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目的探究精神分析疗法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按照治疗方法设置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9例,研究组采用精神分析疗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精神病药物疗法,持续五周,采用PANSS、ADL评分方法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PANSS、ADL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析疗法能够有效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李荣姣  陈肖琼 《内科》2009,4(2):232-233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的健康教育,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自我管理教育。两组均随访1年。结果1年后研究组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对提高患者整体健康水平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动治疗联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运动治疗及心理干预。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社会功能和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NOSIE总分、ITAQ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的NOSIE总分、ITAQ总分明显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SPI总分及其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的SSPI总分、日常生活能力、主动性和交往情况、社会性活动技能评分均明显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动治疗联合心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障碍和精神病性症状,提高患者的自知力和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社会功能的全面康复。  相似文献   

4.
《内科》2015,(4)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5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研究组(综合心理干预联合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只给予药物治疗)各45例,两组患者均在精神科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心理干预8周。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30)在治疗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精神病理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研究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NOSIE总分、总积极因素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总消极因素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可以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速度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布南色林联合经颅微电流刺激(CES)辅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布南色林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加用CES辅助治疗,两组均干预8周。比较两组阴性症状、临床症状、社会功能、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8周后,研究组的阴性症状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临床总体印象-严重度量表总分和不良反应量表条目平均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总分高于对照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布南色林联合CES辅助治疗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提高疗效,增强其社会功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内科》2016,(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综合护理干预组(研究组)和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一般的健康教育;在此基础上,研究组患者同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量表(ITAQ)、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定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治疗4、6、8周末BP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和ITA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疗法对住院冠心病患者心理应激与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焦点解决短程疗法干预,持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PSTR心理应激自测表、Jalowiec应对方式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心理应激状况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4周后,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量表中积极维度各个条目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消极维度各个条目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满意度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焦点解决短程疗法干预能够有效改善住院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应激状况以及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团体心理治疗对酒精所致精神与行为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于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选取云南省精神病医院酒与药物依赖治疗科的120例酒精所致精神与行为障碍男性患者,平均年龄为45.12岁,平均饮酒时间为15.15年。采取单双号法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60例。将一般给予常规药物替代治疗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团体心理治疗合并常规药物替代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所有患者入组前及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分别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出院后跟踪随访3个月。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8周末、12周末SAS、SD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9、2.68,均P〈0.05;t=2.82、2.43,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12周末评分与同期对照组比较,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方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1、2.17,均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在出院后3个月,两组间保持戒断患者人数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保持戒断的人数比例要大于对照组(χ2=8.155,P=0.004)。结论 酒精所致精神与行为障碍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团体心理治疗,比单纯运用药物治疗能够较好地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改善不良应对方式,降低复饮率。  相似文献   

9.
《内科》2021,(2)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联合心理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哌罗匹隆联合心理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药物依从性评定量表(MAR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第8周末,两组患者的PANSS量表的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PANSS量表的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GSES、MARS评分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复查结果均未发现异常。结论哌罗匹隆联合心理治疗可显著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和治疗依从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内科》2016,(4)
目的探讨利培酮联合团体心理治疗(ARGT)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利培酮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ARGT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BPR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为62.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8周末,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GQOL-74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利培酮联合ARGT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磨丽莉  曾榕  周芳珍  零枝 《内科》2021,(1):120-122
目的探讨采用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的康复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研究组患者给予纽曼健康系统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精神科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8周后的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护士用住院精神病人观察量表(NOSIE)评分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BPRS总分、NOSIE量表总积极因素评分、NOSIE量表总消极因素评分和NOSIE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两组患者的BPRS总分均明显降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OSIE量表总积极因素评分、NOSIE总分均明显增高,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NOSIE量表总消极因素评分均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纽曼健康系统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干预,能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症状及行为障碍,康复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内科》2016,(4)
目的探讨希望护理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等;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希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Herth希望量表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希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希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希望理论指导护理干预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疾病的自信心,显著改善患者对未来的态度、提高行动的积极性;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以及抑郁情绪,改善患者病情,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治疗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两组均在神经生理疗法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8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KIHSS)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为(11.05±4.20)分、(79.56±12.38)分,对照组KIHSS评分为(19.02±5.37)分、ADL评分为(60.21±8.02)分,研究组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疗效显著,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该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65例合并有糖尿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的范畴;随机选择同期治疗的65例未合并糖尿病及其他躯体疾病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量表(MCCB)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CCB中的语义流畅、符号编码、数字序列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比无合并症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为严重,临床中应重视对两种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在提高患者依从性中的分析研究。方法于2019年6—12月选取该院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为对照组50例患者选择常规健康教育指导,为研究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运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使得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进行评估指导后记录患者的相关数据,并于患者出院后4周、8周、12周通过电话访谈、上门访视访谈等方式据实填写C-DMSES量表,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得分情况与依从性情况。结果评价结束后,研究组50例患者的依从性得分为(61.2±3.2)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依从性得分为(41.2±1.1)分,研究组50例患者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依从性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50例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68.2±1.5)分,对照组50例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32.5±2.3)分,研究组50例患者得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0例患者,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得分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采用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以预防和延迟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同时也提高了专科护士糖尿病健康教育指导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内科》2015,(6)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研究组患者予阿立哌唑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予阿立哌唑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分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一般精神病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IPROS总分及各因子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立哌唑联合综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能明显促进患者社会功能康复,优于单用阿立哌唑治疗。  相似文献   

17.
《内科》2020,(3)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生肇事肇祸行为的影响因素、预警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司法鉴定的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在我院精神病科住院治疗的无肇事肇祸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为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肇事肇祸行为调查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早年不良家庭环境问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MMPI-Mf、Pa、Sc、Si)量表等,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有无配偶情况、病程、服药依从性、住院治疗次数、冲动攻击行为史、酒精滥用情况等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思维障碍、敌意猜测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性事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负性事件评分、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项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属家庭结构不完整、遭受父母虐待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MMPI-Mf、Si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肇事肇祸与其病情、人格特征、家庭情况、社会支持状况等因素有关,对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估、预警,或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对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我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8例)均行常规健康指导,研究组采用常规健康指导与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比较两组血压水平、治疗依从性、自我管理能力及健康状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舒张压(DBP)、收缩压(SBP)低于对照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量表(TASHP)评分、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中医体质辨识健康指导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水平,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接收的104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n=52)给予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的常规治疗,研究组(n=52)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通过自我管理行为量表(DFS-BS)、中文版糖尿病自我效能量表(DSES)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DFS-B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DSE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SRS评分均有所提高,且研究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维导图式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增强老年糖尿病足患者认知情况,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患者的病情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罗慧芳 《内科》2010,5(2):116-1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研究组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治疗,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症状量表(TESS)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两组治疗后PAN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体重增加及月经紊乱等均较对照组少且轻。结论阿立哌唑及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均有较好的疗效,但阿立哌唑不良反应更轻,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