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变化特点,以提高对甲减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1年4月在蚌医二附院诊治的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58例(其中门诊患者39例,住院患者19例),分别在使用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以及治疗后6~10周进行血清心肌酶谱(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结果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前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均有明显升高,经6~10周替代治疗,随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水平也显著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存在血清心肌酶谱和血脂的升高,经左旋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两者均能相应下降。  相似文献   

2.
郭妮  王为民  苏庆建  杨丽  韦美娟 《广西医学》2007,29(7):1030-1031
目的 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18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在经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治疗后8周分别测空腹血清、甲状腺激素(FT3、FT4)、促甲状腺激素(TSH)、AS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CK(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HBDH).结果 用左甲状腺素钠治疗8周后甲减症状好转,FT3、FTa、TSH逐渐恢复,心肌酶谱各酶亦逐渐下降(P<0.05).结论 甲减可致心肌酶谱升高,随着甲减病情好转,心肌酶可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甲功减退症患者治疗前后血脂、心肌酶谱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正华 《当代医学》2009,15(18):7-8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优甲乐)治疗后血脂、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40例明确诊断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血脂、心肌酶谱的改变。结果治疗前,TC、LDL—C水平与FT3、FT4、TSH水平显著相关,而TG水平未表现出与甲状腺功能有相关性;心肌酶水平与甲状腺功能显著相关。治疗后,甲状腺功能逐渐恢复正常,TC、LDLc、心肌酶谱均明显下降。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后可显著降低TC、LIDL—c及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方法设甲减组(22例)与对照组(25例),测定心肌酶谱、甲状腺激素FT3、FT4、TSH水平。结果甲减组治疗前心肌酶谱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心肌酶谱逐渐下降,治疗4周后心肌酶谱逐渐恢复(P<0.01)。甲减组心肌酶谱各酶与FT3、FT4水平成负相关(P<0.05),与TSH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甲减可引起心肌酶谱升高,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甲减的病情好转,心肌酶谱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157例正常人和甲状腺疾病患者以及11例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前后,血清TSH浓度的放射免疫测定结果。血清TSH浓度正常范围为0—10μU/ml:甲亢与正常人无显著差异,原发性甲减患者明显升高,甲减经甲状腺激素治疗后血清TSH浓度随病情好转而下降。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与心肌酶学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与心肌酶学的关系,用以明确随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状的好转,心肌酶学的改变。方法:对30例明确诊断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TSH恢复至正常范围后,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学的改变。结果: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学改变,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心肌酶学可恢复正常,CPK、LDH、AST在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所引起的心肌酶学改变,在不合并其他引起心肌酶学改变的疾病情况下,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随甲减病情的好转,心肌酶学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王安 《安徽医学》2013,34(4):432-434
目的观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亚临床甲减)患者经甲状腺激素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脂蛋白(a)[Lp(a)]的浓度变化,寻找亚临床甲减与其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2年9月来院就诊的亚临床甲减患者36例(其中门诊患者25例,住院患者11例),分别在初诊和左旋甲状腺激素治疗8~12周后观察甲状腺功能(FT3、FT4及TSH)、血清Hcy及Lp(a)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后,血清Hcy及Lp(a)水平较治疗前相比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降低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增高的Hcy及Lp(a)水平。  相似文献   

8.
谭涛田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167-167
目的:观察原发性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后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原发性甲减患者20例,在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分别测定空腹血清甲状腺功能(FT3、FT4、TSH)和心肌酶谱(AST、CK、CK—MB、LDH)。结果:治疗4周后甲减临床表现基本消失,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心肌酶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尤以CK下降最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肌酶谱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甲状腺机能减退症与心肌酶学的关系,用以明确随甲状腺机能减低症状的好转,心肌酶学的改变.方法对30例明确诊断的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在TSH恢复至正常范围后,观察治疗前后心肌酶学的改变.结果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肌酶学改变,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心肌酶学可恢复正常,CPK、LDH、AST在治疗前后有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甲状腺机能减退症所引起的心肌酶学改变,在不合并其他引起心肌酶学改变的疾病情况下,经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后,随甲减病情的好转,心肌酶学可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特点.方法:设甲减组24例与对照组27例,测定心肌酶谱、甲状腺激素FT3 FT4、TSH水平.结果:甲减组治疗前心肌酶谱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替代治疗后,心肌酶谱逐渐下降,治疗4周后心肌酶谱逐渐恢复(P<0.01).结论:甲减患者检测心肌酶谱,对病情轻重的判断、疗效观察、预后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鉴别诊断多发性肌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对二者的异同点进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2例多发性肌炎和1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多发性肌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在肌肉方面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急性炎症指标、自身抗体、肌肉病理检查结果多有不同,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明显不同。结论甲状腺功能检查有助于两病的鉴别,对于肌肉无力和肌酶升高的患者需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误诊为多发性肌炎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与多发性肌炎容易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与多发性肌炎在肌肉方面的表现相似,但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鉴别,左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有效.结论对于肌肉无力和肌酶升高者需常规检测甲状腺功能.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7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诊断的77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病因主要有131I治疗、甲状腺手术和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贫血32例(41.6%)。69例行血脂检查,总胆固醇升高26例(37.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34例(49.3%),甘油三酯升高14例(20.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27例(39.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9例(13.0%)。64例行肌酶检查,肌酸激酶增高29例(45.3%),乳酸脱氢酶增高21例(32.8%)。心电图检查发现窦性心动过缓13例(16.9%)。39例行心脏彩超检查,8例(20.5%)发现心包积液。结论本病临床表现复杂,窦缓、贫血、高脂血症、肌酶增高的患者应注意排除甲减。原发性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主要根据低FT4、高TSH。甲减的治疗简单且有效,多数患者需要终身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皮肌炎相关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后的肺功能变化效果。方法:入选我院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皮肌炎患者40例,回顾性分析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给予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清肌酸激酶水平和肺功能变化。结果:40例患者治疗后,其血清肌酸激酶水平有所改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肌酸激酶( CK)的变化值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患者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水平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皮肌炎相关的肺间质病变采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肺功能变化,减少了患者的临床痛苦,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R C Smallridge  J Rogers  P S Verma 《JAMA》1983,250(18):2489-2493
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ACE) activity was measured in the serum samples of 247 patients with varying thyroid states. In 60 hyperthyroid patients, the mean (+/- SD) ACE level of 29.5 +/- 9.7 units/mL was higher than in all other groups. The serum ACE level was 17.0 +/- 5.1 units/mL in 129 euthyroid subjects and differed from the level of 13.9 +/- 5.1 units/mL observed in 34 hypothyroid patients. Twenty-four patients receiving exogenous thyroid hormone had elevated serum thyroxine values. Their mean serum triiodothyronine level was in the normal range, and the mean ACE level did not differ from the euthyroid mean. The mean serum ACE level fell from 30.8 to 17.4 units/mL in 35 hyperthyroid patients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In 12 hypothyroid subjects, the mean serum ACE level rose from 11.6 to 15.8 units/mL after thyroid hormone replacement. In eight of ten patients with transient hyperthyroidism (subacute thyroiditis or painless thyrotoxic thyroiditis), their highest ACE levels were observed in the hyperthyroid or transition phase and fell progressively with the lowest values being recorded during the hypothyroid or early recovery phases. Thus, ACE activity may respond to thyroid hormone, and interpretation of serum ACE levels may require knowledge of the patient's thyroid status. Serum ACE may be useful as a probe for exploring peripheral thyroid hormone a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分析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难治性抑郁症治疗效果间的关系。方法以4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药物治疗开始时(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治疗后)时间点,进行HAMD-24项量表评定;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T3(FT3)、游离T4(FT4)和超敏促甲状腺素(s-TSH)水平。根据治疗前后HAMD减分率〉50%或≤50%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两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 4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3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无效组患者血清s-TSH水平呈降低趋势(P〉0.05)。有效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FT3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效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FT3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状况对治疗效果有一定影响。疗效差的患者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可能性较大;血清FT3水平有可能成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的疗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疗效,并阐述其对患儿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病毒性心肌炎患儿9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2组患儿就诊后均行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I(cTnI)等检测,同时行抗感染、补充电解质及营养心肌等支持治疗,并均给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磷酸肌酸钠静滴,疗程均为14d。治疗后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前后心肌酶及cTnI水平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42/48),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34/4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P=0.04);2组患儿治疗后乳酸脱氢酶(LDH)、羟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cTnI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患儿上述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9.58%)高于对照组(72.9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P=0.04)。结论:磷酸肌酸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儿总有效率更高,且能明显降低患儿心肌酶水平,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雪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23):3114-3115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酶水平检测在新生儿窒息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4年6月出生的新生儿98例,根据Apgar评分,将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组(32例)、轻度窒息组(32例)及正常对照组(34例),分别于入院后12h及治疗后3d抽取患者外周血,并检测其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结果:入院后12h,重度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轻度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24h,窒息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心肌酶水平检测可作为新生儿窒息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及时检测其血清心肌酶水平有助于其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的变化,以便在诊治过程中采取综合措施。方法选择住院支气管肺炎患儿110例,其中轻症支气管肺炎80例(轻症肺炎组),重症支气管肺炎30例(重症肺炎组)。另选2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Olympus 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支气管肺炎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对照组儿童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功酶(CK—MB)等多项心肌酶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轻症及重症肺炎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重症肺炎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轻症肺炎组(P〈0.01)。与急性期相比,恢复期这些心肌酶指标均趋向正常水平。结论婴幼儿支气管肺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有不同程度升高,病情越重,心肌酶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