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从跷脉和脑府相连,阴跷为足少阴之别脉、阳跷为足太阳之别脉,跷脉主司肢体运动,跷脉为病阳缓而阴急、阴缓而阳急,跷脉有内溉脏腑、外濡腠理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论述跷脉与中风后痉挛性瘫痪的相关性,从而为从跷脉辨治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阴阳的偏盛偏衰是产生疾病的根本因素。以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从而达到“以平为期”是治疗疾病的最终目的。临床上无论药物内治外治,或针灸按摩等,都是为这一目的而采取的各种不同治疗方法。笔者根据(足乔)脉的缓急理论运用针刺治疗偏瘫病,谈谈个人的粗浅体会。《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难经·二十九难》又云:“阳(足乔)之为病,阴缓而阳急;阴(足乔)之为病,阳缓而阴急。”临床上中风后遗症的偏瘫患者,后期上肢多表现为内急外缓,即向心性的内侧拘急或僵硬,外侧弛缓而不收。习惯上多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武连仲教授"扶阳抑阴"针刺法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的经验要点。治疗卒中后足内翻,武教授讲究辨偏瘫肢体的阴阳缓急,确立扶阳抑阴的总治则,重视"神"的作用,强调调理全身神机,同时辅以肾经与跷脉两经腧穴。总体选穴精简,一穴多用,手法上多采用提插手法,注重激发"窜""动""抽"针感。文章从武教授对该病的机理认识、临床选穴及针刺手法3方面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4.
1 古代医集跷脉的循行路线记载《黄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已对跷脉的循行有所描述,但并不详细,如《灵枢·脉度第十七》.[1]中记载:"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前,直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属目内毗,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文中之跷脉为阴跷,少阴经之别支,上行人目内眦后,与足太阳膀胱经和阳蹻脉并行.《灵枢·寒热》云:"足太阳有通项人于腩者,……,人脑乃别阴跷阳跷,阴阳相交,阳入阴,阴出阳,交于目锐毗".  相似文献   

5.
远慧茹教授认为,周围性面瘫为阴缓阳急或阳缓阴急的阴阳失调之病,治疗则用调中之法调整阴阳,使阴阳趋于平衡,阴平阳秘,面部的歪斜失衡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6.
张瑛  古志林  徐振华 《环球中医药》2023,(12):2563-2565
书写痉挛是一种具有致残性的局灶性肌张力障碍,属于中医学“痉病”范畴,为难诊难治之病。本案患者以右手书写时手臂僵硬、乏力、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既往缺血缺氧性脑病病史,其病位在脑,与足太阳经、足少阳经、跷脉、肝脏相关,病机为瘀阻脑窍,足太阳经和足少阳经经气不利,阳气敷布失常,脑神、经筋失养,加之跷脉失调、肝血失濡,致经筋失养失调,故发为此病。证属瘀阻脑窍,阴阳失调。本案采用特色浅刺针法,通过温养阳气而养神、柔筋,同时配合常规针刺、精灸等针灸治疗技术,杂合以治。经治疗患者书写困难的症状得到明显缓解,随访3月疗效稳定。本案提示针灸是治疗书写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语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历代注家对这句经文的解释颇不一致,虽各有阐发,但终不能深中肯綮。如杨上善所说:“阴经受邪,流入阳经为病,是为阴经为本,阳经为标。疗其本者,疗于阴经,即阳病疗阴也。阳经受邪,准阴疗阳也,即阴病疗阳也。人阴阳二经,阴经若实,阳经必虚;阳经若实,阴经必虚。故阳虚病者宜写阴,阴实病者宜补阳也。”此注不够贴切,概念亦不清。王冰、马莳等则引“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为注。以经解经,亦不得其要。李东垣论“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单从针灸治疗上去发挥。吴昆注说:“刺法有从阴  相似文献   

8.
黄红 《陕西中医》2001,22(3):178-178
申脉、照海穴首载于《甲乙经》,分别是阳跷脉及阴跷脉的起始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文献中虽有两穴左右主客相配的记载,但同侧相配运用未见经传。笔者据《奇经八脉考》中“阳跷主一身左右之阳,阴跷主一身左右之阴”理论,结合阴阳学说中疾病皆因于阴阳失衡的观点,将二穴作为调整阴阳的对穴主治常见的腰腿痛,疗效明显,兹报道于下。 1.针刺法 二穴与皮肤呈30度夹角向上斜刺0.5~1.0寸以得气为度。 2.常用配穴 气血亏虚者配足三里,三阴交;湿邪下注者配阴陵泉、公孙;肝肾亏虚者配太溪、阴谷;腰痛若伴大腿部足阳明经放…  相似文献   

9.
郭静 《河南中医》2011,31(5):561-563
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是妨碍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改善的主要问题,针刺疗法是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主要方法.前期研究证实针刺对中枢抑制性递质(GABA)及其受体功能有重要调节作用.本文假设以GABA的释放与回吸收相关因素为主要靶点,应用阴阳脉理论,将 脉"阴缓而阳急、阳缓而阴急"的致病特点与现代医学痉挛的产生及缓解机制相结合,提...  相似文献   

10.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未痛先防、已病早治、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等内涵.根据中风后足内翻的病因病机,可将“治未病”思想运用于该病的防治中,通过调整阴阳,育阴扶阳、滋阴柔筋,扶缓抑急以及活血化瘀通络,达到预防与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足内翻是中风后遗症中最为常见的一种,也是导致中风患者残疾的主要原因,为气血不足,运行无力,脉络瘀阻,筋脉失养,阴阳平衡失调。针灸(泻阴法、透穴法、阴经取穴、单经取穴、阴阳补泻、醒脑开窍、交经缪刺、肾与膀胱经对刺、经筋刺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理论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杨志新 《中国针灸》2003,23(10):613-614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是针灸学治疗原则之一。阴阳并不局限于经脉之阴阳,可指经络、脏腑、表里、气血之阴阳,上下、左右部位之阴阳等。因此临床应用有5种方法,即取背俞、腹募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阳或阴经之穴,治疗阴或阳经之病;位置相对的二穴透刺;上病取下,下病取上。  相似文献   

13.
脑中风是我国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数据统计超过50%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足内翻是最常见的下肢运动功能障碍,其发生率占17%~43%,足内翻影响行走的效率与能力,增加跌倒的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康复治疗能有效降低中风后足畸形发生率,改善步行能力[2]。研究显示针刺结合康复治疗卒中后足内翻疗效显著[3-4],笔者运用针刺阴阳跷脉治疗中风后足内翻患者获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少阴病是《伤寒论》六经病之一,少阴篇在三阴病中占重要地位,因其外可有太阴病下利等症状,内可合厥阴病手足厥冷等症状,其一经之病可代表三阴经[1-2]。足少阴肾脏为水火之脏,水为阴,火为阳,所以肾为阴阳之根本,是先天之气所系之地。少阴病有阳虚证,也有阴虚证,不论阳虚还是阴虚,多为重症[3]。因少阴既包含足  相似文献   

15.
不寐总由阳不入阴,阴阳失交而导致,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的运行规律调控着人体睡眠节律,使其顺应自然界的昼夜变化,若卫气运行通道不畅或卫气亏虚可使睡眠功能异常。卫气出入阴阳的关键通道为跷脉,跷脉的循行连目入脑,具有司双目开阖、调控睡眠的作用。若跷脉畅通则卫气正常出入阴阳以司睡眠,若跷脉阻塞则卫气滞留不得入阴导致不寐。通过选取跷脉经气所发之处的"照海""申脉"及经气所归之处的"睛明""风池",并配合"泻阳补阴"的针刺方法,可促使卫气正常出入及跷脉功能恢复正常,使阴阳相交,从而达到治疗不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从阴阳跷脉谈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阴阳跷脉同属奇经之脉,二者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阴阳相调则夜寐有度。然阴跷阳跷二者,失其调和,则眼睑开合无度,睡眠失常,出现不寐多寐症。本文从阴阳跷脉的循行起止、病变上探讨针刺治疗不寐与多寐症。  相似文献   

17.
对<伤寒论>厥阴病篇进行分析,从病证特点上把厥阴病分成足厥阴肝的该经病证以及阴阳消长不相顺接而出现的厥证、厥热胜复证两个层次.认为二者体现了整体与局部的统一,在病理上局部脏腑的功能失调,可以导致整体阴阳失衡为病;反之整体的阴阳失调,同样可以导致局部脏腑功能失常为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足三阴经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中风后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每组针刺一次为30min,10次为1个疗程,观察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结论:针刺足三阴经为主对中风后足内翻的治疗及下肢功能的恢复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9.
程永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1):83-84,96
肝阳暴亢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出血性中风类型,笔者从经络营卫理论分析其微观病理机制及治疗原理,结合"一气周流"理论之脏腑生克制化、气机升降分析其机理,提出相应分期与治法,与同道商讨.试分析如下.1 经络原理1.1 四肢末端为卫气高势能聚集之所 经络为营卫气血之通道,营卫在脏腑为气血,在经络则为营卫,名小同而实一也."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灵枢·本脏》)."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阴经交阳经在手,阳经交阴经在足,四肢末端为阴阳经交接之处,是为卫气生理高势能聚集状态,故《灵枢·动输》谓"夫四未阴阳之会者,此气之大络也",卫气在井穴的高势能聚集状态而成为"大络",有利于经气向远端布散,从而实现营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且《内经》指出,四肢末端为"根"为"本",进一步说明了卫气在四肢末端的高聚集性,从而增强了四肢末端腧穴的主治作用与范围.  相似文献   

20.
王殿华 《陕西中医》1991,12(8):358-359
<正>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古今医家对此解释不一,归其要者:其一、从病证解。认为此指虚证治疗,始于张景岳,《类经》解释为:“阳胜者阴必病,阴胜者阳必病。如《至真要大论》曰:‘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诸热之而寒者取之阳。’启玄子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皆阳病治阴,阴病治阳之道也。”不少注家宗此说。解释为实证治疗者,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