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甘肃当归90-02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当归是著名常用中药材之一。由于特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悠久的栽培历史,产于甘肃省岷县一带的当归因富含医疗保健化学成分,疗效显著,被誉为道地中药材“岷归”。之前在甘肃当归栽培中普遍采用的品种为当归属多种类型的混合体,田间表现良莠混杂,难于栽培管理,严重地制约着当地当归的产量及品质。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以适宜在当归主产区栽培,性状稳定,特征显著,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提前抽蔓率低,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规定标准的当归新品系为选育目标,于1990年开始进行系统研究。选育出当归新品系90—02,于2006年5月20日通过甘肃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验收,成果水平达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2.
《中成药》2006,28(7):1068-1068
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了解到,由该所和甘肃省定西市旱农中心、甘肃省岷县药材产业发展局等单位共同完成的“甘肃当归新品系90—02选育及研究”项目已经完成。这标志着这一新品系已经选育成功。  相似文献   

3.
当归新品系90-01选育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贾婕楠 《中药材》2005,28(8):649-650
当归新品系90-01是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采用混合选择法经多年选育而成.在2001~2003年定西市当归品系区域试验中,折合平均产量鲜当归11518.5 kg/hm2,较当地大田种增产19.4%.生育期780 d,茎秆紫色,根系黄白色.成品总灰分5.0%,酸不溶性灰分0.6%,浸出物58.8%,多糖(硫酸苯酚法)3.8%,质量优于<中国药典>(2000版)规定标准.适宜在海拔2000~2600 m、年降水量500~600 mm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栽培.  相似文献   

4.
中药材基源植物优良品种是提升中药材质量的重要前提,当归为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人工栽培种植历史悠久,总结当归育种研究进展,为后期育种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文章对当归种质资源、细胞学、组织培养以及自然变异选择、杂交选育、辐射与倍性诱变等育种方面的研究内容进行了综述分析。文献分析表明,当归育种起步相对较晚,尽管近十余年来已经育成了一些品种,但在抗病品种和抗抽薹品种选育方面相对滞后,而生产中当归连作障碍凸显,病虫害逐年加重。因此,抗性育种将是当归今后育种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5.
目的:选育出丰产性好抗病性强且内在质量优良的当归新品种。方法:采用系统选择法,于1998年选择大叶型当归单株→1999年进行结籽期选择试验→2000年进行苗期选择试验→2001—2003年进行新品系成药期鉴定试验→2004—2006年进行新品系DG2005-02品比试验→2007—2011年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结果:选育出的当归新品种岷归5号较对照品种岷归1号增产17.4%,特/一等归出成率提高13.3%,无麻口病株率提高17.1%,早薹率降低5.2%,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浸出物、阿魏酸等指标显著优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标准。结论:选育出的岷归5号和标准化栽培技术为当归高产优质抗病生产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丰富了当归育种学理论。适宜在海拔2000~2600 m,年降水量500~600 mm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基于叶绿体基因(cp DNA)对甘肃省11个当归栽培品种(系)及7个野生当归居群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为当归的种质鉴定和新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3对cp DNA 引物对当归样品进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并测序,利用MegaX软件对序列特征进行统计,并计算当归居群间平均遗传距离,利用NTSYS 2.10e软件构建遗传距离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图。利用DanSP v6软件计算当归序列多态性及Tajima中性检验;利用PERMUT软件计算当归居群结构;利用Arlequin v3.5软件进行分子变异分析;最后利用PopART 1.7软件构建TCS单倍型网络图。结果 3对cp DNA 引物扩增、测序、比对、合并后的序列长度为1 759 bp,野生当归检测到1个变异位点,栽培当归检测到480个变异位点,其中单一突变位点97个,简约信息位点383个,插入-缺失位点152个。在野生组和栽培组当归cp DNA 的matKpsbA-trnHrbcL 3个区域中,多态性最高的区域均为matK。全部当归联合序列的Tajima中性检验均为不显著负值,但在栽培当归中psbA-trnHrbcL基因中呈显著负值,说明当归整体上遵循中性进化,而psbA-trnHrbcL基因经历过选择。野生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Fst=0)低于栽培当归居群间的分化程度(Fst=0.114 19,P<0.05),且二者之间遗传分化程度较高(Fst=0.942 55,P<0.01)。栽培当归居群中变异主要来源于居群内部(89%)。遗传距离UPGMA聚类树显示野生当归和栽培当归各自聚为一支,亲缘关系较远,栽培当归中居群3距离其他栽培当归居群较远。TCS单倍型网络图由15个单倍型和4个未知单倍型构成,分为3部分,各部分间变异次数较多,共享单倍型仅分布于野生或栽培组之内,组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结论 当归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偏低,野生当归居群多样性低于栽培当归,野生与栽培当归组间的遗传分化程度高,而野生当归居群内和栽培当归居群内的分化程度均较低,栽培当归中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内。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全息生育适度系数法评价当归新品种(系)。方法:对甘肃省定西市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选育的7个当归新品种(系)的产量、品质、抗病性、早薹率及主要农艺性状等13个性状因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DG2005-02和岷归3号属优良品种,岷归4号、岷归2号和岷归1号为一般品种,DGA2000-01和DG90-03为较差品种。结论:筛选出当归优良品种(系),为选育当归新品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甘肃产当归生态适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小琼  张小波  陈娟  赵文龙  晋玲 《中草药》2020,51(12):3304-3307
目的研究甘肃省当归Angelica sinensis的生态适宜性,指导甘肃产当归的合理栽培。方法通过走访和实地调查,从甘肃当归栽培县区采集不同分布地点的样品共计1 545份,使用GPS获取每个采样点的经度、纬度、海拔等相关地理信息,结合全国生态环境因子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分析。结果当归分布适宜度较高的区域在甘肃省东南部。影响当归适宜性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为海拔高度、3月份降雨量、5月份降雨量、最湿月降雨量、12月份降雨量、土壤酸碱度。结论研究结果与当归多生长于海拔2 000~3 000 m的高寒山区及高原平坦牧场地带,喜气候凉爽,土壤水分适中,微酸性至中性肥沃疏松棕褐沙壤土基本一致,可为甘肃省当归栽培区域的合理分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医药总公司于1983年9月中旬在武都五马药材试种场召开了中药材科研现场会。来自全省的30多名代表听取了猪苓栽培、黄连疏根等项目的科研报告,参观了现场,交流了经验和技术情报,并讨论了全省中药材科研规划。会上,还成立了甘肃省中药材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9月26日讯:2018年9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甘肃省相关负责人介绍该省中医药产业发展情况。甘肃省经济合作局副局长吴正勇指出,中医中药产业已列入甘肃省重点发展的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甘肃省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主要品种包括当归、党参、大黄、黄芪。其中当归占全国  相似文献   

11.
钼锌锰硼在当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钼锌锰硼在当归栽培中的应用效果徐继振刘效瑞祁风鹏荆彦民李清萍赵荣(甘肃省定西地区旱作农业科研推广中心定西743000)蔡汝清(甘肃省岷县农技站岷县748400)赵瑛魏桂英乔海珍(甘肃省渭源县农技中心渭源748200)马占川(甘肃省漳县农技站漳县738300)微量元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在当归栽培中施用钼锌锰硼等微肥,对当归的产量等级,质量及其经济效益有着较大的影响。本项研究旨在为筛选适宜当归生长,且能提高产量和品级的微量元....  相似文献   

12.
朱田田  张明惠  王富胜  王圆圆  栗孟飞  晋玲 《中草药》2022,53(12):3774-3783
目的 利用荧光SSR分子标记对甘肃省11个当归Angelicasinensis品种(系)194份当归样品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并构建其分子身份证,为当归新品种(系)选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课题组前期筛选出10对SSR荧光引物对供试材料进行PCR扩增,利用Popgen软件进行遗传参数的计算,利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利用NTSYS软件构建各居群的Nei’s遗传距离UPGMA聚类图,利用GenALEx软件进行分子方差分析;对扩增带型进行数字加字母编码,构建当归分子身份证。结果 10对SSR荧光引物共获得观测等位位点57个,平均每对引物5.7个,当归群体的观测杂合度(Ho)、期望杂合度(He)和Nei期望杂合度(Nei)分别为0.341 4、0.407 0和0.385 5;Structure分析将194份当归样品分成5个类群;当归品种(系)居群间的分化系数FST为0.147 7;分子方差分析显示居群内的变异百分比达到78%;最终利用10对SSR荧光引物,构建了10位字符的分子身份证,可以区分11个当归品种(系)。结论 栽培当归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较高,各品种(...  相似文献   

13.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6年5月23日讯:日前从甘肃省召开的中药材推进会上获悉,今年以来,甘肃借中药材市场行情企稳回升之势,率先推进中药材质量管理,制定《关于推进中药材产业规范化发展的意见》。2015年甘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388万亩,产量达99万吨,均位居全国第一,甘肃道地药材的竞争力与该省强化中药品质管理分不开。甘肃今年有388万亩种植中药材,其中,近八成为当归、党参、黄芪、甘草等"十大陇药"。目前,甘肃省中药  相似文献   

14.
当归为我国药食同源的大宗常用中药材之一,临床应用广泛,主要产于甘肃省岷县、宕昌、漳县、渭源等地。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当归全面深入的研究,其种类丰富的化学成分、广泛的药理作用以及开发应用备受关注。该文在对当归化学成分、传统功效、现代药理作用分析的基础上,根据质量标志物(Q-marker)概念,从质量传递与溯源、化学成分特有性、化学成分有效性及化学成分可测性等多方面对当归质量标志物的选择进行了分析与论述,为当归质量评价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选育及优化种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重离子辐照生物育种技术选育出抗麻口病且内在质量优良的当归新品种。方法:利用不同能区55 MeV/u 40 Ar中能离子束,辐照剂量为2.5 Gy,对岷归1号种子进行辐照处理,然后按作物诱变育种程序,选育出适宜在当归主产区栽培,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广,提前抽薹率低,丰产性好,且质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的当归新品种。结果:选育出的当归新品种岷归4号,多年多点试验平均鲜归产量11 396.8 kg/hm2,较对照品种岷归1号增产23%;特、一等归出成率平均65.7%,较对照提高15.6%;无麻口病株率达85%,较对照提高30%;早薹率15%,较对照降低6.2%;内在质量:总灰分4.1%,酸不溶性灰分0.4%,浸出物59.0%,阿魏酸0.127%,质量显著优于200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结论:选育出的新品种岷归4号为当归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并丰富了当归育种学理论。适宜在海拔2000~2600 m,年降水量550~650 mm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应用。  相似文献   

16.
氮磷肥对当归抽薹率的影响试验初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多年来当归的抽薹问题一直未能彻底解决,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和农民收入.从2001年起在中药材规范化栽培基地,结合当归化肥单施试验和不同时期追施氮肥肥效试验的实施,观察分析了当归抽薹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2008,30(5):66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药资源利用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研究”近日在甘肃省启动。这项针对我国特有的当归、黄芪等中药进行的技术及产业化研发,将有助于提升我国中药材产业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18.
当归药用史在千年以上,为中药材的特大品种.当归主产于甘肃岷县、漳县、宕昌县、渭源县,占世界当归需求总量的90%,"岷归"品牌畅销世界、誉满全球.当归年需求量巨大,其生产的丰歉与价位的高低,在中药材行业内影响较大.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当归年销量已上升为15 000 t.随着市场价格的起伏跌宕,当归从年需求量、生产内循环、市场外循环、生态环境等方面都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进展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总结近十年来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和推广、新品种认证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新成绩,在此基础上提出亟待加强的几方面工作:加快完成人工栽培200种中药材品种选育的全覆盖;尽快完成中药材新品种全国认证体系建立;建立全国或省级中药材新品种区试体系,探索生物技术在中药材育种领域的应用;开展品质性状遗传规律研究等。本文是近年第一次对我国中药材新品种选育现状的全面总结。  相似文献   

20.
从宏观上对甘肃省地道中药材GAP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示范性等方面进行了较全面的探讨研究。首次对甘肃省中药材药源基地分布及实施GAP建设的情况进行了较详尽的调查研究,查找了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和GAP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全面分析了甘肃省实施中药材GAP的优劣态势,针对性地提出了甘肃省中药材GAP建设的发展方向、对策。为该省中药材种植适宜区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积极稳妥推进中药材GAP建设,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使之在此项工作上减少盲从性,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一些科学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