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结肠镜检查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结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患者,通过镜下活检送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结果:确诊大肠癌257例,检出率为5.14%,患者中农民居多,年龄以41岁以上多见,癌灶部位以直肠为最多,病理类型以腺癌多见。结论:结肠镜是确诊大肠癌的最重要手段,有利于发现早期大肠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气钡双对比造影、纤维结肠镜及CT检查在结肠癌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的病例资料,以三种检查方法对结肠癌诊断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结肠纤维镜及CT检查对早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0.3%、90%、50%,对中晚期结肠癌的诊断符合率依次为96.2%、95.40%、94.7%。结论:早期结肠癌的诊断以气钡双对比造影结合结肠镜为主,中晚期结肠癌,多以气钡灌肠检查结肠通道,以结肠镜行病灶组织学活检,结合CT检查,观察病灶及病变周围浸润情况及同时观察淋巴结、邻近脏器有无转移,三种检查相互并用,互相佐证,极大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且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院通过纤维结肠镜诊断结肠癌74例,分析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结果大肠癌检出率为4%,可发生于结直肠各段,以直肠为好发部位(占51.35%);临床症状无特征性,误诊率高。因此注意应用中医整体观念,全面分析病人的主诉、化验结果,尽早发现可疑病例,及时用肛检、乙状结肠镜、结肠镜检确诊,能提高大肠癌检出率,使多数病人及时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6209例大肠癌结肠镜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内镜室共进行6209例的结肠镜检查,通过活检病理检查证实为大肠癌患者有293例。结果: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大肠癌293例,检出率4.72%,年龄在50岁以上者249例,占84.98%,部位以直肠、乙状结肠为最多,病理类型以腺癌为多。结论:50岁以上为大肠癌高发年龄,直肠和乙状结肠为大肠癌的高发部位,全结肠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大肠癌的有效手段,积极处理腺瘤性息肉,提高早期诊断水平。结肠镜是目前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确诊大肠癌的最重要手段,对早期诊断大肠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镜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 407例患者行结肠镜检查,筛查大肠癌,并与活检病理检查对照。结果经结肠镜及病理诊断大肠癌206例,检出率4.67%;年龄在50岁以上者173例占83.98%;部位以直肠为最多,病理类型以腺癌为多。结论结肠镜是目前大肠癌最有效的检查方法,是确诊大肠癌的最重要手段,对早期诊断大肠癌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结直肠癌患者临床及内镜病理特点,以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率。方法:对不同年龄组的148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性别、临床及内镜病理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老年患者占89.9%;中、老年组男性多于女性;青年组病程较中、老年组短;结肠镜检查前青年组误诊率为87%。各组均以左半结肠癌多见,共占72%,右半结肠癌占28%;各组均以直肠、乙状结肠为好发部位;病理类型;中、老年组隆起型多见,青年组以浸润型多见;中老年组结直肠癌合并息肉的发生率高于青年组;青年组低分化腺癌较中老年组多见。结论:结直肠癌以中老年人多见,左半结肠癌较右半结肠癌多见,以直肠、乙状结肠为好发部位;中老年人合并息肉较青年人多见;青年人误诊率高,且以恶性肿瘤为主,预后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多层螺旋CT仿真结肠镜与电子结肠镜诊断结肠癌的优缺点,提高临床检出率。方法:61例手术证实的结肠癌患者,手术前分别进行电子结肠镜及16层螺旋CT检查,CT扫描后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结肠的仿真内窥镜及立体剖面等3D图像,并与电子结肠镜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CT仿真肠镜对结肠癌总确诊率为88.5%,电子结肠镜对结肠癌总确诊率90.2%,CT仿真结肠镜可良好显示肿瘤腔外情况。结论:CT仿真结肠镜是诊断结肠癌的有效方法,能较好判断肿瘤局部浸润范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我院1984-1996年下消化道出血的60岁以上老年人466例进行结肠镜检查,并与同期30岁以下青年人445例下消化道出血患者对照,发现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常见病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癌、肛管疾患、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及结肠憩室,同时对病因及伴随症状进行了分析,提示了结肠镜检在对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诊断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鉴别诊断价值。方法:结肠镜检查发现回盲部溃疡结合患者病理学检查和临床表现进行确诊和鉴别诊断。结果:我院3年经结肠镜发现回盲部溃疡58例,结合病理学检查确诊40例,占69.0%。主要为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大肠癌、肠结核、恶性淋巴瘤。研究显示,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对溃疡性结肠炎诊断价值最高。结论:结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对回盲部溃疡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都极其重要,在临床上应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寻求提高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检出率,使患者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电子阴道镜检查及镜下定位活检,对200例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在200例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中有60例CINI级以上病变占30%。肉眼活检173例患者中有37例CINI级以上病变占21.4%。结论:阴道镜是临床辅助诊断CIN的一个重要手段,能显著提高CIN的栓出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性消化性溃疡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临床确诊为消化性溃疡患者病例资料。结果:老人性消化性溃疡节律性上腹痛与反酸嗳气症状为13.5%和20.8%;老年组以Gu多见占52.1%;对照组(青壮年)以Du多见占65.6%。并发症发生率PUA为43.7%,对照组为18.1%(P〈0.05)。病理检查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性增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并发症发生率高。对疑有消化性溃疡的病例,尽早做胃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12.
鼻咽癌是我国多发肿瘤之一,就头颈部恶性肿瘤而言,在我国其发病可占首位。由于鼻咽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生长部位隐匿,故早期诊断很困难,鼻咽癌患者被延误诊断。在鼻内镜下实施鼻咽部活检术,准确率明显提高。我院目前主要采用纤维鼻咽镜下活检术、鼻内窥镜直视下活检组等方法进行鼻咽部活检,各种方法均有其优缺点,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综合情况。方法对我院最近5a间有症状的15236例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检查。并对所检出复合性溃疡的临床特征、内镜检查、幽门螺杆菌(H.pylori)检查、病理结果、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复合性溃疡260例,总检出率为1.7%,占消化性溃疡的7.9%;中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4.6a;临床以腹痛最为多见(97.3%),其次为呕吐(59.2%),黑便或呕血(43.5%);胃镜检查溃疡以胃角及胃窦部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以前壁及大弯多见;病检绝大多数为一般活动性慢性消化性溃疡,H.pylori阳性率胃部为91.2%,球部为95.8%。结论复合性溃疡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腹痛为主,中年男性多见,病检多为一般活动性慢性消化性溃疡,H.pylorl阳性率高,复合性溃疡经检查均排除恶变的可能,因此内科治疗应为首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儿童幽门螺杆菌(HP)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及防治策略。方法:应用日本产Pentax-2930k型电子胃镜对396例3~14岁儿童进行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及Hp检测。结果:检出消化性渍疡38例,检出率为9.6%,年龄分布为3~14岁,男24例,女14例,男:女为1.86:1。十二指肠溃疡30例,胃溃疡6例,复合性溃疡2例。十二指肠溃疡好发于球部93.3%(28/30),球降交界处1例,球后1例。其中单发溃疡占46.7%(14/30),多发溃疡占10%(330),霜斑样溃疡占43.3%(13/30)。胃渍疡中以胃窦较多见,占50%(3/6),胃体16.7%(1/6),多发溃疡为33.3%(2/6)。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渍疡形态以圆形或椭圆形多见。十二指肠渍疡惠儿Hp阳性率为70%(21/30),胃溃疡惠儿Hp阳性率这33.3%(2/6),2例复合性溃疡患儿有1例为Hp阳性。结论:小儿消化性溃疡好发于男性,以十二指肠溃疡多见,十二指肠溃疡与Hp感染密切相关,对其进行根除Hp治疗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明结肠镜在结肠癌切除术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210例结肠癌患者分别采用CT和结肠镜进行术前检查。并对知情同意的患者分别采用剖腹手术和结肠镜下手术进行结肠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效果。结果结肠镜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CT诊断(P〈0.001)。结肠镜下手术的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剖腹手术,息肉发生率低于剖腹手术,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剖腹手术。结论可以推广应用于结肠癌的诊断和治疗以及结肠癌的筛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国内大肠病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大肠癌和功能性肠病。目前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已成为诊断结肠病变的主要手段。本文分析我院2009年电子纤维结肠镜检查393例,着重探讨结肠镜检查对诊断结肠病变、发现结肠息肉及肠镜下息肉切除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右半结肠癌与急性阑尾炎特异相关性,以减少急性阑尾炎的右半结肠癌误诊。方法对40例以急性阑尾炎为首发症状表现的右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诊断结肠癌16例(40.0%),误诊24例(60.0%);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要警惕合并右半结肠癌的可能,必要时行结肠镜检查予以排除,从而避免误诊,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1869例老年人大肠镜检查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了解老年人大肠疾病的临床特点及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和重要性,提高对老年人大肠疾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2年12月经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病历,分析其临床表现、内镜表现和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869例老年人大肠疾病中男性1125例,女性744例,男女之比为1.51∶1,其中临床症状因病变性质不同,主要症状依次为腹痛965例,腹泻768例,血便429例,黏液便371例,便秘149例,大便习惯改变136例,腹部包块89例,贫血54例,消瘦48例,肛门坠胀30例。在内镜下以息肉或息肉样隆起病变为多见1346例,不规则型肿物237例,黏膜糜烂性病变195例和溃疡91例。病理以大肠息肉为主,其次为大肠癌、黏膜慢性炎症、结肠黑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结核等。结论:不同疾病所致的临床表现并无明显差异,有时只能对老年人大肠疾病起提示作用,并不能用于老年人大肠疾病的鉴别诊断。老年人大肠病变以大肠息肉最为多见,大肠镜结合病理学检查对老年人大肠疾病的诊断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结肠癌可并发急性肠梗阻、肠穿孔、腹膜炎等急腹症,为结肠癌的晚期症状,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外科治疗直接影响预后。我科于1986年5月~1998年4月,共收治结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及穿孔32例。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14例,女性18例,发病年龄最小26岁,最大78岁,其中4O岁以上者达27例,占84.4%。并发急性肠梗阻者28例,占同期收治结肠癌的13.3%(28/210),急性肠穿孔4例,占1.9%(4/210)。1.2肿瘤部位:升结肠癌1例,肝曲结肠癌2例,横结肠癌2例,脾曲结肠癌3例,降结肠癌6例,乙状结肠癌18例…  相似文献   

20.
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自1996年来采用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95例均按1993年慢性非感染性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拟定的诊断标准确诊。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8岁;病程3个月~12年。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7~70岁;病程4个月~10年。临床症状以腹泻(95例),粘液血便(60例)为主,大便次数每天3~10余次,腹痛者60例,肛门下坠里急后重者25例。常规行结肠镜检查,镜下表现以粘膜充血水肿、糜烂,血管纹理不清、弥漫分布、粗糙呈细颗粒状、质脆易出血,多发性溃疡为主要表现。病变范围以结肠镜和结肠造影确定,均排除克隆病、肠结核、结肠肿瘤及息肉等病变。发病部位在直肠20例,乙状结肠及左半结肠50例,其他部位25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