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底蕴,以人民为中心是其重要内核。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的出发点,是人类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主要体现在:必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依靠者、推动者;必须把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改革开放的落脚点;必须把人民群众作为改革开放的检验者、"阅卷人"。在新时代的改革开放中,我们必须坚持习近平关于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开放思想,紧紧抓住社会主要矛盾,把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基本问题是为谁治国理政、怎样治国理政。为谁治国理政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价值指向,怎样治国理政则是实现价值目标的具体举措,二者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治国理政坚持了人民是社会历史主体的唯物史观。在新时代,能否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不仅检验着我们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也决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重大命题。这一重大命题,吸收中华传统民本思想的精髓,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对中国共产党发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只有彻底把握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关键内涵——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形势,中国共产党才能始终把握时代的脉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民是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实践的主体。习近平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观继承了马恩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主要体现在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理念上。习近平从中国梦、群众路线、改善民生和生态文明等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观,赋予人民主体发展观新的内涵,拓展了发展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有许多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科学论述,富有真知灼见,构成了独具"习式特色"的廉政思想体系。系统梳理习近平关于反腐倡廉的讲话要点,能准确厘清习近平廉政思想清晰而严谨的逻辑结构。遵循为何反腐、谁来反腐和如何反腐的逻辑思路,习近平廉政思想以从严治党为逻辑起始点,以准确分析和科学定位反腐主体力量为理论体系的关键支撑点,其理论着力点聚焦于反腐方案的顶层设计。对习近平廉政思想严谨而清晰的理论体系进行系统化分析,可以深刻理解其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实践中的实践价值。作为制度化反腐的方向引领、常态化反腐的行动纲领和长期化反腐的理论武器,习近平廉政思想是对反腐败斗争的科学总结,又是对反腐倡廉的正确指导。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我国广大新闻从业者在新闻工作中积极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涌现出了许多"心系人民"的优秀的新闻人物及新闻作品。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要积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1]。本文集中阐述了人民是创作新闻精品的主体、维护人民利益是新闻工作的价值导向、依靠人民是做好新闻工作的出发点三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7.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价值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人民主体地位作出了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在主体形态上,强调人民是共同体与个体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实践中,明确人民作为创造主体和需要主体相统一;在主体利益上,注重人民利益的全面性与协调性相统一;在主体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自主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习近平关于人民主体地位的重要论述,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新境界,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价值指引。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在全面深化改革大背景下,面对人民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感知不足的现实问题,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形成意义深刻、内涵丰富、富有时代性的"人民获得感思想"。这一思想的主体是群众,内容包含多层次全方面,"获得"的方法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和体验,其落实保障在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人民获得感思想"的提出,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探索践行"人民获得感思想"的实践路径,应进行"一核两翼"机制创新: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下发展的基本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传承了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精华,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本文从对"民""本"二字的阐释入手,定出解读民本思想的基调,然后进一步剖析古代民本思想的内容及其实质,揭示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在执政目的、政治主体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实现了对古代民本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0.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新时代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细学深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必须准确把握"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中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思想内核,深入探索"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价值意蕴,将其紧紧融入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22,(1):40-51
"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是关于中国特色人民民主鲜明特质、显著优势与实现形态等方面的集中论述,进一步指明了人民民主发展的目标和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民主思想、中国特色人民民主理论和习近平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思想基础上确立和发展的。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对全过程人民民主及其深刻内涵进行了全面系统阐述,这些重要论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根本的指导意义。在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需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人民当家作主制度、全面依法治国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并在这套制度体系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完善,向最终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目标推进。  相似文献   

12.
《学理论》2017,(12)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唯物史观的正确把握,肯定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为人民主体思想注入了新内容。这一思想的基本内涵包括三方面内容,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其现实价值表现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实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途径是发挥党的核心引航作用及其所坚持的共享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内容。习近平站在新时代和全局战略的高度,对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特征作出准确判断;从新发展理念、"六稳"工作、"两个轮子"等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点作出正确把握;客观分析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之年,在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如何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问题;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取向即以人民为中心、强化民生服务作了科学定位。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亚洲区域合作思想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关于"为什么实践亚洲区域合作、怎样实践亚洲区域合作"的总体观点和看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亚洲区域合作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性作用。从提出背景、思想渊源和核心内容等三个方面深入探析习近平亚洲区域合作思想,旨在助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20,(10)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实践观围绕"人"这一实践主体,对人的实践与自然的关系,人的实践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的实践与意识的关系展开论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关于人的实践与自然关系、以人为实践主体、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及运动规律等原理进行解读,认为必须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知行合一,行胜于言"相结合等等,使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散发光芒。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权力制约监督思想博大精深,自成体系,从权力制约监督的主体、客体、条件、途径等方面全面准确地把握习近平权力制约监督思想,对于全党全国人民自觉用这一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的"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推进和升华。从发展意义上说,"以人民为中心"思想蕴含着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和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的基本要旨。在主题逻辑上,以"人民认可"为根本立场,表明了"为谁发展"的主体向度;以"人民利益"为价值核心,说明了"发展什么"的客体向度;以"人民需要"为实践归宿,建构了"如何发展"的方法向度。  相似文献   

18.
黄清迎 《理论导刊》2020,(6):4-9,2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继承和汲取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人的"全面健康"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的"全面健康"理念,着眼于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美好生活需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围绕"何为人民健康,为何要保障人民健康以及如何保障人民健康"等重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系统而深刻的论述。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的重要论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实践力量,为推动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提供实践指引,为世界各国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9,(11)
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论学说在中国的实践经历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否有助于人民富裕幸福是判断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之一、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的形态后,进入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新形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生成属性、价值指向和实践动力,是工具价值和目的价值的辩证统一,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价值和理论灵魂。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基层治理观是习近平对基层治理的根本观点和看法,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习近平立足当前基层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创新性地回答了在基层治理中"谁治理""如何治理""依靠什么治理"等一系列问题,明确了基层治理必备的三大要素,即治理主体、治理机制、治理保障,进一步厘清了基层治理观的理论逻辑,推动了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习近平基层治理观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