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生长与创意城市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意产业兴起于大都市,并重组大都市产业空间、文化与社会空间;创意产业的发展以创意产业集聚区为载体,产业区的空间效应及其空间运动,直接重组后工业大都市空间结构。研究发现"大都市产业升级—创意产业区形成与演化—大都市空间重构—创意都市建设"不仅是创意城市建设的实践范式,而且破解了"创意城市"假说,使其从空想走向大都市行动计划,从而有效推动21世纪中国创意城市的理论探索与建设实践。  相似文献   

2.
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征评价与空间类型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面临全新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环境,而且身处地方社会独具的重叠和收缩的现代化进程之中。步入新世纪,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实践发展迅猛,但存在产品定位趋同与同质化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为探索城镇地域涌现的文化创意产业区空间可持续发展路径,文章以外部全球化与内部地方性发展水平为双重线索,对长三角地区典型个案的发展特征进行评价,通过解析制度要素演进机理进而揭示地域空间发展格局。文化创意产业的健康增长需要内外要素间的互动,增长曲线的峰值决定了一个最优的"地方-全球化"要素配比。保持地域禀赋的要素配置格局相对于全球化范式的弹性适应能力是政策创新与建构地方制度整合机制的关键。地方性要素作用途径分异致使多样化空间载体涌现,因而需要地方政策采取不同策略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3.
当前,科技创新日新月异,技术进 步持续塑造着城乡空间形态,新工业革命的 讨论也在不断深入。技术革命将重塑产业 与空间的“游戏规则”,不仅会诱导主导产业 转换、重构生产组织方式,也将改变单一地 点的命运,这指引着城市产业空间转型升级 的方向。因而,需要剖析其规律,针对地方 实际,提出创新驱动的产业空间转型升级策 略。重庆市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 但由于路径依赖、用地局促、同位竞争等原 因,依然存在制造业中重工业比重大、产业空 间分散、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不符合 新工业革命的内在要求,需要在新语境下重 新思考和理性推进新兴产业培育和产业空间 优化,以及创新生态的引导和形成。  相似文献   

4.
孙琦  黄春晓 《城市建筑》2024,(5):132-136
城市新经济要素带来的空间流动性促使以“共享”为主题的青年共享社区应运而生。研究以上海市为实证研究对象,基于核密度分析、Moran’s I指数等多种方法探讨了青年共享社区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青年共享社区在城市中的分布表现出趋向城市中心、创意产业功能区和主要轨道交通干线分布的特征。同时,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住房市场两极分化加剧的冲击下,必须重新审视流动性对共享社区的影响,推动社区资源进一步向青年群体倾斜。  相似文献   

5.
周建军  朱嵘 《规划师》2008,24(1):29-32
创意产业自产生至今,正日益显现出对城市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在中国部分发达城市产业发展规划中,创意产业逐渐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以实现推动城市建设、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和谐进步的目标.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的后续利用分析研究从区域功能定位、物质空间改造和城市系统优化三个方面,力求实现"城市文化创意空间塑造"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6.
创意产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正在成为展示地方特色、吸引投资、凸显优势的核心因素。本文着力研究创意产业的特点,对创意产业空间环境设计要素进行探讨,以期实现文化创意与城市空间的结合,为促进创意产业生长与发展提供空间载体。  相似文献   

7.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社会体系及经济结构,受到持续关注。以2017年文化创意企业时空大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数据,运用Kernel核密度算法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主城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依据各类产业与北京老城的空间关系,将其归纳总结分为中心型、空心型、离散型3类,分别阐述其分异成因。北京市主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布在老城和老城外围地区,呈现三圈层、多节点的产业结构,各类产业分异成因受重要功能单元位置影响,也有政策导向、既有市场、创意人才、文化氛围、房价租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因素。最后进行各圈层特征总结及形成机制主要因素分析,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各圈层的空间优化建议,包括打造重要功能单位品牌效应、提供产业联动空间支撑和政策和市场双向驱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一城独大"且城市问缺乏有机分工与合作已成为武汉城市圈可持续发展的障碍.本文基于时国际学术界流行的"网络城市"理念的剖析以及"单中心区域"与.网络城市.的比较,提出以"网络城市"的概念模式优化武汉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并从"培育基于互补合作的节点城市"、"形成重要产业廊道"、.加强城市双向水平联系"、"构建基于整体优化的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9.
邱宁  李泽  韩欣宇 《南方建筑》2020,(1):115-120
摘要 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分布深刻影响着城市的社会体系及经济结构,受到持续关注。以 2017 年文化创意企业时空 大数据作为研究基础数据,运用 Kernel 核密度算法等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北京市主城区各类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分 布特征。依据各类产业与北京老城的空间关系,将其归纳总结分为中心型、空心型、离散型 3 类,分别阐述其分异成因。 北京市主城区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分布在老城和老城外围地区,呈现三圈层、多节点的产业结构,各类产业分异成因受 重要功能单元位置影响,也有政策导向、既有市场、创意人才、文化氛围、房价租金、基础设施等方面因素。最后进 行各圈层特征总结及形成机制主要因素分析,并在评价基础上提出了各圈层的空间优化建议,包括打造重要功能单位 品牌效应、提供产业联动空间支撑和政策和市场双向驱动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转型的大环境下,随着城市新区的开发以及城市中心区传统产业的外迁和置换,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正日益受到城市决策者和研究者的关注。本文以杭州为例,在分析目前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区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其在城市宏观层面的空间发展格局与发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11.
黄鹤 《室内设计》2015,(1):19-26
本文以北京市朝阳区为案例,通过文化创意企业的数据分析,概括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空间布局的主要特征,表现为:中小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构成对集中的城市空间需求不显著,产业聚集与地区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重要功能单元对产业聚集有着显著影响,低成本地区对生产类文化创意产业的吸纳现象明显,此外政策对产业空间分布也有着重要作用。朝阳的案例表明对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地区发展水平、产业链上的重要功能单位布局、空间成本,上述因素在市场环境和政策干预的综合作用下,影响产业的城市空间布局。在对现有空间政策反思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引导政策是对市场机制的补充,应针对少量待发展的特定地区,使得政策运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2.
张小松  沈伟力 《规划师》2011,27(4):32-38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低碳城市建设重点探讨的是产业创新和城市建设方面的具体策略和内容.河南省新乡市是中原城市群中唯一获得"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城市(县)"称号的城市,其新区东北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投标成吴)应以此为基础,强化禀赋要素和机遇要素的研究,探讨低碳基础;突出产业创新的龙头作用,寻求低碳目标和定位;依托多角度的空...  相似文献   

13.
创意产业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创意产业是21世纪最富有魅力的产业。创意产业的核心在于创新,而创新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创意产业具有文化、知识和产业内涵。发展创意产业与提高城市竞争力有密切联系。创意产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提高文化品味、提升知识能力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等几个方面。把握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对于提升南京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前,通过将工业遗产与创意产业结合以达到保护与利用的目的成为一种流行的改造方式。在西部,像西安、兰州这样的城市更是拥有大量的工业遗存,在城市发展进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如何对待这种工业遗产的问题。北京798艺术区旧厂房的成功改造,成为很多西部城市纷纷效仿的对象。本文以西安纺织城为例,探讨"798模式"在西部效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造建议。  相似文献   

15.
张羽 《工业建筑》2014,(12):53-56
在南通唐闸工业遗迹的复兴规划中,确定规划目标是将其打造为中国当代传统手工业创意产业区。一期开发中,将油脂厂和造纸厂作为先锋示范区,对此处工业遗迹进行全面整治,以带动后续建设。在对油脂厂、造纸厂现状调研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保护开发的对策。首先,通过置入传统手工业创意产业项目,对工业遗迹进行职能转化;其次,在保护历史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对场地进行规划,整合空间结构以及景观设计和建筑的修缮与改造。  相似文献   

16.
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上海原南汇区划入浦东新区,浦东进入新的历史性发展阶段。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核心功能区,未来浦东的发展主线是将创新转型与二次创业结合,建设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态宜居新城区。借鉴国际大都市文化促进城市转型的的实践经验,提出积极建设文化旗舰项目、发展以创意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打造文化活动品牌的文化转型路径。  相似文献   

17.
In examining the goal of incorporating arts and culture into urban planning, district development and the creation of cultural destinations in cities today, an important element to consider is the role of the so-called “supercreatives,” who are a core part of the creative class. Gaining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motivations, expectations, and underlying issues pertaining to these producers of arts and culture – who also may be consumers of creative outputs – can provide a window of opportunity through which to attain valuable perspectives on livability, policy development, and city building.This paper uses data from a survey of 350 attendees at an arts and music festival in a burgeoning arts district in Columbus, Ohio called Franklinton. The area, once a floundering and financially challenged neighborhood, has begun to re-develop and is in transition in large part because of municipal and community-led efforts focused on attracting the creative community and those who follow them.The study looks at what respondents feel will make an arts district successful. An unexpected finding from this study was that the predominance of respondents fell into the class of “supercreatives,” thus giving a very different meaning to the findings, which can importantly inform policy and planning for cultural destinations in urban centers.We find that aspects including a creative focus, walkability, and safety are the key elements that must be included. In addition,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hile the creative community needs to be involved in the fostering of an arts district, leadership of these initiatives should come primarily from politicians, arts managers, residents, policymakers, businesses, and researchers.  相似文献   

18.
随着创新成为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创新区作为创新活动空间载体日益引起地理与规划学者的关注.文章利用2017年专利获得、论文发表数据,通过核密度分析法划分广州创新区的类型,诊断其空间分布及资产特征.研究表明:广州创新区呈"核心—边缘"及多核心空间分布格局;将广州创新区划分为"大学+"辐射型(五山片区)、混合发展型(农林片...  相似文献   

19.
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一种构建创意城市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工业遗产的文化价值、资源特性以及保护更新模式等层面阐释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与构建创意城市之间的关系,论述了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对构建创意城市的内涵、条件及路径三方面的独特作用,从而说明城市工业遗产保护更新正在成为一种构建创意城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ABSTRACT This paper deals with the concept of innovative miliena as developed by the GREMI group, and its relevance in the context of tagging regions. The concept was originally developed for the case of successful new industrial regions, where the presence of district economies and of wide synergies among local actors gives rise to fast innovation processes. However, such elements are hardly present in weak economic contexts. On the basis of both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analyses, the relevance of the concept is reaftirmed. This is mainly for normative purposes, since innovation miliena are present in lagging regions only in potential and not fully developed for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