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隐裂所致牙髓炎误诊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隐裂所致牙髓炎院外误诊患者资料,分析误诊原因。结果本组11例患者中就诊医院数为3个3例,2个4例,1个4例。经治医生数为5个1例,4个1例,3个2例,2个6例,1个1例。侵入性治疗的牙数共有2颗。在错误诊断数方面,3次1例,2次4例,1次5例,多数患者存在确诊前就诊次数多且就诊医院多的现象,经治医生人数和误诊次数较多。结论临床医生轻信患者述说的主观症状、检查方法不全面、对疾病认识不足、未能准确定位以及部分病例症状与体征隐蔽都容易导致牙髓炎误诊,因而临床医生必须高度重视,避免发生误诊。  相似文献   

2.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龋病及其它牙体牙周疾病的患病率增加,口腔内常可见多个病损牙同时存在。当患牙髓炎时,常因疼痛不定位甚至出现痛觉错位,在判断牙位时需对可能引起牙髓炎的多个病损牙进行鉴别,常造成诊断困难甚至误诊。本文对98例中老年人牙髓炎疼痛的特点及定位诊断进行  相似文献   

3.
三叉神经痛又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其病因未明,表现为牙痛时,容易误诊为牙髓炎。牙髓炎多由牙体硬组织缺损引起,临床表现为自发性、阵发性、剧烈放射性疼痛,容易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现埘我院收治的12例三叉神经痛被误诊为牙髓炎、5例牙髓炎被误诊为三叉神经痛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徐立杰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0):1187-1189
目的 比较机用ProTaper结合GG钻一次性根管治疗法与两次根管治疗法,在急性牙髓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发生率有无差异.方法 选择240例312颗急性牙髓炎患者,按就诊顺序单双号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20例171颗患牙,对照组120例,141颗患牙.实验组采用机用ProTaper结合GG钻一次性根管治疗法,对照组采用机用ProTaper结合GG钻2次根管法.两组治疗结束后1周复诊,进行术后疼痛评价.结果 术后1周,实验组、对照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19.3%、17%,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用ProTaper一次性根管治疗法治疗急性牙髓炎术后疼痛率不高于2次根管治疗法,且能避免根管再感染,减少患者就诊次数,缩短操作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的分布。方法选择3 432例急性牙髓炎病例,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确诊患牙、疼痛部位、放散区域,然后收集整理,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急性牙髓炎中63.79%的患者疼痛会波及多个牙齿,74.85%的患者疼痛会向头颈面部周围组织放散。不同牙位的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不同,后牙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涉及的部位较前牙更多更广;对于全口牙齿来说,嚼肌区是最易受累的区域,颞区是后牙牙髓炎发生时出现疼痛比例较高的部位。结论急性牙髓炎疼痛放散区域多数集中在确诊牙齿的周围,但与牙位无特异性对应关系,医师可以根据患者疼痛放散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重点检查可疑牙,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牙髓炎为口腔科常见病,不难诊断,但误诊仍有发生。其主要原因为医生检查疏忽及医生受病人心理定势影响,此为牙髓炎牙位诊断错误的常见原因。而在牙髓炎的误诊当中,牙位诊断错误占首位,本人收集了14例牙髓炎误诊病例,其中牙位诊断错误占9例,占误诊率64.3%。同一侧的牙齿均为同一三叉神经所支配,因此上颌牙的牙髓炎可以反应为下颌牙疼痛,后牙的牙髓炎也可表现为其邻牙或前牙疼痛。病人自己不能明确定位,但往往有时病人为疼痛所困扰,又自以为是某牙病变,而要求医生对某牙进行治疗或拔除。医生必须详细询问病史,仔细检查,尤其注意(?)的近中、远中、颊面、颈部;(?)的远中、颈部;相邻  相似文献   

7.
牙髓组织是一种特殊的疏松结缔组织,富含神经纤维,四周又被坚硬的牙本质包绕,仅靠牙尖孔与牙周组织相通.由于牙髓组织结构及其所处环境导致牙髓发炎时的疼痛有其特点:自发痛,激发痛,疼痛不定位或放射痛.临床上部分患者表现为:以患牙同侧的牙、颌、面、头、耳、颈上部疼痛为主诉就诊,经行患牙治疗后,原来的顽固性头痛、面痛、耳痛、颈上部疼痛消除.患者常不能肯定患牙的位置.上下颌及单侧颌内前后牙之间错位常见,不能随钻开患者指出的所谓的疼痛牙,否则会误诊误治甚至误拔,但牙髓痛定位在患牙侧较为准确.牙髓痛的特点是诊断牙髓炎的重要依据.牙髓炎的临床诊断是根据询问病史、病人自觉症状及各种客观检查综合分析后得出,部分患者的牙痛受心理因素及痛阈值的影响.无牙髓炎疼痛特的牙并不等于牙髓组织健康.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面对牙痛病因隐蔽的病源牙更要仔细慎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患牙根管治疗期间发生疼痛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9年1月~2012年1月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急慢性牙髓炎及根尖周炎患者60例进行根管治疗,并对期间发生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180颗患牙经根管预备后.有19颗发生疼痛(10.56%).根管充填后,13颗发生疼痛(7.22%).按疼痛分级,其中I级4例,1I级27例,I I级1例.结论根管治疗期间出现的疼痛可能与术中操作不慎、根管预备不彻底、根管超充、封药不当、术前感染等因素有关,对此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降低疼痛率.  相似文献   

9.
急性牙髓炎为口腔科门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作者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发现,有少部分患者经过患牙髓腔开放引流后自发性疼痛仍不能缓解,但给予三氧化二砷失活牙髓神经后,疼痛反而逐渐消失。现将50例病例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病例50例,女性45例,男性5例,年龄40~60岁之间。患病前全身健康情况良好。患牙部位:上、下颌前磨牙或磨牙,患者均因急性牙髓炎来我院行开演引流术后1~2天自发性疼痛仍未缓解的病人。口腔科检查:患牙均为活髓牙,穿优孔位于髓腔正中或髓角处,约小米粒大小,无叩击痛,牙周组织基本正常…  相似文献   

10.
<正> 三叉神经痛、牙髓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 疼痛的范围均在三叉神经分布的区域内,虽然疼痛的 特点各不相同,但在临床上有时易将两种疾病混淆,引 起误诊误治。现将近年来所遇误诊误治的病例报告如 下。 1.临床资料 病例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29—67岁,三 叉神经痛误诊牙髓炎的7例,经过牙髓,拔牙等治疗无 效。牙髓炎误诊为三叉神经痛的11例,经西药、中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烤瓷牙致急性牙髓炎的原因分析。方法对本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7例烤瓷牙致急性牙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之后对其临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本次所有烤瓷牙急性牙髓炎患者中,经过两次就诊才确诊的病例为7例,误诊3例。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误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医生对患者进行检查时不够仔细;(2)医生的经验不足;(3)医生由于对患者的主观描述考虑的太多,而忽视了牙髓炎疼痛定位不准的特点,加上综合检查不够全面而导致的漏诊或误诊。结论对烤瓷牙急性牙髓炎患者需在早期进行综合方面的检查,才能有效降低误诊和漏诊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法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远期疗效.方法 急性牙髓炎患者62例共9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5颗牙,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对照组45颗牙,采用分次法根管治疗术,比较两组术后1周疼痛情况及术后2年后的远期疗效.结果 治疗后1周内,研究组出现急性疼痛10颗牙(22.22%),对照组出现急性疼痛3颗牙(6.67%),研究组急性疼痛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2年,研究组治疗成功40颗牙(88.89%),对照组治疗成功42颗(93.33%),两组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与分次根管治疗术治疗急性牙髓炎的远期疗效无差异,但是,一次性根管治疗术后较容易出现急性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牙髓炎的治疗方法 ,提高牙髓炎的治愈率 ,缩短疗程。方法 对未发展到根尖炎症的牙髓炎 (包括浆液性牙髓炎、化脓性牙髓炎 ) ,采取口腔局麻下一次性完成牙髓炎治疗全过程。结果 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 5 6例 (5 7颗牙 ) ,治愈 5 4例 (5 5颗牙 ) ,成功率 96 .5 %;无效 2例 (2颗牙 ) ,占 3 .5 %。结论 本方法克服了传统方法治疗急性牙髓炎病程长的缺点 ,缩短了疗程 ,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方式对隐裂牙伴牙髓炎治疗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6例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90颗患牙)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3例,患牙分别为54颗、36颗。应用分次根管填充方式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方式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疼痛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根管充填对隐裂牙伴牙髓炎患者进行治疗也可取得良好效果,且患者疼痛消失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5.
周智慧 《当代医学》2014,(31):88-89
目的探讨分析活髓牙烤瓷修复后牙髓病变的临床症状表现。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活髓牙烤瓷修复患者,观察修复后牙髓病变情况。结果 100例活髓牙烤瓷修复患者修复后,20例(20%)患者出现牙髓病变。其中慢性牙髓炎9例,急性牙髓炎8例,慢性牙周炎2例,可逆性牙髓炎1例。结论活髓牙烤瓷修复后牙髓病变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类型以慢性牙髓炎和急性牙髓炎及慢性根尖周炎为主,临床应加以重视,注意预防。  相似文献   

16.
急性牙髓炎急性期处理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急性牙髓炎在应急处理中 ,传统方法常将牙髓开放作为开髓引流后进一步处理的首选方法。然而 ,作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发现 ,活髓牙开放有很多弊端 ,有时反而会给病人带来痛苦 ,可用其他方法替代开放处理 ,并取得良好疗效。1 资料和方法自 1997~ 1999年对在本科就诊的 2 5 6例 30 2颗急性牙髓炎患牙的治疗进行了观察。2 5 6例患者中男 138例 ,女 118例 ,年龄 15~ 83岁。 30 2颗患牙中前牙 83颗 ,后牙 2 19颗。引起急性牙髓炎的病因中龋病占 85 % ,非龋性疾病、牙周病等占 15 %。急性牙髓炎的诊断依据为剧烈的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冷热刺激激…  相似文献   

17.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2006—2009年对10例可复性牙髓炎给予牙体窝洞保髓充填治疗后,转变为有症状不可复性牙髓炎。患者年龄40—60岁。女8例,男2例。10例患者初诊时,均为I类洞,中、深龋。主要症状是冷热或酸甜刺激痛,刺激去除后,症状立即缓解,而且病史中无任何自发疼痛症状,诊断为可复性牙髓炎。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易误诊、误治的非典型症状.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31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为老年人(年龄>60岁),根据临床表现首诊为急腹症13例,急性咽炎2例,颈椎病2例,胸膜炎1例,牙髓炎1例,脑血管疾病9例,心力衰竭3例.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内科急、危重症疾病,临床医师应对其全面分析,高度警惕,提高其诊治率,从而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们采用了干髓,根充结合的方法治疗上颌磨牙急、慢性牙髓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门诊急、慢性上颌磨牙牙髓炎患者326例、342颗牙.年龄15岁至78岁,二年后复查108颗牙,其中急性浆液性牙髓炎22例,急性化脓性牙髓炎21颗牙,慢性牙髓炎64颗牙.1.2 治疗方法:(1)首先常规开髓封入失活剂  相似文献   

20.
急性牙髓炎是口腔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主要症状是剧烈的冷热病、自发痛和放射痛。局麻下开髓引流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应急措施。但是,一些急性牙髓炎患者经开髓应急处理后,疼痛未能缓解甚至加重,有些病例转成急性根尖周炎甚至根尖周脓肿。笔者在牙髓炎应急治疗中采用不同的方法,取得较好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收集急性牙髓炎患者100例,其中男性46例,女性54例。诊断标准为有急性牙髓炎的症状,患牙冷热痛(+),叩痛(-)。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60例),对照组(40例),具体牙位分布情况见表1。1.1治疗方法:试验组患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