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叔戊醇体系中酶法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以棕榈油为酰基供体和L-抗坏血酸在有机相中利用脂肪酶催化酯交换反应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对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脂肪酸酯的反应介质进行了比较,系统考察了底物浓度、溶剂用量、底物摩尔比、温度、水活度、分子筛加入时间和加入量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确定了最适反应条件:在20 mL用分子筛充分除水的叔戊醇中,0.352g·...  相似文献   

2.
去氢枞酸L-抗坏血酸酯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首次采用去氢枞酸和L-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酰氯法合成去氢枞酸L-抗坏血酸酯。探索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物料摩尔比和溶剂体积比对反应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摩尔比1.2∶1.0(L-抗坏血酸:去氢枞酸酰氯),反应温度40℃,反应时间12 h,溶剂体积比0.5∶1.0(二氯甲烷:DMF)。在最佳合成条件下,去氢枞酸L-抗坏血酸酯的产率达70.56%。采用IR,UV及HPLC等手段对目标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测定了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去氢枞酸L-抗坏血酸酯是一种新型的脂溶性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非水相酶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脂肪酶在有机溶剂体系中催化合成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确定了较有效的脂肪酶和溶剂体系,对影响产物浓度的几种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确定最适反应条件为叔丁醇为溶剂、催化剂Novozyme435脂肪酶的质量浓度10g·L-1、底物棕榈酸与Vc摩尔比3∶1、反应温度59℃和反应时间50h。纯化后产物的纯度可达95%。  相似文献   

4.
以Al Cl3作催化剂,研究助催化剂类型和用量对葡萄糖转化生成5-羟甲基糠醛收率的影响。对溶剂类型、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得出最佳反应条件为:葡萄糖用量为1 g,Al Cl3用量为反应物物质的量的10%,助催化剂NH4Br用量为0.32 mol·L-1,二甲基乙酰胺作溶剂,用量为10 m L,反应温度100℃,反应时间60 min,此条件下,5-羟甲基糠醛收率为47%,比采用单一Al Cl3作催化剂提高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及其抗氧化性能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浓硫酸为溶剂和催化剂,L-抗坏血酸和硬脂肪酸甲酯进行酯反应合成了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产率可达77%。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及浓硫酸用量对酯交换反应的影响。对产品的抗氧化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是一种优良的无毒食品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6.
以L-抗坏血酸为原料,三偏磷酸钠为磷酸化试剂,氯化钙为催化剂,在极性水溶液体系中发生酯化反应生成L-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通过单因素及正交实验,获得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反应温度为35℃,L-抗坏血酸与三偏磷酸钠的摩尔比为1:1.3,L-抗坏血酸与氯化钙的摩尔配比为1:0.15,反廊溶液pH为9,在该反应条件下,L-抗坏血酸多聚磷酸酯收率为76.58%.  相似文献   

7.
L-组氨酸和L-脯氨酸消旋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组氨酸和L-脯氨酸在醛的催化下,可在羧酸溶剂中发生消旋。氨基酸的消旋反应为一级反应。消旋速率因羧酸溶剂的不同而异:L-组氨酸在乙酸溶剂中消旋最快,而L-脯氨酸在正丁酸溶剂中最快。随反应温度的提高,消旋速率加快。L-脯氨酸的消旋速率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可表示为: 67088R494573eRTk-= 另外实验表明,L-组氨酸和L-脯氨酸消旋反应的合适催化剂分别应为水杨醛和正丁醛,并确定催化剂的用量与氨基酸的摩尔比以0.1为佳。同时也论述了氨基酸消旋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8.
噻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含有硫和氮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广泛地应用于农药、化工和医药等领域。L-噻唑烷-4-甲酸是合成噻苯咪唑的关键中间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L-噻唑烷-4-甲酸的合成工艺进行优化,首先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确定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分别为:反应时间、甲醛用量、反应温度和溶剂用量,同时确定每个因素的四个水平。以L-噻唑烷-4-甲酸的收率为考察指标,根据L16(44)正交设计法进行16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4 h、甲醛用量1∶1. 2、反应温度40℃、溶剂用量1∶1. 5为L-噻唑烷-4-甲酸最佳合成工艺。通过结果分析得出,四个因素中反应时间是实验结果的最大影响因素,甲醇用量、反应温度和溶剂用量对实验结果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合成条件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琳 《广东化工》2009,36(6):72-73,256
文章对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探索。通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抗坏血酸比硬脂酸甲醣为1:1.3(摩尔比),催化剂浓硫酸比(抗坏血酸+硬脂酸甲酪)为1:0.10(摩尔比),反应温度24℃,反应时闯24h。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总产率为77%的抗坏血酸硬脂酸酯。考察了以硬脂酸甲酯和L-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文章对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进行探索。通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抗坏血酸比硬脂酸甲酯为1:1.3(摩尔比),催化剂浓硫酸比(抗坏血酸+硬脂酸甲酯)为1:0.10(摩尔比),反应温度24℃,反应时间24h。在此条件下可获得总产率为77%的抗坏血酸硬脂酸酯。考察了以硬脂酸甲酯和L-抗坏血酸为原料,通过酯交换法合成L-抗坏血酸硬脂酸酯的最佳合成条件。  相似文献   

10.
王毅 《天津化工》2009,23(4):45-47
采用间歇釜式反应器,以去离子水为溶剂,采用Ru/C催化剂,对L-丙氨酸的加氢反应进行了研究,重点对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催化剂用量、磷酸浓度等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适宜的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1.
铬矿石中亚铁含量的测定对于了解矿石的性质和类型等具有很重要的地质和经济意义。试样用硫-磷混酸溶液在(210±2)℃下加热分解。分解过程中,样品中的亚铁离子被溶液中的Mn3+氧化,溶液中过量的Mn3+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从而测定出样品中氧化亚铁的含量。用标准物质进行检验,结果与标准值相符,相对标准偏差RSD(n=9)为1%~3%。可成功地应用于铬矿石中氧化亚铁(<20%)含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王宇飞 《山东化工》2014,(3):120-123
介绍了甲烷氯化物生产装置中常用的几种有色金属合金的性质和特点,对典型应用进行归纳总结,对其在主要腐蚀介质中的适应性进行分析,有助于对这类材料的了解和在类似化工装置中的选材。  相似文献   

13.
用钛白副产的硫酸亚铁浸锰制备高纯二氧化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低品位的贫软锰矿为原料,对用生产钛白副产的硫酸亚铁直接浸锰、浸出液除杂、碳酸锰沉淀、碳酸锰焙烧及二氧化锰精制制备二氧化锰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硫酸亚铁浸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锰温度70℃,浸锰时间3h,硫酸初始浓度2.1mol/L,矿粉粒度〈150μm,硫酸亚铁加入量为其理论量的120%,固液质量比1:3。碳酸锰焙烧的适宜条件为:焙烧时间4~5h,焙烧温度320—340℃,焙烧料翻动时间10-15min。按该条件浸锰并制备高纯二氧化锰,锰的浸出率可达98.5%以上,产品质量符合ZBG13001-1986一级品标准。该工艺为贫软锰矿的开发利用及钛白粉厂的硫酸亚铁渣的综合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副产硫酸亚铁制备电池级草酸亚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钛白副产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出电池级草酸亚铁。研究了除杂、沉淀、转化反应过程中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硫酸亚铁浓度以及反应pH等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并得到了优惠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 95 ℃、反应时间为6 h的条件下用铁粉对硫酸亚铁溶液除杂,得到纯净硫酸亚铁溶液;在反应温度为40 ℃、铁(Ⅱ)质量浓度为90 g/L的条件下用氨水沉淀,再用草酸于反应时间为60 min、pH=2.0条件下将氢氧化亚铁转化成草酸亚铁,制备出了纯度大于99.5%、粒径小于3.0 μm、杂质含量低的电池级草酸亚铁。为解决钛白副产硫酸亚铁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酸度对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溶液稳定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重铬酸钾法,对酸性介质中硫酸亚铁、硫酸亚铁铵溶液中二价铁离子含量进行了测定,通过计算得出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的损耗量,研究了不同pH值条件下的二价铁离子被氧化的损耗量,做出了量化曲线,发现在pH=3.5~5.5时,其氧化程度是相对稳定的,且硫酸亚铁铵比硫酸亚铁要稳定一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探讨了硫酸亚铁与硫酸亚铁铵在酸性介质中,溶液不稳定性机理,并提出了不稳定性的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7.
以硫酸亚铁、草酸为原料及硫酸溶液为分散剂,通过高速分散均质机,合成了高纯草酸亚铁产品。研究了硫酸亚铁浓度、分散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对产率及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分散剂浓度为20%、硫酸亚铁浓度为210g·L-1、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40min时,草酸亚铁产率为95%,纯度为99.8%。  相似文献   

18.
利用七水硫酸亚铁生产一水硫酸亚铁及聚合硫酸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钛白粉生产中副产大量的七水硫酸亚铁,采用合理工艺可以同时生产饲料级一水硫酸亚铁和水处理剂聚合硫酸铁,并实现废水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硫酸法钛白配有废酸浓缩工序,废酸浓缩产生的废硫酸亚铁,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石灰中和处理,既造成资源浪费,又增加处理费用。介绍了采用掺烧新途径能使废硫酸亚铁中硫铁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且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以10万t/a钛白匹配30万t/a硫酸为例,年节省硫铁矿4.69万t,创产值2 292万元。  相似文献   

20.
活性二氧化锰除铁在无铁硫酸铝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更 《无机盐工业》2008,40(1):37-38
杂质铁是影响硫酸铝产品质量的主要元素,随着优质铝土矿资源的紧张和品位的下降,如何低成本、高效地除铁对生产合格的硫酸铝产品和充分利用低品位铝土矿有着重要意义.利用活性二氧化锰除铁技术,以硫酸分解铝土矿法生产的硫酸铝为原料,经过调碱、除铁、分离过程生产出无铁硫酸铝产品,并建成了一条年产5 000 t的生产线.总结出当硫酸铝的碱度控制在碱式硫酸铝质量浓度3.0 g/L(以Al2O3计)、二氧化锰与铁的物质的量比为(2:1)~(4:1)、反应温度在90℃左右、吸附共沉时间控制在30 min左右时有最佳的除铁效果.实践表明:用活性二氧化锰除铁生产无铁硫酸铝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所得产品质量完全符合HG/T 2225-2000<工业硫酸铝标准>固体Ⅱ型合格品和一级品要求.这种生产方法简单,易控制,成本低,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