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心理护理模式。方法:采用"心理关怀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心理关怀护士进行督导,出院随访"等措施。结果:缓解或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结论:本心理护理模式是应对躯体疾病伴心理问题患者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理问题分析及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首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有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为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12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心理疏导、催眠暗示等心理疗法进行心理干预。结果:心理干预后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提高了治疗依从性,有效地控制了血压。结论:心理干预要贯穿原发性高血压治疗的始终,心理干预能够实现有效治疗、促进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医师心理问题成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医师心理问题的成因,认为:常见的心理问题的来源主要包括家庭、感情、工作、医院管理制度、患者等方面;医疗事故、医疗过失等等突发事件对医师心理健康亦具有显著影响;参与特殊条件(如战争、地震、水灾、矿难等)下的医疗救助活动对医师心理健康的影响亦非常重要。文章论述了这些心理问题来源的影响特点及变化规律,并针对这些特点和规律提出了一系列心理学、管理学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4.
胡秋侠  李博  于敏 《吉林医学》2013,34(19):3930-393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老年起病的类风湿关节炎(EORA)患者的疗效。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74例EORA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及分析,然后由专人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果:74例EORA患者中有15(20.3%)例存在抑郁,19例(25.7%)存在焦虑,7例(9.5%)存在人际关系敏感、偏执等其他心理问题,共有41例(55.4%)。患者在接受心理护理后,以上提及的各项心理问题的SCL-90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心理护理前(P<0.05)。结论:EORA患者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问题的发生比例及程度,可能有助于疾病的总体恢复与控制。  相似文献   

5.
洪岩 《吉林医学》2011,32(16):3338-3339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72例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干预前后做内容完全相同的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健康教育的心理干预后,脑卒中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对生活有了一定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脑卒中患者心理问题较为普遍,实施健康教育的心理干预有一定的效果,应进一步加强对脑卒中患者的健康教育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入选2016年9~12月期间来我科接受冠脉介入治疗126例患者为观察对象,在手术前1~3天与手术后1~2天内与患者沟通,手术前自编问卷找出患者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结果:通过术前、术后与患者沟通,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针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疏导,患者的心理问题减轻.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问题,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疾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问题,为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4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了心理问题的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问题,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改善其不良心理状态.结论 心理护理对透析患者具有重要的作用,护士应重视心理与健康关系理论的学习,更好地为患者实施临床心理护理服务,对于疾病的治疗可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住院老年患者的心理进行分析,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促进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00例第一诊断为冠心病、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型糖尿病、癌症的患者进行心理问题问卷调查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焦虑是患者最常见的心理问题;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结论住院老年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工作者应高度重视,在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措施纠正患者心理问题,促使患者身心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难治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难治性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使患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早日痊愈。方法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了多种心理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心理支持及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护理,使患者解除了顾虑及消极心理,健全了人格,帮助患者树立了战胜疾病的信心。结论心理护理对难治性白血病的痊愈有着重要作用,体现了临床心理护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对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积极给予护理干预,减少不良心理反应,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2009年收治的老年患者的不良心理问题进行分析、评估,针对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结果多数老年患者接受心理干预后,能够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和护理。结论老年患者很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而影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医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老年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针对不同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心理干预,使老年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刘玉栋  庄瑞花  姜文静 《中外医疗》2010,29(30):170-170
目的通过对169例重症烧伤患者存在的不同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干预,总结经验。方法对不同时期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正确疏导;做到个性化心理护理。结果除12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无心理问题发生。结论在烧伤治疗的各期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是恢复患者身心健康状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后出现的不同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护理前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针对96倒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经MECT治疗后出现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观察疗效。结果:根据不同心理问题采取不同心理护理措施使患者安心完成治疗,有教控制了精神症状。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完成MECT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眼球摘除义眼植入患者的心理反应特点及最佳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分析35例眼球摘除义眼植入患者的心理状态,应用同感心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循序渐进的心理辅导。结果35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缓解了患者的心理压力,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增强了术后的自信心。结论具有同感心的心理护理能促进患者与护士的互动,提高心理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方法以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为例,分析总结此类患者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并针对这些心理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结果患者对于心理护理均具有较好的接受度,心理护理之后,患者的生活态度均有了十分积极的转变,同时促进了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结论加强心理护理对于促进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方法:使用心理状态调查表对49例围手术期喉癌患者进行心理分析,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并对不同心理状态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结果:49例患者均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经护理后均有良好改善。结论:根据喉癌患者围手术期不同的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可减轻患者心理问题,有利于顺利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6.
矿难后2个月和10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调查矿难后2个月及10个月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清单(PTSD Checklist-Civilian Version,PCL-C)调查104名矿难幸存者PTSD的发生率.选取48名幸存者(包括24名重性PTSD患者及24名非PTSD对照)进行详细症状、心理评估.结果:矿难后2个月,PTSD的发生率为50%.重性PTSD患者和非PTSD对照在PTSD症状分析、焦虑抑郁、个性及记忆功能方面有显著差别.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状态焦虑、矿难后恢复上班情况、Beck抑郁问卷(BDI)总分、神经质、矿难发生时所在位置、井下工龄进入回归方程.矿难后10个月,符合PTSD诊断标准的占30.6%;与矿难后2个月相比,PTSD患者在PTSD症状、焦虑症状及短时记忆方面有明显改善,抑郁症状无显著差别;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状态焦虑改善、矿难后恢复上班情况、积极应对、情感平衡、井下工龄是PTSD症状减轻的因素.结论:矿难后PTSD的发病率高、症状严重,对幸存矿工的心理影响很大,需要及时干预与治疗.状态焦虑、矿难后恢复上班晚、抑郁、神经质、矿难发生时所在位置危险度高、井下工龄短是PTSD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应时是PTSD恢复的积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研究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护理,以有效克服患者的心理紧张。方法:分析我院外科126例手术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实施的心理护理。结果:患者情绪稳定,手术耐受性好,术后并发症少。结论:通过心理护理,有效克服了患者的心理紧张,提高了手术耐受力和术后的恢复,使手术护理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的心理特点,以实施合理、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 对40例癌症患者的术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情绪稳定,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和护理.结论 癌症患者术前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护理是解决癌症患者心理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大量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应用心理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方法对本院在2014-2015年收治的大量肝硬化腹水患者共计30例作为临床研究资料,我们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结果全部的大量肝硬化腹水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他们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为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孤独等。经过我们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大部分患者的心理都得到了较好的缓解,都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与护理。结论我们要对大量肝硬化腹水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患者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护理效果良好,患者都能以较好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熊华蓉 《当代医学》2011,17(17):139-140
目的 探讨癌症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护理.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62例癌症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依据心理学的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果 62例患者有53例理性地接受了癌症疾病的现实,并积极配合治疗.结论 癌症患者在进行正规的手术、化疗、放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改善患者情绪,减少或消除患者的恐惧或悲观失望等负性心理,从而配合治疗,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也改善了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