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康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康脂汤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7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康脂汤低剂量组、康脂汤中剂量组、康脂汤高剂量组、辛伐他汀组、脂脉康胶囊组7组,观察康脂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LDL-C)、极低密度(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BapoB)及脂蛋白[Lp(a)]的影响;结果:康脂汤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TC、TG、LDL-C、VLDL-C的含量;降低apoB及Lp(a)水平;升高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中的apoAI及HDL-C的水平;结论:康脂汤能改善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比较生麦芽和炒麦芽降血脂作用的差异。方法:饲喂高脂饲料及灌服脂肪乳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生麦芽和炒麦芽水煎液灌胃干预4周。造模4周后通过眼眶取血,生化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灌胃4周后,称量大鼠体质量及肝脏重量,检测血清TG、TC、LDL-C、HDL-C含量,计算动脉硬化指数(AI),比色法检测肝组织匀浆中的丙二醛(MDA)水平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造模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TG、TC、LDL-C、AI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灌胃4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水煎液组对大鼠体质量无明显影响,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能够显著降低肝指数(P0.05或P0.01),辛伐他汀组、生麦芽和炒麦芽都能够降低高脂血症大鼠血清TC、TG、LDL-C、AI值(P0.05或P0.01),升高HDL-C值(P0.05或P0.01),降低肝脏组织MDA水平(P0.05或P0.01),升高SOD水平(P0.05)。结论:生麦芽和炒麦芽对高脂血症大鼠具有降血脂作用,且生麦芽效果强于炒麦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血液流变学和肝功能的影响,为其临床研究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高脂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辛伐他汀片10mg/kg)和通痹胶囊186、93、46.5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均每天上午灌胃高脂乳剂1 ml/100g,每天下午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30天后腹主动脉采血,检测各鼠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LT和AST水平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计算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和AI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93g/kg组大鼠与模型组比较血清TG、TC、LDL-C水平及AI显著降低;通痹胶囊186mg/kg组大鼠血清HDL-C水平显著升高;通痹胶囊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LDL-C和AI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模型组大鼠较正常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显著升高;辛伐他汀片组和通痹胶囊186、93g/kg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通痹胶囊各剂量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较轻。结论:通痹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具有一定的调血脂作用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并可减轻高脂血症所致的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脂舒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和兔的作用.方法:用高脂饮食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给予不同剂量脂舒胶囊,测定血清TG,TC,HDL-C,LDL-C,计算动脉硬化指数.结果:脂舒胶囊能显著降低大鼠高脂血症模型血清TC,LDL-C水平,并显著提高血清HDL-C水平,降低动脉硬化指数,脂舒胶囊对高脂血症模型兔血清TC、TG、LDL-C含量有明显降低作用,对动脉硬化指数有降低作用.结论:脂舒胶囊能有效调节血脂水平,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5.
桑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动物的降血脂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桑叶总黄酮( MTF )的降血脂作用。 方法 用 Triton WR-1339 诱导建立急性高脂血症小鼠模型和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别测定小鼠和大鼠血清中的总胆固醇( TC )、甘油三脂( TG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的含量,并计算 HDL-C/TC 和 HDL-C/LDL-C 的比值 。 结果 MTF 能显著抵抗 Triton WR-1339 诱导的小鼠血清 TG , TC 和 LDL-C 等指标的升高,同时升高血清 HDL-C/TC 和 HDL-C/LDL-C 的比值。给药后 12 h 作用效果更明显。喂高脂饲料的大鼠模型也同样表明 MTF 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而且具有剂量依赖性。 结论 MTF 能剂量依赖性地降低高脂血症小鼠和大鼠的血脂水平,预防高脂血症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高、中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C、TG、HDL-C及LDL-C含量;检测各组动物肝指数及肝脏TC、TG水平;RT-PCR法检测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结果: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TC,LDL-C含量(P0.05或P0.01)、改善高脂模型大鼠肝脏脂肪病变,以及降低肝脏TG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可能通过下调高脂模型大鼠肝脏Ob-Rb,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参与血脂调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枳实薤白桂枝汤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分正常、模型、西药组、不同剂量中药干预组,共6组;西药组给予普伐他汀钠(3.6 mg·kg-1)灌胃,中药干预分别给予高(7.2 g·kg-1)、中(3.6 g·kg-1)、低剂量(1.8 g·kg-1)枳实薤白桂枝汤灌胃3周;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 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的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升高(P<0.01),HDL-C降低(P<0.05);血清NO水平降低(P<0.05),血浆ET-1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TC,TG,LDL-C均显著降低(P<0.01),枳实薤白桂枝汤中、低剂量组TC,LDL-C均降低(P<0.05),中剂量组TG降低(P<0.05);用药各组对HDL-C均无明显影响.普伐他汀钠组、枳实薤白桂枝汤高剂量组NO明显升高(P<0.05),普伐他汀钠组ET-1明显降低(P<0.05).结论:枳实薤白桂枝汤可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和LDL-C含量,提高血清NO水平,对ET-1的释放没有明显影响.枳实薤白桂枝汤具有降血脂及部分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胡椒酸己二胺(PAH)对高脂饲料诱导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8只,适应性饲养一周后,测定基础血清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随机抽取12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余作为造模组喂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再次检血清TC、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较造模前后血脂水平,TC、TG、LDL-C显著升高,认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60只大鼠按血脂大小分层,并随机分为5组,即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组(10mg/kg)和胡椒酸己二胺10mg/kg、5mg/kg、2.5mg/kg 3个剂量组,每日灌胃给予各受试物。第4周末处理动物,采集空腹血清,测定TC、TG、HDL-C、LDL-C、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同时制作石蜡切片,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肝脏组织形态变化。结果:(1)胡椒酸己二胺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清TC、TG和LDL-C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2.5mg/kg剂量时显著升高HDL-C水平;降血脂作用与传统降血脂药物辛伐他汀相比,以降LDL-C作用更为明显。(2)胡椒酸己二胺也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大鼠FPG水平。(3)与高脂模型组比较,胡椒酸己二胺5mg/kg剂量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提示胡椒酸己二胺具有改善胰岛素抵抗作用。(4)胡椒酸己二胺5mg/kg剂量组明显改善肝细胞肿胀情况,对肝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胡椒酸己二胺具有降低血脂、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化瘀祛痰方对高脂血症大鼠sd-LDL的影响和机制。方法:8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化瘀祛痰组和辛伐他汀组,每组20只,正常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12周,其余3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诱导高脂血症。共喂养12周。造模结束后,化瘀祛痰组和辛伐他汀组分别给予化瘀祛痰方和辛伐他汀灌胃。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TG、TC、HDL-C、LDL-C含量,Lipoprint脂蛋白分析系统检测LDL颗粒大小,并计算sd-LDL占总LDL百分比,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别检测肝组织中LPL、LCAT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降低,LDL平均颗粒直径较小,sd-LDL浓度比升高,大鼠肝脏LPL、LCATmRNA及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瘀祛痰组和辛伐他汀组大鼠血清TG、TC水平降低,LDL平均颗粒直径变大,sd-LDL浓度比降低,LPL、LCAT mRNA及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P0.05)。结论:化瘀祛痰方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大鼠sd-LDL浓度比,从而降低了AS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山楂、泽泻、决明子与紫色红曲霉混合发酵产物(调脂中药红曲)对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的调节作用。方法以高脂饲料连续饲喂SD大鼠4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将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调脂中药红曲预防组、脂必泰胶囊阳性组、大米红曲组、调脂中药红曲治疗组。分别连续给药4周,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变化。结果调脂中药红曲预防组造模同时连续给药4周后,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造模4周后给药4周的治疗实验结果表明,与给药前组相比,大米红曲组大鼠血清TC、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而TG、HDL-C水平变化不明显;调脂中药红曲组和脂必泰组大鼠血清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H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0.01),且其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优于大米红曲组。对比肝脏指数和脾脏指数发现调脂中药红曲具有较好的安全性。结论调脂中药与红曲霉混合固态发酵所得产物可有效抑制食源性高脂血症的形成,对食源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血脂水平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发酵产物中中药调脂成分与红曲调脂成分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丙硫氧嘧啶对大鼠高脂血症形成的影响方法 Wistar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配方1组(含丙硫氧嘧啶的高脂乳剂)、配方2组(不含丙硫氧嘧啶的高脂乳剂)和配方3组(单纯的丙硫氧嘧啶),每组10只,灌胃给药。于灌胃前及灌胃后10,20,30,40 d眼球后静脉丛取血,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的变化。结果与灌胃前比较,灌服10~40 d后,3种配方组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P<0.05或P<0.01);丙硫氧嘧啶可以显著升高大鼠血清TC、TG、HDL-C、LDL-C水平,作用强度低于含丙硫氧嘧啶的高脂乳剂,高于不含丙硫氧嘧啶的高脂乳剂。结论单用丙硫氧嘧啶能造成大鼠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2016,(10)
目的探讨纯康血脂胶囊对高脂血症大鼠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纯康血脂胶囊组、辛伐他汀组。高脂饲料饲喂3周建立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9周,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大鼠肝脏Ldlr mRN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HDL-C显著降低,肝脏Ldlr mRNA表达显著减弱;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和纯康血脂胶囊组TC、TG、LDL-C水平显著降低,HDL-C显著升高,肝脏Ldlr mRNA表达显著增强。结论纯康血脂胶囊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效应,可增强高脂血症大鼠肝脏组织Ldlr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岗梅根总皂苷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降血脂作用。方法:将72只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岗梅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通过给予大鼠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高血脂大鼠模型。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辛伐他汀组灌胃辛伐他汀4 mg/kg,岗梅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440 mg/kg、220 mg/kg、110 mg/g岗梅根总皂苷混悬液。连续给药10周,每天1次。测量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瘦素(LEP)、脂联素(ADP)、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PR)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岗梅根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清中TC、TG、LDL-C、LEP、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岗梅根总皂苷各剂量组HDL-C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P0.05),岗梅根总皂苷高剂量可显著升高ADP水平(P0.05)。结论:岗梅根总皂苷对高血脂大鼠有降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长柄扁桃正丁醇提取物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功效.方法:通过高脂饲料喂养法构建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高脂模型组,辛伐他汀阳性药组,长柄扁桃药材正丁醇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空白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其他五组均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同时按给药剂量灌胃给药.给药五周后,测定血清中TC、TG、HDL-C...  相似文献   

15.
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调血脂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珺彦  刘小杰 《中草药》2011,42(11):2296-2299
目的探讨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血脂康胶囊阳性对照组及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低、中、高剂量(0.167、0.333、1.0 g/kg)组。各组大鼠在喂饲高脂饲料建立高脂血症模型的同时,ig给予相应药物,每天1次,连续45 d,观察试药对模型大鼠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给药45 d后,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血脂康胶囊组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G、TC和LDL-C水平有所降低(P<0.05),中、高剂量组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降低(P<0.01);血脂康胶囊和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各剂量组大鼠血清HDL-C无明显变化。结论红曲-植物甾醇酯复方制剂具有调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及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LBP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法建立大鼠高脂血症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ig给予蒸馏水,其余各组分别灌胃给予LBP(80,40,20 mg·kg-1)及辛伐他汀2 mg· kg-1.4周后,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与高脂血症模型组比较,LBP各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而HDL-C则显著升高(P<0.05);SOD,GSH-Px活性显著升高(P <0.05或P<0.01),而MDA水平显著下降(P<0.05或P<0.01).结论:LBP能调节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水平,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脂质过氧化,延缓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清宫仙药茶对预防与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探索清宫仙药茶最佳的服用方法。方法:清洁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以高脂饲料灌饲大鼠制备高脂血症模型,分别给予预防组及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的清宫仙药茶,生化法检测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分析实验高血脂症大鼠脂代谢变化。结果:各组大鼠在实验期间活动正常,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中、高剂量预防组,低、中、高剂量治疗组的大鼠体重以及阳性药对照组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5),低剂量预防组的大鼠体重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脂模型对照组血清TG、TC和LDL-C水平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与高脂模型对照组比较,预防组、治疗组、阳性药对照组的TG、TC和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显著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中剂量预防组的TG、TC和LDL-C水平明显低于低、中、高剂量治疗组(P〈0.05),但与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仙药茶对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都具有一定的效果。其中,中剂量的清宫仙药茶是最佳的服用剂型,预防的效果明显,能够对脂质代谢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仙人掌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影响。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6组,每组10只,制备大鼠高脂血症模型,取血清测定TC、TG、LDL-C、HDL-C和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并计算HDL-C/TC的比值和VLDL-C。结果:给药4 w后,高脂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TC、TG、LDL-C和VLDL-C显著增高,HDL-C、HDL-C/TC和LCAT明显降低(P<0.05,P<0.01),仙人掌多糖中、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TC、TG、LDL-C和VLDL-C显著降低,HDL-C、HDL-C/TC和LCAT明显增高(P<0.05,P<0.01)。结论:仙人掌多糖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浆胆固醇的作用,可能与提高脂代谢相关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排毒消脂灵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脂的影响.方法 将合格小鼠随机分成6组:空白对照组、高血脂模型组、辛伐他丁阳性对照组(20 mg/kg)、排毒消脂灵高(43 g/kg)、中(21.5 g/kg)、低(10.8 g/kg)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灌胃给予蒸馏水外,其余各组每天上午灌胃给予相应药物,下午除空白对照组继续灌胃蒸馏水外,其余各组灌胃给予高脂脂肪乳剂,连续11d.观察各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高脂血症模型组小鼠相比,排毒消脂灵给药组小鼠血清TC、TG、LDL-C水平均有显著降低(P<0.05),血清HDL-C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结论 排毒消脂灵方对高脂血症小鼠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布麻叶总黄酮(TFA)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5 mg·kg-1)及TFA低、中、高剂量组(26、52、104 mg·kg-1),每组8只。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大鼠在造模同时予以相应药物连续灌胃给药,每天1次,给药体积为10 mL·kg-1,对照组和模型组予以等量0.5%CMC-Na溶液。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血清和肝组织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一氧化氮(NO)水平,计算血脂综合指数(LDL-C/HDL-C)及动脉硬化指数(AI);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血管紧张素-II(Ang-II)、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肝组织脂肪变性明显,血清和肝脏的TC、TG、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NO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LDL-C/HDL-C、AI指数明显升高(P<0.01),血清Ang-II、VCAM-1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TFA各剂量组大鼠的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降低,TFA高剂量组大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TC、TG、LDL-C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HDL-C、NO水平显著升高(P<0.01),LDL-C/HDL-C及AI指数明显下降(P<0.01),血清Ang-II、VCAM-1及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血清SOD活性明显升高(P<0.01)。结论罗布麻叶总黄酮对高脂血症大鼠有明显的降血脂和降肝脂作用,能减轻高血脂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和改善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实现对血脂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