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心肺分流术手术过程中肺的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的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患者20例,在体外循环(CPB)前,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1、3、5、10 min分别采右心房与肺静脉血检测中性粒细胞(PMN)、中性粒细胞粘附分子(CD11b)、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血中上述物质的水平,肺静脉明显高于右心房,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各时点较CPB前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体外循环过程中肺的炎性介质和氧自由基显著升高,特异性地提示肺发生了炎性反应并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肺损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停跳和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对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CD11b表达、血浆丙二醛(MDA)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的影响。方法3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不停跳组(n=15)和停跳组(n=17)。在不同时间点采静脉血测定PMN CD11b表达、血浆MDA水平和血清心肌酶水平。结果两组PMN CD11b和血浆MDA水平在体外循环开始后均显著升高,在体外循环结束后停跳组显著高于不停跳组。术后血清心肌酶水平停跳组显著高于不停跳组。结论体外循环本身可导致PMN CD11b和血浆MDA的升高,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使PMNCD11b、血浆MDA进一步增高;不停跳手术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停跳手术。  相似文献   

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9,(5):441-444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不同时期(急性期、稳定期)诱导痰中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7(IL-17)、中性粒细胞(PMN)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弋矶山医院、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诊疗的80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性期、稳定期各40例患者,并以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对象的诱导痰中IL-8、IL-17、PMN以及血清IL-8、IL-17的水平,并将稳定期COPD患者的痰炎性因子与BODE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COPD患者诱导痰IL-8、IL-17、PMN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COPD急性期的痰炎性因子水平高于稳定期组(P<0.05);稳定期COPD患者诱导痰的IL-8、IL-17、PMN水平和BODE指数均呈正相关性(r=0.804,r=0.742,r=0.637,P<0.001)。结论:IL-8、IL-17、PMN参与了COPD病程始终,检测诱导痰中的炎性因子对评估病情、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去白细胞血预充对围体外循环(CPB)期婴儿血浆炎性因子TNF-α、IL-6、IL-8、NE的影响.方法 60例<1岁的室间隔缺损患儿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去白细胞血预充,对照组用常规库血预充.用ELISA法测定围体外循环期8个时点(CPB开始前、主动脉阻断10min、主动脉开放10min、CPB结束后2、6、12、24和48h)的血浆TNF-α、IL-6、IL-8、NE浓度.结果 TNF-α、IL-6、IL-8、NE的浓度均在CPB开始后明显升高(P<0.01),CPB结束后2h达到高峰.实验组CPB后的TNF-α、IL-6、IL-8、NE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 去白细胞血预充可减少围体外循环期婴儿炎性因子TNF-α、IL-6、IL-8和NE的产生,减轻体外循环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5.
中性粒细胞及其CD11b在大鼠哮喘中的表达及地塞米松调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大鼠哮喘中性粒细胞(PMN)及其CD11b的表达水平及地塞米松的调控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哮喘模型,随机分成三组:哮喘组(A组)、正常对照组(C组)、地塞米松治疗组(D组).以流式细胞术检测血PMN CD11b的平均荧光强度(MFI),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肺组织行细胞计数.结果:A组CD11b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D组显著低于A组但高于C组(P<0.01).BALF和肺组织中PMN计数A组显著高于C组(P<0.01);D组肺组织PMN计数显著高于A组(P<0.01),但BALF中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D11b和BALF中PMN计数呈显著正相关(r=0.789,P<0.01,n=27).结论PMN计数及其粘附能力在哮喘时表达增加,地塞米松可能抑制其黏附能力但加重其在肺组织中聚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PMN)黏附分子表达和细胞因子释放对体外循环(ECC)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和意义。方法30例行ECC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后、ECC结束时、ECC结束后4h、ECC结束后8h、术后第1天晨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MN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水平。结果ECC前的PMN数量和其他时点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CC前CD11b、TNF-α、IL-6、IL-8水平和ECC结束时、ECC结束后4h及ECC结束后8h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第1天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CC导致PMN数量增多,CD11b表达增高,细胞因子TNF-α、IL-6、IL-8释放增多,从而加剧炎性反应扩散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吸入NO对胎粪吸入性肺炎肺泡灌洗液中白细胞数目、IL8的影响。方法通过建立实验性胎粪吸入性肺炎家兔模型,在不同氧浓度下以不同剂量的NO吸入干预12h,观察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数目及其分类的变化,并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IL8含量,对IL8含量与BALF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相同氧浓度下的正常对照组比较,各非干预组和干预组的BALF中性粒细胞及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P分别<0.05)。21%O2或100%O2下,非干预组和干预组间的白细胞计数无显著差别(P>0.05);但100%O2下,10×10-6、20×10-6NO干预组的中性粒细胞数(%)比非干预组显著降低(P分别<0.05)。相同氧浓度下非干预组和干预组IL8含量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10×10-6、20×10-6NO干预组IL8含量比非干预组显著减少(P<0.05);不同氧浓度下相同剂量NO干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氧浓度下,吸入不同浓度NO后,IL8的含量与PMN百分率具有正相关性(相关系数r=0.596,P<0.05)。结论10~20×10-6NO的吸入可以通过抑制PMN趋化因子IL8的释放从而抑制PMN在肺组织的聚集,起到一定的抗炎、抗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小儿体外循环(CPB)引起的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和抗炎细胞因子白介素-10(IL-10)的水平及中性粒细胞(PMN)凋亡率的动态变化,探讨CPB前后PMN凋亡及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与规律。方法选择于CPB时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30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复温前(T2)、停CPB即刻(T3)、术后24h(T4)及48h(T5)6个时间点取外周血,ELISA法检测血浆TNF-α、IL-8和IL-10水平,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血浆TNF-α水平、IL-8水平及PMN凋亡率在T2与T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与T0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T4、T5与T0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IL-10水平在T2、T3、T4与T0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5与T0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结束时,血浆TNF-α水平与PMN凋亡率呈负相关(r=-0.578,P<0.05);血浆IL-8水平与PMN凋亡率呈负相关(r=-0.455,P<0.05);血浆IL-10水平与PMN凋亡率呈正相关(r=0.374,P<0.05)。结论CPB引起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8水平升高,抗炎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PMN凋亡率下降;致炎细胞因子TNF-α、IL-8可能抑制PMN的凋亡;抗炎细胞因子IL-10可能促进PMN的凋亡。  相似文献   

9.
郭盛  齐海   《中国医学工程》2010,(4):10-12,16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患者肺静脉血中CD11b、ICAM-1、NE、ET-1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主动脉阻断时间30min以上的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实验组(U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静注乌司他丁1.2×104 U/kg,C组不用乌司他丁,用等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在麻醉诱导后(T1)、主动脉开放10min(T2)、停机后10min(T3)和1h(T4)测定肺静脉血粘附分子CD11b、ICAM-1、NE、ET-1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中性粒细胞CD11b的活性表达,ELISA法测定肺静脉血ICAM-1、NE、ET-1浓度。结果1.麻醉诱导后两组患者肺静脉血CD11b、ICAM-1、NE、ET-1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2.CPB开始后各时点CD11b、NE、ET-1的水平明显上升(P0.05)。U明显低于C组(P0.05)。3.停机后1 h(T4)对照组(C组)肺静脉ICAM-1值逐渐上升并超过基础值,实验组逐渐下降至基础值,差异明显(P0.05),两组比较U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1.体外循环可引起静脉中CD11b、ICAM-1、NE、ET-1水平升高,导致肺损伤。2.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CD11b、ICAM-1、NE、ET-1表达,减轻肺部炎症反应,对体外循环所致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晓蓉  魏继承  陈枫 《重庆医学》2012,41(2):124-126
目的观察葛根素预处理对体外循环(CPB)下心瓣膜置换术患者血中性粒细胞内核因子κB(NF-κB)及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心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葛根素组(P组)和对照组(C组)各20例。P组CPB前将葛根素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静脉输注,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前(T0),主动脉开放后30min(T1),主动脉开放后1(T2)、2h(T3)经桡动脉抽取血标本,每次4mL。流式细胞仪检测血中性粒细胞内NF-κB及IL-6和IL-8的表达阳性率。结果主动脉开放后1、2hP组NF-κB及IL-6和IL-8表达阳性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葛根素预处理可减少中性粒细胞内NF-κB活化及IL-6和IL-8的过度生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对冠脉搭桥术(CABG)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其机能的影响和意义。方法将60例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随机分为体外循环冠脉搭桥(CCABG)组(n=30)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OPCAB)组(n=30),分别于麻醉诱导后、CPB(手术)结束时、CPB(手术)后4h、CPB(手术)后8h、术后第1天晨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用全血细胞计数仪测定PMN数量,流式细胞仪测定PMN凋亡率和PMN表面黏附分子CD11b表达变化,ELISA法测定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PMN凋亡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CCABG组PMN凋亡率在围CPB期明显降低,PMN数量、CD11b表达、血浆弹性蛋白酶浓度则明显升高,透射电镜下可见典型的PMN凋亡细胞。OPCAB组各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CPB导致PMN的凋亡受抑,PMN数量增加、生存周期延长、CD11b表达上调、脱颗粒释放弹性蛋白酶增加,从而加剧炎症反应扩散和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改良超滤对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随机分为改良超滤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体外循环后 20min、术后 6h、术后 24h采桡动脉血,测定TNF -α、IL- 8、IL -10活性。结果:与基础值相比,对照组TNF -α体外循环结束至术后 6h升高 (P<0. 05),超滤组无变化(P>0. 05),体外循环后 20min至术后 6h超滤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IL 8体外循环结束至体外循环后 20min2组均高于基础值,对照组术后 24h升高(P<0. 05),术后 24h超滤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IL- 10体外循环后 20min升高 (P<0. 05),各时间点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改良超滤可减轻婴幼儿围体外循环期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MPS)药物干预对体外循环后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的影响及其肺保护作用。方法:将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分为MPS组和对照组,两组麻醉、体外循环及心肌保护方法相同。MPS组术前静脉给予MPS 1g,术后分4次给予MPS 125mg/6h静脉注射,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生理盐水。分别于T1=主动脉阻断前、T2=主动脉开放后5min、T3=主动脉开放后2h、T4=主动脉开放后6h、T5=主动脉开放后12h、T6=主动脉开放后24h、T7=主动脉开放后48h共7个时点抽取桡动脉血检测细胞因子TNF-α、IL-6、IL-8、IL-10血清水平变化;分别于以上前6个时点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吸入氧浓度(FiO2)、算出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呼吸指数RI和氧合指数OI=(PaO2/FiO2)。记录两组患者的ICU滞留时间以及气管插管拔除时间。结果:MPS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10.24±2.12 h,对照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14.31±1.32 h,MPS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S组ICU滞留时间20.14±2.52 h,对照组ICU滞留时间20.32±2.82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治愈出院。MPS组及对照组分别进行PA-aO2、RI和PaO2/FiO2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只有在T5和T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点对照组TNF-α、IL-6、IL-8水平明显高于MPS组,从T3到T5三个时点逐渐升高,到T6开始逐渐下降。MPS组IL-10水平从T2到T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T3时点达到峰值。结论:MPS干预可抑制TNF-α、IL-6、IL-8等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提高抗炎细胞因子IL-l0的水平,抑制了CPB后的炎症反应,减轻了肺损伤,对CPB术后有很好的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前列腺素E1在心内直视术中对再灌注心肌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前列腺素E1(PGE1)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对细胞因子IL-6,IL-8,IL-10的影响及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收治30例单纯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膜病变且需在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PGE1组(经静脉内滴注Lipo-PGE1 0.04 pg.kg-1.min-1,从手术开始直到结束,n=15)和对照组(未应用PGE1,n=15).通过测定围手术期5个时间点血清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CK-MB及心肌肌钙蛋白T(cTn-T)的水平,研究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CK-MB及cTn-T的变化情况与PGE1对细胞因子和再灌注心肌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8、CK-MB和cTn-T水平在升主动脉开放后均有明显升高,尤其在主动脉开放后2 h,但对照组明显高于PGE1组P<0.05;血清IL-10水平也明显升高,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IL-6、IL-8水平和CK-MB水平相关(r2=0.40,r2=0.38;P>0.05).IL-6、IL-8水平和cTn-T水平相关(r2=0.56,r2=0.14;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PGE1通过抑制IL-6、IL-8的释放,下调促炎因子/抗炎因子间的平衡,减轻心肌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使用肝素涂层的膜肺对心肺转流时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IL-6、IL-8水平和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9例择期双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肝素涂层膜肺组(H组,n=15)和普通膜肺组(C组,n=14).术中持续监测ECG、HR、SpO2、MAP、CVP、心排血量(CO);术前、体外循环(CPB)前、主动脉开放前及开放0.5、1、2、6 h时点测定IL-6、IL-8水平;术前、CPB前及主动脉开放1.5、2、6 h时点测定血气,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和氧合指数(PaO2/FiO2),同期监测气道压并计算肺的顺应性.结果 2组患者在主动脉开放前、开放0.5、1、2、6 h各时点IL-6、IL-8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1);开放前、开放0.5、1 h时点H组IL-6、IL-8较C组明显降低(P<0.05),CPB前及开放2、6 h时点H组IL-6、IL-8较C组轻度降低(P>0.05).2组开放后各时点较CPB前气道阻力轻度升高,但2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组患者主动脉开放1.5、2、6 h与术前相比PA-aDO2显著增加、PaO2/FiO2显著降低(P<0.01),但H组和C组间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肝素涂层膜肺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但对肺功能无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基质金属蛋白酶-9在体外循环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中性粒细胞(PMN)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了解其在体外循环(CPB)炎性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例接受CPB的患者,分别在CPB开始前、开始后5min、结束时、结束后1h和结束后6h采集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方法检测血浆MMP-9和TNF-α浓度,流式细胞仪测定CD11b。结果:①血浆MMP-9和TNF-α的浓度及粘附分子CD11b的活性在CPB期间逐渐升高,在CPB结束时达到最高峰值,之后呈下降趋势。②围CPB期血浆MMP-9、TNF-α浓度变化与CD11b之间呈正相关性,CPB结束时血浆MMP-9浓度与主动脉阻断时间最有相关性。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在CPB炎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MP-9可能通过转化TNF-α,调节PMN粘附分子CD11b的表达而参与CPB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人脑内IL-6和IL-8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Ulinastatin)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患者脑内IL-6和IL-8的影响。方法择期心脏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n=10)和ulinastatin组(U组,n=10)。U组在CPB机预充液中加入30万u乌司他丁,分别于切皮前(T1)、CPB前(T2)、主动脉开放心脏复跳后5min(T3)和关胸后10min(T4)抽动脉血和右颈内静脉球部血,测定致炎性细胞因子IL-6和IL-8水平。结果在CPB后,两组病人动脉、颈静脉球部血IL-6和IL-8水平较CPB前明显增高(P<0.05),且颈静脉球部血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组内同时点动脉血(P<0.05)。与C组比较,CPB后U组动脉血IL-6和IL-8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颈静脉球部血IL-6和IL-8水平降低更明显(P<0.01)。C组1例病人术后早期出现逆行性遗忘,U组无1例发生精神障碍。结论乌司他丁在减轻全身炎性反应的同时,也能抑制CPB后脑内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过度诱导,从而可能对CPB后的脑损伤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8.
小儿体外循环对中性粒细胞CD11/CD18表达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儿体外循环(CPB)对中性粒细胞CD 11/CD 18的表达水平,探讨CD 11/CD 18在小儿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30例房室水平左向右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患儿(CPB组)和20例非CPB胸科或腹部手术患儿(对照组)被纳入本研究对象,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转流后10~15 m in、体外循环转流结束、术后2 h和术后第1、2、3天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11/CD 18分子表达水平,酶联免疫法(EL ISA)定量测定血浆中IL-6、IL-8水平。结果:CPB组体外循环停机后血浆IL-6、IL-8水平开始升高并于术后2 h达峰值(P<0.05),随后开始下降,但仍高于诱导后水平(P<0.05);对照组血浆IL-6、IL-8水平于术后2 h达峰值(P<0.05),但其变化幅度小于CPB组相应时间点的值。CPB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11b/CD 18表达水平于转流后10~15 m in明显升高(P<0.05)并达峰值,术后第1、2天低于基础水平(P<0.05),第3天与基础水平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11b/CD 18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PB组和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11a/CD 18、CD 11c/CD 18表达水平于各时间点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儿体外循环可促发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 11b/CD 18表达水平增高,而对CD 11a/CD 18和CD 11c/CD 18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影响,CD 11b/CD 18在小儿体外循环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体外循环(CPB)患者中性粒细胞(PMN)核因子κB(NF-κB)活性及整合素CD11b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30例行CPB心瓣膜置换术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异丙酚麻醉维持组)和对照组(咪唑安定麻醉维持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CPB开始后30min、CPB停止后30min、4h、24h抽取挠动脉血3ml,运用电泳迁移率实验检测NF-κB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11b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和t检验进行组间差异的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间PMN NF-κB活性和CD11b的表达.结果:两组患者PMN NF-κB活性在CPB停止后30min达到峰值,观察组在CPB开始后30min、CPB停止后30min、4h、24h PMN NF-κB活性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CPB开始30min后 PMN CD11b表达水平呈递增的趋势,CPB停止后30min、4h、24h 3个时间点上观察组PMN CD11b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同咪唑安定相比,异丙酚可以减低CPB患者PMN NF-κB活性和CD11b表达,明显抑制体外循环患者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0.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置换术中细胞因子水平,了解它们的变化规律。方法 11例体外循环(CPB)下二尖瓣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阻断后5min,主动脉开放后10min、1h、2h、4h、24h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结果IL-6、IL-8、IL-10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h左右达到高峰(P<0.01)。之后逐渐下降,到主动脉开放后24h已显著下降。TNF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在主动脉开放后24h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P<0.01)。结论CPB下二尖瓣置换术中既有促炎因子水平的升高,又有抗炎因子的激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