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辣椒素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线粒体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分成假手术组、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和辣椒素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夹闭双侧肾蒂构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缺血45 min,再灌注24 h,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收集肾脏和血清。检测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脏组织病理形态和细胞凋亡,测定线粒体三磷酸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以及Ca~(2+)-ATP酶、Na~+-K~+-ATP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辣椒素干预可减少SCr和BUN含量,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和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Ca~(2+)-ATP酶、Na~+-K~+-ATP酶、CAT、GPx和SOD酶活性以及ATP的含量,但减少MDA的水平。结论辣椒素对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呈浓度效应,机制与抑制线粒体脂质过氧化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对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血清15-F2t-isoprostance浓度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随机分为:假手术组、IR组和利多卡因组,每组12只。采用动脉压夹夹闭双侧肾动脉60 min、恢复灌注4 h建立大鼠肾脏IR模型。利多卡因组于夹闭双侧肾动脉前60 min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随后以2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余同IR组;假手术组不夹闭双侧肾动脉,余同IR组。再灌注4 h时,采集动脉血样,检测血清15-F2t-isoprostance、内皮素-1(ET-1)浓度。处死大鼠,取肾组织,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学结果;分别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SOD活性降低,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ET-1浓度升高(P<0.05),利多卡因组SOD活性、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ET-1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IR组比较,利多卡因组SOD活性升高,MDA含量、15-F2t-isoprostance及ET-1浓度降低(P<0.05),肾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利多卡因减轻大鼠肾脏IR损伤与其降低15-F2t-isoprostance浓度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C型钠尿肽(CNP)预处理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组,每组8只。三组大鼠均摘除左侧肾脏,A、B组用无创性小血管夹夹闭右肾动静脉,45 min后取下血管夹恢复肾脏血供,建立肾脏IR模型。A、B组大鼠夹闭右肾动静脉同时分别持续缓慢输注CNP 0.2μmol/(kg.min)、生理盐水约2 ml至再灌注2 h。C组不夹闭右肾动静脉。再灌注24 h后采集下腔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取各组肾组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结果 A、B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MDA均高于C组(P均〈0.05),肾组织SOD活性低于C组(P〈0.05);A组血清Cr、BUN水平及肾组织MDA水平均低于B组(P均〈0.05),肾组织SOD活性则高于B组(P〈0.05)。结论 CNP预处理可减轻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肾组织SOD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4.
卢国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4):2999-3000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SMI)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中钙调神经磷酸酶(CaN)活性变化的影响。方法 3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SMI组各10只,检测各组心肌CaN变化,并测定其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腺苷三磷酸(ATP)、CaN活性。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CaN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SMI组CaN活性、心肌细胞凋亡率、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SOD含量、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明显升高(P<0.05)。结论 SMI能够抑制大鼠心肌细胞CaN活性,对缺血再灌注心肌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银杏复方汤剂对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肾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家兔随机分为治疗组、再灌注组和对照组各10只。治疗组给予银杏复方汤剂12 mL/kg、1次/d灌胃,共42 d;对照组和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最后1次灌胃后1h开腹切除右肾及肾蒂,游离及保护左肾及左肾蒂;对照组不夹闭左肾及左肾蒂,直接关腹;再灌注组与治疗组均用动脉夹夹闭左侧肾蒂1 h,松夹重新灌注,关腹。光镜下观察各组肾间质小管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法观察肾组织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Px)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再灌注组肾组织MDA含量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ICAM-1表达;治疗组MDA含量下降,SOD、GSH-Px活性升高,ICAM-1不表达。治疗组ICAM-1、MDA含量明显低于再灌注组、SOD、GSH-Px活性明显高于再灌注组(P均<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银杏复方汤剂可减轻家兔肾脏缺血再灌注后的氧化应激,抑制炎症介质释放,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组织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延肾一号冲剂对肾缺血再灌注(I/R)损伤大鼠肾组织活性氧(ROS)、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2+-Mg2+ ATP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其抗肾I/R损伤的机制.方法 72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治疗组,各24只.治疗组给予延肾一号冲剂,假手术组及对照组灌以相应量的生理盐水.分别检测缺血1 h、再灌注24、48 h时尿素氮、肌酐,ROS、MDA含量及SOD、Ca2+-Mg2+ 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24、48 h时治疗组、对照组与假手术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比较均有显著升高 (P<0.01);再灌注24 h时对照组SOD、Ca2+-Mg2+ ATP酶活性与48 h时相比活性明显降低 (P<0.05),再灌注24 h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SOD、Ca2+-Mg2+ ATP酶明显升高 (P<0.05);再灌注24 h时,治疗组MDA、ROS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再灌注48 h时,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氧化损伤是导致肾I/R损伤的重要原因;氧化损伤主要发生在I/R 24 h;延肾一号冲剂通过升高SOD、Ca2+-Mg2+ ATP酶的活性,减少MDA、ROS产生,减少其对肾脏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表达变化,探讨SOD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Wistar大鼠切除右肾,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肺、肾、血).酶偶联速率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形态;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内抗氧化酶SOD的蛋白与mRNA表达水平.结果 HE结果显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的肾组织受损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清中的BUN和SCr、肺组织中的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SOD的蛋白与mRNA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发生了过氧化损伤.SOD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肺组织内发挥了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姜黄素预处理预防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效果,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模型组(IR组)、姜黄素预处理组(CUR组),每组12只。IR组和CUR组先切除右肾,游离左肾蒂,钳夹左肾蒂45 min后放开。CUR组在钳夹左肾蒂前2 h给予姜黄素100 mg/kg溶于0.1%二甲基亚砜1 mL中,注入腹腔。再灌注24 h后沿原切口进入,分别取下腔静脉血和切除左肾。下腔静脉血用于测定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取左肾组织匀浆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并行HE染色观察各组肾组织结构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CUR组血清Cr、BUN均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的血清Cr、BUN值在再灌注24 h后均下降(P均<0.05)。与Sham组比较,I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P均<0.05)。与IR组比较,CUR组肾脏组织匀浆SOD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均<0.05)。肾组织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可见与Sham组比较,IR组肾小管损伤明显;与IR组比较,CUR组肾小管损伤减轻明显。结论姜黄素预处理对大鼠IRI有预防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姜黄素减轻IRI大鼠肾脏氧化应激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对肾缺血再灌注(I/R)大鼠心肌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36只,体重300~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组)只分离肾动脉不夹闭;I/R组,双肾缺血60 min、恢复灌注4 h建立大鼠I/R损伤模型;利多卡因预先给药组(L组)夹闭双侧肾动脉前60 min时前静脉注射利多卡因5 mg/kg,随后以2 mg·kg~(-1)·h~(-1)速率静脉输注60 min;S组和I/R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再灌注4 h时取心脏血样,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心肌肌钙蛋白I(cTnI)浓度,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测定心肌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estern法测定心肌细胞JNK和ERK的表达水平,光镜下观察心肌组织及肾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光镜下可见I/R组呈明显心肌及肾组织损伤的形态学变化,L组心肌组织及肾组织损伤明显减轻。与S组比较,I/R组心肌组织JNK及ERK表达水平升高,血清cTnI浓度、心肌MDA含量升高,SOD活性降低(P<0.05);与I/R组比较,L组心肌组织JNK表达水平降低,ERK表达水平升高,血清cTnI浓度、心肌MDA含量降低,SOD活性升高(P<0.05)。结论利多卡因预先给药可减轻I/R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传导通路,上调ERK和下调JNK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多巴胺对低血容量休克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Wistar 成年大鼠40只,制备休克模型后,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 (I/R组)、小剂量多巴胺(5 μg/kg)组、中剂量多巴胺(10 μg/kg)组、大剂量多巴胺(15 μg/kg)组.观察多巴胺对休克后大鼠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活性及大鼠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的影响.结果 多巴胺能不同程度地降低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提高SOD活性,保护Na+-K+-ATP酶活力,降低CK和LDH水平.结论 多巴胺可通过保护组织抗氧化酶的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自由基对心肌组织的损害,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组织线粒体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将21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二氮嗪干预组(DZ组).缺血1 h再灌注24 h后留取标本,测定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的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Na+-K+-ATPase、Ca2+-Mg2+-ATP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二氮嗪干预组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较缺血再灌注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P<0.05).结论 二氮嗪预处理能通过提高脑组织线粒体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神经元线粒体的功能,有效维持大脑能量代谢,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大鼠胰腺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损伤程度,确定合适的没有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大鼠胰腺热缺血时间.方法将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对照组;B组,10 min缺血组;C组,20 min缺血组;D组,30 min缺血组;E组,60 min缺血组,每组各12只.通过钳闭大鼠腹腔干和肠系膜上动脉,建立大鼠胰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对不同血运阻断时间的胰腺组织进行光、电镜检查和相关血清丙二酰二醛(MDA)、超氧化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淀粉酶(AMS)等生化指标检测.结果不同热缺血时间的大鼠胰腺组织的病理变化及其MDA、SOD、NO、AMS等生化指标间均存在差异,B组无明显缺血再灌注损伤,C组出现缺血再灌注损伤,D组有显著的缺血再灌注损伤,E组有严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结论胰腺血运阻断时间不能超过20 min,最好不超过10 min.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17-甲氧基-7-羟基-苯并呋喃查尔酮(YLSC)对心肌缺血再灌注(I/R)大鼠的影响。方法 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模型组,溶媒组,阳性药地尔硫卓组,YLSC低剂量组(2.50 mg/kg)、YLSC高剂量组(5.00 mg/kg)。缺血30 min再灌注60 min复制大鼠I/R模型。观察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HR,MAP,LVEDP和±dp/dtmax的变化,测定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Na+-K+-ATP酶(Na+-K+-ATPase)、Ca2+-ATP酶(Ca2+-ATPase)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YLSC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HR、MAP和±dp/dtmax,升高LVEDP(P<0.05或P<0.01);YLSC还能剂量依赖性地减少MDA的释放,增加SOD、Na+-K+-ATPase和Ca2+-ATPase的活性(P<0.05或P<0.01)。结论 YLSC能改善I/R大鼠的心功能,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保护Na+-K+-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的缺血预处理对未成熟心肌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分为4组:缺血/再灌注(I/R)组,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心脏缺血预处理(MIP)组:离体心脏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反复2次缺血5min/再灌注5min,然后重复I/R组缺血/再灌注方法;肾缺血预处理(RIP)组:反复三次阻断左肾动脉5min,放开5min,切取心脏,重复I/R组方法;双下肢缺血预处理(DLIP)组:反复3次捆扎双下肢5min,松开5min,切取心脏,重复I/R组方法。以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心肌组织三磷腺苷(ATP)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及其Ca2+含量、心肌线粒体合成三磷腺苷能力[ATP]m作为观察指标。结果MIP、RIP及DLIP组ATP含量、SOD活性、心肌线粒体Ca2+-ATPase活性、[ATP]m均高于I/R组(P<0.01),MDA含量、CK、LDH漏出率、心肌细胞内Ca2+含量、心肌线粒体Ca2+含量均低于I/R组(P<0.01)。结论肾缺血预处理、双下肢缺血预处理与心脏缺血预处理有同等的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李红  陈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41-3142
目的 探讨C型利尿钠肽(CNP)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伪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CNP+缺血/再灌注组,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r、BUN水平明显高于伪手术组;伪手术组及缺血/再灌注组血清CNP含量无明显差异;缺血/再灌注组肾组织CNP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缺血/再灌注后血清Cr、BUN水平明显高于伪手术组,CNP组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下降.缺血/再灌注组与伪手术组相比SO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给予CNP后与单纯的缺血/再灌注组相比SOD活性有所提高,MDA含量明显减少.结论 CNP通过抗氧化作用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对肾组织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党参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家兔30只,随机分为3组(n=10):对照组、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组、党参组,统一标准喂养,行药物预处理10 min,手术结扎家兔冠状动脉左心室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和再灌注状态下血流动力学及心肌组织中酶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I组心脏舒缩功能减退,丙二醛(MDA)含量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细胞能源Na+,K+-ATP及Ca2+-ATP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大量释放。而与MIRI组比较:党参组能不同程度的恢复左心室收缩压(LVSP)、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Р<0.01),降低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Р<0.01),抑制MDA、LDH、CK升高,增强SOD、GSH-Px、Na+,K+-ATP及Ca2+-ATP活力。结论党参对心肌MIRI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缺血预处理及缺血后处理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肾脏缺血(45min)再灌注模型。将24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缺血再灌注(Ia)、缺血预处理(IP)及缺血后处理(IPo)组,各6只。IP组于缺血前给予3周期的8min缺血、5min再灌注,IPo组于缺血后(再灌注前)给予6周期的10s再灌注、10s缺血。24h后观察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NO;取肾脏组织测定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结果与IR组相比,IPo组及IP组血清Cr、BUN、NO和MDA水平降低(P〈0.05),肾组织中SOD、MDA水平升高(P〈0.05);IPo组与IP组相比,以上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P和IPo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都有保护作用,二者保护作用无区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内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表达变化,探讨CAT在抗氧化应激反应中的作用.方法 大鼠切除右肾,无损伤动脉夹夹闭左肾动脉,建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 h后取材(血、肾、肺).酶偶联速率法和苦味酸法分别检测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清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浓度;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肾形态;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检测肺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测定大鼠肺组织内抗氧化酶CAT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HE结果显示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大鼠的肾组织受损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组血清中的BUN和SCr、肺组织中的MDA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CAT的mRNA表达水平与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值均<0.01).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肺内发生了过氧化损伤.CAT在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肺内发挥了抗氧化应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影响.方法 采用常压密封法、断头法分别测定脑缺氧小鼠的喘息时间;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珍龙醒脑胶囊对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珍龙醒脑高剂量(400 mg/kg)能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中剂量(400、200 mg/kg)能明显延长断头小鼠喘息时间,降低缺血再灌注小鼠脑含水量、MDA含量,升高SOD、Na+-K+-ATP酶、Ca2-ATP酶的活力.结论 珍龙醒脑胶囊对脑缺氧、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加脑组织ATP酶活性、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减轻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对照组(C组)、IR组、IR异丙酚干预组(P组),采用夹闭双侧肾动脉45min后松夹再灌注6h的方法制作大鼠肾IR损伤模型,P组在夹闭血管前10min给予异丙酚100mg/kg腹腔注射,C、IR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腹腔注射。测定三组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留取肾脏组织测定肾组织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作为氧化应激参数,定量检测肾皮质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蛋白及基因的表达。结果同IR组相比,P组IR血清BUN、Cr、肾组织MDA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肾组织GSH-Px水平明显升高(P〈0.01),肾脏ICAM-1蛋白、基因过度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异丙酚对大鼠IR具有肾保护作用,这种保护作用与其抗氧化特性抑制肾组织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