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失血性休克病人经静脉留置针采集血标本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次性采血针采血,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采血.[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对血管的损伤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血性休克病人用静脉留置针采血可减少血管损伤、减轻病人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深静脉穿刺术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深静脉穿刺术在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急救中的临床应用,为抢救急性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提供更为有效手段。方法38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入手术室前均已做外周静脉穿刺,套管针28例,静脉切开10例,入手术室后,采用深静脉穿刺术.其中颈内静脉穿刺28例,锁骨下静脉穿刺10例。结果深静脉穿刺成功率高,能迅速地补充有效循环血量,同时能及时测量中心静脉压,为重度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抢救提供了科学的依据。结论深静脉穿刺术的应用是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病人建立可靠静脉通道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输液法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输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 ,医疗设备不断更新 ,在我院静脉输液中已经应用静脉套管针 ,特别在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快速输血、输液中得到广泛应用 ,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由于失血性休克病人 ,血容量不足 ,静脉充盈不好 ,塌陷 ,给静脉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带来困难 ,失去了抢救病人的宝贵时间。我院近期对 16例失血性休克病人采用切开皮肤 ,显露大隐静脉 ,直视下 ,用静脉套管针大隐静脉穿刺置管快速输血、输液 ,为抢救病人赢得了宝贵时间 ,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 16例 ,其中男性 12例 ,女性 4例 ,年龄最大 6 5岁 ,最小 18岁 ,均为失…  相似文献   

4.
刘丽佳  杜敏 《现代护理》1996,2(3):43-43
严重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手术前需要快速、足量地补充液体,以增加有效循环血量,保证手术抢救顺利进行,需及时静脉穿刺。而休克病人的外周血管壁萎缩、扁平,弹性差,呈硬索状,浅静脉塌陷不易看清,给静脉穿刺带来困难。近年来我院收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18例,采用热敷法选择大隐静脉和桡静脉穿刺,获得良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我科于2002年7月-2004年6月对51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尝试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为休克病人迅速打开静脉通道,及时补充液体,赢得了时间,提高了休克病人的抢救成功率,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刘光华 《全科护理》2014,(21):1967-1968
[目的]评价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抢救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效果。[方法]对32例产后大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病人行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结果]一次穿刺成功28例,二次穿刺成功4例,无一例发生脱管和护理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抢救产后大出血病人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部位静脉留置针输液在失血性休克抢救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比较在颈外静脉与上肢肘正中静脉采用静脉留置针抢救失血性休克病人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12例失血性休克病人分为颈外静脉留置针组(实验组)和上肢肘正中静脉留置针组(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所需时间、导管是否易脱出及血压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高、所需时间短、液体通畅良好、导管不易脱出、血压恢复正常时间用时短,两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外静脉属于颈部最大浅静脉,其行径表浅且位置固定,易于穿刺。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及时、迅速地补充血容量,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在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常需反复多次采集血液标本送检,如每次均穿刺血管采血,不但增加病人经受反复穿刺的痛苦,且由于病人病情危重,反复血管穿刺,尤休克病人早期由于血管痉挛收缩,造成穿刺难度大,一针见血成功率不高,延缓抢救工作的进程,采用静脉留置采血标本,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赢得抢救时间,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ICU病人大都是昏迷、休克、病情危重病人,检查多、化验多、复查多,而病人一般周围静脉穿刺困难,在进行抢救时,会耽误抢救时间,延误治疗。传统方法一般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进行股动静脉采血,往往导致采血量不够或穿刺失败。在ICU进修期间,笔者采用一次性采血针和真空采血器进行股动脉采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琼 《当代护士》2003,(3):41-42
目的 深静脉穿刺在手术急救中的应用。方法 对158例失血性休克的病人,选择锁骨下静脉、颈外静脉、颈内静脉,静脉穿刺成功后并固定套管。结果 158例患者共静脉穿刺165次,成功率97%,并发症有局部血肿、气胸、少量空气引起空气栓塞。术后明确感染2例。结论 深静脉穿刺简便易行,有效静脉通路建立及时,给药迅速,达到理想抢救目的。  相似文献   

11.
休克是指各种强烈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重要脏器的灌流障碍和细胞与器官功能代谢障碍,是一种危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抢救失血性休克紧急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故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建立良好静脉通道,迅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是抢救休克的最基本措施.为了提高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失血性休克中的穿刺成功率.我院2003-01~2004-12采用预充盈静脉穿刺法抢救54例失血性休克患,收到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经骨髓输液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经骨髓输液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过程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探讨急诊抢救输液的新方法。方法选择创伤失血性休克268例,随机分为经骨髓输液和经静脉输液两组。静脉穿刺困难的立即行经骨髓穿刺输液,对照组经静脉常规穿刺置管输液。结果两组输液后在血压回升的时间和输液的速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建立输液通道所用的时间上,经骨髓输液组较静脉输液组明显缩短。结论在抢救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经骨髓输液是静脉穿刺困难患者的替代方法,不但安全、迅速、有效,而且便于在院前急救和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静脉采血及输液一般病人均采取四肢静脉穿刺,但当遇到上消化道出血、休克、肥胖儿、婴幼儿重度脱水等患者时,因周围血液循环衰竭,导致静脉充盈度下降,弹性差,造成静脉穿刺难度大,但患者又急需输血、输液进行抢救治疗,此时,如能熟练地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则能较快地给病人开辟静脉通道,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为尽快挽救病人赢得了时间,现将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两种静脉穿刺方法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外静脉留置针和肢体静脉留置针在抢救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8例和对照组40例。实验组采取颈外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对照组采取肢体静脉穿刺留置针输液,从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度、导管脱出率、收缩上升上升至90mmHg所需时间等方面观察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液体通畅度、导管脱出率及收缩压上升至90mmHg所需时间等五个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P&lt;0.05)。结论:颈外静脉穿刺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效果优于肢体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采血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抢救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19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9例,用一次性20 ml注射器股静脉采血;观察组97例,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采血.结果:观察组静脉血标本采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标本采集所需时间、标本凝集及患者血肿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使用一次性静脉采血针股静脉采血效果好,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为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从2002年1月起在抢救重危病人中应用静脉留置针输液后使静脉一次穿刺成功率达100%,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现将其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300例均为我院外科2002年1月- 2003年12月的住院病人,其中男160例,女140例,年龄1- 70岁。大面积烧伤120例,重度颅脑外伤80例,上消化道出血并失血性休克50例,四肢骨折并失血性休克50例;其中  相似文献   

17.
股静脉置管因股静脉体表投影标志明显,局部解剖简单,管腔粗大而直,位置固定,穿刺操作简单,护士可独立完成而被我院创伤外科广泛应用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急救时建立静脉输液通路,为抢救病人生命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8.
休克是人体对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抢救失血性休克,紧急液体复苏是救治关键。为了提高留置针在休克患者抢救中的穿刺成功率,2002年2月~2003年7月,我们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尝试用序贯法进行浅静脉留置。即先在肢体远端静脉用普通输液针穿刺成功后加压输液,使  相似文献   

19.
临床上抢救外伤、休克等急症病人急需采血时传统方法是用止血带捆扎四肢较大的浅静脉抽血,大的血管穿刺成功率较高,但遇到采血难度较大者,应用上述方法很难采到满意的血量。应用血压计袖带代替止血带行上肢浅静脉采血50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静脉采血及输液,一般病人均采取四肢静脉穿刺。但当遇到上消化道大出血、休克等患者,因周围血液循环衰竭,导致静脉充盈度下降,弹性差,造成静脉穿刺难度大。但患者又急需输血输液进行抢救治疗,此时,如能熟练地掌握颈外静脉穿刺术,则能较快地给病人开辟静脉通道,及时给予相应治疗,为尽快挽救病人生命赢得了时间。现将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