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于2008年1-2月按照便利抽样方法调查北京市某医院135名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及影响因素,并对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1)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基本定义认识不清。不同学历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7,P〉0.05)。(2)非独生子女对基础护理的态度比独生子女的态度积极(t=2.98,P〈0.05)。实习护生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影响她们对基础护理的态度,依次从个人兴趣、他人影响、就业原因到不得已选择护理专业逐级递减(F=4.04,P〈0.01)。(3)实习护生对床上擦浴、铺床、口腔护理等生活护理不感兴趣。(4)各影响因素对实习护生基础护理认知的影响大小依次为临床护生实习需求、带教老师影响、基础护理安全意识、护士长对待基础护理重视程度、基础护理工作内容及护生的专业思想。结论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不足,须提高护士长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和监控力度,重视护生心理需求调试,完善岗前培训,强化基础护理安全教育,重视带教影响,加强实习护生职业态度培养,从而提高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张颖  徐莲 《上海护理》2013,13(3):42-43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项目的认知现状,为完善临床护生职业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2年4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160名在5所3级甲等医院已实习8个月的护生进行基础护理项目问卷的调查.结果 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的平均分为(32.27±2.63)分;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项目重要性认知前5位的分别是口腔护理、压疮护理、会阴护理、安全护理及留置导尿管的护理;不同学历的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项目的认知存在偏颇,加强实习护生职业道德培养和专业成就感教育,促进其对基础护理重要性的认知及实施态度的转变;完善临床带教制度,提升临床护理教学内涵.  相似文献   

3.
李丽  叶文琴  李凤萍  陈淑梅 《护理研究》2011,25(26):2368-2370
[目的]通过基础护理的实习了解护生对护理职业态度的变化。[方法]自行设计一般情况及职业态度调查问卷对我院大专护生155人进行调查。[结果]护生在基础护理实习前后认知评分和情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生对护理专业认知和情感与性别、家庭收入、选择职业意愿有关。[结论]基础护理实习后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对护理专业有更高的认同;男护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不如女护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家长对护生从事临床基础护理认知情况,探讨其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校186名中职毕业护生的家长进行护生从事临床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调查。结果95.88%的护生家长不了解“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85.30%的家长不了解基础护理服务项目,77.65%的家长不了解基础护理能体现护理服务精神与护理专业价值,92.35%的家长担心护生受到歧视,91.18%的家长认为基础护理繁杂、琐碎、辛苦担心护生受累;94%以上的家长更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事治疗性护理工作而非基础护理特别是生活护理。结论大多数家长对卫生系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认知匮乏,对护生从事临床基础护理认知偏颇,应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家长对护生从事基础护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充分发挥家长家庭教育与支持作用,加强护生职业心理素质的培养,探索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激励措施,激发护生对护理职业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民办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基础护理认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6月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上海市4所民办高职院校的328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基本信息、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护生的专业价值理念及对实施基础护理操作的态度。结果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认知的总体得分为(79.70±13.15)分,不同学校的护生在基础护理的认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认为治疗性护理工作是基础护理内容,对于剪指甲、处理大小便、更衣等生活护理操作则认为不是基础护理的内容,不应由护士完成;生源、学校、专业价值观念和实施基础护理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基础护理认知水平的相关因素。结论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基础护理认知上存在偏颇,对生活护理的认知较差;需针对影响因素提出改进建议,以提高民办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基础护理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6.
护理本科男生对专业认知的调查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男生(男护生)对专业认知情况,为制订针对性培养计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对47名男护生的报读原因及其学习态度,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不喜欢护理专业或不愿从事护理工作的原因等进行调查。结果因热爱护理专业而报读的不足9%。仅6.4%男护生乐意成为一名护士,93.6%将就业作为跳板或根本就不愿意从事护理工作。造成男护生不喜欢护理专业的原因主要是护理工作地位低下、专业没有发展前途等。社会偏见、传统观念及职业价值是影响男护生专业思想的最主要因素。结论加强男护生的专业思想和人生价值观教育;强化基础护理培训,深化教学改革,突出男性特色,拓宽知识结构;设置多元文化教育课程,培养男护生跨文化护理能力对提高男护生护理专业认知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通过自行设计问卷对38名男护生就业观念、专业认知度、思想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男护生对职业认知片面、肤浅,要承受来自社会和传统观念的较大压力,大部分不准备从事护理工作。认为护理工作需要男护生的加入,应加强男护生专业思想教育,稳固专业思想,进行护理教学改革,有效适应护理模式发展,满足病人需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以及对基础护理的态度,为有效提高护生的基础护理意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北京市某大学282名学习过《基础护理学》课程的学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及其对基础护理工作的态度。结果:(1)护生对基础护理概念、内涵以及护士在基础护理中职责认识还存在不足。(2)不同文化程度、是否进行毕业实习以及不同原因选择护理的学生群体之间对基础护理认知程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基础护理的认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不同学生群体(除是否进行毕业实习外)对基础护理的态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4)护生对生活护理和治疗性操作的态度存在差异(生活护理平均分为2.740±0.483;治疗性操作平均分为3.204±0.415)。(5)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与其对基础护理的态度成正相关关系(r=0.392,P<0.01)。结论: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不足,对基础护理的积极性不高,护生更愿意进行技术性操作而忽视生活护理,护理教育者要加强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方面的教育,提高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以改善其今后在临床工作中对基础护理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本科护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认知情况。方法:选取150名临床护士和200名护理专业本科生,采用自行设计的培养目标体系问卷和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本科护生对职业价值和能力目标总体认知的评分低于临床护士(P0.05);临床护士和本科护生对专业承诺、法律和伦理意识、职业安全防护意识、成本效益观念的认知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护生对药理学和临床用药知识、科研知识和方法方面重视不足(P0.05);临床护士在临床决策能力、科研能力和法律伦理实践能力方面认知需要高于本科护生(P0.05)。结论:教育管理者应以护理岗位工作需要为依据,强化本科护生正向需求,纠正、消除其思想误区,使学生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护理岗位,被社会所接受。  相似文献   

10.
潘兰霞  王力 《护理研究》2006,20(11):2864-2865
临床教育一直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的临床经历不但会对护生的临床学习结果产生重要影响,还会影响护生的专业行为与专业态度,继之影响护生的专业定位。通过调查护生对临床实习过程的认知,为护理教育者制定有效的临床教育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现状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对157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生对基础护理认知的平均分为(158.52±25.66)分;护生认为治疗性护理工作是基础护理内容,处理大小便、为病人擦身或沐浴、头发护理、协助病人进食和足部护理不应该是基础护理内容,不应由护士承担;大专及中专与本科实习...  相似文献   

12.
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水平的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2008年12月-2009年4月,我们采用Weis设计的“护理专业价值观评价量表”对308名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水平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本科生的专业价值观呈中等水平,其专业价值观水平在有无临床实习经历间、护生入学时对选择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护生毕业时对选择从事护理专业持有不同态度间及其父母对子女从事护理专业持有的不同态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回归分析提示,护生对选择和从事护理专业所持的态度是影响其专业价值观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学校的培养模式、护理本科生自身的因素及家庭因素均会影响护理本科生专业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因此,高等护理教育应加强学生专业价值观的培养,有助于未来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500例患者对护生实习行为支持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患者对护生临床实习行为的支持情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调查表对我院500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对护生实习行为普遍支持,但是对实际各项护理活动则表现为较强的选择性支持态度,对护生的失误行为接受度较低。结论:带教老师应该主动评估和重视患者对护生实习的支持情况,采取切实措施提高支持水平,保障护生学习权利,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7名护生基础护理参与现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生参与基础护理的现况。方法:根据基础护理操作项目自行设计问卷,采用便利抽样对157名护生参与基础护理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百分率描述、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护生基础护理的总体参与度较低,及格率为23.6%,良好率为1.3%,优秀率为0%;护生基础护理的参与度受其带教教师、对基础护理的态度及专业价值理念的影响,回归方程为:Y=37.582+2.319×5(带教教师)+3.821×6(对基础护理的态度)-1.223×7(专业价值理念)。结论:护生生活护理参与度不高,应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护生职业道德及专业成就感教育,树立正确的专业价值理念;②完善临床带教制度,提高临床教学质量;③加强护生参与基础护理的监管,纳入出科考核之内容;提高护生基础护理的参与度及自觉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临床实习护生循证知信行的整体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92名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生进行调查。循证知信行自评问卷包括循证护理基础知识部分(8项)、循证态度和信念部分(14项)和循证实践行为部分(8项),采用3级评分法,每项赋分1—3分。该调查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0,知识、态度和信念及实践行为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0,0.897,0.893。结果共发放问卷192份,回收有效问卷180份,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93.75%。护生的自评得分中知识、态度和信念、行为得分分别是(10.85±2.83),(34.34±4.94),(10.84±3.24)分。学习形式、循证护理培训、循证实践经历是影响循证知信行整体水平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护生对循证实践的态度较为积极,但缺乏相关的循证护理基本知识,且较少开展循证实践行为。护生的循证护理培训应该加强,且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承德市医院护士及在校大学生对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承德市1000名大学生和医院护士进行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状况与态度水平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士对老年人家庭护理的认知与态度较好于护生,医学生较好于非医学生;不同调查对象对是否期待政府的老年人服务之间差异不明显.结论 应重视家庭成员对老年家庭护理的态度,通过多方途径,加强老年人的家庭照护.  相似文献   

17.
本科男护生择业心态的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初步探讨本科男护生择业心态,了解影响择业的有利因素和阻碍因素,为稳定本科男护生的职业态度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定性研究中专题小组讨论的方法,即将毕业的22名本科男护生参与专题小组讨论。结果:22名本科男护生中l6名选择了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影响本科男护生择业的有利因素包括性别优势、医院部分认可、体力充沛、新兴专业有发展前途。阻碍因素包括社会责任大,社会地位低,认同感差,实习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大。人际关系范围窄,就业范围受限以及其他同业人员转行的影响。结论:应针对本科男护生开设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强化临床护理教育者的教育信念,实习中增加倾向科室实习的时间,轮转中相对定位,增加男护生参与其他职业的知识储备及机会,发展护理专业。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大专生基础护理月实习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155名护生在基础护理月实习后1周内进行职业态度调查和教员对护生、患者对护生满意度的测评,将满意度测评结果与改革前进行比较。结果绝大多数护生认识到基础护理重要,喜欢护理专业,实习满意度测评结果优于实习模式改革前。结论基础护理月实习模式的改革有益于引导护生树立正确的职业态度,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开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