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在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7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给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且运动功能评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颅脑损伤后抑郁病人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抑郁状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定期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干预30 d.[结果]干预组病人精神压力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精神压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便秘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便秘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便秘发生率为10%,对照组便秘发生率为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院计划模式在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2016年1月—2016年7月收治的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按照颅脑损伤护理常规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出院计划模式对病人进行健康宣教。比较两组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和颅脑损伤病人生活质量(QOLIBRI)。[结果]两组病人出院时ADL评分及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QOLIBR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出院计划模式有助于提高创伤性颅脑损伤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下康复护理对患重度颅脑损伤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下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预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良好率、护理满意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干预3周后两组病人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病人预后良好率为61.67%,高于对照组的43.33%(χ2=4.280,P=0.039);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1.67%(χ2=7.912,P0.05);观察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21.67%(χ2=14.591,P=0.000)。[结论]组织化医疗管理模式相较于常规护理模式可明显降低重度颅脑损伤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流程的设计与管理。[方法]将217例老年髋部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观察组125例,对照组病人和陪护人员由主管护士实行常规的骨折健康教育,观察组病人和陪护人员的健康教育则实施髋部骨折标准健康教育路径。比较两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以及陪护人员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得分。[结果]观察组病人健康教育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陪护人员健康知识和护理技能得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病人术后第7天、第15天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髋部骨折病人实施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流程管理,可帮助病人掌握健康知识、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陪护人员的护理技能,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76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查表(SDSS)和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 )评价病人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0 d、治疗60 d后SD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精神分裂症病人社会功能缺陷、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8.
苏鸣新 《家庭护士》2009,7(17):1522-1523
[目的]探索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自理能力的影响程度.[方法]将72例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随机分成研究组36例,对照组36例,两组在药物治疗不变的基础上,均应用Orem自理模式理论进行护理干预,不同的是研究组增加了综合应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护理伦理学知识影响病人,把护患沟通伦理贯穿于Orem自理模式应用的实践中.两组病人在干预前与干预后12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和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效果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ADL评分比较,躯体生活自理、工具性日常能力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ROS评分比较,5个分量表及总分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Orem自理模式理论对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病人的自理行为和社会功能,促进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但应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和护理伦理学知识影响病人,并把护患沟通伦理贯穿于Orem自理模式应用的实践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陈立平  江秀娟 《家庭护士》2009,7(11):953-954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理理论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入住我院心内科10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病人在疾病的急性期、亚急性期、恢复期分别选择全补偿系统、部分补偿系统和支持-教育系统,根据病人的自理需求和护理能力选择恰当的护理系统,并结合病人自理需求的内容制订详细的护理计划,以达到恢复和促进健康、协调和帮助病人恢复和提高自理能力的目的;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结果]实验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护理中应用奥瑞姆自理理论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减少再发心肌梗死,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病人病情控制、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2例住院的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生活自理能力评分ADL(Barthel指数)、生活质量(SF-36)评分及精神护理观察量表评分(NOSIE)。[结果]干预组病人干预后FBG、2hPG水平较干预前和对照组降低(P0.05),ADL评分、SF-36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提高(P0.05),NOSIE评分较干预前和对照组改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合并糖尿病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稳定病人病情、控制血糖、改善精神症状、提高病人生活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情志护理在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68例脑卒中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情志护理,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D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疗效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情志护理有利于改善脑卒中抑郁患者的抑郁状况,促进其心身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10月~2012年10月我科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210例,依据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生活能力(ADL)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两组出院时ADL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出院时ADL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在出院时日常生活评分与入院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及物质功能评分较入院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出院时QOL总分、心理、社会、物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评分较入院时有所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的能力,使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早期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影响。方法:将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并行早期护理干预(包括识别高危患者、消除应激因素、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等);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方式治疗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应激性溃疡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溃疡发病率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意识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声音刺激。定期观察两组病人的清醒例数、清醒时间、清醒程度[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清醒例数、清醒时间、GCS评分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声音刺激对重型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有显著的促醒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外伤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其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40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临床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结果各组经护理干预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积分法( FMA)评分、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NIHSS)评分较护理干预前有显著改善( P<0.05),且观察组FMA、Barthe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 SAS)、抑郁自评量表( SDS)、SF-36生活质量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针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的常规护理基础上,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可降低患者心理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肝癌慢性癌痛病人镇痛效果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3例病人按就诊时间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4例,两组均接受相应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和家庭支持干预等。采用疼痛程度数字等级量表(PINRS)和肝癌病人生存质量量表(QOL-LC),在综合护理干预前后对两组病人进行问卷调查并记录。[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最终完成试验的病人分别为35例和38例;干预后观察组PI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控制效果、生存质量总分及病人自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病人慢性癌痛的治疗效果,缓解慢性癌痛,并改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苏艳桃  郑惠霞 《全科护理》2013,11(23):2159-2160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痔疮病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痔疮病人80例,随机分为早期护理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护理,早期护理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抑郁程度、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程度及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并调查两组病人出院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早期护理组的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首次排尿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视觉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期护理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2.5%比5.0%,P<0.05);早期护理组可完全自理的病例及对护理工作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痔疮病人术后疼痛和改善病人术后情绪状态,明显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更好地促进病人术后自理能力恢复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8.
汪小蓉  郭豪君  李薇 《全科护理》2014,(10):879-881
[目的]观察系统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干预,观察组在一般护理干预基础上实施包括教育干预、行为干预、心理干预以及疾病与症状管理的系统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的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1个月和3个月时自我护理行为能力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出院后自我护理行为,但对远期的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来我院治疗的13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抑郁、焦虑情况及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抑郁、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自我管理时脑梗死病人血脂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180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病人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病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自我管理方案,比较两组病人的血脂情况、膳食评价评分和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血脂水平、膳食评价和自我效能感优于对照纽(P〈0.05)。[结论]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水平可改善病人的血脂水平,优化病人的膳食结构,提高病人的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