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后,中国开始全面抗战,受局势影响,内地许多著名报纸和报人纷纷南下赴香港复刊或创办报刊,继续进行抗日宣传,从而使得香港报业迅速发展。弹丸之地,竟有30多家报纸同时发行,将香港地区报刊的团结抗日宣传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其中,比较重要的内地报纸迁港出版或由报人到港再创刊的主要报刊有:1.申报原在上海出版的《申报评1938年1月15日迁往武汉出版,后考虑能否在武汉长久,马荫良、俞颂华等《申报注持久又将《申报》转辗香港,于3月1日发行了《申报》香港版。社址在云咸街79号,督印人为聂志场。该报在发…  相似文献   

2.
70年前,1929年1月15日,星系报业集团的第一份报纸———新加坡《星洲日报》创刊了。星系报业集团是海外华文报业中最为著名的报业集团。它是由著名华侨企业家胡文虎所办。先后共创办华、英文日报16家,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连同...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18日,香港又一张报纸问世,这就是香港东方报业集团斥资20亿港币新出的《太阳报》。这张报纸企以年轻读者为主要阅读对象,每张报纸五到六叠,约100多个版,仅售价两元。报纸出台前后,充分造势,“太阳”一出,顿使香港报界风起云涌,危机再现。曾几何时,《苹果日报》即是以廉价出售报纸,在1995年时挑起报纸减价战,而使香港报业竞争加剧。壮阳报》问世,无疑给本就在生死线上挣扎的香港报业雪上加霜。“东方”创办出版《太阳报》.就是对着“苹果”来的。香港现有中文报纸12家,据有关方面分析,东方集团和苹果集团约占整个报业…  相似文献   

4.
香港是中国现代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香港影视及娱乐事务管理处的最新统计数字显示,约有六百五十万人口的香港,当地出版的报刊共有749家,其中包括44份注册报纸,705份注册期刊。目前香港报纸发行量平均每千人逾三百份。 自1995年以来,香港报业经历了三次空前激烈的“减价战”。这些“减价战”的硝烟至今依然弥漫,在“文人办报”时代一去不复返的今天,香港媒体长期受制于市场,以及任由商品因素主导沉浮的特征越来 越明显。在商品及市场因素的压力 下,香港多家综合性报纸自觉或不  相似文献   

5.
(接上期) 1.3海外中文电子报刊的发展状况 在海外,中文电子报刊也正在蓬勃发展。1995年7月,由美国报业传播机构总社创刊出版,以美国新闻、国际新闻、中国大陆新闻及台湾地区新闻为主要内容的《环球电子日报》被认为是Internet网上第一份中文电子报。现在,在Internet网上还能读到许多其他中文报纸,如香港的《明报》、 《星岛日报》、台湾的《联合早报》、 《中国时报》、美国的《环球电子日报》、马来西亚的《星洲日报》等。 目前,在海外较有影响的中文电子杂志主要有:《华夏文摘》(1991年3月美国创…  相似文献   

6.
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自一九七四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新闻纸”问世以来,目前除港、台、澳外,海外出版的中文日报共有七十三家,总发行量约为一百三十万份至一百五十万份。在这些中文报纸中,马来西亚最多,约有二十三家;美国注册的中文日报有十五家;还有在美国印行的中国报纸的  相似文献   

7.
李苓 《编辑之友》1999,(3):18-20
目前世界上仍有不少地区是“一城一报”或“一城两报”,而香港早在1960年就有每日30种报纸发行面市了。到1970年,每天出版的中文报纸就有70家,1980年降至63家,1990年虽然再降到39家中文报2家英文报,出现了20年中的最低点,但业内人士出于对香港中文报业长期蓬勃发展的坚定信念,仅仅将此现象称为“小低潮”。到1993年,香港每天出版的中文报纸已回升到41家,英文报纸亦增到7家;1997年底,全港中英文报纸共46家,其中有29家以报道本港和世界新闻为主,5家集中报道财经新闻,其余的则专门报道娱乐新闻,刊登影视圈消息。  相似文献   

8.
《新闻与写作》2008,(4):8-9
新闻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方汉奇:在19世纪60年代,中国第一份晚报出现在香港,是英文的,后又逐渐出现了中文晚报。20世纪初,即1910年,中国内地第一份晚报——《中信晚报》在上海发行。北京出现晚报是1918年,是份商业报纸。从那时起到1949年,北京前后大概出现过47家晚报,其中叫《北京晚报》的有6家,分别在1921年到1939年间创刊发行,存在的时间都很短,  相似文献   

9.
传媒     
从吉隆坡到纽约,每天有250多万海外华人通过报纸或网络,阅读一个来自马来西亚的木材大王出版的中文新闻。 8月7日出版的《远东经济评论》刊发封面文章介绍说,被称为东南亚的“报业大王”的张晓卿(Tiong Hiew King)在过去10年悄然成为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外地区最大的中文出版商。他的报纸和杂志遍及香港、纽约、温哥华、多伦多以及东南亚,  相似文献   

10.
有人称香港是“文化沙漠”,其实也不尽然,因为在那里也有一方报业的绿洲。据1992年香港政府出版的《香港年报》统计,目前香港有报纸69家,有杂志598家。报刊发行总量在200万以上,按人口平均阅读报刊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东京。香港今天的报业如此发达,是由各种因素决定的,与政治的、经济的、地理的条件有关,也与有着办报刊长期  相似文献   

11.
小资料     
海外有多少中文报纸据纽约《美洲华侨日报》报道:自一八七四年美国‘旧金山唐人街新闻纸’问世以来,目前除港、台、澳外,海外出版的中文日报共有七十三家,总发行量约为一百三十万份至一百五十万份。在这些中文报纸中,马来西亚最多,约有二十三家,美国注册的申文日报有十五家;还有在美国印行的中国报纸的海外版十种。此外,在泰国、加拿大、新加坡、菲律宾、巴  相似文献   

12.
今年6月下旬,应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邀请访港,同时也走访了香港的一些传媒机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传媒之间的竞争原是正常现象,往往可以推陈出新,使受众得益,但最近香港报业竞争之激烈,却显得形势严峻和不同寻常. 由于香港允许私人办报,申请办报并不困难,80年代初,报纸最多时曾达到90多种。近年来竞争渐趋激烈,虽然每年都有创刊也都有停刊的,但种数越来越少,连历史最为悠久1925年创刊的《华侨日报》也于数年前停刊,其中寿命最短的报纸只存在40多天.在过去的半年里,先后有两家报纸和三家杂志倒闭,倒闭密度之高为香港报业史上所仅见,现在香港尚有报纸70多种,总发行量为80多万份。香港报业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可以从下列数据中看出:  相似文献   

13.
郭琳 《今传媒》2006,(4):23-25
2003年11月11日,《新京报》作为由光明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日报报业集团两大媒体强强联合出版的报纸在首都北京横空出世了。由于《新京报》是全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的媒体集团跨地区经营的报纸,作为一个试点,《新京报》是中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14.
1994年7月,我们随大陆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组织的报纸展出团,出境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书报展.这在香港已是第五次举办这样的活动了,而我省却才是第一次参展,参展的报纸,在陕西也只有《陕西日报》与《陕西人口报》两家报。在香港尽管远留时间不长,但出于职业的习惯,使我们有幸对香港的新闻界在接触中有了一些了解,尤其是对港岛同行的报业有了初识,要说也只能谓之“一孔之见”.但却多少也对我们有些可供借鉴的启发。就像竞争是这个自由岛上的“润滑剂”一样,香港报业给人最深的印象也是竞争激烈。香港的报业竞争激烈,归根到底是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5月30日,中国报业又有了一个新的"大世界吉尼斯之最":《郑州晚报》以单日出版672个版创造了崭新的中文报纸单日出版版数世界之最。原来的纪录保持者是天津的《每日新报》,它在2005年曾出版516版的特刊。《郑州晚报》是中原报业传媒集团旗下的一张有着63年历史的报纸,1963年毛泽东主席曾为《郑州晚报》题写报头。2002年5月30日,郑州晚报社从郑州市委机关报变更为都市类报  相似文献   

16.
香港报纸、杂志、书籍、广播、电视等传播工具总称传播媒介。香港传播媒介,最早从1841年发行第一份英文报纸《香港公报》,1858年出版第一份中文报纸《中外新报》开始,1928年香港广播电台成立,1957年“丽的呼声”电视台创办,到1967年无线电视台播映,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香港传播媒介以最快速度捕捉和传递信息,将香港、中国内地以至世界上发生的大事,迅速传给香港市民。由于多是商业性经营,主要依靠自身的收入维持生存与发展,竞争非常激烈。由于香港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它与中国内地的关系,许多知名的国际通讯社、行销全球的报章和海外广播公司均派员进驻香港;多家国际新闻机构在香港设立分社或办事处。  相似文献   

17.
漫步澳门街巷,销售报纸、杂志的报摊随处可见.五颜六色、印刷精美的报刊种类繁多,竞相争奇。它们像一扇扇窗口,传递着全球资讯,把小小的澳门与世界各地紧紧联系起来。据了解,在面积23.5平方公里,人日约45.5万的澳门,当地出版的报纸日销售量为9万多份;港台销澳的报纸有40多种,日销量约2万多份。香港出版的日报每天罕晨由喷射水翼船运送到澳门,几乎与香港当地同时销体目前,驯一向中文日报S家,总印数约5万多份,在澳门拥有庞大的读者群。按创刊年份排列,现在澳门出版的中文日报先后为《大众报》、《华侨报》、《市民日报》、《…  相似文献   

18.
时代列车驶入了21世纪,2002年4月15目香港首家免费报纸《都市日报》面世。此后短短6年间,免费报纸就以燎原之势席卷香港报业市场,从一家发展到五家,仅中文日报就占了三家,日发行量由15万份增至130万份,力压12家中文收费报纸发行量的总和。此外,逢周六派发的《快线周报》,发行量亦达35万份;英文《虎报》(Steandard)从2007年起,也由付费变为免费,发行量从6万份飙升至13万份。一位任职发行量居港报三甲的日报总编辑惊呼:“免费报纸的迅猛发展.已严重威胁到香港传统报业的生存。”  相似文献   

19.
香港传播媒介数量多、覆盖领域广、人均拥有量高。几百家报纸、杂志加之十几家电台、电视台,形成一种立体的高密度传播媒介覆盖网络。截止到1989年的统计,香港共有注册刊物681家,其中报纸64家,包括每日出版的中文报纸47家、英文报纸2家,其  相似文献   

20.
《新闻传播》2005,(2):61-61
《经济日报》一,《北京青年报》《新民晚报》《深圳特区报》《大连日报》《华商报》等首批6家中国内地有较大影响的中文报纸已经加入了世界中文报业协会,从而在国际传媒界获取更全面有力更真切生动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