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6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在成人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成人心脏手术患者62例,分别在其术前及术后6、24、48 h采集血液标本。采用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并以48 h内SCr上升至≥26.5μmol/L作为AKI的诊断标准,其中23例发生AKI(AKI组)、39例未发生AKI(无AKI组)。应用乳胶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NGAL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 C)水平。结果与术前比较,AKI组术后6、24、48 h血清NGAL水平均明显上升(P0.01);血清Cys C水平在术后24、48 h明显上升(P0.01)。无AKI组术后6、24、48 h血清NGAL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ys C水平术后6、24 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升高(P0.05)。结论血清NGAL水平在成人心脏术后发生AKI 6 h即明显上升,明显早于Cys C和SCr。血清NGAL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成人心脏术后AKI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尿液中胱抑素C(Cys C)及肾损伤分子-1(KIM-1)联合检测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AK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至2013年10月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182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组),159例患者未发生急性肾损伤(非AKI组)。分别检测两组术前,麻醉诱导后,术后12 h、24 h、48 h、72 h的血清肌酐(Scr)、血清尿素氮(BUN)水平的变化以及尿液中胱抑素C(Cys C)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含量,分析各项指标含量的变化与急性肾损伤的关系。结果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前两组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AKI组Scr、BUN含量在术后72 h时均较术前各时间段增高,且与非AKI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KI组患者尿液Cys C含量于术后12 h增高,24 h达高峰值,48 h后逐渐下降,与非AKI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KI组尿液中KIM-1含量于术后24 h增高,48 h达高峰值,明显高于同期非AKI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联合检测尿液Cys C、KIM-1含量的变化,对诊断急性肾损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体外循环(CPB)手术后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013年5月到2014年5月在我院接受CPB心脏手术治疗的1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AKI将入选者分成AKI组(50例)和非AKI组(97例)两组。比较两组患者CPB手术前及手术后2h、6h、12h、24h及48h时尿Kim-1的水平及尿Kim-1/尿肌酐(Ucr)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血肌酐(Scr)、手术时间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尿Kim-1、Kim-1/Ucr水平以及术后2h时Kim-1水平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6h、12h、24h及48h时尿Kim-1、Kim-1/Ucr水平以及术后2h时Kim-1/Ucr水平组间差异显著(P均0.01)。结论 CPB心脏手术后6h时尿Kim-1和术后2h时Kim-1/Ucr可以看作早期诊断AKI发生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肾损伤分子-1(Kim-1)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AKI)早期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0年5-11月无锡人民医院心外科心脏体外循环术后符合入组标准的84例患者,分别检测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及血肌酐(Scr)水平,根据AKI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KI组及非AKI组进行分析。结果:AKI组Scr升高峰值出现在12~48h,而尿Kim-1水平从术后2h起便显著升高,且术后6h后各时间点的尿Kim-1水平都显著高于非AKI组。经尿肌酐(Ucr)校正后,相应时间点的尿Kim-1/Ucr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术后2h尿Kim-1和尿Kim-1/Ucr的界点值分别在300ng/L和2.0ng/mg时,诊断AKI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论:术后2h尿Kim-1、尿Kim-1/Ucr可作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发生的早期诊断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9月于我科就诊行急诊PCI的AMI者38例,测定介入治疗前和术后2、4、8、12、24、48 h血清肌酐(Scr)水平以确定发生AKI患者.收集术前和术后2、4、8、12、24 h血清标本置于-80℃冰箱,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中NGAL表达水平,观察术后NGAL浓度对AKI的诊断价值.结果:38例患者中7例术后48 h Scr水平上升至基础值的1.95倍,AKI的发生率为18.4%.AKI组术后2h血清NGAL显著升高并达到峰值,与基础值比较[(97.2±27.8) ng/mL vs(12.4±4.8) ng/mL,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GAL是反映AMI患者术后发生AKI的良好指标且早于Scr.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 SII)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体外循环成人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后48 h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和非AKI组。最终共325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术后48 h内发生AKI的患者共63例纳入AKI组,AKI发生率19.4%,其余262例纳入非AKI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术后发生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分析SII对术后早期AKI的预测价值。结果:AKI组和非AKI组患者在高血压病史、服用利尿剂、术前SII、血清尿素氮、手术持续时间、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eGFR)、术后机械通气时间、体外循环持续时间、术中失血量和术后24 h尿量等方面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CyC)和尿CyC在早期诊断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jidney injury,AKI)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符合入选条件的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患者36例,按以下时间点同时收集所有入选患者的血和尿标本:手术当天术前(麻醉诱导后即刻)、术后即刻(体外循环后即刻或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最后一支旁路移植血管再灌注后)、达ICU时、入ICU 6 h、术后1~7 d每天一次.采用颗粒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PENIA)检测血和尿中的CyC浓度,采用酶法测定血和尿中肌酐的浓度.AKI定义为术后48 h内血肌酐峰值较术前基础值上升50%.结果 ①AKI组血CyC随时间的变化与非AK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03,P<0.0001).ROC分析表达入ICU 6 h血CyC在AKI诊断中准确性高(AUC=0.779).当以入ICU 6 h的血CyC为诊断AKI的指标(血CyC截断值为0.845)时,灵敏度为0.80,特异度为0.714.②AKI组尿CyC随时间的变化与非AK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9,P=0.038).ROC分析表达尿CyC在术后早期各时间点的AUC值均低于0.70(P均>0.05),表明尿CyC不是AKI早期有效的诊断指标.结论 血CyC是诊断心脏术后AKI早期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尿CyC是诊断心脏术后AKI的指标,但不是早期有效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析尿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水平早期诊断急性肾损伤(AK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某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接受治疗的无基础肾脏疾病患者74例,48 h持续监测,按患者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35例)与非AKI组(39例),分析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尿量、血肌酐(Scr)及尿NGAL。结果非AKI组患者入ICU 48 h内尿量、Scr及尿NGAL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患者随时间变化尿量逐渐减少,Scr水平逐渐升高,尿NGAL逐渐升高并在6 h时达峰值;两组患者尿量及Scr水平在12 h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开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尿NGAL水平入ICU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h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入ICU 6 h尿量、Scr及尿NGAL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52、0.764和0.919,尿NGAL灵敏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2.26%和91.40%,较尿量及Scr灵敏性及特异性高。结论尿NGAL可作为AKI早期诊断指标,且其临床价值优于尿量及Sc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清miR-192-5p表达水平对儿童心脏手术后并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行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手术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将术后并发AKI患儿纳入AKI组(n=30),未并发AKI患儿纳入非AKI组(n=78),检测两组患儿术后3 h血清miR-19...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Cys C、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在体外循环术后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行CPB手术的患者100例,59例行换瓣术,41例行先心矫治术。根据AKI专家共识,将手术后患者分为AKI组与非AKI组,比较两组患者Cys C、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血Cys C及尿微量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至术后24h部份患者下降至术前水平。非AKI组术后4h血Cys C明显升高,术后12h下降至术前水平。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术后48h仍高于术前。非AKI组术后4h尿液微量蛋白升高,至术后12h达高峰,至术后48h降至术前水平。结论血清Cys C与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可早期发现体外循环术后肾功能受损,对降低体外循环术后死亡率,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尿β痕迹蛋白(β-TP)与心脏手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相关性。 方法:分别选择本院心脏手术后发生AKI患者26例、未发生AKI患者30例,收集术前及术后1、2、4、8、12、24、48 h尿液标本,分别用胶乳增强散射免疫比浊法测定尿β-TP水平,用碱性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Cr)水平。 结果:发生AKI患者在心脏手术后1 h尿β-TP水平的中位数(M)和四分位数(P25,P75)为14.04(4.92,19.31)mg/L,高于术前水平[2.82(0.69,5.27)mg/L,P<0.01,并达高值,术后2~48 h逐渐回落;发生AKI组术后1、2、4、8 h尿β-TP水平[14.04(4.92,19.31)、10.86(3.15,16.39)、8.68(2.27,13.91)、6.31(2.18,9.53)mg/L]高于未发生AKI组[3.37(0.78,7.24)、3.79(1.06,8.28)、4.58(0.92,8.03)、2.94(0.61,5.46) mg/L,U分别为624.50、348.00、596.50、475.00,P均<0.01;发生AKI组术后24 h血清Cr升高达峰值,术后1 h尿β-TP与术后24 h血清Cr呈正相关(r=0.664,P<0.01);术后1 h尿β-TP诊断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95%可信区间为0.702~0.979,当以8.53 mg/L为诊断心脏手术后发生AKI的临界值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0.7%和83.3%。 结论:心脏手术后发生AKI患者术后1 h尿β-TP水平即达高值,尿β-TP可作为诊断心脏术后发生AKI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脏外科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1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行心脏手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出现急性肾损伤(AKI)分为AKI组(46例)和非AKI组(42例),分别于术前、术后2 h、术后第1天、第2天、第3天测定患者血清Scr、血清GDF-15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及logistic回归分析GDF-15在心脏外科手术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AKI组术后各时间Scr、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术前及非AKI组术后各时点Scr、GDF-15水平,P<0.05;GDF-15曲线下面积为0.802,以733.78 ng/L为临界值时,GDF-15预测AKI的敏感性(0.88)和特异性(0.59)达到最佳值,约登指数为0.47;Scr曲线下面积为0.748,以86.52μmol/L为临界点,其敏感性(0.63)和特异性(0.82)达到最佳,约登指数为0.45;经Logistic回归分析,GDF-15与Scr呈正相关,r=0.71,P<0.05。结论: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脏术后急性肾损伤患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且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对心脏外科术后相关急性肾损伤预测的敏感性较高,在疾病的早期诊断、病情评估以及疾病转归预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30-3832
通过观察ICU老年AKI患者血胱抑素C及血肌酐表达水平的不同,评价胱抑素C对老年AKI的早期诊断价值。选取2015年3月~2017年2月入住三乡医院ICU且发生AKI的老年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段入我院ICU进行诊治的年龄60周岁的未患AKI患者6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胱抑素C及血肌酐的表达水平,ROC曲线评价胱抑素C和血肌酐对老年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价值。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例在基本临床资料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血清Cys C和Scr水平存在差异(均P0.05)。对照组0h、6h、12h及24h的血清Cys C和Scr水平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6h、12h、24h血清Cys C水平和12h、24h Scr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与入院时相比,而观察组Cys C水平随时间变化呈线进行性上升,6h、12h及24h的血清Cys C水平与0h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5),12h及24h的血清Scr水平显著升高。血清Cys C对老年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价值最高,血清Scr次之,两种血清标志物水平在老年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均P0.05)。老年危重且发生急性肾损伤的患者血胱抑素C及血肌酐在不同时间段的表达水平不同,胱抑素C与血肌酐在老年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中均存在早期诊断价值,该研究结果可能为老年危重患者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心脏瓣膜置换术前后Tei指数及心脏围手术期血清脑钠素(BNP)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方法 (1)对86例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术前1个月至1周、术后1周至1个月测量Tei指数;(2)对2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冠心病患者和3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风心病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3 d和7 d测量血清BNP浓度.结果 (1)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及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后Tei指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自身手术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Tei指数降低,但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冠心病和风心病患者术前血清BNP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术后即刻与术前相似,此后迅速上升,24 h达到高峰,然后开始下降,术后7 d尚未降到术前水平;血清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结论 心脏瓣膜置换术后Tei指数有明显变化,因此在评价瓣膜病患者的左心室功能时应考虑到瓣膜功能不全对Tei指数的影响;血清BNP浓度在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的变化相似,体外循环期间BNP没有进一步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Klotho蛋白在严重创伤导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其早期诊断AKI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12月该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严重创伤导致AKI患者43例,创伤未导致AKI(NAKI)患者40例,分别收集术前(入院15min内),术后2、4、6h的血清样本,再随机选取同期健康对照组40例,最后统一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Klotho蛋白和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血清肌酐(Scr)水平,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KI组患者术前(入院15min内),术后2、4、6hKlotho蛋白与NAKI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患者术前(入院15min内)Klotho蛋白水平升高,术后2、4、6h逐渐下降。AKI组患者各时间点Scr水平比较及与NAKI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查Klotho蛋白有助于早期诊断严重创伤导致AKI,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BALB/c小鼠模型.3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假手术组,CLP后12、24、36、48 h组,其中假手术组小鼠在假手术后24 h取标本检测作为对照组,其余四组小鼠分别在CLP术后的12 h、24 h、36 h和48 h取标本待检.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NIF的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0vA)方法进行计量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增加,在CLP术后12 h开始升高(P<0.05),36 h达峰值(P<0.01),48h仍维持较高水平(P<0.05);肾组织中MIF mRNA的表达在CIP术后12 h开始增加(P<0.05),24h达峰值(P<0.01),48 h后才开始减少,MIF蛋白则只在CLP术后24 h和36 h增加明显(P<0.05).结论脓毒症发生后的12 h~48 h,MIF在脓毒症小鼠心脏和肾组织中的表达有不同程度增加,表达时相基本一致,提示N1F可作为晚期细胞因子参与小鼠脓毒症的发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与S-100β蛋白对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POD)的预测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256例行腹腔镜全麻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状况分为POD组(n=31)和非POD组(n=225)。比较两组的全麻前5 min、气管拔管即刻、出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前、术后24、48和72 h的血清NGAL、S-100β蛋白、肌酐(Scr)和胱抑素C(Cys-c)的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AUC)来评价各指标对POD的预测效果。结果两组全麻后的血清NGAL与S-100β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全麻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D组的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 h的血清NGAL水平明显高于非P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OD组的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48和72 h的血清S-100β水平明显高于非PO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术后均未出现急性肾损伤(AKI),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血清Scr与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拔管即刻、出PACU前、术后24 h的血清NGAL与S-100β的AUC分别为0.75、0.77、0.66和0.85、0.83、0.80(P0.05)。结论血清NGAL和S-100β水平可作为妇科肿瘤患者腹腔镜术后谵妄的早期预测指标,且后者的预测效果更加好,尤其是气管拔管即刻与出PACU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患者围术期血清中mi R-208a的变化。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RT-q PCR)检测2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术期血清mi R-208a表达的变化,并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I(c Tn I)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血清mi R-208a的表达水平在手术前很低,在主动脉阻断后开始升高(P<0.05),在主动脉开放后达到峰值(P<0.01),术后24 h下降,但仍较术前显著升高。皮尔森相关分析显示mi R-208a的表达与CK-MB和c Tn I变化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mi R-208a可作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心肌损伤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检测尿液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载脂蛋白(NGAL)及肾损伤分子1(KIM-1)对预测急性肾损伤(AKI)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67例在该院进行心肺分流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pRIFLE标准分为AKI组(n=24)及非AKI组(n=43)。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血清肌酐、尿NGAL及尿KIM-1水平,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NGAL及KIM-1预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AKI的价值。结果两组患儿术前,术后2、4h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非AKI组患儿术后12、24、48h肌酐水平比较,明显低于AKI组(P0.05)。非AKI组患儿术后2、4、6、12h尿NGAL水平明显低于AKI组(P0.05),而两组患儿术后24h尿NGAL水平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2h尿KIM-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AKI组患儿术后4、6、12、24h尿KIM-1水平明显低于AKI组(P0.05)。单独检测尿NGAL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12h,AUC为0.834(95%CI:0.631~0.912);单独检测KIM-1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h,AUC为0.871(95%CI:0.665~0.933);联合检测尿NGAL及KIM-1水平协助诊断AKI的最佳时间点为术后24h,AUC为0.913(95%CI:0.745~0.968)。结论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检查尿NGAL及KIM-1水平对预测AKI的发生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RNAs-21(miR-21)对心脏介入术后急性肾损伤(AKI)及其它不良结果的预测效果,为AKI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89例介入手术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有无AKI分为AKI组(n=26)和非AKI组(n=63)。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miR-21水平以及肾脏替代治疗、死亡、感染等不良结果发生率。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miR-21的诊断价值。结果 AKI组肾脏替代治疗、病死率及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高于非AK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KI组血清miR-2相对表达量(16.44±7.54)显著高于非AKI组(3.87±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21诊断AKI的ROC曲线图下面积为0.846(95%CI 0.747~0.945)(P0.05)。结论在心脏介入术后AKI患者中血清miR-21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iR-21水平对AKI及其它不良结果的发生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可作为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重要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