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研究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134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CAG组及联合治疗组(HAG+Decitabine),CAG组采用CAG方案治疗,联合治疗组采用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方案,治疗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1个周期后,联合治疗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CAG组(χ2=5.311,P=0.021)。治疗后,2组患者恶心呕吐,感染,骨髓功能抑制,出血及肠道不适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CD3~+,CD4~+及CD8~+细胞数均显著低于CAG组(P0.05)。随访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2年累计总生存率为(76.2±6.3)%,显著高于CAG组(45.7±7.6)%(χ2=4.214,P0.05);联合治疗组2年累计无病生存率为(57.4±7.7)%,显著高于CAG组(30.3±7.9)%(χ2=5.250,P0.05)。结论:小剂量HAG及地西他滨联合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性白血病(AML)及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接诊收治的26例老年AML及高危M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CAG组13例及地西他滨组13例,CAG组患者按照CAG方案进行治疗,地西他滨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地西他滨组近期治疗的总有效率84.62%,总体生存期(36.2±11.8)个月,同CAG组相比具有明显治疗优势(P<0.05)。地西他滨组不良反应轻,患者没有肝肾功能的损害,在发生例数上明显低于CAG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HAG/IAG半量预激方案能有效治疗老年AML及高危MDS,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作为老年AML及高危MDS患者的有效,低毒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地西他滨与减量FLAG方案治疗老年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危AML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用FLAG方案,观察组用地西他滨联合减量FLAG方案.比较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总生存时间、无复发时间,以及治疗前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血液科诊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应用HAG方案,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西他滨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突出,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5月某院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4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CAG方案进行化疗,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59.38%,不良反应发生率6.25%明显少于对照组31.25%,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采用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效果。方法将某院在2016年1月至9月收治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纳入本次实验,病例总数为74例,采取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平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地西他滨+CAG方案治疗,对照组仅用CAG方案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1.0%较对照组的43.2%更高,发热、恶心呕吐、肺部感染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高,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且上述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腹泻、脱发、心力衰竭、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较好,但需密切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老年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接受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预激方案化疗(CAG,低剂量阿糖胞苷+阿克拉霉素+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血液科的28例老年复发/难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小剂量地西他滨+CAG组(观察组)15例,CAG组(对照组)13例。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若未缓解则继续应用1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接受小剂量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的患者,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7例,未缓解(NR)5例,总缓解率(ORR)为66.67%(10/15);仅接受CAG方案的13例患者,CR2例,PR2例,NR9例,ORR 30.77%(4/13)(P=0.261)。地西他滨+CAG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8个月,CAG组中位OS为1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治疗后,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较好,主要表现为胃肠道反应。无患者出现肝脏损伤。结论低剂量地西他滨+CAG方案用于老年AML治疗的疗效确切,总体生存时间较单用CAG方案有一定的延长。且不良反应基本可控,是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马馨 《临床医学》2021,41(2):11-14
目的 分析地西他滨联合CH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地西他滨(20 mg/m2,连续服用5 d)联合CHG治疗(阿糖胞苷,20 mg/m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选择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济源市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3例.对照组选择CAG方案治疗,观察组选择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4):564-566
目的探究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就诊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CAG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地西他滨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4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地西他滨联合CAG方案能有效改善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免疫功能,疗效较好,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1月至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66例老年AML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CAG方案,观察组采用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细胞免疫功能、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生存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5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Ⅲ~Ⅳ级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总感染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KP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扎胞苷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AML患者,能够提高临床效果和生存质量,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CAG及CAG联合地西他滨(DAC)化疗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诊治的老年AML患者76例,对采用CAG或CAG+DAC两种不同化疗方案做为诱导缓解方案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分析两组在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中位生存期,中位无复发生存期的差异。结果 在老年AML患者,CAG组49例,完全缓解率为51.0%,总有效率为61.2%, CAG+DAC组27例,分别为59.3%和77.8%,两者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位生存期(10.0个月 vs 12.0个月,P=0.225)和无复发生存期(8.0个月 vs 11.0个月,P=0.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高危组患者,CAG+DAC组完全缓解率,总有效率优于CAG组,分别为57.1% vs 15%;71.4% vs 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期6.0个月 vs 10.0个月及无复发生存期为4.0个月 vs 7.0个月(P>0.05),CAG+DAC组均有延长趋势。 结论 CAG和CAG+DAC化疗方案临床疗效相当,但对预后差的老年AML患者,CAG+DAC在临床疗效方面显示出了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阿柔比星联合阿糖胞苷(AA)方案与采用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DA)方案治疗初治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109例初治AML中、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A组(n=55,接受AA化疗方案)和DA组(n=54,接受DA化疗方案).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包括不同危险度分层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血液学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结果 ①AA组初治AML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7%(40/55),与DA组的75.9%(41/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15,P>0.05).②AA组和DA组高危初治AML中、老年患者治疗有效患者数分别为1例和2例.2组中、低危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化疗后,2组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血液学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AA组初诊AML的心脏损伤发生率为1.8%(1/55),低于DA组的18.5%(10/5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8.38,P<0.05).2组其余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A与DA方案治疗初治AML中、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相似,血液学不良反应类似,而AA方案在非血液学不良反应方面优于DA方案.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观察低甲基化药物地西他滨联合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科于2006-2012年收治2例80岁以上老年AML患者(M4型和M6型),均继发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对这2例患者先后采取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地西他滨或(和)自体CIK细胞方案治疗,系统观察了2例CIK治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临床相关指标(血液学反应、输血频率、白血病相关基因表达、缓解情况、生活质量)及生存期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单用自体CIK细胞输注和单用地西他滨治疗相比,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方案可减轻骨髓抑制程度,降低输血频率及输血量,延长部分缓解持续时间,同时表达的白血病相关基因减少,生存期显著延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地西他滨联合自体CIK细胞治疗老年AML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近期效果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中晚期NSCLC 9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观察组采用康艾注射液联合DP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采用DP方案治疗,均连续治疗4个周期。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后近期效果,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近期总有效率64.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免疫指标及SIL-2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及两组血清CD3+、CD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血清IgG、IgA、IgM水平及两组血清CD8+、SIL-2R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gG、IgA、IgM及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CD8+和SIL-2R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观察组肝损害和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联合DP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可提高近期效果,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化学治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2例初治老年AML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治疗组(20例)以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对照组(22例)则仅采用CAG方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5.0%和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均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为明显(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5.0%和6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CAG方案治疗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具有缓解骨髓抑制,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观察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单倍体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作为初治老年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诱导缓解方案的初步疗效及其不良反应。对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在本院血液科应用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HLA半相合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的5例老年高危MDS和AML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观察完全缓解率及副反应。结果表明:5例初治老年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4例达到完全缓解,1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既往无MDS病史患者,中性粒细胞数恢复至0.5×109/L的中位时间为15 d,血小板数恢复至20×109/L的中位时间为16 d。主要副作用为IV度骨髓抑制,全部患者治疗中无新发肺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地西他滨联合改良CAG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免疫治疗新方案,治疗老年MDS和AML患者安全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TP方案联合热灌注化疗对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特异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晚期卵巢癌患者84例,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TP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腹腔热灌注化疗(IPHC)。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免疫功能、血清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YKL、CA125、HE4及CD8+含量较对照组降低,血清CD4+、CD3+及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TP方案联合热灌注化疗可有效提升老年晚期卵巢癌近期疗效,降低血清特异性指标,提升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比地西他滨与传统的联合化疗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治疗中的各项指标,从而对地西他滨的临床疗效做出评价。方法纳入MDS患者26例,11例接受地西他滨5 d方案治疗(地西他滨组),15例患者接受三尖杉酯碱+阿糖胞苷(HA)、柔红霉素+阿糖胞苷(DA)联合化疗(联合化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基线情况、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地西他滨组患者总缓解率为45.5%,总有效率为72.7%,无效率为27.3%;联合化疗组总缓解率为46.7%,总有效率为73.3%,无效率为26.7%,两组患者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8,P0.05),有效率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χ2=0.973,P0.05)。地西他滨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3%,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7%,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009,P0.05)。结论地西他滨用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的治疗与传统联合化疗治疗效果相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联合化疗,适合应用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高危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