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AVR单片机与串行A/D的SPI接口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信号采集系统的同步串行通讯问题,在理解AVR单片机SPI接口的通讯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AVR单片机SPI接口的工作过程,设计了AVR单片机和串行A/D转换器的同步串行通讯接口,并用程序描述了SPI接口通讯的过程,实现了AVR单片机通过SPI接口与串行A/D转换器之间的数据通讯.最后,用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DSP串行外设口(SPI)的结构特点,利用SPI模块实现了双DSP间的同步通讯,介绍了硬软件设计步骤。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德州仪器(TI)公司C54x系列DSP TMS320VC5402的多通道缓冲串口(McBSP)工作在SPI高效的串行数据接口方式模式下的基本操作,设计了其与ATMEL公司的火容量串行DataF1ash芯片AT45DB161B的硬件接口,并详细介绍了该系列存储器的SPI模式读写操作,给出了软件流程图及源程序,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王勇  肖学礼 《电源世界》2005,(11):60-62,49
在全数字化高频大功率UPS中,大都采用两片或多片DSP与单片机共同完成较为复杂的控制和监控任务。本文主要就SCI串行通信接口实现DSP与单片机串行通信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利用SPI实现串行通信的设计方案,分析比较了两种通信方式的异同,给出了DSP与单片机串行设计的基本方法。  相似文献   

5.
串行外围接口(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SPI)是Motorola公司提出的外围接口协议,它采用—个串行、同步、全双工的通信方式,解决了微处理器(或者微控制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外设之间的串行通信问题,并且可以和多个外设进行直接通信,具有配置灵活,结构简单等优点。为了节约SPI接口开发时间、提高系统的重构性,结合AVALON总线为微处理器和IP核提供了高性能无缝传输的信息通道和SOPC较强的系统重构两方面的技术优势,系统采用ALTERA公司提供的SPI从控制器内核,实现了支持AVALON总线协议的SPI通信。实验结果表明,该SPI通信接口硬件结构简单、传输效率高、可靠性强,同时降低了通信系统设计复杂度。  相似文献   

6.
TMS320C5402与单片机SPI串口通信的实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TMS320C5402和MCS-51系列单片机数据通信为例,介绍了基于SPI协议的串行通信方法.指出了应该注意之处,并给出了DSP的寄存器配置和单片机的接收流程图。  相似文献   

7.
单片机I~2C总线和SPI接口总线复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向荣 《微电机》2011,44(7):112-115
针对不具备串行同步总线硬件接口的单片机系统设计,提出并实现了I2C总线和SPI接口的总线复用方法。设计采用软件模拟总线时序的方法,扩展不同串行同步总线接口的外设芯片,设计了I2C总线接口PCF8583和SPI接口MAX7219外设串行同步总线间的数据线复用方法,有效解决单片机系统设计I/O口线资源不足的问题。系统运行结果表明,不同串行同步总线间的复用方法,不仅理论上是可行的,实际运行中外设器件的工作也稳定可靠,为串行同步总线的扩展提供了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以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为例,详细分析了SPI总线接口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并运用软件模拟SPI总线时序的方法,解决电能计量芯片ATT7022B与ARM7系列中的EP7312的通信接口时序不匹配的问题,并成功实现两者的通信。文中将ATT7022B与EP7312直接相连,方便地实现了高速串行数据的传输,并给出了SPI的接口电路及软件设计流程图。设计完成后经测试证明,该方案完全满足SPI协议串行数据传输的要求,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媒体处理器中的SPI接口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彧  张楚 《电子测量技术》2007,30(6):126-129
本文描述了一个应用在多媒体处理器芯片中的SPI接口IP的设计.该IP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支持越来越丰富的多媒体应用,为手持设备提供多样的数据交换.本文讨论了SPI协议的工作时序,分析了实现SPI逻辑功能的设计思路,并给出了SPI接口的仿真波形和实现结果.设计完全兼容SPI协议,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可以和多种外接设备进行数据交换.设计完成后经测试证明,完全满足SPI协议串行数据传输的要求,性能可靠.  相似文献   

10.
针对小型化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数据采集及处理装置中DSP与FPGA之间的通信,为实现两者在硬件连接的简便性和软件通信的灵活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扩展的串行外设接口(SPI)构建DSP与FPGA之间的数据交互通道设计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且实现了DSP+FPGA的双核串行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使从机FPGA能够主动开启SPI通信;并使SPI通信具有单独发送或传输数据的能力,提高了SPI通信的灵活性;同时具有硬件连接简便的特点,降低了设计电路板布局走线的难度。满足了在保证高速灵活通信的前提下缩小电路板面积的设计需求。并通过实验证明了该系统运行性能稳定,且通信速率可达到10.714 Mbps。  相似文献   

11.
采用高性能DSP(TMS320F2812)和"核心板 扩展板"模式,构建了一种基于SPI总线的通用型低成本、高性能的电能质量在线分析嵌入式硬件平台,简化了系统连线,提高了硬件的可靠性和灵活性.在谐波分析仪的开发中使用这套硬件平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WINDOWS95操作系统下的串并行仪器接口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在WINDOWS95操作条件下,如何开发中并行仪器接口,包括GP-IB并行接口和RS-232C串行接口,以实现微机与测量仪器的连接,从而建立虚拟仪器,并以VISUAL BASIC平台为例,列举了利用MSCOMM控件实现串行仪器接口的部分程序。  相似文献   

13.
智能化电器RS-485通信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RS-485串行通信接口的特点及其接口电路的基础上,指出:智能化电器可采用RS-485串行通信标准接口实现数据通信功能。本文设计了用于智能化电器的单片机与PC机之间RS-485通信的接口电路与通信程序。  相似文献   

14.
针对现代飞行器在飞行过程中对大气数据参数实时采集处理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一种基于DSP和4通道UART芯片TL16C554A的大气数据解算卡串行通信接口设计方法。解算卡以高性能浮点DSP TMS320C6713为核心处理器,介绍了通信接口硬件电路实现原理和串口通信参数配置方法,详细阐述了外部扩展串口芯片TL16C554A的异步串行通信实现过程,并增加CRC循环冗余校验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上位机对接口通信功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串行通信接口可实时进行数据传输,数据刷新快,无误码,能够满足大量数据稳定可靠传输的目的。此串行通信接口已成功应用于某FADS系统(嵌入式大气传感系统),可靠性高,通用性强,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Visual Basic中串口通讯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详细介绍了VB在串口通讯中的重要应用,以及VB通讯控件和系统API函数,并用实例说明VB开发串口通讯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数传接口数据的研究,提出了应用数传接口进行不同格式串行数据传输的设计。通过对不同种类数据的并串转换得到串行数据,将其进行不同的组合得到数传接口的多种格式数据,并基于FPGA进行了模块化设计。通过对其进行功能仿真、接口测试,以及对成像系统的图像数据的计算和分析,验证了该设计的正确性,并将其应用于某遥感相机的数传部分。该设计实现了数传接口的多格式数据传输,减少了数传接口的连接电缆和接口芯片的数量,有效地提高了数传接口的数据率,提高了数据传输应用的灵活性,对遥感相机的轻、小型化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四种主要串行接口的电气性能以及不同的应用特点,并结合笔者的实际应用体会,对串行接口的通信协议软件编制和操作系统环境提出了值得读者注意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通用串口到CAN总线接口转换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CAN总线以及RS-485和RS-232的特点,进行了通用串口到CAN总线接口转换的设计.在分析模块主要技术性能及比较多种控制器的基础上,确定了总体结构,并设计了以P87C591为主控芯片的硬件电路.通过对内置CAN控制器的CPU工作方式的设置,控制工作状态,结合软件设计,进行数据收发,实现通用串口与CAN总线接口通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CoaXPress是一种新型高速数字图像传输接口标准,适用于各种高速和高带宽图像传输应用。本文设计实现了一种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针对多路高速串行数据传输、调度、缓存和同步难题,硬件上每个模块设计4路CoaXPress接口,模块以FPGA为核心,采用PCIe3.0×8接口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使用DDR4缓存高速数据;FPGA固件逻辑设计中使用XDMA硬核与主控制器进行通信,使用FDMA完成对DDR4的数据调度,使用GTH收发高速串行数据;采用FIFO缓存同步技术和PXI_TRIG触发总线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实现了8个CoaXPress发送模块共32路发送接口之间的同步。最终对CoaXPress接口模块和系统进行了测试,CoaXPress接口的眼图、码速率、误码率、同步精度均满足要求。本文所设计的基于CoaXPress接口的高速串行传输系统工作稳定,性能可靠,已应用于新一代空间飞行器载荷—数传链路测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