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频繁的雷击跳闸事故一直是输电线路面临的最主要自然灾害故障.从输电线路所处的地形及气候环境来看,雷电作用下输电线路出现一定的雷击跳闸难以避免.安康电网地处陕西省南部秦岭巴山区域,当地气候多雨多雷,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占总跳闸率的60%-70%以上.长期运行经验表明,杆塔接地电阻偏大是引起线路反击跳闸的主要原因.低阻值、长期稳定的输电线路杆塔接地网是减少输电线路雷击事故、维护电力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电力装置,功能良好的接地装置是电力运行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袁帅 《电子世界》2012,(13):52-54
雷电对10kV绝缘架空线路有很大的危害性,配电网防雷的目的是避免雷击断线,并使线路因雷击跳闸的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达到配电线路设备的损害几率最小。本报告从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提出防止绝缘导线雷击断线、跳闸的措施,将雷击事故减少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3.
输电工程发展至今,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它是妨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配电系统的平稳运行。据统计,在输电线路的全部跳闸事故中,雷害事故占有1/3以上的比例。当电力线路遭受雷击后,电力线路中将会流过雷电流,雷电流最后导入大地;即使电力线路未遭受到雷击,一旦雷击出现,输电线路上的感应电荷将会朝着导线的两边流动,进而入侵变电站,对电力设备造成破坏。由此可见,研究合理有效的输电线路防雷保护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邓明辉 《通讯世界》2017,(16):239-240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电力行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输电线路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但是一般情况下输电线路都布设在野外,常常会因为受到雷击而造成线路跳闸的问题,此问题在电网事故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所以需要对其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避免出现雷击跳闸问题.本文主要以35kV输电线路作为对象分析雷击跳闸问题,同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希望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曹卓 《通讯世界》2016,(7):143-144
随着电力系统各种防护技术和措施的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也越来越强。然而,由于雷电灾害的不可控性,其仍然是我国输电线路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近年来,输电线路的雷击跳闸率居高不下,而跳闸率又直接与500kV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经济性存在直接的关系,较高的跳闸率严重影响了电网系统的稳定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500kV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的基本现状,在此基础上对引起雷击跳闸事故进行了原因分析,最后分析了提升输电线路防雷综合性能的关键因素与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6.
一直以来,雷击是线路跳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威胁着线路的安全运行,目前线路顶端架设的地线光缆目的之一为引雷,防止雷直接击中导线.虽然雷击中地线对导线影响不大,但被雷击以后必定会降低地线的作用,如果导线失去了地线的保护,线路在雷击期间就更加危险.为进一步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现采取实验调查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配电网络以及山区高压电缆架设工程进展迅速。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自然灾害、人为事故频繁等原因,电力线路经常出现故障。比如雷电活动导致的跳闸现象。对此,本文作者通过对220kV某线雷击跳闸故障进行实例分析,寻找跳闸事故的原因。并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对事故之后的改进措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架空输电线路常用的防雷措施有:架设避雷线,改善杆塔的接地电阻,装设避雷器,加强线路绝缘,采用差绝缘方式,安装避雷针,升高避雷线减小保护角,装设耦合地线等。近几年来,由于环境条件的不断劣化,雷电活动频繁、强度大,架空输电线路因雷击引起的跳闸事故也日益增多,危害很大。本文根据滨州地区是强雷、土壤电阻率高、有地形复杂的山区,而输电线路点多、面广、线长,且暴露在旷野、丘陵或高山的实际情况,就综合防雷措施进行了一些探讨。现场运行经验证明,采取综合防雷措施对提高输电线路耐雷水平、吸收雷电过电压能量、防止绝缘子闪络、断线事故发生、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是十分有效地。  相似文献   

9.
在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雷害是造成跳闸的重要原因,在整体跳闸率中占到40%。通过对雷击跳闸率的计算能够对输电线路防雷水平有一个直观的评估预测。但是传统的计算方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全面反映线路防雷水平。本文里,我们将结合改进的雷击跳闸率计算方法,对输电线路运行及检修措施的设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使其对于电能的供给与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促进了35k V电力线路的发展。但是由于35k V线路长期暴露在外,其经常会受到雷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本文主要对山区35k V线路雷击故障的形式以及线路因受雷击而跳闸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综合防雷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期降低线路雷击事故的发生,保障山区35k V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1.
张菲菲 《通讯世界》2017,(4):161-162
电力公司如果能够精确计算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就能对10kV配电线路具有的防雷的性能进行准确的分析与评估,并且根据10kV配电线路的实际状况采取有效的防雷手段.本文主要内容是对10kV配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2.
架空输电线路具有易于施工,易于检修,成本低和工期短等一系列优点,是电力供应所采用的最主要的输电方式,由于架空输电线路处于暴露的大气环境中,经常会受到气象条件的直接影响,特别是高等级电压的架空输电线路会因高度较高而产生雷击跳闸的事故,因此,应该加强对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工作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分析了架空输电线路架雷击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架空输电线路防雷接地的建议和措施,供同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内电网先后开展了多条频繁雷击跳闸线路的综合防雷技术改造,取得了局部成效,但输电线路整体的雷击跳闸率依然居高不下。本文针对输电线路防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输电线路综合防雷措施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在城市中的10KV配电线路总跳闸的次数中,雷击事故是引起跳闸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一些地势比较复杂、多雷的地区,表现的十分明显。而灭弧防雷间隙是安装在绝缘子串两端的,它是一种新型的灭弧防雷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实例分析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现状、问题,以及灭弧防雷间隙装置的防雷作用进行详细阐述,为其以后更好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任何防雷系统都离不开接地,要做好架空输电线路防雷保护,其核心问题就是要做好接地.输电线路杆塔接地装置作为输电线路重要组成部分,作用是确保外来雷电流入地面,保护绝缘线路设备,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因此,确保接地装置完整性,是降低输电线路雷击跳闸率的主要措施.本文通过对衡阳供电公司所属线路现在进行分析,从特殊条件下输电线路接地网缺陷展开详细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潘广亮 《电子世界》2012,(17):21-22
输电线路雷击跳闸是影响供电安全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输电线路遭受雷击而危害安全可靠运行,需设计合理的防雷接地装置,同时要加强对线路的运行维护管理。本文重点分析了输电线路的防雷接地设计与维护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李炳强 《电子世界》2014,(18):80-81
10kV配电线路由于没有架空地线,电压等级低,线间距离也较小,所以配电网绝缘水平较低,易发生雷击过电压而造成绝缘事故。雷害事故导致配电设备和用户设备的损坏,造成大面积停电,严重的情况下甚至造成人身伤亡,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因此需要对其防雷水平及防范措施进行研究,以期能够减少雷击跳闸次数,提高配电网络供电可靠性,确保电网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减小架空线路的雷击跳闸率,通过研究线路的基本防雷原则,提出了架空线路的一般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19.
雷击跳闸一直是影响l0kV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问题是保障配电网络的电能输送稳定和安全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介绍了配电线路的雷击灾害产生的原因,然后对雷击故障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目前我国的10kV配电线路的防雷现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防雷措施。  相似文献   

20.
刘鸿亮 《电子测试》2017,(14):109-111
针对一起800 k V直流输电线路雷击故障跳闸,分析确定故障性质和雷击点范围,得出负极性雷电是造成直流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由于行波保护动作,启动了控制系统的直流线路故障重启功能,使得故障控制成功后,直流系统恢复运行.根据直流线路易遭受雷击的特点,提出直流线路防止雷电绕击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