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山市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治理水土流失行之有效的手段 ,小流域内所存在的问题反映了水土流失地区的普遍状况。本文全面分析了这些问题 ,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红石圈渠小流域雨季产生的水土流失直接对上湾煤矿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通过实施治沟与治坡、造林与管护相结合的治理水土流失技术措施,水保工程有效地拦截住130年一遇特大暴雨形成的洪水,治理小流域水土流失获得显著防洪护矿、保持井田水土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北京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是中国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形式.近10年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引入,山区小流域治理与经济开发、资源保护相结合的战略思想逐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小流域治理活动的准则.综述主要对北京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小流域治理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措施;小流域治理必须充分考虑流域特征,因地制宜,分类治理.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生物治理能起到保土固沙减少水土流失、美化自然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效果,发展经济林还可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因此生物治理是小流域治理的优选方法。朝阳市地处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地区,植物不易成活,如何种植适于朝阳地区生长的耐旱植物,运用封山育林、发展经济林、沟头生物防护、沟底生物谷坊防护、河岸植被缓冲带等小流域综合生物治理方法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云南高原湖泊山区小流域是湖泊重要的生态屏障和主要的清洁水源涵养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其水环境呈现日益恶化趋势.以抚仙湖山区小流域的典型代表尖山河为例,在对其水环境现状及其污染成因分析的基础上,从林业生态建设、水土流失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主河道入湖河水净化等方面探讨了小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陈俊合  张龙 《城市环境》2002,16(6):1-2,44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分析了水土流失的现状和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与人为因素,总结了建国后水土流失治理的开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广东省开展水土保持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中介绍了根据辽东山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特点,以市场规律为指导,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中,将小流域水土流失防治与资源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了流域生态经济同步发展的经验,进而探讨了小流域治理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我国典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是我国开展的规模较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本文以环境经济学和生态补偿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典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针对生态补偿中的各类问题,本文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南盘江上游生态环境现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南盘江上游生态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严重,产生了水体的非点源污染。为此,必须积极造林,改变树种单一结构,严格管理以加强森林建设;兴建水库,坡地改梯田,合理规划,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小流域以控制水土流失;同时控制农药使用,以协调农业生产与水源地水质保护。  相似文献   

10.
华南地区是我国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区域开发进程的加快,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本文提出了华南地区常见的四种产生水土流失的岩性(花岗岩、石灰岩、紫色砂页岩和红色砂砾岩),并在分析了其产生水土流失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每种岩性水土流失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水土流失是世界性的生态灾害,甘肃省的水土流失已成为阻碍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通过对甘肃省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认为首先要解决好人的问题,其次要采取经济手段和进行流域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根据石质山区生态环境及水土流失特点,把开展生态建设、发展区域经济做为重点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通过科学规划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工程措施结合植物措施、发展庭院经济,使流域植被覆盖度显著增加,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农村经济讯速发展,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实现良性运动。  相似文献   

13.
密云水库上游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范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水土资源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的热点问题。论文以密云县石匣小流域近10年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数据为基础,综合探讨了石匣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水保效益及经济效益。研究表明,工程措施及生物措施合理布置是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在北方地区,由于降雨量偏少,水分是影响植被措施的关键,研究表明阴坡的水分要好于阳坡,植被封郁度也好于阳坡,因此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应该考虑阴坡、阳坡对植被的影响,在实施生物措施时必须结合工程措施;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是控制水土流失最有效的途径,石匣小流域土地利用经过十几年调整,森林覆盖度显著增加,已有治理初期的44%增加目前的80%以上,土壤侵蚀面积已经由1992年的32.22km2下降到1999年的0.1763 km2,土壤侵蚀模数降至422t/(km2·a),相当于治理前的16.9%,同时收到很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人均年收入已经由1991年的670元增加至2001年底的2 830元左右;目前石匣小流域综合治理范式已经达到可持续发展程度,这种范式的总结为密云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乃至整个北方土石山区水土流失的实施提供了借鉴作用及样板。  相似文献   

14.
孟宗沟小流域是长江源头高寒牧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试点。通过沟道与坡面两方面的治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增加地面、坡面植被,栏蓄径流,减少泥沙下泄,在防护效能上取得了显著成果。  相似文献   

15.
在杞麓胡小流域内通过建立起草林复合生态系统合理的生态群结构,并逐级修建拦沙坝,达到分级治理,缓解流域内水土流失危害,减少湖泊,库塘淤积、生产生态环境质量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16.
平川泥石流滑坡治理试点工作顺利作为全国山区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试点的宾川县平川乡,在省州县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正顺利展开。山区小流域泥石流滑坡及地质灾害防治,是国家计委、地质矿产部、财政部为综合防治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经国务院批准而在且...  相似文献   

17.
广西地区水污染具有季节性明显、结构性污染严重、跨行政区域河流边界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等特点.河流的污染物主要是由小流域的污染源汇入,主要污染源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村面源以及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的开县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043.41km^2,占员的76.7%,年侵蚀模模数灰3060t/km^2,是长江上游平均侵蚀模数500t/km^2的6倍,水土流失程度属长江上游高强度区域;年均含沙量高达4.6kg/m^3,每年从小江流走泥沙1585万t,相当于每年有10.5万亩土地的20cm厚的表土被冲走。本文在分析开县水土流失原因的基础上,针对开县水土流失发生状况和特点,提出了采取生物措施,工  相似文献   

19.
矿渣污染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矿渣是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的策源地,对其治理应先工程治理、后生物治理,人工加重其生物演替进程,加快绿化速度、竭止住水土流失,使矿渣造福于当地。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结合通用水土流失方程,选取合理的因子算法,对福建省朱溪河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朱溪河小流域的年均土壤侵蚀模数为1 023.26 t/km<'2>,属于轻度侵蚀,中度以上侵蚀区域是预防和加强侵蚀治理的重点区域,并分析了朱溪河小流域土壤侵蚀强度空间分布格局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