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解决柴油机排气低频噪声问题,基于噪声有源消声技术理论,选用与排气噪声相关的转速信号作为数字信号处理控制器的参考信号,以自适应陷波滤波算法为基础,采用次级通路离线自适应建模方式,设计了单通道有源噪声前馈控制系统,并在Matlab平台上进行仿真分析,最终选取迭代步长μ为0.003。在某柴油机排气管路上进行了排气噪声有源消声试验,120 Hz时降噪量达到了13 dB(A);系统收敛速度快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发动机排气自适应有源消声系统中的次级通道的辨识环节引入自适应线性增强器(ALE),通过理论分析和计算机仿真考察ALE对次级通道辨识精度及系统性能的影响,改进了次级通道辨识算法,并编制了相应的控制系统程序.在自行研制的实验台上进行了自适应离线、抖动信号自适应在线、以及使用ALE的抖动信号自适应在线3种次级通道辨识方法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应用改进后的辨识算法,能够减小次级通道传递函数估计的失真,提高次级通道的辨识精度,加快系统的收敛速度,并降低系统对外加抖动信号的功率要求.通过对铃木AX-100摩托车发动机排气噪声的有源消声实验表明,提出的发动机排气有源消声系统能够有效消除噪声源中的窄带成分,提高系统整体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3.
柴油机排气噪声有源控制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尝试利用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对4-85柴油机低频噪声进行空间 消声,取得了一定的消声效果。首先对4-85柴油机排气噪声频谱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针对此低频排气噪声应用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可能性。其次讨论了妨碍应用有源噪声控制技术的三大困难,并找出了解决方法。引入次级声场的理论推导并完成了引入次级声场装置的设计、制造。通过对排气噪声信号与排气管上不同位置振动信号的相干性分析,选取参考输入信号,提出了采用自适应有源噪声控制技术,为试验提出了依据,对系统进行了建模并编程,对试验结果了记录并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有源消声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指标,同时改善其排放性能,根据发动机排气噪声的频谱特征,结合有源消声技术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有源消声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消声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结果表明,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5.
柴油机排气噪声的自适应有源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  黄映云 《内燃机》2000,(3):24-27
对四冲程柴油机(4-85)排气噪声的机理和特性进行了研究;利用转速传感器的转速信号控制高速信号处理芯片TMS320C25合成次级声源的声波,通过自适应控制可以实现宽带消声。对柴油机的间歇性排气进行了有源消声的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指标,同时改善其排放性能,根据发动机排气噪声的频谱特征,结合有源消声技术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电子技术的有源消声系统,并对该系统的消声机理进行了理论研究.实验系统的结果表明,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开发了混合动力电动车(HEV)中的辅助动力系统,采用一台小排量的发动机组成发电机组,既可以给电池组充电,发动机也可以直接驱动空调系统。为了降低发动机的噪声,采用了二级消声系统,设计了一个扩张室式抗性消声器作为前消声器,保留原发动机消声器为后消声器。试验表明:二级消声系统对降低中、高频噪声效果较好,但对低频噪声效果不是很明显;在对发动机动力性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整个转速范围内发动机排气噪声平均下降5dB左右,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排气噪声。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反馈式扬声器的管道有源自适应噪声控制系统。系统中动反馈扬声器作为有源消声系统的执行元件,也作为检测控制效果的声传感器。详细分析了动反馈扬声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反馈扬声器管道有源消声实验系统,并进行了消声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主频上取得了降噪40dB以上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从排气气流角度出发,利用发动机排气气流自身分流并发生对冲的思路,设计了一种新型消声结构——分流气体对冲消声结构.排气气流分流对冲可有效降低消声器内排气气流速度,减少消声器内湍流噪声的产生,在兼具消声性能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消声器的排气背压,提升了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从传统消声结构和分流气体对冲消声结构的数值模拟和试验验证对比结果可见,二者在低频段消声性能相近,但分流气体对冲消声结构在高频段的消声性能优于传统消声结构,且分流气体对冲消声结构在不同入口气流速度下,压力损失比传统消声结构降低均在20%以上.该分流对冲结构还可与传统消声单元耦合,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消声器的综合性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叙述了根据CPCD5型内燃叉车降噪需要,经济合理地确定其排气消声器目标消声量之方法。结合叉车配用的X4105CQ 型柴油机排气噪声所需消声量频率特性,设计了新型消声器并经发动机台架稳态工况试验,取得显著的降噪效果。文中还给出估算多级扩张式消声器传递损失及对给定排气噪声所具消声量的实用公式。  相似文献   

11.
低噪声柴油机装置降噪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健 《柴油机》2004,(6):39-42
介绍了当今国内外低噪声柴油机装置发展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作者在柴油机噪声控制领域多年的研究工作。从柴油机噪声声源控制、柴油机本体辐射噪声控制、有源消声的研究等多个领域对新一代低噪声柴油机装置的降噪新技术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内燃机排气消声系统声学特性的数值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有效预测内燃机排气消声系统声学特性的新方法。此方法使用传递矩阵法和边界元法计算整个排气水声系统的四极参数,使用双负载法和特征线法确定发动机的声源阻抗和强度,实现内燃机排气噪声插入损失预测。文中对一台柴油机排气消声系统进行了研究,其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柴油机的噪声控制措施,对柴油机噪声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从燃烧噪声、机械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柴油机的噪声控制措施,对柴油机噪声进行了分类,并分别从燃烧噪声、机械噪声、进排气噪声和风扇噪声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内燃机整机振动模糊自适应主动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作者在建立发动机一汽车振动模型中,利用模糊自适应主动振动控制与机械被动隔振相结合的方法,使得模糊控制规则在控制过程中自动调整、修改和完善,从而达到了最佳的控制效果。应用MATLAB语言编程仿真表明,设计的模糊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振动控制效果优于机械被动隔振和传统的主动隔振,而且对振动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强,控制器响应快,超调量小,有很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6.
发动机台架试验的排气系共振及对噪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