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王红 《柳州医学》2005,18(2):103-105
顽固性室性早搏(室早)是常见的室性心律失常之一,发生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称特发性室早,特发性室速占室速的10%左右,特发性室早发病率更高,虽然此类患者预后良好,但频发室早易引起心悸、头昏、胸闷等不适,影响工作、休息,长期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可减少或抑制室早发生,但同时有致心律失常等副作用。因此,利用较成熟的射频消融技术根治这类室性心律失常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室性心律失常在临床常见,它可发生于心脏正常的人,更好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人。笔者应用胺碘酮治疗30例阵发性室速、多源多形性室早、频发、成对性室早,“RonT”室早等较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病人,收到满意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 我院自1992年—1998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室性心律失常58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在40岁~78岁之间,平均59岁。本组病例均经临床表现,心电图及血清酶学检查中确诊,其中偶发室早31例,频发室早15例,多源5例,室速、室颤7例。 1.治疗 一般经AMI常规治疗,如果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立即用利多卡因50mg—100mg静脉注射,每5分钟—10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92年3月~1998年9月采用中药生脉散加减配以西药慢心律口服的方法治疗22例室性心律失常,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2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10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2岁。病程3月~5年。均为门诊心电图已录为室性心律失常者。其中单源频发者(每分钟室早超过5次  相似文献   

5.
本文就三例室性心律失常静滴利多卡因而引起中毒反应的情况,报告如下。例1:以利多卡因1.5g 加入葡萄糖500ml内静滴,滴速12.5mg/分。90分钟后出现神志恍惚,呈叹气样呼吸,心电示波为起搏频率,频率70次/分。例2:以每分钟约3.57mg 的速度滴入后,病人神志恍惚,心电示波为频发室早,心率70~80次/分。  相似文献   

6.
室性早搏(室早)是指从心室的异位起搏点发出的过早冲动引起的心脏搏动,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室性心律失常。可发生于健康正常人及各种心脏病患者,尤以患冠心病、心瓣膜病、心肌炎等多见。 日常医疗工作中,常见到一些室早发生于无明显心脏病依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告老年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10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9例,病因以高血压病、冠心病、缓慢性心律失常及低血钾为主.TdP发作前期心电图示成对室早7例、多源性室早6例,U波显著9例,Tu融合8例、频发室早呈"R on U"6例.Q-Tu或Q-T间期延长10例.TdP发作期第一个室早的联律间期为440~650ms,心室率135~260次/min,每阵发作持续时间1~100s.TdP发作前后出现单形性室速5例、多形性室速7例、双向性室速1例、室扑1例、室颤3例.10例中死亡例2.  相似文献   

8.
室性早搏(简称室早)是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正常人和心脏病患者均可发生。因此,有必要了解室早的分级与定位。 室早可简单地分为简单室早和复杂室早,其中简单室早是指偶发的(<5次/h)、单形性的、迟发性(RR/QT>1)室早,复杂室早指频发性(>10~30次/h)、RonT型成对和连续3个或3个以上的室早。 Lown′s分级是急性心梗室早复杂程度分级(见下表)  相似文献   

9.
R落在T波上(下称RonT)的室性早搏(下称室早),可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下称室速)或室性颤动(下称室颤),因此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出现RonT的室早,常被认为是一种预后不良的先兆。然而,近年来对RonT的室早诱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论点有不同看法。本文就20例的91次室速和其中18例同时伴有的96次室早的病例进行对照研究,以探讨RonT的室早对诱发室速之间的关系。资料分析 20例室速,男8例,女12例,年龄24~90岁,平均为59.4岁。20例中冠心病14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4例)、心肌炎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例及慢性肺原性心脏病1  相似文献   

10.
参松养心胶囊主要功能是益气养阴、消心安神活血,对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过早搏动有较好的调整,可改善微循环并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率.常见的心律失是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一般在正常人与各种心脏病均可发生过早搏动,心房的任何部位.研究表明,应用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特别是心肌梗塞后室早,猝死与心血管总死亡率反而显著增加,原因是这些抗心律失常药物本身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因此选用参松养心胶囊.选30例病人应用参松养心胶囊进行治疗,其中II期矽肺合并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并频发室早10例,II期矽肺合并肺心病-肺心功能失代偿期并频发房早10例,II期矽肺合并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塞,心衰并频发室早10例,(扩张性心脏病、心衰并频发室早5例).参松养心胶囊在临床上应用当中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也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可以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特别是过早搏动减轻病人的痛苦及其经济负担,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室晚电位对急性心肌梗塞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功能室(325000)赵玉香心室晚电位(VLP)测定对急性心肌梗塞室速及室颤的预测价值已屡有报道,但对于急性心肌梗塞时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二、三联律、成对室早、频发多...  相似文献   

12.
宋红艳  刘相丽  许纲 《重庆医学》2012,41(4):341-343
目的探讨冠心病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对行冠脉造影并行Holter检查者根据造影结果分成阴性组和阳性组,以冠状动脉狭窄大于或等于70%者为阳性。分析两组Holter结果,主要是分析其室性心律失常数量、形态,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脏彩超及室早治疗方法等。结果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多于特发性室性早搏,室早消融比例及室早次数多于特发性室早(P<0.05)。结论冠心病室早患者有自身的特点,对其治疗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冠心病病人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前后HRV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63例冠心病病人分为低危组和高危组,观察全天每小时HRV变化,并将有室性心律失常者分为室早组,多型室早组,成对室早组,室速组,对室性心律失常高峰前后的心律变异性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冠心病人高危组HRV较低危组低,室速组,成对室早性心律失常高峰前HRV较室性心律失常高峰后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4.
动态心电图对50例高血压病人心律失常进行分析,发现左室肥厚有关。1资料1993-1995年在本院对50例高血压住院病人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心脏三位片及心脏超声检查除外了其它心血管疾病。病人年龄45~70岁,分为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两组。2方法每份动态心电图的室性心律失常按lowh分级分五级,lownⅠ级:单一室早24小时小于700次,lownⅡ级:单一频发室早24小时大于700次,lwnⅢ:同时伴多型或多源室早,lownⅣ级:室早同时出现成对或短阵室速,lownⅤ:室早同时出现ROMT。3讨论结果显示,级别较高的室早1wnⅢ-Ⅳ级与高血压出现左室肥厚…  相似文献   

15.
室性早情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室性早搏,国外已有报告”’,国内也有个别报告。我们根据室性早搏与室性心动过速在发生机制、靶点标测等方面有相似之处的特点,对3例频发单源性室早采用了RFCA治疗。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所有3例病人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26、33、34岁。经过动态心电图、心动超声、X线及体格检查无器质性心脏病。动态心电图报告为单源性室早,且在24h中病人均以室早二联律为主。第1例服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但停药后很快复发。后2例病人开始发病时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有效,后逐渐失效。2操作方法2…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1岁,因反复感冒、胸闷、心悸3年,近3月加重入院。体检发现有早搏,每分钟6~7次,余未见异常。心电图示频发室性并行心律,窦缓。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伴室性并行心律。入院后给予溴苄胺治疗,效果不佳。12天后复查心电图,示频发多源室早,改用利多卡因50mg加10%葡萄糖液20ml静脉推注。当注射至2分钟(约含利多卡因20mg)时,患者突然狂躁  相似文献   

17.
简讯     
良性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定义《Am J Cardiol》1983;52(6):47c. 确定对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特性是为了治疗的需要及了解其临床意义。室性心律失常最常发生于老年人,有严重心脏病和心室肥大的病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三种形式:在医院外发生的室性纤颤,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QT延长的室性心动过速,其死亡率都很高。潜在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塞后10—16天每小时超过10次的复杂性室性早搏。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可严重抑制心室功能,而单纯复杂性室性早搏无预后重要性。对没有心脏病的病人发生良性室性心律失常不需要治疗。复杂性室性早搏经常发生时,其确切后果需进一步确定。(敏江译) 延长人工髋关节的寿命据外电报道:人工髋关节的寿命不久可以延长到30多年。这是英国科学家新的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8.
陈碧玉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6):541-542
室性心律失常按其临床影响分为良性、潜在恶性与恶性三大类.   1 良性   ①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根据病史、体检、X线胸片、心电图、超声心电图、血管造影等);②室性心律失常为偶发或频发单源室早,或复杂室早、非持续性室速;③无明显临床症状;④预后好,无猝死危险.……  相似文献   

19.
室性早搏也叫室性期前收缩,简称室早,它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一般按室性早搏的发作频率可将其分为5个级别,即1级室早至5级室早。1级室早是指偶发室早,即患者每分钟出现室早的次数在2次以内(含2次),或每小时出现室早的次数在30次以内(含30次);  相似文献   

20.
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容易发生各种心律失常。一部分患者的心律失常通过氧疗,扩充,控制呼吸衰竭及心力衰竭。纠正水电解决和酸碱平衡衡紊乱后可得以控制,而另一部分患者需要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而药物的效果各家报道不一,我们采用胺碘酮治疗其他药物无效的肺心病异位心律失常12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内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住院116例肺心病患者,诊断以1986年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修正的标准,入院时常规心电图,检查出各种心律失常73例,检出率62.9%,其中各种异位心律失常为39例,占53.4%,房早21例,室早11例,室速1例,其中有4例合并以上2种异位心律失常,全部病例均先经过吸氧,抗感染,纠正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水电解质酸硷平衡失调等处理,73例中有45例心律失常得到控制,28例需要用心律失常药物,其中有12例患者中为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5~78岁。发生频发性房早5例,频发性室早3例,房颤2例,频发性房早伴短阵性房速1例,频发性房早伴偶发性室早1例,经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如异博定,慢心律,心律平利多卡因)无效而改用胺碘酮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