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诊断治疗方案(试行)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甚至口咽部,分为功能性GER和病理性GER。功能性GER:常见于6月龄以下婴儿,表现溢乳为主,多发生在餐后,睡眠时较少发生,生长发育不受影响,随年龄增长症状减轻,通常不需治疗。病理性GER:反流频发,且持续时间长,多发生于卧位、睡眠及空腹时。如有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称十二指肠胃食管反流(DGER)。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反流引起的具有一系列食管内、外症状和(或)并发症的临床症候群,需评估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胃食管反流 (GER)是指胃内容物频繁地逆流到食管内 ,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临床综合征。病理性反流伴有症状时称胃食管反流病 (GERD)。近年来GER和慢性咳嗽的因果关系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伴有GERD的慢性咳嗽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减轻 ,但与GER有关的慢性咳嗽患儿没有成人所具有的典型的反酸、烧心等反流症状 ,因而易造成临床医师的误诊及漏诊从而延误诊治。现结合本院 10年来对慢性咳嗽患儿进行动态 2 4h食管pH值监测的研究 ,就与GER有关的慢性咳嗽的发生率、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讨论如下。1 发生率近年来GER与慢性咳嗽的关系已受…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诊断方法及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源 《新生儿科杂志》2005,20(4):185-188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下端食管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动力紊乱、排空延迟,而致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人食管的一种疾病,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发病率高达80%-85%,临床表现上常表现为呕吐,常引起体重不增、食管炎、肺部疾病、呼吸暂停等并发症,已逐年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近年来在胃食道反流的诊治进展方面,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新生儿GER的诊治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胃食管反流(GER)是一种小儿常见的症状,但有关婴儿GER自然过程的报道很少。研究的目的是确定婴儿生后一年内与GER有关症状的发生状况、消失的时间、评价父母报告的有关GER各种症状的发生状况和因GER而需要治疗的婴儿百分数.对象和方法在芝加哥三区(城区、郊区、半农村区)的19个儿科实践调查组,调查了945名13月龄或更小的健康儿的父母,他们均为非南美洲白种人.因早产儿、慢性疾病、发育问题和过去2周内患病可影响食管反流者均除外,总共排除者占适龄儿的8%。ometein等制定的婴儿胃食管反流问卷(IGER)经验证是确切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儿童胃食管反流(GER)临床表现复杂多样,食管外症状是其重要的表现形式,包括与反流相关的呼吸道疾病、耳鼻咽喉部疾病、口腔疾病及神经精神症状等,其因果关系尚未能完全阐明。本文主要描述了GER与哮喘、慢性咳嗽、咽喉炎、喉乳头状瘤、鼻炎鼻窦炎、分泌性中耳炎、牙酸蚀症、明显生命危险事件、婴儿哭吵综合征等关系的研究进展,为儿童GER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GER)的关系。方法对37例慢性咽喉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30例无症状儿作为对照。结果病例组各项食管酸反流指标如酸反流次数、反流≥5min次数、最长反流时间、酸性反流指数及Boix-Ochoa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3~4.144,P均〈0.01)。病例组GER检出率(40.5%,15/37例)高于对照组(3.3%,1/3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617,P〈0.01)。结论GER与小儿慢性咽喉炎关系密切;对常规治疗效果差的慢性咽喉炎患儿要考虑到GER的可能,及时进行有关检测。  相似文献   

7.
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近年来研究表明胃食管反流(GER)是引起或加剧哮喘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采用洛赛克、西沙必利抗反流治疗伴GER的哮喘,旨在研究抗反流治疗对伴有GER的哮喘的治疗作用,以进一步证实GER与哮喘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儿童胃食管反流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口咽部,是一种生理现象,但当反流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到一定程度,达到病理状态和/或给机体带来不适时称胃食管反流病(GERD)。婴幼儿期GER  相似文献   

9.
小儿胃食管反流的观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不受控制地从胃反流入食管。小儿GER发生率较高,2个月的婴儿50%有症状。尽管婴儿期GER常被认为是生理性的,但如不能及时观察护理,本症可成为新生儿期呼吸暂停、窒息,甚至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小儿GER应及早治疗、观察和护理,以减少并发症和降低病死率。我科自2005年2月~2006年2月收治GER患儿26例,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可分为生理性反流和病理性反流。新生儿由于存在食管下端括约肌张力低下、食管清除能力较弱、胃排空延迟等生理特点,导致约70%~85%的新生儿在出生后会出现胃食管反流现象,其中有95%的患儿在无任何治疗干预的情况下可在1岁左右自行缓解[1]。病理性GER,又称胃食管反流病  相似文献   

11.
胃食管反流性咳嗽 胃食管反流(gastro-oesophageal reflux,GOR或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甚至是口咽部.  相似文献   

12.
近端食管胃酸反流与胃食管反流患儿呼吸道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胃食管反流(GER)患儿近端食管胃酸反流与呼吸道症状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食管双pH动态监测法,对31例单纯性呕吐、23例伴有反复呼吸道症状的GER患儿同时监测食管近端和远端pH值的变化,以35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结果单纯呕吐组远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近端食管酸反流指标除最长反流时间外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呼吸道症状组远端食管、近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但单纯呕吐组与呼吸道症状组相比较,无论在近端食管还是在远端食管,各项指标的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远端食管各项酸反流指标均大于近端食管,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近端食管酸反流并不是GER患儿发生呼吸道症状的主要因素,而远端食管酸反流是小儿GER的主要反流形式。  相似文献   

13.
胃食管反流(GER)是指胃内容物不随意地反流到食道,在新生儿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也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用同位素(99mTc-DTPA)胃食管闪烁扫描发现64.5%的新生儿GER筛查阳性,其中足月儿发生率51.7%,早产儿80%。生理性GER的患儿除反流之外,生长发育正常,没有肺部症状,多数在6个月反流消失。病理性GER除呕吐之外,还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包括体重不增,复发性肺炎,激惹,喂养困难,睡眠障碍,呼吸暂停,支气管痉挛和慢性咳嗽等[1]。因此治疗胃食管反流预防并发症是十分必要的。普瑞博思(西沙必利)为一种胃肠道动力药,可加…  相似文献   

14.
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胃食管反流(GER)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属胃肠动力病(GIMD)范畴,其发病机制至今仍存在诸多问题尚未解决。多种因素参与GERD的发病,包括抗反流防御机制降低:下食管括约肌(LES)功能失调、食管清除功能下降、食管组织抵抗力损伤、胃排空延迟等;胃酸、胃蛋白酶主要攻击因子对食管黏膜损害;幽门螺杆菌感染;社会心理因素;Cajal间质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因素。全面理解其发病机制有助于制订治疗方案,改善GERD患儿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胃食管反流 (GER)的筛检价值。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以肝左叶为透声窗 ,经剑突下扫查胃食管反流患儿、正常对照儿童各 55例。分别测量与观察腹段食管长度、GER现象及反流发生频率。结果 腹段食管清晰显示率 1 0 0 % ;正常对照组小儿腹段食管长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长 ;病例组与之比较显示腹段食管长度缩短。彩超检查GER的灵敏性为 98.1 8% ;特异性为 76 .36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清晰显示腹段食管 ;胃食管反流患儿腹段食管长度缩短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胃食管反流的筛检手段。  相似文献   

16.
小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包括从十二指肠流入胃的胆盐和胰酶反流入食管,可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生理性反流可发生在正常的儿童,空腹或睡眠的情况下不发生反流;病理性反流是发作频繁或持续,导致了食管炎、食管不适的症状或呼吸道疾病等。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包括改变生活方式、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要根据对患儿生活质量(尤其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的影响和治疗的经济性来选择治疗方式和药物。儿童大多数病理性反流经保守治疗,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小儿胃食管返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学者对小儿胃食管反流(GER)综合征的研究极为重视。大多数学者认为,返流的主要原因是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不全。GER早期表现是顽固性呕吐,在出生后即可开始,多数类似幽门痉挛。晚期并发营养不良、肺炎、贫血、食管狭窄等,威胁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18.
小儿胃食管返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食管返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指由于全身或局部因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LES)功能不全,胃内容物逆流入食道而产生的上消化道功能紊乱性综合征。该病虽是婴幼儿的常见病,但并不为大多数儿科医师所了解,常容易引起误诊。现认为GER是婴幼儿顽固性呕吐、返流性食管炎和  相似文献   

19.
胃食道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ax,GER)是指因食道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及流入食道的一种常见临床现象。以新生儿和早产儿较常见。多数情况下,GER被视为生理现象,但其发生过于频繁则可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一、发病基础GER发生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0.
24 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24h食管pH监测在婴儿难治性肺炎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意义。方法对57例难治性肺炎患儿进行24h食管pH监测,监测指标包括食管pH〈4.0的次数、反流时间≥5min的次数、最长反流时间、卧位pH值〈4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和Biox-Ochoa评分。结果57例中存在胃食管反流(GER)28例(占49.1%);有呕吐与无呕吐症状患儿各项反流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胃食管反流患儿经促动力剂治疗者,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和咳嗽持续时间均较未用促动力剂治疗者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经正规抗炎治疗效果不佳者,应考虑是否合并胃食管反流,进行24h食管pH监测,以确定病因并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