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地处青海东部的循化县是全国唯一的撒拉族自治县,也是国务院确定的贫困县之一。全县人口11万多人,其中撒拉族就占总人口的 60%。撒拉族由于地处偏僻,长期以来过着封闭、贫穷、落后的生活,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等迂腐陈旧的思想观念在群众中普遍存在。由于受这种思想认识的制约,全县民族教育发展缓慢,撒拉族女童教育尤为滞后,成为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据1993年统计,全县学龄儿童为13448人,已入学10452人,入学率77.7%,女童入学率比男童入学率低3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青海省撒拉族回族女童教育发展之实践研究王振岭撒拉族、回族女童教育是青海教育的一个难点。认真研究并努力探索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对于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宏伟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  相似文献   

3.
在改革和探索中发展少数民族女童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童教育是我国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一个必须解雇的难点问题。青海省在藏族、蒙族族聚集的牧区,采取以集中办学和办寄宿制学校为主的形式吸引女童入学;在回族、撒拉族聚集的东部农业区办女子中学或女童班;采取特殊政策,重视母语教育,改革课程内容,鼓励和帮助女童入学。  相似文献   

4.
大力发展女童教育 加快民族地区“两基”实施步伐──青海省实施女童教育项目实验工作综述本刊记者段宏伟今年3月,国家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国家教委教育发展中心及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了国家“八五”重.点课题《衣村女童教育现状、问题及...  相似文献   

5.
撒拉族女童教育面临的特殊困难及克服办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青海撒拉族女童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我国九年义务制义务教育还有很大的差距,而造成撒拉族女童教育落后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女童教育的困境不但危及妇女素质的提高和未来的发展,进而影响了当地经济的振兴和发展,所以应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一些发展女童教育的特殊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一、剑河县女童教育基本情况 我省黔东南州的剑河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交通不便。全县总人口188690人,少数民族占92.13%。 由于受经济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剑河县教育发展比较缓慢,尤其是女童教育,更为艰难。据资料统计:1990年全县小学在校生28298人,适龄儿童入学率83.2%,女童入学率为71.29%;1993年在校生24012人,入学率85.3%,女童入学率为73.1%。适龄女儿童的入学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依法治教促进女童教育发展固原西郊乡学区杨万里1994年固原县西郊乡被确立为“促进贫困地区女童教育”项目乡。立项一年来,乡村项目领导小组按照项目目标,依法保障女童受教育权利,促进女童教育的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依法治教,积极动员女童入学本学期初,乡...  相似文献   

8.
女童教育之困“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云建 《教育》2006,(6):42-43
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女童小学入学率为98.93%,男女性别差异进一步缩小——从1995年的0.70%缩小到0.04%,这样的变化是令人振奋的。但是还应看到,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我国平均每年因家庭困难而失学的100万名儿童中,女童占了70%。尽管从1989年的实话“春蕾计划”以来,我国在扶助女童受教育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在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仍然困难重重。这条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9.
再论西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童教育是普及西部初等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八五”期间 ,在国际组织和我国政府的重视与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的激励下 ,西部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下大力气为女童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取得了显著成效。女童受教育的数量、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 ,男女童受教育的差距逐渐缩小。但由于西部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文化历史传统、生产力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等多方面的原因 ,女童教育仍然落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仍然是普及西部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主要障碍。因此 ,如何使西部贫困地区女童受教育水平接近发达地区的水平 ,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摆在…  相似文献   

10.
撒拉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循化的撒拉族人口共计8.39万,占全县总人口的64.24%,占全国撒拉族总人口的85.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关心支持下,撒拉族教育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巩固女童受教育权的基础性地位和提高女童受教育的程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有句话说:"教育了一个母亲,等于教育了一个家庭,甚至教育了整个民族。"  相似文献   

12.
弱势回族女童系指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回族女性未成年人。做好弱势回族女童教育可以促进回族女童的发展,可以协调基础教育以及回族基础教育中的内在关系,可以促进回族人口的现代化建设。但是,当前的弱势回族女童教育工作中存在隐性与显性、整体与局部、女童自在因素与外在条件建设的矛盾,因此,对弱势回族女童宜采取“显性”与“隐性”、“整体”与“局部”、“输血”与“造血”结合的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3.
一、农村女童教育的现状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陶行知先生就提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子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女子教育问题,无论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成了普及教育运动的最大难关。”建国之后,曾进行过几次大规模的普及教育和扫盲运动。但女童受教育状况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14.
美国著名的政治家、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受不到母亲教育的国民决不能成为伟大的国民”。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母亲教育史。也可以说,一个国家母亲教育的成败,对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会产生重要影响。母亲教育是民族素质建设和人才资源开发的原始性、长久性基础。我国目前面临的人口素质危机,与母亲教育危机有很大关系。而母亲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抓好女童的教育。在60年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尖锐地向世人指出:“中国的普及教育问题,大半是女童教育问题。如果不能解决好女子教育问题,无论用什么方法,都是枉费心血。女子教育是普及教育运动中最大的难关。”  相似文献   

15.
龙胜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与湖南相邻,全县总面积253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占87%,平均海拔800米,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说。全县总人口16.7万人,有苗、瑶、侗、壮、汉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属典型的少数民族山区县。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农村,普及农村义务教育的难点在女童,女童教育有着特别的意义。龙胜县是个贫困山区县,教育一直比较落后,特别是女童失学率居高不下。如何提高女童入学率和少数民族妇女的综合素质,一直是龙胜县有关部门苦苦思考的问题。为了提高女童的入学率,保证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进行,1995年,借着北京世…  相似文献   

16.
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加快女童教育的发展泾源县华兴民族学校项目领导小组我校自承担女童教育项目以来,根据女童教育项目目标,从回族和当地的实际出发,本着“立足本地,开拓创新,培养自立自强、心灵手巧、适应当地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的办学宗旨。从1994年起在女童...  相似文献   

17.
发展社区教育,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从而加快边远地区、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这也是促进民族地区女童及其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一、实验背景 重视女童教育已经成为当代国际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早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35届会议上,就提出“几乎所有存在这一问题的地方都应该采取行动,或者计划给予女孩子与男孩子同等受教育的机会”。90年代在秦国曼谷召开的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和在内罗毕召开的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上,提出了到2000年在全球范围内“普及初等教育、基本扫除文盲、消灭男女在受教育机会上的不平等现象”。为实现这些目标,世界各国和地区都应努力扩大女童和妇女的入学机会,改善其受教育状况,并消除一切阻碍她们参加教育的因素。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全省面积72.12万平方公里,其中牧业  相似文献   

19.
西部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女童教育的发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女童教育是普及西部贫困地区初等教育的关键和难点,“八五”期间,经过政府、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多方努力,女童受教育的数量和水平达到历史最高点,但仍面临诸多因素,应采取一系列的相应对策与措施,应重视充分发挥农民技术学校、妇女技术学校的作用,充分发挥认养乡村学校图书馆的作用,把女童教育、农村妇女扫盲与社区物质和精神说明建设结合起来,教育要为女童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20.
在改革和探索中发展的土族女童教育蔡相德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青海省的东部,自然条件差,是一个经济不发达、偏远、贫困、居住分散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全县总入口35581万,少数民族占24.2%,少数民族中土族有59633万.占总人口的16.7%,主要分布在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