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SM复合膜保鲜杨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SM复合膜透水蒸气性,并将其应用于杨梅的保鲜实验。结果表明,SM复合膜最佳配方为:壳聚糖含量0.75 g,冰乙酸含量0.60 mL,SA含量0.50 g,且透水蒸气性达到最低为4.3308(mg·cm~(-2)·d~(-1));优化膜处理的杨梅常温下贮藏6天时,Vc、总酸、可溶性总糖含量比Control组杨梅分别提高了43.86%、12.96%、19.08%;低温6℃下贮藏15天时,Vc、总酸、可溶性总糖含量比Control组杨梅分别提高了34.23%、9.30%、17.65%。这证明,优化膜处理可有效延长杨梅室温、低温下的贮藏保鲜时间。  相似文献   

2.
陶希芹 《山东化工》2015,(6):20-22,24
透水量的大小可以作为壳聚糖/纳米Ti O2复合膜保鲜效果好坏的标准。以透水量为目标函数,对壳聚糖用量、Ti O2用量和甘油用量进行L9(3)3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每100g复合膜溶液中壳聚糖2.0g,纳米Ti O20.03g,甘油2.5g,壳聚糖复合涂膜的透水量达到最低,在此含量下,将其应用于鲤鱼的保鲜,并对挥发性盐基氮、微生物指标、感官指标等进行测定,复合膜可以达到较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纳米SiOx对壳聚糖复合膜透氧和透湿的影响,采用共混法制备了不同纳米SiOx添加量的壳聚糖复合膜,并用红外(IR)和透射电镜(TEM)对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同时考察复合膜中不同添加量的纳米SiOx对猕猴桃呼吸强度和失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纳米SiOx添加量分别为0.01、0.03、0.05 g·(100 mL)-1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的O2透过系数分别为32.61、24.89、31.48 mg·cm-2·d-1,水蒸气透过系数分别为91.68、73.62、85.35 mg·cm-2·d-1。特别是当纳米SiOx添加量为0.03 g·(100 mL)-1时,纳米SiOx/壳聚糖复合膜的O2透过系数及水蒸气透过系数达到最低,分别较壳聚糖单膜降低了34.40%和22.85%,猕猴桃呼吸高峰延迟了7 d。实验结果证实通过控制纳米SiOx的添加量,可以调节复合膜的透氧量和透水量,并能有效抑制采后呼吸,提高猕猴桃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壳聚糖(CS)和聚氧化乙烯(PEO)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得CS/PEO纳米纤维膜,利用正交实验优化静电纺CS/PEO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工艺条件;研究了CS/PEO纳米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及其应用于圣女果的包装保鲜,并与CS/PEO流延膜(简称流延膜)、浸渍CS/PEO溶液的普通保鲜膜(简称涂膜)、基于普通保鲜膜的CS/PEO纳米纤维复合膜(简称复合膜)、普通保鲜膜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正交实验得到静电纺CS/PEO纳米纤维膜的最佳条件为CS与PEO质量比8:2,电压16 kV,接收距离10 cm,在此条件下制得的CS/PEO纳米纤维膜的拉伸强度为14.2 MPa,断裂伸长率为43.6%;CS/PEO纳米纤维膜、流延膜各组分之间存在强的相互作用并具有很好的相容性;使用最佳条件下制得的CS/PEO纳米纤维膜包裹圣女果,相对于用流延膜、涂膜、复合膜、普通保鲜膜、其他条件下制得的CS/PEO纳米纤维膜包裹圣女果,其保鲜效果最好,用其包裹圣女果12d后,圣女果失重率最小为6.3%,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289.2μg/g。  相似文献   

5.
纳米SiO2/PP复合保鲜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PP薄膜为基材、表面涂布纳米SiO2溶液,利用等离子体处理制备出SiO2/PP复合保鲜薄膜.通过红外、扫描电镜对复合保鲜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涂覆在薄膜表面的SiO2:与PP发生反应生成了Si-O-C结构;SEM表明,涂覆在薄膜表面的SiO2在等离子体的作用下呈现较为规则排列的迷津结构.透湿性能、拉伸强度和摩擦性能测试表明,与纯PP相比,复合保鲜薄膜的透湿率降低,拉伸强度增大,摩擦因数减小.利用该保鲜薄膜对草莓进行包装,考察对保鲜效果的影响,发现草莓在贮藏到第13 d时,失重率为6.9%、腐烂指数为19%、有机酸含量(质量分数,下同)为0.28%、可溶性同形物为6.1%、维生素C(Vc)含量为0.42 mg/g,保鲜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6.
通过涂膜法制备得到壳聚糖/PE复合膜和壳聚糖/纳米ZnO/PE复合膜,并分别对澄海猪头粽进行真空包装,在储存期第0、2、4、6天,通过测量感官特性、色度、TBARS值,比较膜的保鲜效果。结果发现,随着储存时间的增加,每组猪肉粽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腐变。与普通PE膜的真空包装相比,壳聚糖/PE复合膜和壳聚糖/纳米ZnO/PE复合膜对猪头粽都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壳聚糖/纳米ZnO/PE复合膜的保鲜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7.
利用壳聚糖膜在果蔬上的保鲜效果,并通过纳米纤维素对壳聚糖膜在性能上的加强,以求制得保鲜效果更好的膜。本研究首先以糠醛渣为原料制备了纳米纤维素,然后分别以2%的壳聚糖+1.5%的醋酸溶液+(0~10%)的纳米纤维素制得纳米纤维素-壳聚糖复合膜。发现在机械强度上,纳米纤维素含量为4%的复合膜性质最好,并随着纳米纤维素含量的增加,复合膜吸水性,透湿性以及断裂伸长率都逐渐的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8.
以马铃薯淀粉为原料,以生物法对淀粉进行改性,普鲁兰酶可以专一性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的α-1,6糖苷键提高直链淀粉含量,从而提高淀粉膜性能,同时以尿尿素为增塑剂,淀粉纳米晶(SNC)与纳米氧化锌(ZnO)为复合增强剂,采用流延法制备复合膜。以单因素试实验验 研究考察了增塑剂种类及用量、增强剂种类及用量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普鲁兰酶可以专一性切开支链淀粉分支的α-1,6糖苷键提高直链淀粉含量,从而提高淀粉膜性能。 以利用正交实验试验法探究淀粉酶解工艺,以复合膜的拉伸强度为指标,得到马铃薯淀粉的最佳酶解工艺为:酶用量0.8U/g,反应温度50℃,pHpH 4.0,反应时间2h。与未经酶处理的复合膜相比,马铃薯淀粉复合膜拉伸强度增加19%,断裂伸长率增加42.8%,透明度增加5.6%,雾度下降67.4%,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98.4%,透油系数下降52.6%。  相似文献   

9.
大豆蛋白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二烷基磺酸钠为分散剂,采用超声波分散技术将不同掺杂比的纳米二氧化钛引入大豆蛋白成膜液中,用流延法制得分散均匀的纳米复合膜.随着纳米二氧化钛用量的增加,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先增大后减小,透湿性和透氧性则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变化.当纳米二氧化钛质量为大豆蛋白1/200时,复合膜的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都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大豆蛋白膜提高了106%和112%;而复合膜的透氧系数则最低,比大豆蛋白膜低了近7.5倍.  相似文献   

10.
程军  张婉莹  赵婉君  曹攀婷 《塑料工业》2022,50(1):62-67,168
以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粉体为添加剂,通过苯乙烯与顺丁烯二酸酐的聚合,成功制备了苯乙烯-马来酸酐-纳米碳化硅(SMA-纳米SiC)及苯乙烯-马来酸酐-纳米金刚石(SMA-nano diamond)复合薄膜材料。通过热重分析(TG)、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吸附复合膜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SMA-纳米SiC及SMA-纳米金刚石复合膜的吸水性及其对二价铜(Cu2+)离子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无机纳米颗粒的添加均提高了复合薄膜的耐热特性,提高了热分解温度。当纳米粉体含量在0.8~1.2 g之间,可以获得较为均匀的泡沫状多孔复合薄膜。浸泡6 h,纳米SiC添加量为1.0 g的复合膜吸水率低至4.81%。纳米金刚石添加量为1.0 g,复合膜吸水率低至3.52%。适量的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可以提高复合膜的耐水性能。SMA-纳米SiC及SMA-纳米金刚石复合膜材料均对Cu2+离子具有一定的吸附特性,泡沫状复合膜吸附性能最佳。纳米SiC及纳米金刚石能够有效改善SMA膜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  相似文献   

11.
(Ni-P)-纳米TiO2微粒化学复合镀层的摩擦特性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通过对化学镀Ni-P合金,化学复合镀(Ni-P)-微米SiC微粒复合镀层和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研究与比较,探讨了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的摩擦学特性;研究发现化学复合镀(Ni-P)-纳米TiO2微粒复合镀层由于其良好的组织与性能,滑动磨损过程中具有低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性。这种良好的摩擦学特性在高载荷下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2.
以钢板为基体,在普通氯化物镀锌液中加入碳化硅制得Zn-SiC 复合镀层。研究了电流密度、温度以及 SiC、氯化铵的质量浓度对镀层耐蚀性和显微硬度的影响,得到制备 Zn-SiC 复合镀层的较佳工艺条件:电流密度 0.5~1.0 A/dm2,温度 20~25℃,SiC 10~11 g/L,氯化铵 250~260 g/L。在较佳工艺下,Zn-SiC 复合镀层中 SiC 的质量分数为 0.75%,耐蚀性优于纯锌镀层,镀层中 SiC 的存在有利于生成晶粒细小、致密且显微硬度较高的镀层。  相似文献   

13.
为大幅降低溶剂再生过程中的解吸能耗,提出了膜解吸再生新工艺。考察了交联剂类型及其质量分数、温度、流速等工艺条件对解吸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解吸温度为35℃,CO2吸收富液流速为1 709 mL/min时,以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质量分数50%)为交联剂的甲基聚硅烷-聚丙烯腈复合膜,实现了CO2从解吸富液中的有效分离,CO2富集因子达24.4,渗透通量为969.6 g.m-2.h-1。  相似文献   

14.
In this study, polydimethylsiloxane (PDMS)‐coated polyethersulfone (PES) composite membrane was prepared for gas separation. “Film casting” and “dip‐coating” techniques were used for producing selective PDMS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PES support. The effects of coating technique and conditions including coating solution concentration and curing temperature on permselectivity of CO2, CH4, and N2 were investigated. The prepared PES support did not provide any selectivity to the gases. When the concentration of PDMS coating solution was increased, initially permeability of CO2 was rapidly dropped and then gradually reached to an almost constant value. The optimum concentration of coating solution was 5 wt%. Curing temperature showed no pronounced effect on the CO2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In “film casting” method, double coating showed superior permeability and selectivity. However, triple “dip‐coating” was promising. The selectivity of composite membrane prepared by “dip‐coating” was higher than “film casting” method. CO2/N2 and CO2/CH4 selectivity of five sequential dip‐coated composite membranes was 45.5 and 9.3, respectively. POLYM. ENG. SCI., 2013. © 2013 Society of Plastics Engineers  相似文献   

15.
脉冲复合电镀(Ni-P)-纳米微粒SiO2工艺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脉冲电流,制备(Ni-P)-纳米SiO2复合镀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的方法,重点考察了脉冲平均电流密度、脉宽、占空比、搅拌方式及纳米SiO2的添加量对镀层沉积速率、镀层硬度以及镀层中SiO2质量分数的影响,从而遴选出最佳的电镀工艺。同时,对脉冲电镀与直流电镀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宿辉  曹茂盛  王正平 《电镀与精饰》2004,26(2):12-15,30
回顾了有关纳米粒子化学复合镀层的研究进展,综述了纳米微粒在复合镀层中的作用,包括提高镀层的硬度、耐磨减摩性能、耐腐蚀性能、耐高温抗氧化性能、自润滑性能等,分析了影响纳米微粒化学复合镀的主要因素,并进一步论述了该领域现阶段的发展水平及存在的问题,预测了它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溴化丁基橡胶/酚醛硫化树脂复合胶乳的制备与硫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溶液乳化法制备了固含量为9.3%的溴化丁基橡胶/酚醛硫化树脂复合胶乳.以海藻酸钠为膏化剂对复合胶乳进行了膏化浓缩,研究了膏化剂用量对膏化时间、胶乳固含量和胶乳粒径的影响,结果表明膏化浓缩胶乳粒径较大,膏化周期较长,一般需半个月左右才能得到实用的浓缩胶乳.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复合胶乳干胶膜的断面形貌,发现大粒径的膏化胶乳成膜后胶粒间可以较好地融合.通过涂布、烘干和硫化等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60 mm的复合胶乳硫化膜片,并测试了硫化膜片的力学性能和H2渗透性能,结果表明硫化膜片的力学性能较好,其H2渗透率较低,为天然橡胶的9.64%、氯丁橡胶的71.3%.  相似文献   

18.
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膜的透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醋酸纤维素滤膜基底上制备了氨基改性聚硅氧烷复合薄膜,研究了气体种类、温度、压力等对该薄膜气体渗透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薄膜对不同气体的渗透系数与气体的临界温度和操作温度具有一定的指数相关,与薄膜两侧的压力差则为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9.
针对Cu-Sn-Zn合金镀层自润滑性能差的缺点,在Cu-Sn-Zn合金镀液中加入聚四氟乙烯(PTFE)乳液,采用电沉积方法在45#钢表面制备了Cu-Sn-Zn-PTFE复合镀层。镀液组成和工艺条件为:焦磷酸铜24g/L,氯化锌12g/L,甲基磺酸锡15g/L,焦磷酸钾20g/L,酒石酸钾钠22g/L,全氟辛基磺酸钾18g/L,PTFE乳液32g/L,温度50~60℃,pH值11.5,电流密度1.2A/dm~2,搅拌转速300~600r/min,时间120min。考察了镀液中PTFE的质量浓度对镀层的耐磨性、显微硬度、结合力、PTFE的质量分数、外观的影响,并表征了Cu-Sn-Zn-PTFE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结构和成分。随着镀液中PTFE的质量浓度的增加,镀层的耐磨性改善,显微硬度和结合力下降,PTFE的质量分数先增大然后保持不变。镀液中PTFE的最佳质量浓度为32g/L,在此条件下制得的Cu-Sn-Zn-PTFE复合镀层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张卫国  李林  姚素薇  郑国钦 《化工进展》2005,24(11):1261-1264
通过化学改性,硅烷偶联剂(A858)与纳米SiO2表面的羟基发生反应,得到亲油性纳米SiO2,提高了SiO2与涂料的相容性。原子力显微镜(AFM)测试结果表明,SiO2粒子的平均尺寸约为50nm,分散均匀。在机械搅拌和超声场共同作用下,将纳米SiO2加入到油漆中,制备了纳米SiO2复合漆。浸泡腐蚀实验、阳极极化及交流阻抗(EIS)测试结果表明,纳米SiO2改善了油漆在NaCl水溶液中耐蚀性,SiO2质量分数为0.91%时,复合涂料的耐蚀性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