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 毫秒
1.
2.
3.
4.
新闻故事化是新闻写作中值得注意的一种倾向。“新闻学的本质是故事”,美国新闻学者的这一新闻理念,使“新闻故事化”成为众多记者在新闻写作中频繁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它以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喜好,容易与受众形成情感互动以至达到共鸣等显著优势同样引起中国记者的兴趣并付诸于广泛实践,在新闻界兴起别样的新闻表现风格。这种新鲜、生动、细腻的新闻叙述方法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单调、僵化、枯燥乏味的状态,使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大幅度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 相似文献
5.
<正>有学者认为,民生新闻是日常生活中的新闻,从人们的生存空间出发,关注群众生活中的困难和欢乐,再通过先进的通信手段进行媒体传播,在具有足够的时效的同时,保障和观众的情感互动,易于引起观众的共鸣和关注。因此,民生新闻体现的是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是电视新闻的一种新体裁。但是,我们都知道,新闻报道极为注重真实性。因此,对于新闻来说,真实性应该算是新闻的生命。那么,对民生新闻而言,真实性当然也不例外。在现实的新闻写作中,随着媒体市场化进程的发展,新闻写作出现了不少新方法,尤其是民生新闻写作,方法更是百花齐放,而其中又以"故事化写作"更具代表性。 相似文献
6.
新闻故事化,这几乎成了现在所有媒体的新闻报道中所经常采用的手法。曾经枯燥的成就报道变得津津有味了,曾经模式化的事件报道变得个性十足,各大媒体对同一事件报道容易千篇一律的旧貌也由此换了新颜。把新闻事实包装成跌宕起伏的故事来讲述,它给读者带来了全新阅读和观看的快感,但同时也使一些应该遵循的新闻要素受到挑战。随着发行量和收视率的倍受重视,新闻故事化也出现了严重被误读的倾向。误读一:新闻故事化就是找一个人当例子美国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富兰克林曾经对新闻故事化这样注解:“采用对话、描写和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 相似文献
8.
9.
10.
新闻消费是一种特殊的消费形式。其特殊性主要的表现在:其一,新闻消费是一种讯息消费,是一种精神性的消费。社会提供新闻消费品以及消费者进行消费的过程中不能说不存在物质的消耗,但此过程首先是精神性的一项活动。 相似文献
11.
采用5W2H分析法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开展学科化服务的含义、措施、意义、时机、环境、人员、评价等要素,并结合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实践对其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2.
档案数据管理正处于引入阶段,其研究基础尚不扎实,一些基本问题仍有待明确。文章运用5W1H分析法,对档案数据管理的产生背景、管理对象、管理主体、保管场所、介入时机、管理路径等基础问题进行了分析。档案数据管理的提出,反映出档案工作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档案部门应抓住机遇,推动档案数据管理发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指出《中图法》(第4版)对“H152/H152.3”类目在列类、分类以及注释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大字本图书是低视力人群重要的信息来源和学习资源,公共图书馆作为大字本图书主要的馆藏地,肩负着大字本图书阅读推广服务的重要职责。通过5W1H分析法,提出公共图书馆大字本图书阅读推广服务对策,包括服务时间、地点的选择、服务团队的建设以及服务方法等,以期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大字本图书阅读推广服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基于5W1H分析法的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政社合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背景下,政社合作提供图书馆服务是对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模式的探索与创新。本文在丰富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政社合作的理论基础上,探讨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实现有效合作,为我国基层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过程]运用5W1H分析法,深入分析基层公共图书馆服务供给政社合作的动因、参与主体、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的差异、流程以及发展策略。[结果/结论]促进政社合作长效发展,需要加强顶层制度设计,创造良好的合作环境;明确角色定位,保持社会组织的独立性;严把评审环节,科学选择合作对象;依据客观情况,灵活选择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6.
王昌军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
国家系列政策的颁布再次强调了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双创"环境下高校在知识产权服务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在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创新发展的推动下,文本挖掘技术为分析和把握专利文本所包含深层次知识要素与技术理念提供了技术手段。本文提出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的内涵及特征,分析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机理框架,对专利挖掘服务组成要素及关系进行剖析,构建了"双创"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专利挖掘服务的4种模式,最终提出了服务改进和优化策略:为高校知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创造提供良好环境,更好地发挥高校服务知识产权工作的功能作用,为产学研协同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保障,提升我国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通过对霍姆斯在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期间和在联邦最高法院审理申克案之前言论自由案件判决的分析,来还原他如何提出在美国言论自由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这种还原包含两个方面:一、对霍姆斯在这段时间言论自由思想的转变历程进行勾勒;二、挖掘影响霍姆斯对言论自由思考转向的历史因素。通过这两方面的论述,尽可能完整地向读者展示"明显而即刻的危险"原则的历史由来。 相似文献
18.
漫谈文稿编辑"信达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科技文稿的编辑加工如何做到"信、达、雅".以"信、达、雅"为尺度,对个案进行分析.认为文稿的编辑加工要实现"信、达、雅",要求编辑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编辑业务能力和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财经新闻信息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入手,借鉴国外成功的案例,分析了我国财经新闻信息业的现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曼彻斯特卫报》驻华记者田伯烈(Harold John Timperley,1898-1954)编撰的《日军在华暴行》最先揭示了南京大屠杀内幕,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占有独特地位。田伯烈在抗战初期即秘密加入国民党国际宣传处,开始了由记者而从政的生涯。他怎样发生的这个转变?他的《日军在华暴行》是国民党的策划还是他个人的行为?他后来离开国民党政府的原因是什么?本文根据新发现的和史料试图诠释这段历史悬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