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了解护士长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情况。方法应用自设问卷对74名护士长进行关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来源、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态度、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情况及未报告的原因的调查。结果护士长了解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信息主要来源于专门培训(40.54%);48.65%的护士长能够正确认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上报人;66.22%的护士长认为对于可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应报告而未报告者应给予相应的处罚;33.78%的护士长认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会影响医院/个人声誉;54.05%的护士长报告过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未报告的主要原因为不了解报告程序和不能确认是否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结论护士长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认知水平有待提高,同时应鼓励护理人员积极上报,可疑就报,保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报告意向、报告障碍状况及三者的关系,了解护理认知与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减少报告障碍,提升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向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问卷、报告意向问卷及报告障碍问卷对某肿瘤医院623名护士进行调查,应用线性回归分析、路径分析探索变量间的关系。结果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报告意向、报告障碍得分分别为(3.31±0.38)分、(3.02±0.75)分、(3.57±0.50)分。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报告认知、报告意向对报告障碍有直接影响(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越好的肿瘤专科医院护士,报告意向越积极,上报的积极性高,报告障碍越低。医院管理者应有针对性地对护士不良事件的报告认知和报告意向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提升医院护理安全文化氛围,保障护理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3.
陈静 《天津护理》2014,22(5):389-392
目的:调查肿瘤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探讨肿瘤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396名在岗的肿瘤科临床护士。采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和报告障碍问卷调查临床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意向及其他影响因素。结果:肿瘤科护士报告意向问卷的得分范围为3~15,报告障碍问卷的得分范围为25~80,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与年龄、工作年限及报告障碍中的惩罚文化和报告意义有关(P0.05)。结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随着护理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护士更倾向于采取上报上级主管的报告方式。年龄较高和工作年限较长的护士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意向相对较高,同时医院的惩罚文化和护士感受的报告意义均会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医院应尽快深化非惩罚文化理念,明确报告意义,提高护士的报告意向。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士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时的报告意向及其影响要素,为改进告知系统自身建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在岗的60名临床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向调查表、上报障碍问卷调查表和修订后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认知量表调查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向及其关系要素。结果:精神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意向调查表得分范围为6~15分,中位数为11分;护理不良事件上报的意向受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和报告障碍以及报告认知等影响(均 P<0.05)。 结论:精神科护士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向较低,为提高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率,应针对相关影响要素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体验,为有效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深度访谈法,对北京市某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8名护士长进行访谈。结果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意识逐渐增强,在管理过程中承受多重压力并在管理方式上有多种体验。结论护士长应注意缓解自身心理压力,不断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翠萍  王娅楠  臧真燕 《全科护理》2021,19(30):4300-4303
目的:了解急诊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以4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的206名护士为调查对象,借助临床不良事件上报态度量表(RoCAES)评价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护士上报态度的因素.结果:206名急诊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量表总得分为(72.97±8.63)分,总体处于"同意"与"不同意"之间;护士职业态度、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量表总得分分别为(95.53±8.26)分、(32.26±10.69)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诊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量表总得分与护士职业态度量表总得分、与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量表总得分分别呈正相关(r=0.657,P<0.05)和负相关关系(r=-0.726,P<0.05).急诊科不同特征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比较,年龄、职称、职务、学历、工作时间、是否接受过相关知识培训对上报态度有影响(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称、职务、工作时间、护士职业态度、不良事件临床报告障碍是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态度处于中等水平,护理管理者应针对影响上报态度的因素加强培训,强化护士不良事件上报的意识,提高上报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安全信息简报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方法将护理安全会议纪要,护理安全检查内容反馈,各科室上报不良事件进行汇总分析,更新相关护理制度或规范等内容进行编排,设计制作成护理安全信息简报,以护理文件形式下发至各科室,供护士阅读和学习,并以PDF格式下发至全院护士长公开邮箱,以便于长期保存。以自制问卷调查24个临床科室60名护士长及科室安全员对简报的满意度、感兴趣的栏目及建议。结果 60名护士长及安全员对简报的满意率为93.33%;感兴趣的栏目前3项依次为每次安全检查情况反馈、不良事件案例的汇总分析及改进措施、引以为鉴新闻稿。结论护理安全信息简报起到了护理部与临床各科室之间的桥梁作用,应用效果较好,还应不断改进,丰富简报栏目。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我院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495名护士进行调查。采用自行修订的"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问卷"进行调查。结果:①护士对不良事件的认知与态度的积极应答率为64.89%,总均分为(3.67±0.95)分,问卷5个维度按积极应答率的高低降序排列依次为执行意向、管理期望、科室文化、惩罚环境、报告认知。②年龄、护龄、职称与报告的认知和态度呈正相关(P<0.01)。③岗位、护龄是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的影响因素。④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是不良事件执行意向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是较正向的。年龄、护龄越大,职称、岗位越高,护士对不良事件报告的认知与态度越正向。岗位、护龄影响不良事件报告认知与态度。年龄、科室文化、惩罚环境、管理期望影响不良事件执行意向。建议医院针对目标群体的需求和特点,采取更具敏感性的干预策略;从系统的角度审视安全问题,开展系统化的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促进不良事件的报告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骨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调查的方法,对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182名骨科护士进行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骨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得分范围为7~15分,中位数为12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受护士的年龄、工作年限、职称及报告障碍、报告认知的影响(均P0.05)。结论骨科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处于中等水平,可根据影响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意向的因素进行干预,以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率。  相似文献   

10.
提高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意识促进护理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高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促进护理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通过调查影响护士长不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因素,分析主要原因,对护士长进行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培训,建立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转变护士长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理念.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明显提高,达到了发现问题最大化,信息共享,共同吸取经验教训,促进护理安全管理.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培训、健全的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系统,提高了护士长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的意识,促进了护理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析健康促进型疗养院护理管理实践及效果。方法:尝试实施护理组织支持管理策略、护理部垂直管理策略、多元化培养管理策略。结果:疗养服务对象对疗养护理服务综合评价、护理健康促进内涵评价、护理健康促进技术能力评价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策略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实施护理人力资源的组织支持管理、垂直管理、多元化培养以及项目带动内涵建设管理策略,有利于健康促进疗养模式下的疗养护理服务质量提升,护理人员职业价值认同提高,稳定护理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定量了解医养结合老年科患者每日所需的护理时间,探讨其与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的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记录法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医养结合老年科进行了连续7天、以满足232名老年患者全部护理需要为目的的护理操作内容和时间的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护理级别、相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护理级别、不同ADL分级的老年患者每日所需要的直接护理时间及总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L评分能直接反映老年患者对直接护理的需求,能有效提示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的实际护理需求。建议在老年科由医生确定老年患者分级护理的I、II、III级,再由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应用ADL量表进行A、B、C分级,即将老年患者划分为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 9项护理等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医院环境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自制“护理不良事件调查表”对某地区4所医院内科、外科、ICU等临床科室的388名护士工作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病人所遭受的医源性损伤与护士遭受不良事件之间发生频率呈正相关关系,40岁以下护士、合同制护士和中专学历护士护理不良事件发生频率较高,ICU护士护理不良事件总体发生频率高于内、外科。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加强对高危科室和重点人群的管理,以减少或避免各类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与医院病人安全文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问卷及医院护理人员病人安全文化调查表对来自于安徽省内69家医院的217名护士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总均分为(2.48±0.39)分,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总均分为(3.36±0.54)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总均分与医院病人安全文化总均分的相关系数为-0.277(P〈0.01)。结论:医院病人安全文化稍高于中等水平,护理不良事件报告障碍主要体现在惩罚性文化方面。两者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在护理管理过程中,应构建非惩罚性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注重培养安全护理的信念和态度,关注职业压力的产生对于患者安全的影响,达到促使其形成安全护理行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士生存质量现状,比较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差异。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哈尔滨市6所医院的临床护士336名,采用个人基本情况调查表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评定量表简表收集资料。结果:护士生存质量在生理、心理、环境3个领域及总生存质量得分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等级医院护士在心理、社会关系、环境3个领域及总生存质量之间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生存质量不同,提示护理管理者对护士应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以缓解护士的压力水平,改善和提高护士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某市二级医院护士关怀能力现状,比较不同职称、学历、科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的差异性,并对其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培养策略。方法:采用Nkongho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对某市3所二级医院的3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关怀能力得分低于国外常模;职称是影响护士关怀能力最主要的因素;不同职称护士在认识、耐心2个维度上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总体关怀能力不足,职称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护理管理者应对不同职称的护士实施不同的培训计划,提高护士的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运用案例分析法对护士进行护理安全教育的方法与效果。方法收集临床护理安全案例,采用病区案例分析会、护士长案例分析会、低年资护士案例分析会引导护士进行案例分析,提出具体改进措施。结果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率提高(P0.0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实施案例分析法进行安全教育,能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亚健康状态及压力源现状并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山西省某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各73名和86名。结果: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的亚健康状态发生率分别为91.8%、91.9%;三级医院护士的亚健康症状得分及工作压力明显高于二级医院护士;三级医院护士的压力源各条目得分也均高于二级医院;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的首位压力源均为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压力源排序前5项内容相近。二、三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亚健康状况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关注护士亚健康及工作压力,并采取有效措施,缓解护士压力,预防和控制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