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 我院在近10年胆囊切除术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2例,损伤率达0.5%。其中胆管损伤胆漏3例,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2例,胆总管完全缝扎4例;肝管,胆管狭窄1例,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性别与年龄:男性4例,女性8例,年龄在36~60岁。 1.2 损伤原因:①胆囊三角解剖层次不清,胆道变异致胆管损伤2例;②过度牵拉胆囊胆总管成锐角而损  相似文献   

2.
<正> 我院自1985~1993年在腹部外科手术中发生肝外胆管损伤16例,现就损伤原因,诊断及处理加以分析讨论如下。 临床资料 1) 性别与年龄:男9例,女7例。年龄最小29岁,最大58岁,平均37.1岁。 2) 损伤原因及类型: 单纯胆囊切除1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察2例,胃大部分切除2例。其类型为胆总管横断2例,肝总管横断3例,胆总管损伤致胆漏4例,胆总管完全缝扎6例,肝总管部分缝扎致胆总管狭窄1例。  相似文献   

3.
笔者总结我院自 1993年 8月~ 1999年 10月胆管手术后近期再手术 14例资料 ,并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女 8例 ,男 6例 ;年龄32~ 71岁。1.2 首次手术疾病 :单纯胆囊结石 1例 ,胆总管结石 5例 ,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 6例 ,胆囊结石并肝管结石2例。1.3 首次手术方式 :胆囊切除 1例 ,胆囊切除并胆总管切开取石 T字管引流 13例。1.4 再手术原因 :胆总管损伤 1例 ,误拔 T字管 2例 ,常规拔管后胆汁性腹膜炎 4例 ,并发重症胰腺炎 1例 ,胆管结石残留 2例 ,T字管脱落 3例 ,创口裂开致腹腔出血 1例。1.5 再手术距首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9年8月本院4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4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横断伤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左右肝管损伤1例,行左右肝管合并+与肝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副右肝管损伤2例,1例直接结扎肝管,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经胆总管T管内放小管支撑引流术.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警惕术中胆管副损伤,仔细操作,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方能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开腹胆囊切除术致胆管损伤的各种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2009年8月本院420例开腹胆囊切除术并发4例胆管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胆总管横断伤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术+T管支撑引流术;左右肝管损伤1例,行左右肝管合并+与肝总管端端吻合+T管支撑引流术;副右肝管损伤2例,1例直接结扎肝管,1例行胆管端端吻合+经胆总管T管内放小管支撑引流术。所有病例均治愈。结论:警惕术中胆管副损伤,仔细操作,及时发现,正确处理,方能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胆石症发病率增高 ,我科临床上从痰瘀论治胆石症疗效满意 ,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6 0例中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2 0岁 6例 ,2 1~2 5岁 19例 ,36~ 5 5岁 30例 ,>5 5岁 5例 ;结石位于肝胆管 4例 ,胆囊 4 9例 ,胆囊管 2例 ,胆总管 5例 ;结石最大 2 4mm×2 6mm× 6mm ;病程最长 2 0a ,最短 9月。全部病例均系本院B超确诊 ,有 2例为胆囊结石术后呈肝内胆管结石 ,5 5例胆囊壁粗糙、模糊 ,3例胆囊萎缩 ,2例胆总管扩张 ;症见黄疸5例 ,大便干结、便秘 4 4例 ,典型右胁胀痛 4 5例。2 治疗方法化瘀利胆排石汤组成 :柴胡、白芍、…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1993年6月至2000年12月,用自拟排石散内服外敷治疗胆石症3 174例,并逐一编号详细记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临床观察和研究,疗效满意,现随机抽样122例,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22例中,男48例,女74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26岁,其中26~30岁4例,31~40岁18例,41~50岁32例,51~60岁45例,61~70岁16例,71~82岁7例;病程最短3天,最长31年,其中3天~1个月48例,1个月以上~1年32例,1~2年14例,3~5年12例,6~10年9例,10~31年7例.辨证分型:肝郁胆热型76例,占62.3%;肝郁脾虚型15例,占12.3%;肝胆湿热型31例,占25.4%.除6例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外,大都右胁不同程度疼痛或不适,腹胀嗳气,口苦咽干,恶心纳呆,便秘尿赤,胆囊区压痛或肝区叩击痛.部分病人伴有发热、目身黄染等症状.经B超或CT检查诊断胆石症类型:单纯胆囊结石47例,单纯胆总管结石16例(其中已手术切除胆囊者12例),单纯肝内胆管结石2例,胆囊、胆总管结石38例,胆总管、肝内胆总管结石13例(其中已手术切除胆囊者7例).胆囊、胆总管、肝内胆管结石6例.  相似文献   

8.
笔者随机抽样 2 0 0 0年胆囊结石 58例 ,探讨其治疗方式及效果 ,结果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8例中 ,男 2 8例 ,女 30例 ,其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 2 8例 (48.2 7% ) ,伴胆总管结石 6例(10 .34% ) ,伴肝内胆管结石 2例 (3.4 5% ) ,均经 B超或 CT确诊。发病年龄 :80岁以上 2例 ,70~ 79岁 11例 ,6 0~ 6 9岁 18例 ,50~ 59岁 15例 ,4 0~ 4 9岁 8例 ,2 6~ 39岁 4例 (伴肝内胆管结石 2例 )。1.2 治疗方法 :胆囊结石采用腹腔镜切除胆囊 31例(53.4 5% ) ,无一例置 T管 ,并一次缝合。开腹切除胆囊18例 (31.0 3% ) ,开腹切除…  相似文献   

9.
由于基层医院一般都河作胆囊切除手术,因而术中误伤肝外胆管的病例也随之增多,尽管文献一再告诫术者谨慎,但误伤胆管的发生率仍在O.1%~O.5%左右[1]。我科自1981~1997年,共收治8例肝外胆管损伤,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32~54岁,平均41岁。8例均为择期手术。其中,3例为术中发现切断胆总管,即刻行胆总管端端吻合,置“T”管引流,均治愈。1例术后2天腹腔引流管引流出胆汁,每日约10OmL,天黄疽,保守治疗,胆汁逐日减少,1个月痊愈。4例分别在术后24小时.因黄疽、发热,腹腔管引流出较多胆汁,诊断胆管损…  相似文献   

10.
利胆排石汤加减治疗胆石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加快、饮食结构失衡等因素,胆石症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笔者临床运用自拟利胆排石汤加减治疗胆石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3月-2010年3月在本院门诊就诊的处于缓解期的胆石症患者80例,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23~67岁,平均42岁;病程0.5~22年;胆囊结石38例(胆囊收缩功能良好),胆总管结石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肝内胆管、胆总管混合结石5例,胆囊、胆总管混合结石19例,肝内胆管、胆总管、胆囊混合结石2例;单发结石16例,多发结石64例,泥沙样结石21例;结石直径1.0~2.0 cm者12例,0.5~1.0 cm者22例,0.3~0.5 cm者25例;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型46例,肝郁气滞型22例,肝郁脾虚型8例,瘀血内阻型4例.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结石症术前往往难以诊断,部分病人的结石手术取除有时困难,手术效果不佳。我们从1969年以来采用术后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有所提高。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1969年1月~1979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后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病人56例,男性31例,女性25例。从发病至入院时间:2~24小时者8例,2~5天者28例,6~10天者11例,10天以上者9例。手术方式:56例病人手术69次。其中胆囊切除,总胆管引流术取石29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1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口括约肌切开成形术6例,胆囊切除、胆总管空肠 Roux-y 吻合术3例,  相似文献   

12.
闫波  苏少飞 《河北中医》2002,24(5):376-376
肝外胆管结石一般可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而治愈。但肝内胆管结石单纯依靠手术治疗 ,效果尚不理想。 1 986~ 2 0 0 0年 ,我们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胆道手术后肝内胆管残余结石5 1例 ,疗效满意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91例随机分为 2组。治疗组 5 1  相似文献   

13.
T管引流是肝胆外科专业常用的手段和方法,是手术治疗胆管结石、胆管感染的主要措施之一,具有减轻胆管压力、促进胆总管愈合的作用。然而术前准备、术中拔管的众多环节中,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均可发生拔管后胆瘘。而胆瘘的早期发现、早期正确处理又能让患者转危为安。本院收治胆管结石患者208例,术后均放置T管引流,其中6例T管拔除后出现胆瘘,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例中男2例,女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82岁,平均46岁。胆总管结石4例,左肝内胆管结石2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4例,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探…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并为减少这类损伤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5—2008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20例胆管损伤的诊治情况。结果20例胆管损伤分别为:胆总管横断9例,肝总管横断2例,右肝管横断2例,肝总管电灼伤2例,迷走胆管损伤4例,副肝管损伤1例;分别采用相应的处理方法获愈。结论术中应尽可能地辨清胆囊三角的局部解剖,仔细辨认"三管"间关系,同时减少此三角区的电烧操作,出现胆管损伤要争取及早发现,尤其是术中及时发现,及时补救,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处理方式,予以修复或重建。胆道修复后T管支撑时间应至少6个月。  相似文献   

15.
<正> 一般资料 48例中,男18例,女30例;19~30岁12例,31~40岁26例,41~50岁8例;51岁以上者2例。治疗前均经“B”超或胆囊造影检查,症状和体征符合胆石病。其中胆内泥沙样结石11人,胆内块状结石26人;胆总管结石9人;肝内毛细胆管结石2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防治和处理措施。方法选择我院在2008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26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的5例胆漏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胆总管损伤的患者有1例,再进行修补并置管引流治愈;4例患者术后胶管引流出胆汁,没有通过特殊处理而治愈。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出现胆漏的原因主要有肝外胆管、迷走胆管损伤以及胆囊管残端漏。通过建立腹腔引流、行胆总管修补等方法能够有效地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胆漏症状。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所有胆石症患者均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 ,按入院时间的先后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 5 0例 ,男 3 1例 ,女 19例 ,年龄最大者 72例 ,最小者 3 9岁 ;病程最长者 3 0d ,最短者 3d ,平均13 6d。胆囊结石者 3 6例 ,胆总管结石 11例 ,肝内胆管结石 3例 ,其中胆囊结石呈泥沙样者 19例 ,B超有明显胆汁淤积者 13例 ,伴有明显黄疸者 2 1例。对照组 5 0例 ,男 2 9例 ,女 2 1例 ,年龄最大者 76岁 ,最小者 41岁 ;病程最长者 3 2d ,最短者 2d ,平均 14 3d。胆囊结石者 3 9例 ,胆总管结石 9例 ,肝内胆管结石 2例 ,其中胆囊呈泥沙…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2006年胆管术后发生胆漏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致胆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8例,T管放置不当1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保守治疗22例,再手术7例,除1例85岁重症胆管炎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是否引流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胆石病6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18~78岁,平均48岁;其中胆囊结石24例,胆总管结石18例,肝外胆管结石11例,胆囊摘除后复发肝内胆管结石者7例;病程最长4年,最短2个月。对照组60例,男18例,女42例;年龄20~78岁,平均49岁;胆囊结石23例,胆总管结石21例,肝外胆管结石10例,肝内胆管结石6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胆管手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及其预防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本院1990-2006年胆管术后发生胆漏的30例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发生胆漏的原因为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副肝管损伤14例,胆总管或肝总管损伤致胆漏3例,胆囊管残端漏2例,T管早期滑脱或拔T管后胆漏8例,T管放置不当1例,T管引流术后护理不当2例。保守治疗22例,再手术7例,除1例85岁重症胆管炎自动出院外其余均痊愈出院。结论胆漏多发生于胆囊切除术、胆管探查及拔T管后,主要原因与肝床毛细胆管或细小肝管损伤、局部炎症和操作不当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腹膜炎的轻重,有无胆道梗阻以及腹腔是否引流通畅等选择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