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测试16种不同颜色锦氨面料的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探讨了氯化水浓度、浸泡时间、织物带液率、光辐照量等因素对纺织品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的影响。优化的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测试条件为:20 mg/L氯化水,浸泡30 min,织物带液率100%,光辐照量85 kJ/(m2.nm)。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试16种颜色锦氨面料的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探讨了氯化水浓度、织物浸泡时间、织物带液率、光照辐照量等因素对纺织品耐光、氯化水复合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辐照量和氯化水浓度为复合色牢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织物浸泡时间、织物带液率对复合色牢度的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3.
通过比较中国、美国及日本等国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中的标准适用范围、试样制备、设备、人工汗液的组分、光照方法和条件、晒后清洗和评级方法之间的异同点,给出了测试过程中可能影响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纺织品采用GB/T 8427-2008<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测试标准测试耐光色牢度时,由于采用的测试仪器参数不同,以及测试条件的差异,导致实验室间的测试参数存在较大差异.针对这些问题,对GB/T 8427-2008测试标准中各测试条件(辐照强度、样品架温度、舱体温度、舱内温度和曝晒时间)进行了试验分析,优化了部分试验参数,为准确理解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庞艳龙  陈欣  韩红 《印染助剂》2012,29(3):48-51
比较了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新旧测试标准[新标准GB/T 14576-2009《纺织品色牢度试验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旧标准GB/T 14576-1993《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方法B]的主要差异:测试方法和测试结果.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有评级方式、试验方法和人为因素.通过试验重点分析了测试方法修改后对该指标控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现行两种织物耐迁移色牢度测试标准方法存在的不足,通过不同测试温度时间和不同试样含水率试验分析,提出了一种更有效和快速的耐迁移色牢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选择25块试样按GB/T 8427—2019、AATCC 16.3—2020两种耐光色牢度标准方法测试,探究不同标准测试对结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按相同时间终止曝晒,AATCC 16.3—2020和GB/T 8427—2019两种方法两个阶段测试的80%~90%的试样耐光色牢度级数相差0.5级以内,少数试样AATCC 16.3—2020测试结果重于GB/T 8427—2019测试结果1级。按不同测试方法终止曝晒,AATCC 16.3—2020和GB/T 8427—2019两种方法一阶段测试全部试样耐光色牢度级数相差0.5级以内,二阶段测试约90%的试样耐光色牢度级数相差0.5级以内,少数试样AATCC 16.3—2020测试结果重于GB/T 8427—2019测试结果1级。灰色系、中等深度的蓝绿色系试样较为敏感,不同测试方法对它们的结果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针对文胸罩杯在使用过程中的黄变现象,为了评价其黄变级数,寻找合适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探讨了汗渍、皂液、臭氧、燃气烟熏对罩杯(罩杯填充材料为聚氨酯海绵、聚酯纤维)黄变性能的影响,测试了40个样品的耐汗渍、耐皂洗、耐臭氧和耐燃气烟熏色牢度。结果表明,聚氨酯海绵、聚酯纤维填充材料的耐汗渍及耐皂洗黄变现象均不明显;聚酯纤维材料的耐臭氧、耐燃气烟熏黄变现象不明显,但聚氨酯材料罩杯的耐臭氧、耐燃气烟熏黄变现象明显,尤其是使用浅色面料的样品;建议生产企业将罩杯耐燃气烟熏变色及耐臭氧变色合格评价指标定为3.0级。  相似文献   

9.
郑玉玲 《染整技术》2010,32(7):39-41,44
详细介绍了中美两国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测试相关标准,并对两国纺织品耐日晒色牢度测试方法、技术要求、依据标准材料、等级评定、试样准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日晒色牢度测试技术和方法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选用GB/T 14576—2009标准汗液、日本ATTS人工汗液,采用紫外光替代传统的人造氙弧光源,按GB/T 14576国家新旧标准方法,测试了不同材料和不同颜色的纺织品耐光汗复合色牢度,分析了影响耐光汗复合色牢度的因素,提出了高效的耐光汗复合色牢度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宫成民  王玉平  韩祖彬 《印染》2007,33(20):37-40
对比了AATCCTM16-2003和GB/T8427-1998测试标准的适用范围、测试原理、试验设备和条件、操作程序、曝晒方法选择以及结果评定等。  相似文献   

12.
适合纺织品新要求的新型活性染料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章杰  晓琴 《印染》2004,30(22):21-25
随着纺织品在各种情况下的耐光牢度、耐化学物质作用的牢度、耐多次反复家庭洗涤的牢度和湿摩擦牢度等要求的不断提高,以这些要求为目标的新型活性染料的市场呼声很高。该文介绍了近年来为适合纺织品新要求所开发的新型活性染料,供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参考。  相似文献   

13.
探讨强化木地板色差产生的主要原因,并对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影响的因素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14.
改善桑蚕丝织物耐光色牢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郑敏华  许惠儿  张青山 《丝绸》2001,1(7):14-16
桑蚕丝织物的耐光上度,不但与桑蚕丝纤维结构有关,而且与印染所用染料,工艺,助剂有直接关系,文中主要讨论了染色料助剂等对耐光色牢度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措施,以改善桑蚕丝织物的耐光色牢度。  相似文献   

15.
ISO 105-B和AATCC-16是常用的耐晒牢度的测试方法,文中分别用该两种方法测试了各种常用活性染料的耐晒牢度。由于耐汗晒牢度要求的提出,相应地出现了JIS L 0888、Marks & Spencer C9A和ISO 105 B02 & E02测试方法。由台湾永光公司开发的Everzol LF系列活性染料的组合可满足高耐汗晒牢度要求,且染色匀染性、重现性较佳。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耐光色牢度的几种评定方式,比较了不同暴晒终点使用蓝色羊毛标样和变色灰卡两种评定方式评定耐光色牢度结果;分析了在不同暴晒条件下使用两种评定方式的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选择12只常用活性染料对纯棉和粘胶织物进行染色,测定其耐汗光复合色牢度、耐光色牢度和汗渍色牢度,系统分析染色浓度、织物类型、汗液组分对活性染料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染料的耐汗光复合色牢度与耐光色牢度和汗渍色牢度有较大差异;随着染料浓度的增加,耐光色牢度和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均有所提高;粘胶织物的耐光牢度和耐汗光复合色牢度均高于棉织物;按不同标准配制的人工汗液对活性染料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也不同,ATTS汗液对耐汗光复合色牢度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尼龙牢度提升剂RY-576对染中深色的尼龙织物进行后浸渍加工:RY-576用量1.0%-2.0%,40℃×20min,浴比1:5-1:10,130-160℃定型;或定型前浸轧RY-576,RY-576用量20g/L,一浸一轧。结果表明,中深色系列的尼龙织物经RY-576处理后,耐皂洗色牢度提升0.5-1.0级,耐汗渍色牢度提升1.0-1.5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