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某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个性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军队疗养院85名非现役文职护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进行心理测量,并将其得分与地方医院护士和军人护士进行比较。结果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低于地方医院护士和军人护士(P<0.01或P<0.05);疗养区护士的部分症状自评量表因子得分高于治疗区护士(P<0.01)。结论管理者应重视非现役文职护士的适应性训练,综合运用症状自评量表与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选拔非现役文职护士。  相似文献   

2.
目的追踪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对招聘到疗养院的136名非现役文职护士在招聘时及任职1~3年,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问卷调查,将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并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招聘时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任职1~3年SCL-90测试躯体化、恐怖因子得分高于中国军人常模,敌对、偏执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非现役文职人员任职后1~3年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招聘时的测试结果,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重视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培训。  相似文献   

3.
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特点。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一般情况调查表对疗养院56名非现役文职人员进行测评,数据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国内常模和军人常模;除躯体化因子外,本科生非现役文职人员SCL-90总分及其余8个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专科生;非现役护士SCL-90得分高于其他专业组,尤其在总分和人际关系敏感及敌对两个因子得分上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疗养院非现役文职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学历和专业等因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林伟 《中国疗养医学》2011,20(3):234-235
目的分析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心理状态和职业自我效能感,进一步增进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提升工作绩效。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职业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对全院63名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和职业自我效能感进行评定。结果①SCL-90得分中,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各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军队护士,与地方医院护士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职业自我效能感得分高于军人护士和地方医院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心理健康水平与职业自我效能感存在较高的相关性。结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职业自我效能感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任职现状的体验。方法采用半结构式的深入访谈法对9名军队疗养院文职护士进行访谈,通过现场录音收集9名护士录音资料,并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做归纳整理及分级。结果提炼得出4个类别:1非现役文职护士承担了类似于军人的职责和任务。2非现役文职护士接受类似军人护士的管理。3非现役文职护士待遇有待提高。4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发展存在瓶颈现象。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是军队疗养院不可或缺的护理人才,在疗养院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非现役护士的职业体验,针对性地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非现役文职护士的流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某部队综合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人格特征,为选拔优秀护士人才提供人格特征参考依据。方法采用“Y-G人格测验”问卷及自制调查问卷,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66名和聘用制护士311名,分析非现役文职护士和聘用制护士的人格特质和性格类型特征。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和聘用制护士在O、Co、AG、S共4个人格特质上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型性格类型上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的D型较多(66.7%);非现役文职护士没有E型性格类型,而有4个聘用护士为E型性格类型。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与聘用制护士的人格特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人格特征较为理想,说明部队选拔的非现役文职护士职业心理素质较好。  相似文献   

7.
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及其应对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应对方式,了解其身心状态,促进非现役文职护士维护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方法使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应对方式量表对73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及相关性研究。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平均分为(2.80±0.45)分,高于军人护士但低于常模(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高于女军人常模,自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因子低于女军人常模(P〈0.01);非现役文职护士主要采取解决问题和求助两种积极的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与解决问题因子呈正相关(r=0.382,P〈0.05)。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自我效能感较强,应对方式积极,护理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她们的优势,积极引导和组织.提升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田静  杨秋海  洪威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1043-1044
目的调查军队疗养院不同护士群体的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及两者的关系。方法应用MBI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军队疗养院的不同护士群体进行调查。结果军队疗养院的不同护士群体在情感衰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3个分量表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非现役文职和聘用合同制护士在情感衰竭和去人格化分量表上的分值明显高于军队护士,而在个人成就感分量表上非现役文职护士和聘用合同制护士的评分明显低于军队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和聘用合同制护士在躯体化和抑郁两个因子上分数明显高于军队护士和国内常模,情感衰竭、去人格化两个维度与SCL-90各因子显著相关。结论军队护士、非现役文职护士及聘用合同制护士相比,非现役文职护士及聘用合同制护士有较高的工作倦怠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非现役文职护士及聘用合同制护士是工作倦怠的重点预防和干预对象,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工作倦怠的降低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心理授权情况,为促进其成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便利抽样选取某军队疗养院2007-09—2009-09招聘的86名非现役文职护士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和Spreitzer编制,李超平等修订的心理授权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资料和心理授权调查。结果 86名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授权总分处于良好水平,各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是自我效能、工作意义、工作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力;本科组非现役文职护士自我效能和工作自主性得分均高于大专组(P<0.01,P<0.05);而两组间在工作意义和工作影响力维度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授权情况良好,护理管理者应积极搭建非现役文职人员成长成才的平台。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和职业生涯规划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原因,提出对策。方法随机抽取杭州3所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100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结果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满意度偏低,职业生涯规划欠清晰,呈现多样性。结论军队疗养院管理者应重视、肯定和关心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为其创造公平、良好的工作环境,尊重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意愿,提供培训和晋升机会,以稳定非现役文职护士群体,保障疗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手术室军人护士和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源和应对方式,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40名军人及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军人和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水平总分分别为(2.43±0.62),(2.58±0.6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军人护士在专业及社会地位上压力得分、工作量压力得分、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压力得分分别为(2.33±0.57),(2.51±0.79),(2.42±0.85)分,与非现役文职护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军人及对压力源所采用的应对方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军人及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不同,护理管理者要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岗前培训期间心理健康状况与应对方式,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175名岗前培训的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除精神病性与中国常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总分和各因子得分均低于中国常模与军人常模(P0.01)。应对方式各因子得分分别为解决问题(0.76±0.19)分、求助(0.62±0.24)分、退避(0.46±0.25)分、合理化(0.39±0.19)分、幻想(0.38±0.23)分、自责(0.23±0.21)分。SCL-90总分分别与成熟型应对方式解决问题、求助呈负相关(P0.01或P0.05),与不成熟型应对方式自责、幻想、退避呈正相关(P0.01),与混合型应对方式合理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其应对方式有显著相关性,岗前培训期间应关注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其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拓展训练对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将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136例随机分为拓展训练组(n=70)和常规教育组(n=66),于任职初期、心理训练前(任职1~3年)及心理训练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心理训练后两组SCL-90总分及各因子得分均低于训练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训练后两组间除躯体化、敌对及其他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拓展训练组均低于常规教育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拓展训练对非现役文职护士心理健康影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李玲 《中国疗养医学》2009,18(11):987-988
在部队疗养院改革发展的今天,非现役文职人员成为新生事物融入到改革的潮流中。本文从思想政治素质、专业素质、军人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及人文素质等方面,阐述了非现役文职护士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以使非现役文职人员更快更好地适应部队疗养院的工作,发挥她们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与心理健康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第4期全军海、陆、空文职护士骨干培训班的80名文职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文职护士SCL-90各因子及总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1,P0.05),提示文职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常模;不同职称和学历的护士工作压力源有明显差异(P0.01);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压力源呈正相关(P0.05)。结论:非现役部队文职护士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存在很大的工作压力,故部队护理管理者应引起重视,着力改善非现役文职护士的身心健康状况,缓解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授权对军队疗养院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方法 2013年5-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军队疗养院的50名护士,采用心理授权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军队疗养院护士的心理授权得分为(3.26±0.35)分,工作投入得分为(3.56±0.33)分,军人护士心理授权、工作投入(除活力外)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非现役文职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投入与心理授权呈正相关(r=0.329,P=0.020);心理授权的4个维度影响护士工作投入的奉献和专注维度(F=3.652,P=0.012,R2=0.245;F=4.483,P=0.004,R2=0.285),其中自我效能是一个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军队疗养院护士的心理授权与工作投入评价处于中等水平,心理授权评价越高,工作投入程度越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状况以及离职意愿,同时探讨三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南京军区杭州疗养院的60名非现役文职护士,采用工作满意度量表、总体工作满意度量表、组织承诺问卷和离职意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在工作的满意度、组织承诺、离职意愿三者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互影响,其中工作满意度与组织承诺之间存在密切的正相关,离职意愿与工作满意度及组织承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而非现役文职护士对薪酬的期望水平对三方面都有影响。结论疗养院的管理者应重视提高非现役文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程度,增强组织凝聚力,降低离职率,提高疗养院管理的效率,适当增加非现役文职护士薪酬可降低离职意愿。  相似文献   

18.
李艾莲  陈文瑶  程笑  沈婷 《全科护理》2012,10(26):2476-2477
[目的]研究非现役文职护士压力源、对工作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2名军人护士及18名非现役文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调查两组护士的压力源,满意度量表(MMSS)调查非现役文职护士对工作的满意度。[结果]非现役文职护士在专业及社会地位、工作量、工作环境和资源方面压力源得分显著高于军人护士(P〈0.05)。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满意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低水平,接近3.12分±0.61分,其中职务、倒班情况、工作参与程度、健康状况、职称以及从业前对职业了解与否是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军人护士及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源不同,应针对影响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提高其工作满意度,保证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军队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特质应对方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的特质应对方式。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采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303名非现役文职护士进行心理评估。结果消极应对方式得分(23.60±6.45)与积极应对方式得分(37.15±6.41)均高于常模(P0.01),以人口学资料分组,其应对方式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军队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准入条件设置上应进行与征兵标准相同的心理健康测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沿海地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压力情况,为促进其心理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青岛地区某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56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李小妹等修订的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工作压力源调查。结果沿海地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源各维度均分及总均分介于轻中度之间,各维度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是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方面的问题、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的问题、病人护理方面的问题、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问题、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工作压力源中前五位分别是非护理性工作工作太多、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工作量大、无用的书面工作太多及晋升机会少。结论沿海地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工作压力处于轻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应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以缓解沿海地区军队疗养院非现役文职护士的工作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