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其预后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5年10月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151例喉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术前最近一次全血细胞计数的参数并计算NLR、PLR值及其最佳临界值。将上述相关参数引入Cox比例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危险因素及与总生存时间的关系,并分析喉鳞状细胞癌患者中NLR、PLR与白细胞介素6(IL-6)的相关性。结果对于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单因素及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可作为其危险因素(HR=1.13,95%CI:1.04~1.24;HR=1.003,95%CI:1.000~1.007;HR=1.24,95%CI:1.14~1.35;均P<0.05),淋巴细胞可作为其保护性因素(HR=0.51,95%CI:0.36~0.73,P<0.001)。NLR及PLR高低是喉鳞状细胞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HR=3.01,95%CI:1.69~5.36;HR=1.98,95%CI:1.07~3.65;均P<0.05]。IL-6水平与高NLR、PL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0.34。结论术前NLR、PLR可作为影响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因素,对喉鳞状细胞癌的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MLR)与全因死亡的相关性。方法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南阳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科行MHD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指标。所有患者随防至2022年8月。分析MLR与MHD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相关性。结果共259例患者纳入研究,男性55.2%,平均年龄(57.0±13.9)岁。中位随访时间22.0(11.0,27.0)月,至随访终点62例(23.9%)患者发生全因死亡。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LR(HR=6.251,95%CI:2.654~14.723,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HR=1.119,95%CI:1.057~1.184,P<0.001)、全身免疫炎症指数(HR=1.001,95%CI:1.000~1.001,P<0.001)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MLR与全因死亡风险独立相关(HR=4.81,95%CI:1.32~17.53,P=0.017)。亚组分析显示在不同人群中,MLR作为MHD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是稳定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随着MLR的升高,生存率逐渐下降(Log-rank检验χ^(2)=12.248,P=0.007)。结论MLR水平升高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MHD患者生存率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预后的评判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3月收治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急诊科的200例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至少2年的生存随访,随访终点为全因死亡,按照生存情况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记录各组入院24 h的一般临床资料,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s count,NEU)及淋巴细胞计数(ly mphoc y te count,LYM)并计算两者间比值(NLR)]、肌酐、尿素氮、胆红素、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等;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NLR预测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并以Kaplan-Meier法绘制观察指标不同水平下的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回归分析各指标提示预后的价值。结果:死亡组患者NLR,CRP,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肺动脉收缩压、尿素氮、肌酐、中性粒细胞计数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低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NL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0(P0.01),高于肌酐(AUC=0.716)、中性粒细胞计数(AUC=0.655)、肺动脉收缩压(AUC=0.652)及CRP(AUC=0.643)。当NLR截断值为4.7时,其灵敏度为74.2%,特异度为72.0%。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LR值水平较高组预后明显差于水平较低组(P0.01)。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NLR是提示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P0.05)。结论:NLR水平与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预后呈明显相关;NLR水平越高则提示病情较重,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主要探析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对急性肺梗死(acute plumonary embolism,APE)患者预后价值。方法收集了2010年4月~2015年4月期间急性肺梗死患者164例,分为生存组(n=136)和死亡组(n=28),收集了患者的基本临床病理、生化数据,以评估相关性。结果发现164例APE患者的死亡率为17.07%(28/164)。多变量Logstic回归分析发现较低的收缩压(OR=0.923,95%CI:0.872~0.991,P=0.016)和Wells评分(OR=1.138,95%CI:1.002~1.478,P=0.036)、较高的肺动脉收缩压(OR=1.090,95%CI:1.031~1.316,P=0.014)、NLR(OR=1.132,95%CI:1.040~1.238,P=0.012)、PLR(OR=1.002,95%CI:1.000~1.009,P=0.010)、脑钠肽(OR=1.002,95%CI:1.000~1.007,P=0.017)、PESI得分(OR=1.100,95%CI:1.032~1.200,P=0.012)是APE患者死亡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且NLR和PLR与其它显著的独立危险因素之间显著相关。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发现NLR≤5.64,PLR≤184的APE患者的总生存期均显著高于NLR5.64,PLR184的患者(P=0.01)。结论 NLR及PLR可以作为APE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且较高NLR和PLR的患者死亡的危险性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5~2017年急诊医学部收治的ACOP患者178例为ACOP组,再根据病情分为轻、中、重度3亚组,另选取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计算并比较各组NLR、PLR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观察早期NLR、PLR是否为ACOP的危险因素。结果:(1)ACOP组NLR、PL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ACOP轻、中、重度3亚组NLR水平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组PLR均高于轻度组(P0.05),而中、重度组间PL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LR(OR重度=1.004,95%CI:1.000~1.010,P=0.031)及NLR(OR重度=2.420,95%CI:1.271~4.519,P=0.004)均为重度ACO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早期NLR及PLR可反映ACOP的严重程度,重视NLR、PLR水平监测,有助于临床对ACOP的早期评估和干预,从而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患者肝切除术前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 PLR)、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albumin to globulin ratio, AGR)差值与术后复发及死亡的关系。方法 HCC患者144例,均首次行肝切除术,分别于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检测血常规,计算手术前后NLR、PLR、AGR差值,分别记为ΔNLR、ΔPLR、ΔAGR。将144例患者依据随访结果分为无复发组和复发组,生存组和死亡组,比较无复发组与复发组,生存组与死亡组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血清学指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HCC患者术后复发或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144例患者随访5~62个月,中位随访37.63个月,复发63例,死亡57例。复发组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数3个、肿瘤直径5 cm、ΔNLR增高及ΔPLR增高比率(92.06%、73.02%、15.87%、71.43%、60.32%、55.56%)高于无复发组(77.78%、54.32%、4.94%、43.21%、41.98%、38.27%)(P0.05)。死亡组年龄≥53岁、肝硬化、微血管侵犯、肿瘤数3个、肿瘤直径5 cm、ΔNLR增高、ΔPLR增高、总胆红素15.65μmol/L比率(73.68%、94.74%、77.19%、15.79%、70.18%、70.18%、57.89%、82.46%)高于生存组(51.72%、77.01%、52.87%、5.74%、45.98%、36.78%、37.93%、56.32%)(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HR=1.025,95%CI:1.012-1.038,P0.001)、微血管侵犯(HR=1.754,95%CI:1.232~2.485,P=0.002)、肿瘤直径5 cm(HR=1.262,95%CI:1.061~1.465,P=0.027)、肿瘤数3个(HR=1.713,95%CI:1.272~2.293,P0.001,)、ΔNLR增高(HR=2.394,95%CI:1.532~3.724,P0.001)、ΔPLR增高(HR=2.496,95%CI:1.156~5.389,P=0.020)是HCC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肝硬化(HR=1.581,95%CI:1.151~2.172,P=0.005)、微血管侵犯(HR=1.781,95%CI:1.017~3.120,P=0.043)、肿瘤直径5 cm(HR=1.922,95%CI:1.333~2.771,P0.001)、ΔNLR增高(HR=2.115,95%CI:1.294~3.455,P0.001)、ΔPLR增高(HR=1.552,95%CI:1.122~2.161,P=0.003)、总胆红素15.65μmol/L(HR=1.717,95%CI:1.047~2.814,P=0.032)是HCC患者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HCC患者肝切除术后NLR、PLR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选取144例前列腺癌患者,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开始治疗前检测其血小板、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算PLR、NLR和LMR。对所有患者随访3年。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的3年生存率。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PLR、NLR、LMR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价值。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评估PLR、NLR、LMR与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144例前列腺癌患者PLR、NLR和LMR分别为4.71(1.21~62.14)、4.77(1.34~57.41)、2.83(0.91~39.10)。根据3项指标的中位数分别分组。高PLR组、低LMR组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均分别低于低PLR组、高LMR组(P0.001)。高NLR组与低NLR组之间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PLR、低LMR、年龄、饮酒史、高血压史、TNM分期是前列腺癌患者3年总生存率、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LR、NLR与Gleason评分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26、0.23,P0.01),LMR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r=-0.41,P0.000 1)。结论治疗前PLR和LMR可作为预测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治疗前高PLR和低LMR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与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该院收治的116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预后情况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肝性脑病预后的相关因素,根据NLR、PLR中位数分组,并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判断NLR和PLR对肝性脑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凝血指标、血清钠、肌酐、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值和低PLR值是影响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短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NLR4.40患者生存率为81.03%,而NLR≥4.40患者生存率为4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 6);PLR101.87患者生存率为77.59%,而PLR≤101.87患者生存率为4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 5)。结论 NLR、PLR可作为预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指标,高NLR值和低PLR值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术前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对胃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院行胃癌根治术治疗的45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信息,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约登指数确定的术前PLR、LMR的最佳临界值将患者分为高PLR组(PLR126)、低PLR组(PLR≤126)及高LMR组(4.59)、低LMR组(≤4.59),比较不同组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率,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术前高PL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6%、38.0%,低于低PLR组的73.5%、55.5%(P 0.05);高LMR组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3.9%、54.8%,高于低LMR组的66.0%、37.8%(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肿瘤位置、肿瘤最大径、淋巴结转移、T分期、N分期、TNM分期、脉管浸润、神经浸润、PLR和LMR均为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55岁[HR=1.331(95%CI:1.043~1.699)]、有淋巴结转移[HR=1.582(95%CI:1.047~2.390)]、N分期为N2~N3期[HR=1.395(95%CI:1.005~1.936)]、有脉管浸润[HR=1.539(95%CI:1.059~2.238)]和LMR≤4.59[HR=1.645(95%CI:1.294~2.091)]是影响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前PLR和LMR均与胃癌预后相关,低LMR是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和白细胞比例与临床病理及预后间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57例手术及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采用ROC曲线法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中性粒细胞与白细胞比值(NWR)、淋巴细胞与白细胞比值(LWR)、单核细胞与白细胞比值(MWR)最佳截断值,依此将患者分为高比值组和低比值组。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生存函数,不同分组患者的生存函数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对患者性别、年龄、症状、T分期、N分期、TNM分期、分化程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来确定影响胃癌预后的因素。结果高NLR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淋巴结转移数多和TNM分期晚。高NWR组患者的肿瘤浸润深、TNM分期晚。高NLR(χ~2=34. 21)、高MLR(χ~2=27. 77)、高PLR(χ~2=9. 23)、高NWR(χ~2=11.09)、高MWR(χ~2=5.86)和低LWR(χ~2=25.48)均与胃癌远期预后不良有关(P0.05)。经COX回归:LWR是影响胃癌的独立危险因素(HR=0.357,95%CI:0.258~0.494,P0.05)。结论炎性指标与胃癌患者的预后相关,且LWR是胃癌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清蛋白比值(CAR)对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84例NSCLC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CAR的截断值,按截断值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两组NSCLC的总生存时间(OS);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NSCLC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ROC曲线分析显示,CAR=0.465为NSCLC患者的最佳截断点;CAR高值组和低值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指数、病理分型、肿瘤分级、肿瘤分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O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组预后差;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年龄、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CA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P0.05);多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与OS相关的因素有吸烟、肿瘤分级、肿瘤分期、CAR、GPS评分、NLR。高水平CAR比低水平CAR增加了1.67倍的死亡风险(95%CI:1.19~2.36)。结论术前高水平CAR为NSCLC的预后独立危险因素,具有较大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 PLR)、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onocyte-lymphocyte ratio, MLR)、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 PNI)等血液学指标在男、女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方法行根治性切除术脑胶质瘤患者214例,男120例,女94例。比较男、女性患者术前NLR、PLR、MLR、PNI及白球比(albumin-globulin ratio, AGR)差异;绘制ROC曲线,确定NLR、PLR、MLR诊断脑胶质瘤的最佳截断值,并将214例患者进行分组,其中低NLR组(NLR4.05)162例、高NLR组(NLR≥4.05)52例,低PNI组(PNI50.15)162例、高PNI组(PNI≥50.15)52例,低MLR组(MLR0.26)147例、高MLR组(MLR≥0.26)67例,比较男、女性不同NLR、MLR、PNI分组患者生存期,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男、女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男性脑胶质瘤患者术前AGR(1.62±0.26)高于女性患者(1.48±0.25)(P0.05),NLR(3.87±1.01)、PLR(141.23±80.37)、MLR(0.26±0.16)、PNI(49.05±5.68)与女性患者(4.04±3.65、163.49±114.75、0.24±0.18、48.76±5.1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失访82例,死亡91例(男42例,女49例),生存41例;男性患者中,低NLR组、低MLR组总生存期[(28.36±2.04)、(28.33±2.29)个月]与高NLR组[(17.84±2.49)个月]、高MLR组[(20.09±1.92)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PNI组总生存期[(22.26±2.20)个月]较高PNI组[(32.44±2.72)个月]短(P0.05);女性患者中,低NLR组、低MLR组总生存期[(31.60±2.49)、(32.53±2.64)个月]较高NLR组[(12.64±2.52)个月]、高MLR组[(15.52±2.30)个月]长(P0.05),低PNI组总生存期[(22.74±2.84)个月]较高PNI组[(31.49±2.99)个月]短(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MLR(HR=13.014, 95%CI:2.180~77.702,P=0.005)是女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术前PNI可能与男性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有关,术前NLR、MLR、PNI可能与女性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有关,其中术前MLR≥0.26是女性脑胶质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估炎症反应标志物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和C反应蛋白与清蛋白比值(CAR)对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HBV-ACLF患者的医疗记录。通过Cox回归分析确定预后因素。ROC曲线确定最佳临界值,ROC曲线下面积(AUCROC)比较预测价值。χ2检验、Fisher精确检验和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炎症标志物和临床参数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研究人群的30 d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87名HBV-ACLF患者,其中生存组51例,死亡组36例。生存组的LMR高于死亡组,NLR和CAR低于死亡组(均P<0.05),而PL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5)。多因素分析显示NLR和CAR与30 d生存率独立相关。以NLR=6.99和CAR=0.79为临界值,NLR-high+CAR-high组的30 d生存率低于NLR-low+CAR-low组。N...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和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AECOPD)住院患者90 d病死率的相关性和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6月连续入住我院呼吸内科的AECOPD患者19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90 d内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PLR、NLR与其他可疑因素的组间差异,单因素分析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考察患者90 d内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PLR和NLR预测患者90 d病死率的准确度和敏感度。结果 18例(9.3%)患者在出院后90 d内死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COPD综合分级、PaCO2、NLR和PLR与90 d内死亡具有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只有PLR是出院后90 d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LR预测90 d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95,敏感度为63.0%,特异度为74.0%;NLR预测90 d内死亡的AUC为0.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依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60)、预后不良组(n=40)两组。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mRS评分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的相关性,统计分析两组不同NLR、PLR患者的病死情况。结果 预后良好组的NIHSS评分≥5分、高血压患者比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发病至溶栓时间明显短于预后不良组,纤维蛋白原、C反应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NRL、PLR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NIHSS评分与NLR、PLR均呈显著的正相关(r=0.682、0.654,P<0.05),mRS评分与PLR、PLR均呈显著的负相关(r=-0.511、-0.490,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病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甲状旁腺激素(PTH)及C反应蛋白(CRP)与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全因及心血管事件死亡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8年7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5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检测PLR、PTH及CRP水平。统计随访1年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 115例患者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分别为14.78%和13.04%。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PLR>300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高于PLR≤300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4.001,P<0.05);且CRP>6 mg/L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均高于CRP≤6 mg/L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5,6.276,P<0.05)。单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的年龄、收缩压、血糖、PLR及CRP均与患者全因死亡(HR=2.835,3.111,2.389,3.912,3.274,P<0.05)和心血管死亡相关(HR=2.821,3.15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系统性炎症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及单核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MLR)在冠心病(CAD)及不同临床表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CAD患者(CAD组)311例和209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将CAD患者按常见临床表型分为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67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03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102例)。比较4组NLR、PLR、MLR与对照组的差异,以及与CAD严重程度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利用单变量和多元Logistic回归评估NLR、PLR、MLR是否可作为CAD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LR、MLR单项及联合检测对CAD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 CAD组的NLR、PLR、ML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疾病进程呈现逐渐升高趋势;NLR、PLR、MLR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139、0.135、0.122,P0.05)。单变量及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表明,NLR、PLR、MLR可作为CA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NLR、MLR、PLR单项及三者联合诊断CA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4(95%CI:0.778~0.850)、0.763(95%CI:0.722~0.804)、0.717(95%CI:0.673~0.761)、0.819(95%CI:0.783~0.854)。结论系统性炎症指数NLR、PLR、MLR与CA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CAD的独立影响因素,具有良好的CAD诊断和监测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以及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HR)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武汉市中心医院604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CAS组)369例,非颈动脉粥样硬化组(非CAS组)235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PLR、MHR对CAS的预测价值。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A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CAS组中男性、高脂血症、吸烟史、老年患者比例及白细胞计数(WB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NLR、PLR、MHR均高于非CAS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R、MHR及NLR联合PLR预测CAS的AUC分别为0.792、0.704、0.631和0.803(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1.98、PLR>105.8、MHR>0.31、LDL-C>3.10 mmol/L、FPG>10.13 mmol/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及全因死亡的预测意义。方法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7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 patients,MH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原发病、透析龄、血压、血钙、血磷、白蛋白、三酰甘油、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全段甲状旁腺素等,测定患者单次透析前CFPWV,并对患者进行5年随访,收集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及死亡原因,绘制生存曲线,明确CFPWV在MHD患者中的临床预后意义。结果具有不同水平CFPWV患者(大于等于13m/s、小于13m/s)的远期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CFPWV小于13m/s的患者累积生存率及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生存率高于CFPWV大于等于13m/s的患者;Cox回归分析发现年龄(HR 1.052,95%CI 1.019~1.086,P=0.002)以及是否患有糖尿病(HR 2.972,95%CI 1.240~6.590,P=0.007)是MHD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CFPWV(HR 5.697,95%CI 1.460~22.235,P=0.012)及年龄(HR 1.080,95%CI 1.014~1.150,P=0.017)、糖尿病(HR 5.961,95%CI 1.590~22.354,P=0.008)、平均动脉压(HR1.056,95%CI 1.003~1.112,P=0.038)、脉压(HR 0.952,95%CI 0.911~0.995,P=0.030)是MHD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FPWV的不同水平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有显著影响,更高的CFPWV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脑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及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分析。方法选择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60例2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65例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危险因素及NLR、PLR水平状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 2组患者BUN、Cr、HDL、UA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SBP、DBP、TG、TC、CRP与LD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Hb A1c与FP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NLR、PLR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LDL、SNP、SBP、NLR、PLR水平升高是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SBP、DBP、TG、TC、Hb A1c、FPG与CRP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