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溪洛渡水电站灌浆管理信息系统总体采用B/S体系结构,结合数据库技术、无线网络技术、图形图像技术,将灌浆基础数据采集、数据实时监控、数据统计分析、形象展示有机结合在一起。该系统包括数据管理子系统、查询与分析子系统、形象可视化子系统3大子系统,可对灌浆盲区进行无线组网、将灌浆数据实时传输至Internet、对灌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生成灌浆形象展示图形、图表,并可对现场异常进行预警,有助于现场灌浆质量和进度的管理和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灌浆施工管理中存在地层不确定、作业面分散和灌浆效果无法直接观察等难点,质量控制难度大。为解决这些难题,建立了灌浆施工网络监控系统,通过现场布设的传感器将灌浆过程中的流量、压力、密度等数据,实时上传至灌浆记录仪主机,主机过程控制系统根据工艺要求、参数设置自动控制现场灌浆设备,并将数据同时传递至信息管理系统,以达到对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异常报警、统计分析的目的,该系统可为有效控制灌浆施工质量和后期施工决策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苗尾水电站作为一等大1型工程,其帷幕灌浆工程量大、工期紧,施工干扰大,并且灌浆作为地下隐蔽施工工程,所处地质条件复杂,这都给灌浆施工分析与控制带来极大的困难,如何确保灌浆过程质量,这是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和难点。综合运用数据库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图形处理技术和三维可视化技术等,建立基于B/S结构的帷幕灌浆动态监控系统,包括数据导入、实时数据监测、灌浆设计、灌浆成果分析、灌后检查、灌浆统一模型、成果共享、材料核销、进度报告、监控报告和系统管理等11个模块,对灌浆过程中涉及的灌浆信息、压水信息以及检查信息进行动态采集与数字化处理,针对灌浆施工主要控制参数进行动态监控,并实现各种工程信息整合和数据共享,为工程决策与管理提供信息应用和支撑平台。  相似文献   

4.
无线监测系统在泸定水电站灌浆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灌浆监测系统的实现方式一般只对1个或几个孔进行离散的监测,不利于对灌浆现场的监控,同时由于灌浆信息形式的多样化,信息量庞大,系统功能要求越来越高,需要研究新型的系统结构,建立新的理论和方法来应对.自组织形式的无线网络监测实现了对灌浆过程的集中监控和一站式管理,可大大节约施工成本.系统在泸定水电站大坝帷幕灌浆工程中得...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灌浆工程具有“作业隐蔽、数据量大、经验性强”等特点,长期以来其质量控制成为行业面临的难题。以建筑信息模型(BIM)核心价值理念为导向,以提高灌浆分析效率与效果为目标,遵循全过程“实时监控、快速分析、动态反馈”的思路,研究了基于地质信息模型(GIM)的灌浆工程三维可视化分析方法,包括GIM模型的构建与分析方法、灌浆工程参数化与可视化技术、灌浆过程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技术等,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基于GIM的灌浆工程三维可视化分析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方法可实现事前灌浆孔地质条件的预测预判、事中灌浆过程的实时监控与异常诊断、事后成果数据的快速分析与评价,为隐蔽灌浆工程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工程管理效率、控制工程质量、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利用信息化、数字化、自动控制等技术对施工过程中的信息、混凝土温度、混凝土振捣、灌浆等环节进行智能监控和管理。为此,杨房沟水电站依托设计施工BIM管理系统的质量管理功能模块,以及由BIM系统集成的智能温控、智能振捣、智能灌浆、全过程影像采集系统,研发形成了大坝智能建造环境下的质量智慧管理系统。通过实现施工质量信息“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决策反馈”的动态质量管理,解决了EPC建设模式以及传统大坝质量管理存在的施工质量控制、信息收集、分析、决策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成效。  相似文献   

7.
随着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生产力、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推动传统灌浆施工技术创新发展,并响应国家节能环保发展要求,两河口工程应用了智能灌浆系统。智能灌浆系统是利用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将制浆、灌浆、污水处理等设备施工数据整合运用,与云平台软件通过信息网络技术互动,实时监控传输采集反馈施工信息数据,自动存储分析整理生成电子资料等。结果表明:智能灌浆系统提高了灌浆施工质量的可控性,降低了灌浆施工人为的干扰和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了施工人工成本,提升了文明施工形象,促进了灌浆施工技术的发展且节能环保。两河口智能灌浆系统的应用可供类似灌浆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8.
由国电四川南桠河流域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成都西易自动化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灌浆集中监测系统巳成功地在冶勒电站投入使用,标志着高新技术用于灌浆施工取得了重大突破.该系统通过无线和有线方式实时采集现场各子站的原始数据,由中心计算机系统进行整理、归纳、计算和自动生成各种统计图表.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可同时在现场和监测中心对各作生点进行实时监测.是集灌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材料控制、进度管理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具有人机界面友好、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等特点.可大大地减少业主及监理人员的工作量.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现场施工资料、记录、数据,对所论述工程的帷幕灌浆工作进行了统计分析,从而对施工质量和施工要点做出了正确的、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0.
溪洛渡拱坝基础防渗帷幕穿越层间层内错动带、泥化夹层和基体裂隙等地质岩层复杂多变,且渗控标准高、施工技术复杂、灌前透水率大等原因,以致坝基防渗帷幕面临众多困难。基础帷幕灌浆控制采取了从灌浆原材料、灌前施工准备、灌浆施工工艺及灌后质量检查等全过程精细化的控制管理措施;通过定期组织召开的专题会和专家技术咨询会,实现了防渗帷幕灌浆的提前预防、技术方案的实时优化预控管理。为工程在施工管理中敢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新标准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将计算机、GIS、数据库、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相结合的施工数字化管理系统在大岗山水电站中的运用,并详述了三维可视化仿真、施工灌浆、混凝土温控及安全爆破监测4个成果实例。该系统可建立符合现场大坝施工特点的数据采集模式,实现三维可视化查询、混凝土温控查询和分析,以及基础处理工程的过程控制和质量管理。数字化体系的建立能够实现施工数据的集中整合管理与共享,促进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和个性化,为建设方的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在水利工程爆破施工技术规程的基础上,结合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B/S体系结构,建立了一套基于分布式数据库存储方式和无线网络传输的爆破信息共享平台——白鹤滩水电站开挖爆破数字化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爆破基础数据管理、总体开挖方案管理、爆破作业流程管理、爆破器材管理、爆破监测管理、爆破质量检查管理、爆破监测预警、用户权限管理和系统帮助文档。该系统的建立可为现场爆破数字化系统的建设提供数字支持和技术支撑,提高了现场爆破开挖管理和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居甫渡水电站引水隧洞固结灌浆施工工艺,并探讨了固结灌浆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处理措施,工程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樊启祥  周绍武  林鹏  杨宁 《水利学报》2016,47(7):916-923,933
温控防裂、混凝土施工质量和基础质量控制是300 m级特高拱坝建设期重要的技术问题。传统质量管理依赖于从业人员专业素养与责任,无法满足精细化控制要求。本文基于"全面感知、真实分析和实时控制"的智能控制理念,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和基础灌浆等智能控制技术,实现了高坝施工质量全过程的全天候、精细化、在线实时监控和预报、预警及智能控制;构建了业务协同平台i Dam,以大坝全景信息模型DIM为核心,解决了复杂环境条件下数据采集、海量数据条件下数据挖掘、多方参与条件下数据共享、本质质量条件下数据应用,为大坝施工过程各专业、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手段,并为其工作性态的真实分析、实时预测、施工方案的动态调整与优化提供了支撑。  相似文献   

15.
水泥灌浆工程是隐蔽工程,灌浆工程质量难以进行直观检查和控制,因此对灌浆过程参数进行自动监测是十分必要的。综述灌浆自动记录仪技术进展,概述灌浆自动记录仪研制历程和数字化灌浆监测系统发展状况,并融合现代电子、物联网、大数据和区块链技术最新成果,智能化灌浆自动记录仪、灌浆全过程智能监测云平台、灌浆在线监测数据反造假分析技术和基于BIM+GIS技术的灌浆监测系统进行展望,该技术有利于保障水电工程安全和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水平。  相似文献   

16.
四川舟坝水电站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舟坝水电站大坝为全断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采用左右两块全断面薄层通仓连续交替上升工艺施工.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结合本工程区气候和原材料情况,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本工程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方法,使本工程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可控状态,确保了工程施工质量.按蓄水到设计高程工程运行情况及观测资料,工程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要求,优质高效地实现了两年建成10万kW装机水电站及上网发电的目标,对类似工程施工和质量控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水电大坝及枢纽防渗处理的基本方法之一为灌注水泥浆液,随着灌浆机具及工艺的日趋成熟和完备,灌浆的压力因工程的规模及地质条件复杂等原因而大幅提高,国内相关大型水电工程的最大灌浆压力已达到5~7 MPa,较大的灌浆压力一方面有利防渗帷幕体的结实耐久,另一方面对岩土层会引起次生的劈裂破坏,以及对水工结构物产生的抬动变形等危害,因此灌浆抬动监测不容忽视。一般灌浆工程主要采用单点法观测30 m以上的地表层灌浆抬动变形,本文以洪家渡水电站面板堆石坝趾板高压灌浆试验的分层多点监测岩层变形为主,主要介绍抬动监测方法及数据分析研究的相关资料,与水电基础加固处理工程建设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基于物联网的灌浆监测系统的 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目前飞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物联网的优势及特点,本文对其在灌浆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即采用多种无线技术构建了无线灌浆数据监测系统。该系统可将多台灌浆记录仪采集到的灌浆数据发送到中央服务器,形成灌浆施工物联,从而降低布线成本,简化工程设计,实现灌浆记录仪的全面监测,直观有效地进行灌浆施工管理,为灌浆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