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一种新试制的发动机活塞销在进行发动机试验时发生断裂,通过扫描电镜对活塞销断口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导致活塞销失效的主要原因是活塞销内表面在发动机装配使用前存在折叠裂纹.通过工艺分析和对半成品活塞销的检验,发现折叠裂纹是在活塞销冷挤压时产生的.  相似文献   

2.
韦绍杰  魏德强  董鑫 《热加工工艺》2012,41(22):235-237
针对某厂不锈钢活塞筒的应力腐蚀问题,对试样进行了失效分析,其中包括裂纹宏观分析、金相观察、扫描电镜分析和XRD分析.结果表明,晶粒晶界处的非金属杂质和缸体内工业循环水中的氯离子是引起活塞筒应力腐蚀开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船用ZG270-500铸钢活塞早期周向贯穿裂纹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化学成分和能谱分析以及硬度测试等手段,对船用ZG270-500铸钢活塞早期周向贯穿裂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活塞的焊接工艺适当,开裂原因是由于焊接时高硫量的母材形成的硫化物在焊缝中萌生疲劳裂纹与扩展所致。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张学彬  廖振华  钟奇鸣 《热加工工艺》2013,42(4):226-227,231
采用化学成分分析、裂纹宏观分析、硬度测试及金相检验等方法,对空心圆柱模具内孔壁的纵向裂纹进行了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空心圆柱模具内孔壁的纵向裂纹属于淬火裂纹,其主要原因是淬火冷却时模具各部分冷却速度不一致,尤其是模具轴向中部处的内孔冷却速度比外壁慢,导致在内孔壁形成以组织应力为主的切向拉应力,当内孔壁受到的切向拉应力大于钢的断裂强度而产生纵向裂纹.  相似文献   

5.
对柱塞泵泵头体的断裂失效进行分析、检验,发现渗碳淬火时造成很大应力,在泵体应力集中严重的部位产生了裂纹,受高工作应力的作用,裂纹扩展而断裂。这与成分偏析、混晶组织、表面加工粗糙及热处理质量差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分析、金相检验和硬度测试等方法分析了齿轮经磨削加工后产生裂纹的原因。结果表明:磨削过程中造成齿轮表层出现一定宽度的二次淬火烧伤带,在次表层及二次淬火烧伤带边缘区发生二次回火相变。二次回火区硬度大幅下降及表面拉应力共同影响下产生磨削裂纹。  相似文献   

7.
再热器联箱管接头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宏观分析、力学分析、化学分析、金相检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多次出现裂纹的再热器出口联箱管接头(材质为12Cr1MoV)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再热器联箱管接头裂纹属于再热裂纹,应力过大是造成泄漏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8.
某飞机起落架缓冲柱塞在补压时发生突然断裂,同时弹出一小块浮动活塞碎片。经计算,正常条件下柱塞和浮动活塞受力均不大,不会导致两者断裂。但从现有的断口看,二者均呈大应力过载断裂且浮动活塞明显受力不均。经进一步分析求证,发现在浮动活塞阻尼孔的薄边处容易产生疲劳裂纹,若疲劳裂纹贯穿薄边,会进一步加剧了浮动活塞局部受力不均,这可能是导致其最终发生大应力破坏的原因。浮动活塞破坏后,受压力向下运动并撞击柱塞,并导致柱塞断裂。  相似文献   

9.
通过外观检查、断口宏微观分析、能谱分析、硬度检测、化学成分分析和金相检验,对车辆传动系统扭杆支架断裂件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焊接热裂纹引起熔合区剥离,在扭转应力及拉伸应力作用下裂纹扩展,导致扭杆支架断裂。针对裂纹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30CrMnSiA支臂零件在机加工和热处理后,经无损探伤检验发现在零件轴线多处有裂纹存在。为明确支臂零件裂纹产生的原因,通过宏观观察、金相组织分析、微观观察和能谱分析、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试验手段进行分析,并与原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零件材料的微观组织不均匀,容易产生较大的组织应力,异常的带状组织分布方向与裂纹扩展方向一致;裂纹主要位于零件截面尺寸变化处,因筋条的尺寸变化而造成的淬火冷速不一致,导致裂纹处存在较大热应力。经分析可知,零件裂纹均为淬火裂纹,零件原材料带状组织不均匀和零件形状尺寸变化较大等综合因素导致该零件淬火时容易产生淬火裂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