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全与健康》2005,(2S):47-47
进入地窖、井下等密闭场所作业时,往往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窒息是因为久不通风,二氧化碳溶度增加,以及腐败物质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体中毒缺氧。因此,人进入这些密闭场所以后,极易出现头晕、头痛、耳呜、眼花、四肢无力,严重的可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呼吸困难,从而导致中毒窒息。  相似文献   

2.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  相似文献   

3.
进入地窖、井下等密闭场所作业时,往往会发生中毒、窒息事故。窒息是因为久不通风,二氧化碳溶度增加,以及腐败物质产生有毒气体,造成人体中毒缺氧。因此,人进入这些密闭场所以后,极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眼花、四肢无力,严重的可有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呼吸急促、嘴唇青紫,呼吸困难,从而导致中毒窒息。  相似文献   

4.
<正>当人体在有窒息性气体环境中工作时,容易使人体呼吸系统终止呼吸而造成伤亡事故。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根据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窒息性气体的种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通常,预防中毒窒息事故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预防一氧化碳中毒1、冬天屋内生煤炉取暖必须使用烟囱,使"煤气"能够顺利派到室外。2、在产生一氧化碳的场所应经常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地因密闭空间作业的急性职业中毒事故引起的群死群伤屡有发生,因为中毒多发生在与外界相对隔离、进出口受限、自然通风不良的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且主要表现为窒息性气体中毒,所以贯彻GBZ/T205-200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加强密闭空间作业职业中毒的预防与救援,是防范急性职业中毒事故群死群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毒窒息事故是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的常发事故之一,多发生在封闭或半封闭设备,地上有限空间和地下有限空间,施害物主要为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和甲烷(沼气)等。在我国,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大批农民转变成产业工人,由于新工人群体的总体文化素质低,自身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缺乏,一些管理者对中毒窒息危险危害认识始终存在盲区,导致同类职业中毒事故悲剧不断重演,使农民工、临时工或新工人成为中毒窒息事故的主要受害对象。为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笔者结合几起中毒窒息典型案例,阐述发生中毒窒息的5点原因以及从中汲取的2个教训,即必须按照规章作业和施救必须以自身安全为前提,总结中毒窒息场所安全作业要求,提出了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中毒窒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事故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与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并给出了预防中毒窒息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对建筑施工的人工成孔灌注桩桩井挖掘作业中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本省成功地避免两起缺氧窒息和中毒事故的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地下排水管道作业中毒事故的预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地下排水管道施工维护作业中。经常需要进入排水管道(井)内进行拆除堵头、清淤疏通等作业,稍有不慎,极易发生中毒窒息伤亡事故。最近,建设部专门发,对各地在地下排水管道施工维护作业中发生的数起中毒伤产事故敝进行了通报.较为典型的有2005年4月29日湖北仙桃市仙桃大道污水管网疏浚工程中毒事敝,5人死亡;同日浙江宁波市排水泵站维护作业中毒事故.4人死产;2005年7月2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西山咀镇工业与城市污水合排应急工程中毒事故,  相似文献   

10.
对建筑施工的人工成孔灌注桩桩井挖掘作业中发生缺氧窒息和中毒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本省成功地避免两起缺氧窒息和中毒事故的工作实践,提出相应的事故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叙述了湘潭某群采锰矿重大中毒窒息事故的经过,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止密闭空间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的统计资料,近10年来全国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14089例,死亡1605例,以一氧化碳和硫化氢为主的窒息性气体中毒表现突出,其中一氧化碳中毒3952例,死亡585例,硫化氢中毒1266例,死亡466例,两者占总中毒例数的37.04%,占总死亡例数的65.48%,而且一半以上的重大职业中毒都发生在密闭空间作业场所。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一氧化碳和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职业中毒特别喜好密闭空间,这是由两者的特点造成的。所谓窒息性气体,是指经吸入使机体产生缺氧而直接引起窒息作用的气体,主要的致病环节是引起机体缺…  相似文献   

13.
事故过程2005年,济南市连续发生了几起地下管井作业场所中毒事故,造成多人死亡;2005年7月11日,济南市信泰德装饰有限公司的两名工人,在车站街为济南铁路会议中心清理下水道时,先后在3m深的污水沟里窒息死亡;2005年7月22日,济南市长清区某施工队职工在清理长城炼油厂的污水池时,两人在污水池内中毒窒息死亡。事故原因这几起事故的一个突出特点是,第一名工人中毒晕倒后,其他人员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盲目救援,前赴后继,造成群死群伤。上述事故发生后,济南市有关职能部门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责任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分析,认定几起事故均属于…  相似文献   

14.
马高炎 《安全》2003,24(1):22-23
装有粮食、原木、钢材、矿石、煤炭、蔬菜等一类货物的船舱和一些密闭空间内具有缺氧的危险性,人一旦进入未经通风和检测的这种船舱和空间,就有可能发生缺氧窒息事故。据资料统计:到2000年止,我国沿海港口已经发生由玉米、黄豆等粮食引起的缺氧窒息事故死亡12人;由原木引起的缺氧窒息事故死亡5人,几十人受伤害;其他由密闭空间(如油舱、浮筒、下水道等)导致缺氧  相似文献   

15.
<正>目前,尽管密闭电石炉是所有炉型中技术水平较高的,但其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例如,如果通水设备漏水,将可能引发爆炸;如果炉面现场通风不良,将导致烟气中的一氧化碳聚集,从而引起人员中毒窒息等等。本文以内蒙古某企业的电石生产成熟炉型——密闭电石炉为例,通过辨识密闭电石炉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提出安全防范措施,以期为读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湘潭某群采锰矿重大中毒息事故的经过,分析了产生的原因,并总结了经验教训,提出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7.
<正>每种呼吸防护用品在有限空间作业中,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选择合适的呼吸器,可以为有限空间作业提供足够的保护。近几年,由于进入有限空间作业而发生的中毒窒息事故时有发生,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有限空间分为密闭设备(储罐、反应釜、船舱等)、地上有限空间(发酵池、垃圾站、冷库等)、地下有限空间(地下管道、污水池、沼气池等)3类,一般多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二  相似文献   

18.
王燕妮  李静  张振超 《安全》2024,(1):14-21
为减少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FTA)和解释结构模型(ISM)分析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的致因因素及因素间的相互关系。首先,建立有限空间作业中毒窒息事故树并求出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其次,将基本事件进行归类和修正后得到ISM的致因因素;再次,利用ISM理论构建7个层级的表明致因因素间关系的解释结构模型(ISM)。结果表明:ISM层级间存在根本影响因素向间接影响因素递阶,进而向直接影响因素递阶的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加强根本影响因素的管理提高间接影响因素的安全状态,从而降低直接影响因素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朱小峰 《安全》2009,30(7):58-59
2009年6月16日,北京市宣武区有限空间应急救援演练现场,环卫工人利用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防护设备从地下5m的人防工程内顺利救出3名中毒被困人员。近年来,北京市在地下管线、密闭和通风不良空间作业过程中,发生了多起急性中毒窒息死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教训十分深刻,结果令人痛心。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在地下污水沟、煤气及热力管道、并坑、贮罐、工人成孔、大直桩孔等地点施工时,由于有些地点常处于半密闭,且通风不畅的状态,因而有机物会不断地腐败分解,产生如一氧化碳、硫化氢、沼气等有毒气体。对于盛装过有毒物质的管道、贮罐等,还会有大量的有毒气体存在。有毒气体的存在会导致氧气缺乏,当施工人员在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进入作业时,中毒事故就会发生。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每年地下工程施工中发生的窒息伤亡事故就有上百起,应该引起广大施工人员的警惕。预防地下工程中毒、窒息事故,施工人员首先应做到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