现了盛则同盛 ,损则俱损的先后天关系。肾为先天之本 ,肺脾共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早已成为定论。但是 ,从理论和实践不难看出“脾为后天之本”立论有所偏颇 ,因而提出肺与脾共为后天之本 ,以冀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266700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张维266700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王金海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牌”’的理论。自此,这个...  相似文献   

4.
张维  田媛 《陕西中医》2005,26(11):1262-1262
“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这是明朝末年医家李中梓在其重要著作《医宗必读》中提出的颇有影响的理论,该理论被中医界一直推崇至今。笔者曾在《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第4期上撰文《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一篇,对该观点提出质疑;李梅也在《陕西中医》杂志2002年第4期发表了《肺亦为后天之本》一文,认为脾肺两脏都是后天之本。但仔细推想:区区五脏,后天之本岂能有二?若选一脏,  相似文献   

5.
论命门为先天之本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明代医家李中梓提出并影响至今的“肾为先天为本”说提出质疑,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说提出质疑,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论实乃李氏对其他医家研究成果的否定和抹杀,带来了中医理论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肾脏作为后天脏器,不应视作先天之本,《难经》所倡导而明代医家又着力阐发的命门概念有丰富的内涵,应当确定其先天之本的重要地位,这不仅解决了中医理论上的一些矛盾,且确为完善理论所必需,并可拓展今后中医基础研究的思路和空间。  相似文献   

6.
论“肾为先天之本”的涵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肾为先天之本”作为中医遗传学的传统理论命题,必须对其涵义和界线进行勘定。揽括古今,它的内涵有四种意义,即“天—之源”(遗传物质)、“先天之生”(生殖过程)、“先天之用”(本能行为)、“先天生身”(影响成长发育),分析如下。1“天—之源”——遗传物质 李中梓在《医案必读·肾为先天之本》中,首先强调“天—之源”,认为:“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之源”。明代虞搏《医学正传·肾分左右》说:“常闻有生之初,胚胎未成之际,先生二肾,即造化天—生水之义。”王圻的《三才图会  相似文献   

7.
“脾为后天之本”一语,首见于李中梓之《医宗必读·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中,载曰:人体“一有此身, 必资谷气。谷人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子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此语道出,便受遵为铭言,治之始有补先天后天不同,立补脾为治“后天”不足之大法。然而笔者学习有关医籍,发现“后天之本”不在脾,实际是指胃而言,现不耻冒昧提出管见如下。早在《内经》时就明确指出,人体的营养  相似文献   

8.
黄火剑  赖文强 《光明中医》2009,24(4):615-616
明末医家李中梓《医宗必读》提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后世医家悉多遵之。笔者回顾《医宗必读》原文,结合《内经》有关经文,认为"脾为后天之本"之论存在片面性。本文提出"肺亦为后天之本"的观点,以期医家在注重治理脾胃的同时,亦注重对肺的治理,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以提高临床疗效。今不揣浅陋,试论述如下,兹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9.
一、精为身之本精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本,无精则人形无以成,人生无以存,盖《灵枢.决气篇》曰:“常先身生是谓精”,此乃父母之肾所藏生殖之精,即“先天之精”,两精相合,形成胚胎,是为生命之起源,故有“肾为先天之本”之称。若此先天之精不足,既可导致不孕,也可致使胎儿畸形,若先天之精失之健壮则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得以散发矣。胎儿降生后,则必赖“后天之精”予以养育,此乃来自饮食物之精微及清气之精华,若《素问·经脉别论》曰:“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脉;输精于皮毛。”“饮入于胃,游溢精气,脾气散精,水精四布。”此后天之精的摄纳、敷布主要依赖于脾胃,故有“脾胃为后天之本”  相似文献   

10.
试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理论,并成为后世学习和遵守的规范.但笔者认为,后天之本不仅在阵,更在乎肺,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试粗论如下.人之所生,赖于父母;人之所长,赖于阴阳.阴阳者,天地也,气血也.而气血之所由生,一靠先天之精的激发而化生,二靠后天之精的滋养和补充。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发源于肾脏,故称“肾为先天之本”,这自不待言.而后天之精则源于寒气.宗气者,后天之气也,其由肺所吸入的自然清气和脾胃化生的…  相似文献   

11.
肾为先天之本的发生学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生学角度对“肾为先天之本”理论进行考察,指出该理论只代表与代之间的关系,除此,并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疾病的治疗多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影响、调整、修饰或改变基因的表达、产物及功能而产生效用。老年痴呆(AD)的分子生物学机理虽尚未彻底清楚,但决不会与此相左。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也应隐含基因学的思想和认识。疾病发展底蕴及其归宿在于肾,故张景岳有“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之论。肾本亏损是老年痴呆的基本病机,是老年生理性肾虚迅速进入病理性肾虚发展所致。作为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既有渊源的先天禀赋,也有长期的后天环境的伤损。笔者尝试从“肾本-基因”论出发,对此作一初浅的理论探索。 1 早老素等基因与先天肾本 分子遗传学…  相似文献   

13.
“肝者,罢极之本”是《素问·六节脏象论》在归纳肝脏的基本功能时提出来的。由于本句所在段落为《内经》论述脏象理论的重点章节,遂为历代医家所重视。但对如何理解“罢极”,古今仁智互见,纷陈杂说,迄今尚无定论。本文对此予以归纳和探讨。多数医家认为,“罢”音义同“疲”,“极”谓“劳”,“罢极之本”即“疲乏劳困之本”。如明代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曰“肝主筋,故劳倦罢极,以肝为本”,将“劳倦”与“罢极”连用,已能看出马莳的注义,惜其未将“罢极”直释为“劳倦”,其义似嫌笼统。在这一点上吴昆注的比马氏明了,《素问吴注》明确指出:“罢,音  相似文献   

14.
“脾肺皆为后天之本”论张维,王金海山东平度卫生职工中专学校(266700)自宋以来,脾肾两脏日益为医家所重视。延至明朝末年,医学大家李中梓集各家之说,明确提出了"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的理论。自此,这个理论便成为后世学习和遵守的规范。但笔者...  相似文献   

15.
"肾为先天之本"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肾为先天之本”是中医藏象学说中肾系统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阐释肾的生理功能及指导临床防治先天诸疾有着重要意义。随着近年来对“肾”实质研究的深入,对“肾为先天之本”的中医理论意义和物质基础出现了一些新的见解和质疑。为了进一步明确“肾为先天之本”的确切含义及其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意义,本文对“先天”、“先天之本”的基本含义进行考辨,从精、气角度分析了肾何以为“先天之本”。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基因功能特点的分析提出基因属于“先天之本”及“肾主基因”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一论说,早在《内经》时代就已孕育,到明代李中梓才作了较为完整的阐述。李中梓字士材,是明代著名医学家。他在其所著《医宗必读》一书中指出:“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而人资以为始者也,故曰先天之本在肾。……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府而气至,  相似文献   

17.
中医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一说,先天之本,秉承于父母,从某种意义上讲,不能更改,无法选择;而脾为后天之本,即后天的调养直接影响脾胃运行,对机体体质及疾病的恢复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重症医学科,对这一理论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并通过对脾胃的调治而对整个疾病的恢复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读了《中医药学报》八八年第一期,来雅庭同志的文章《“后天之本”不在脾当属胃》,(以下简称“来文”)对其观点颇不敢苟同,在此谨谈谈笔者之管见,与来雅庭同志商榷。通读“来文”,其言“胃为后天之本”论据有三。第一,来氏认为“后天营养的来源,首靠  相似文献   

19.
“肾为先天之本”,中医学这一重要命题当今已引起国内学者的重视。王米渠等[1]率先进行了“‘肾为先天之本’遗传行为的实验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综观此前的研究大都是从气质、体质以及先天性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等方面去探讨“肾为先天之本”的内涵,基本都是以生命诞生之后的个体为其研究对象,也就是说很多的研究还徘徊在“后天”的范畴内。笔者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不仅体现在生命诞生之后,在生命诞生之前的“先天”阶段,也在影响着生命的孕育、取舍。本文即从“流产”这一现象入手,探讨肾与胚胎的形成、发育、载胎能…  相似文献   

20.
中医肾的古今论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沈自尹 《中医杂志》1997,38(1):48-50
中医以肾为人身最重要部分,称为先天之本,然推其原始,亦与它脏并重,各司人体若干重要作用。由于肾之作用特殊,通过临床实践,理论逐步发展,以致肾的地位迥出它脏之上,而有统宰生命的概念。1 古典医籍对肾认识之发展《内经》时代已有解剖,对肾的形态虽未有明白描写,未分左右,但已知“腰者肾之府”,至《难经》始分左右,称“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以命门与肾通,是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