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效解决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治疗方案。方法:对130例肛肠手术病人术中应用复方亚甲蓝局部注射,观察术后1、3、7、14天镇痛效果。结论:复方亚甲蓝用于肛肠术后镇痛效果良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肛周应用硝酸甘油软膏与肛周皮下组织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联合情况下的肛肠疾病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的肛肠疾病患者60例,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仅应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于肛周伤口周围皮下封闭注射;观察组肛周皮下组织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同时联合肛周外用硝酸甘油软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第3天、第5天疼痛评分情况及术后恢复过程中的排便和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监测3 d的疼痛评分和术后排便困难比例和尿潴留发生比例各方面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和硝酸甘油软膏联合应用在肛肠疾病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肛肠疾病术后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肛门区神经末梢较丰富,位置邻近尿道、生殖道,解剖及生理功能特殊,常规手术者未经镇痛处理术后疼痛剧烈,可引起排尿排便困难,降低术后生活质量,影响术后康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费用[1]。笔者自2004~2008年对108例肛肠疾病术后患者使用亚甲蓝混合液作创面基底部注射,镇痛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郭永强 《临床医学工程》2017,(11):1595-1596
目的探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骶管麻醉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8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经骶管注射17 m L 1%利多卡因,观察组经骶管注射17 m L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术后观察组常规处理手术创面,对照组于手术结束前在结扎基底部、创面基底以及肛周皮下注射10~20 m L复方亚甲蓝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3 d、6 d、9 d、12 d后换药或排便时的VRS-4评分、并发症与药物的毒性反应。结果观察组术后各时间段的VRS-4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尿潴留、药物毒性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肛门灼烧感、肛门失禁、肛缘水肿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肛肠手术患者采用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骶管麻醉方式,操作简单、安全,可明显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方法对小切口胆囊手术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将2000年1月至21907年12月收治的428例胆囊炎胆结石患者按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14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术后两组分别使用硬膜外镇痛及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观察两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镇痛效果、尿潴留及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手术及镇痛费用.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判断其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观察组镇痛优良率(95.8%,205/214)明显优于对照组(92.5%,198/214)(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分别为(9.81±2.55)、(15.63±3.40)h]均比对照组[分别为(13.40±2.81)、(24.34±4.50)h]提前(P<0.01),尿潴留发生率和手术及镇痛费用[2.8%(6/214)、(4705.11±461.49)元]均比对照组[11.7%(25,214)、(5536.19±495.38)元]低(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亚甲蓝肋间神经阻滞镇痛是小切口胆囊手术患者术后的一种良好的镇痛方式.  相似文献   

6.
王煜永 《现代保健》2012,(20):35-36
目的:观察亚甲蓝注射液合布比卡因注射液(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在肛肠术后镇痛的疗效。方法:37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186例)和对照组(184例),观察组术后给予复方亚甲蓝注射液,对照组不做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疼痛分级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疼痛分级为0分59例,1~2分71例,3~4分38例,5~6分18例。发生尿潴留3例,发生率1.61%。对照组184例中0分0例,1~2分11例,3~4分53例,5~6分73例,7~8分35例,9~10分12例。发生尿潴留12例,发生率6.52%(P〈0.05)。结论:复方亚甲蓝注射液用于肛肠术后镇痛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正>术后镇痛治疗已开展了多年,但肛肠术后疼痛始终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因肛肠术后疼痛,给病人带来了很大的心理障碍,导致对手术的恐惧和手术治疗的困惑。对于肛肠疾病病人来说,如不及时早期治疗,病情不断进展,可造成后续治疗困难和病情反复。因此,我们就腰麻药液混合舒芬太尼鞍区麻醉,对肛肠术后镇痛时效、并发症进行了初步观察,探寻肛肠术后镇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平衡止痛加肛管排气在肛肠疾病手术后应用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7月收治的168例肛肠科复杂的痔瘘手术患者分成两组,2015年1月-4月收治的8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5年5月-7月收治的83例患者为观察组.手术结束,两组患者均给予平衡止痛液肛周皮下注射,观察组同时加肛门放置24号双腔气囊乳胶管排气,通过术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及坠胀情况及其它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平衡止痛注射液术后镇痛效果的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的坠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衡止痛配合乳胶管排气用于肛肠手术后联合镇痛效果确切、坠胀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减少,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了肛肠病术后镇痛的方法和护理措施,寻找减缓患者肛肠术后疼痛的最佳方案。方法通过回顾了该院自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30例肛肠手术病人术后的情况和资料,进行总结和归纳。结果由于肛门附近血管神经非常丰富,对痛感极为敏感,因此术后疼痛十分难忍。临床上运用新方法、新药物,引进镇痛新概念,比如超前镇痛,平衡镇痛,病人自控镇痛,口服镇痛药等,能够最大限度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感。结论肛肠病术后疼痛是困扰医学的重大难题,通过临床的一些药物以及一些护理方法,能够缓解患者的疼痛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肛肠疾病患者术前术后的各种护理方法。方法对500例肛肠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患者的术后均痊愈,肛门平整,大便通畅,且术后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患有肛肠疾病的病人给予相应的术前、术后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肛肠术后疼痛是肛肠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本文阐述肛肠术后疼痛的诱因,列举肛肠术后镇痛的常用治疗方法,介绍肛肠术后镇痛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刘春利 《工企医刊》2010,23(3):32-33
2008年1月~2009年6月,对113例肛门疾病术后创面常规注射复方亚甲蓝注射液镇痛,临床观察表明镇痛效果确切,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3例均住院治疗观察,其中男75例,女38例,年龄21岁~77岁,113例中混合痔62例,肛瘘22例,肛裂18例,外痔疮11例。  相似文献   

13.
肛肠疾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痔、肛瘘、肛裂是肛肠科常见疾病,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许多传统手术方法因疗效显著无后遗症而适用至今.但肛门周围神经末梢丰富及肛门结构和功能的特殊性,致肛门疾病术后疼痛剧烈,使很多患者因惧怕疼痛而放弃手术,多年来寻求肛门疾病尤其是痔瘘手术后的止痛方法一直是学者们致力研究的课题.我科从2003年末开始将复方盐酸利多卡因薄荷脑注射液用于肛门疾病术后止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肛肠病术后良好的镇痛方法.方法 将237例肛肠病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118例采用亚甲蓝长效镇痛剂,对照组119例采用常规方法镇痛,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试验组术后即刻、术后1d、术后7d Ⅰ级疼痛例数分别为74、70、81例,Ⅱ级分别为44、47、36例,Ⅲ级分别为0、1、1例,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发生尿潴留25例(21.0%),试验组无一例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亚甲蓝长效镇痛剂镇痛效果好,安全,适用于肛肠病的多种手术.  相似文献   

15.
肛肠病术后平衡镇痛与自控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捷  彭家宽  刘跃晖  朱红军 《中国医师杂志》2005,7(12):1708-1708,1719
目的对比观察平衡镇痛和术后自控镇痛对肛肠疾病手术后镇痛效果。方法将120例行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平衡镇痛组、静脉自控镇痛组和硬膜外自控镇痛组,观察3组患者术后镇痛时间、疼痛指数、疼痛视觉量表积分及尿潴留等副作用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采用平衡镇痛方法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时间、疼痛程度、持续时间,与自控镇痛组无明显差异(P〉0.5),但尿潴留发生率低(P〈0.01)。结论平衡镇痛方法具有可靠的术后镇痛效果,并且能减少术后副作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亚甲蓝不同浓度配比用于肛门术后止痛的浓度、用量及方法,以期获得最佳的止痛效果。方法应用0.2%的亚甲蓝和2%的利多卡因,用1:5,1:9,1:15三组配比在肛门术后注射入伤口基底和括约肌浅层,以达到止痛目的。结果364例病人中,在48小时内不用任何止痛剂者有348例,占95.6%。P〈0.01显著差异。结论亚甲蓝与利多卡因应用1:5,1:9,1:15三个不同浓度配比用于肛门术后止痛安全、有效。宜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肛肠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原因及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尿潴留是肛门直肠手术后常见并发症,它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给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痛苦,已成为肛肠疾病患者恐惧手术的原因之一。因此,明确尿潴留的发生机制以及术前、术中、术后对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关键。现将本院2009年至2010年60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尿潴留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痔、肛裂、肛瘘是主要的肛肠疾病,手术切除仍是目前治疗这些疾病的主要手段,由于肛门的特殊生理环境,术后创面有疼痛、渗出、水肿、愈合时间长等诸多不良并发症.为缓解术后创面不适,缩短疗程,我院用湿润烧伤膏于肛肠病术后创面换药结合局部微波照射,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我们对1997年至1999年653例肛肠病人术后应用长效麻醉液(简称长麻液,自制)镇痛,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53例中,男425例,女227例;年龄5~78岁。其中内痔20例、混合痔365例、肛瘘217例、直肠瘘4例、坐骨直肠窝瘘41例、肛门脓肿82例、括约肌间瘘88例、直肠阴道瘘2例、肛裂30例、肛门狭窄7例、直肠前突10例、肛管良性溃疡1例、肛门失禁1例、肛门外伤2例。1·2 镇痛效果 与以前对于肛门病术后用常规镇痛方法仍会出现剧烈疼痛相比,显效491例,占75.2%,有效162例,占24.8%,无效0例。1·3 不良反应、并发症 病人术后均可出现程度不同的坠肚感,并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及毒性反应。只发生术后感染4例,至今尚未发现因注射长麻液而造成伤口愈合迟缓、肛门狭窄的病例。2 适应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肛肠良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消除患者紧张情绪.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尿潴留等并发症。方法同顾分析本院近年来门诊收治的195例手术患者,均采用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术后创缘注射0.25%丁吡卡因5~10ml加1%亚甲蓝0.5ml止痛。结果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03%。结论肛肠良性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重点是术中处理及术后处理,局部麻醉能显著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保持大便通畅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