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肝肾综合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患者所发生的一种进行性功能性肾功能不全。本文介绍了近年来肝肾综合征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肝肾综合征新的诊断标准以及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的概念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吉耀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10):1019-1021
本文通过两个病例复习了肝肾综合征的国际腹水协会诊断标准和临床分型。认为诊断的难点在于要从临床、实验室和影像学排除由于肾前、肾性和肾后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还从这两个病例的治疗过程讨论如何根据肝肾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应用循证医学证据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3.
肝肾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失代偿期肝硬化并发症,短期病死率极高。目前尚缺乏有效的内科治疗方法,一些药物尽管有效,但其报道的疗效不一,原因之一是诊断标准并不统一。介绍了肝肾综合征诊断标准的变迁和新的肾损伤指标或方法,指出一个统一的诊断标准将成为肝肾综合征临床研究的基础,也有利于临床医生进一步认识此严重的肝硬化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分型和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1996年由国际腹水协会推荐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的新定义是:肝肾综合征是慢性肝病患者出现进展性肝衰竭和门静脉高压时,以肾功能不全、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异常和动脉循环血液动力学改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该综合征在急性肝衰竭患者也可发生[1]。研究支持肝肾综合征的肾功能衰竭是一种功能性病变。肝肾综合征是重症肝病的严重并发症,一旦发生,存活率很低、预后很差,因而临床上提高对肝肾综合征的认识、积极防治和改善预后是十分重要的。1诊断标准和分型1·1国际腹水协会关于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标准1996年国际腹水协会(…  相似文献   

5.
《肝脏》2020,(1)
正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发生在重症肝病如肝硬化合并腹水、急性肝衰竭和酒精性肝炎患者中以肾功能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严重并发症~([1])。目前治疗HRS的主要药物是血管收缩剂如特利加压素和人血白蛋白,其治疗有效率仅为40%~50%,而且治疗有效的患者中有50%可能会复发。所有HRS患者在没有禁忌证时都应考虑首选行肝移植手术~([2])。HRS是临床诊断,其定义根据最近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标准进行了更新并且使用生物标志物来帮助鉴别诊断。关于对HRS的研究旨在进一步提高HRS诊断的准确性及探求新的治疗方法。本文对肝肾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晚期严重并发症包括难治性腹水、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综合征(HRS)等。国外文献报道肝硬化并发腹腔积液患者1年的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为18%,5年为40%。在肝功能衰竭患者中,肝肾综合征发生率为60%~80%。一旦发生肝肾综合征,治疗相当困难,肝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根治方法。肝肾综合征预后差,3个月病死率高达80%~100%。其中肝肾综合征Ⅰ型的预后更差,若无干预治疗,中位生存期不足2周。所以肝肾综合征早期诊断对诊疗方案调整、药物剂量调整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组织相关专家对2017年《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进行了修订, 更名为《肝硬化腹水诊疗指南(2023年版)》。对肝硬化腹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是发生在肝硬化腹水、急性肝衰竭或酒精性肝炎患者的一种严重并发症。主要发病机制为外周和内脏动脉舒张、心排量下降以及肾脏动脉收缩。国际腹水俱乐部(International Club of Ascites,ICA)在2015年制定了肝肾综合征-急性肾功能损伤诊断标准,为肝肾综合征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了新的临床路径。目前研究表明,特利加压素和白蛋白为标准治疗方案,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白蛋白为次选方案。预防感染及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可以预防HRS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失代偿期肝硬化常因并发症危及患者生命。继发肝肾综合征为常见致死原因。我院自1997年10月至2007年3月采用川芎嗪、酚妥拉明与大黄治疗肝肾综合征(HRS)36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及治愈好转标准》[1]中HRS的诊断标准,均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PE治疗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可能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年龄、病程、总胆红素、凝血酶原活动度、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PE治疗的次数)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系数依次为1.805、1.997、2.319和4.047.其相对危险度依次为6.078、7.367、10.168和57.206.结论 年龄、病程、凝血酶原活动度和肝肾综合征是影响PE治疗肝衰竭疗效的正性危险因素,其中以肝肾综合征影响最大,其次是凝血酶原活动度、病程和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ys-C、β2-MG在肝肾综合征、亚临床肝肾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8年6月期间2 102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9例为肝肾综合征患者,1 029例为亚临床肝肾综合征(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954例为普通肝硬化患者。分析三组间患者的一般资料、并发症、实验室检查结果。组间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组间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肝肾综合征的发生与Child分级、上消化道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胸腔积液、腹水、电解质紊乱、自发性腹膜炎、NEU、RBC、Urea、Cr、Cys-C、β2-MG、Alb、PT、FDP、D二聚体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Urea、Cys-C、β2-MG、Cr、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自发性腹膜炎、电解质紊乱是肝肾综合征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29、1.05、1.129、0.878、2.604、2.028、2.504、2.830)。肝肾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Cys-C、CRE联合β2-MG(0.941)、Cys-C联合β2-MG(0.935)、Cr(0.932)、Cys-C(0.763)、β2-MG(0.732)、Urea(0.7).亚临床肝肾综合征组ROC曲线下面积:Cys-C联合β2-MG(0.759)、Cys-C(0.725)、β2-MG(0.724)、Urea(0.577)、Cr(0.485)。结论 Cys-C、β2-MG在肝肾综合征中的诊断效能不亚于Cr,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肝硬化肾损伤患者,为临床早期诊治肝肾综合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参考国外最新临床指南,结合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制定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诊疗规范。包括诊断、分型、腹水的药物治疗、总体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治疗、护理、随访以及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的诊断治疗,从而为腹水型晚期血吸虫病的治疗建立一套标准化流程、路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3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病症特征与治疗方法。结果多脏器功能损害是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主要表现特征,最常见为血液系统和肝肾同时受损,具有典型症状的患者占32.4%。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特异性抗体阳性率为73.5%。34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33例患者治愈,治愈率97.1%,1例因病情延误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情重,临床特征复杂,应重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降低死亡率,接种出血热疫苗是控制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肝肾综合征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沛 《中华肝脏病杂志》2003,11(10):627-627
肝肾综合征(HRS)是严重肝病、肝硬化腹水患者常发生的一种特殊的肾功能衰竭,预后极差。在临床治疗中,尽管对严重肝病和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了积极的预防措施,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发生HRS。多数在临床诊断后1个月内死亡。因  相似文献   

15.
肝肾综合征是严重肝病后期常见的并发症,表现为进行性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稀释性低钠血症及低尿钠,肾脏病理无明显器质性改变,诊断需要排除其他影响肾功能的因素。肝肾综合征的发病与肝功能障碍、门静脉高压、有效血容量降低及肾血管收缩有关。根据肾功能恶化的速度,肝肾综合征可分为1型和2型。采用血管加压素类似物(如特利加压素)与白蛋白联合治疗肝肾综合征的效果较好,对于晚期患者肝移植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6.
肝肾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由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肾功能损伤性疾病,是重症肝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病死率较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无定论,功能性肾衰竭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临床常采用药物、肝或肾移植术和血液净化等方法进行治疗。本文就肝肾综合征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其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董欣欣  王海清  王兴纯 《肝脏》2020,(3):254-259
目的评价特利加压素治疗1型肝肾综合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等数据库特利加压素治疗1型肝肾综合征有关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独立地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并用RevMan 5.3软件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746例患者,试验组均为特利加压素治疗组;对照组包括5项安慰剂、6项去甲肾上腺素、1项多巴胺和1项奥曲肽治疗。总的肝肾综合征缓解为33.7%,死亡率60.1%,meta分析显示特利加压素治疗比对照组更能提高肝肾综合征缓解率(RR=2.13,95%CI:1.26~3.61,P=0.005,I2=51%);但同时伴有更多的不良反应(RR=2.05,95%CI:1.36~3.09,P=0.0006,I2=0%)。亚组分析显示特利加压素比安慰剂对治疗肝肾综合征具有优势;但其疗效和安全性与去甲肾上腺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特利加压素是治疗1型肝肾综合征患者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钟艳丹  杨永峰 《肝脏》2008,13(6):520-522
肝衰竭是临床常见的严重肝病症候群,病死率极高。肝衰竭诊疗指南的推出为其临床的诊断与治疗指明了方向。肝衰竭时除了肝脏本身的病变,其他脏器也受到影响,例如肾脏(肝肾综合征)和肺(肝肺综合征)。近年的研究显示,肝衰竭和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之间也存在着联系,称为“肝肾上腺综合征”。本文对其最新研究进展做以下综述。  相似文献   

19.
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HRS)为出现于肝病末期的一种无肾实质病变的肾功能衰竭,主要见于肝硬化患者,通常与腹水和低钠血症同时存在.伴发HRS的肝硬化患者预后严重不良,死亡率高.近年来,大量研究对HRS的发病机制、诊断以及治疗上进行了相关分析,为临床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肝硬化腹水及相关并发症的诊疗指南》中腹水的诊断与评估,利尿药物的应用,顽固性腹水的治疗,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诊治,肝肾综合征的诊治等方面的推荐要点予以解读,以期医生能更好理解并合理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