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石油化学工业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子康 《中外能源》2008,13(1):64-69
炼油化工一体化体系的运行需要炼化一体化技术的支撑。介绍了炼油化工一体化技术的进展,包括:①多产型炼化一体化技术,如多产石脑油技术、多产芳烃技术、多产低碳烯烃技术;②节约型炼化一体化技术,如干气中C2分离作乙烯原料技术、FCC干气中的乙烯与C4烯烃歧化制丙烯技术;③炼化一体化生产优化组合技术,如多产裂解料的炼油-乙烯一体化组合技术、节省石脑油的炼油-化肥一体化氢气链组合技术等。  相似文献   

2.
生物质秸秆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物质秸秆的外形各异,几何尺寸差别较大,使得生物质秸秆的利用受到限制。为了更好地利用生物质能,满足生物质利用技术的需要,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生物质秸秆预处理技术。目前的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干燥技术、切割技术、粉碎技术、制粒技术以及成型技术。探讨预处理技术,一方面有利于完善、提高生物质技术,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生物质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江华 《太阳能》2022,(1):5-13
近些年,光伏发电技术的迭代速度较快,在光伏发电技术发展的长河中,薄膜太阳电池技术的市场占有率逐渐下滑、单晶硅太阳电池技术逐渐取代了多晶硅太阳电池技术、金刚线切割技术取代了砂浆切割技术、背钝化(PERC)太阳电池技术取代了常规铝背场(BSF)太阳电池技术,每一轮技术变革都意味着应对不力的光伏企业将陷入经营困境.因此,科学...  相似文献   

4.
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以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英 《可再生能源》2007,25(4):88-92
概述了全球新能源技术发展格局,以技术垄断和技术扩散为视角分析了新能源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形成机理与关系,介绍了发达国家新能源技术垄断与技术扩散的模式,并指出未来我国新能源技术发展的两条路径.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评价   总被引:37,自引:0,他引:37  
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进行技术评价,主要有生物质燃烧技术(包括炉灶燃烧技术、锅炉燃烧发电技术和生物质型煤技术)、生物质气化技术(包括生物质气化技术、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和生物质热裂解液化技术。本文在阐述我国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的意义的基础上,综述了上述各种技术发展现状与近年来的应用情况,对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围绕太阳能制氢技术展开论述,首先,介绍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究现状;其次,对于太阳能制氢技术尤其是光催化制氢技术及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氢技术,分别从技术原理、关键材料、技术难点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最后,对太阳能制氢技术研究给出结论及建议,旨在为未来太阳能制氢技术的研发布局和产业技术突破提供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目前我国火电机组技术同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在安全经济运行技术、大型超临界火电机组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燃煤火电厂脱硫脱硝技术等新技术方面 ,结合国外先进技术 ,对我国今后火电机组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发展方向就是不断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使我国的电力工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8.
按照技术分类方法将页岩气开采技术分为增产技术和监测技术,并对主要的页岩气开采技术进行了综述分析,涉及水平井技术、分段压裂技术、同步压裂技术、重复压裂技术、清水压裂技术、超临界CO2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压裂技术、井下微地震裂缝监测技术、测斜仪裂缝监测技术、直接近井筒裂缝监测技术以及分布式声传感裂缝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煤矿开采和设计时,需要获取大量的位置数据.随着测绘技术的发展,一些新的测绘技术被应用于煤矿领域,极大地方便了煤矿生产和设计.通过分析现有的测绘新技术,主要有激光测距仪测绘技术、全站仪测绘技术、GPS测绘技术、GIS测绘技术、遥感技术和RS测绘技术,探讨了这些技术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致密油气的高效开发离不开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水平井压裂增产技术逐步向多级分段压裂、大规模分段多簇的“体积压裂”的趋势发展,工厂化作业技术成为致密油气低成本开发的模式.由于技术进步和压裂设备的不断更新,水平井钻井技术、大规模压裂技术和压裂微地震实时监测诊断技术是致密油气开采的三大关键技术.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已经成为油田提高采收率和开发综合效益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内外水平井分段压裂技术的调研和分析,对机械封隔器分段压裂技术、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裸眼封隔器分段改造技术、可钻桥塞分段压裂技术、液体胶塞分段压裂技术等工艺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技术局限性给予论述,展望水平井分段压裂改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国内各油田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油气田节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当前技术节能的贡献率仅为13.4%,发展节能技术的空间很大,而且必须要加快技术进步的步伐。我国油气田节能技术已在系统优化、抽油机及其配套节能技术、放空天然气回收技术、原油常温集输技术、稠油热采节能技术、天然气节流技术、高效节能设备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但油气田节能降耗难度日益增大,单位生产能耗较高、设备老化、腐蚀结垢、地面工程系统负荷匹配不够平衡等问题仍然存在。国际大型油公司积极采用井下分离技术、先进过程控制技术、油田产出水循环利用、高效保温技术等先进技术,并注重能源综合利用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目前油气田生产对于地上地下整体优化技术、机采系统配套节能技术、油田采出水余热利用配套技术、油气集输市能技术、稠油热采配套节能技术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技术的发展有迫切需求。  相似文献   

12.
《节能》2019,(12):29-33
文中阐述了被动式技术、主动式技术、高技术、低技术在建筑可持续设计中的适用性和价值意义,以及四种技术策略的特性、优势、不足和应用前景,并对这四种技术策略在可持续架构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归纳出建筑设计走可持续之路所需要的五个技术系统,即可持续建筑的技术策略体系。设计依赖于技术,技术需要被设计,未来的可持续建筑必然越来越需要系统技术的策略支持。  相似文献   

13.
等离子气化技术在国外已被证明是一种安全、可靠、环保的垃圾处理技术,它几乎能将碳基废物中的有机物完全转化成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和H2),而无机物则可转化成无害灰渣(玻璃体)。较为成功的等离子气化垃圾处理技术主要有美国西屋等离子气化技术和GGI能源公司废弃物再生能源(W2E)技术。W2E技术采用一系列组合核心技术,包括氢气技术、微泡技术、气体分离技术、催化技术、过热蒸汽技术、等离子气化技术、绿色气体技术等,各种产品的收率为:柴油50%~80%,合成气10%~20%,炭0~10%,电力2MW。GGI能源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技术,特别是创新设备——第四代"智能集装箱"的应用,使该技术具备体积小、可移动(不需运送垃圾)、无需外部动力源、就地最终处理、零排放等特点。我国应把有限的资金用于引进和研发等离子气化垃圾处理技术,及早组织专家对世界主流技术进行深入全面的调研和评估,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引进国外先进、成熟、适合我国国情的一流技术,利用有关激励政策鼓励投资,加速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等离子气化垃圾处理技术的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14.
沼气发电技术及沼气燃料电池在我国的应用状况与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沼气发电技术是一种清洁的发电技术。文章针对目前我国已有的沼气发电技术进行了技术评价,综述了这种技术的发展现状与近年来的应用情况;燃料电池也是一种新型高效、清洁的发电技术,文章对以沼气为燃料的燃料电池技术进行了介绍,对我国沼气利用技术的发展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崔红  崔馨 《节能》2014,(1):42-44
通过介绍量子环技术概况,剖析该技术的实现原理、优势分析,总结出量子环技术是降低热交换管道腐蚀结垢的有效方法,并结合实践案例的应用,验证该技术的可行性、技术经济性。作为电力企业水处理设备的选择方向,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国外舰船柴油机技术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吴金源  唐小亚 《柴油机》2005,27(2):1-3,23
综合介绍了国外舰船柴油机现状,论述国外舰船柴油机发展的总体集成技术、高功率密度技术、智能化技术和安静型柴油机装置技术等四项重点技术,探讨国外舰船柴油机技术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7.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按照现有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情况将其分为产业化技术、示范技术和前沿技术,对各类技术的原理、特点、发展现状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得出各种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前景,为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发展提供方向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富氧燃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当前锅炉富氧燃烧技术正在逐步发展,其应用的规模和范围正在不断扩大,讨论了富氧燃烧技术的背景及意义,阐述了富氧燃烧技术的理论基础,详细介绍了国内外膜法制氧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的发展历程及现状,最后对富氧燃烧技术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富氧燃烧技术在节能及环保方面将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总结了目前主流的中药渣资源化技术路径及相关应用案例,包括预处理技术、直接燃烧技术、热解技术、液化技术、制造成型燃料、肥料化技术等,以及相关工程案例.  相似文献   

20.
在众多的非晶硅光伏电池技术中,薄膜太阳能电池技术最接近大规模产业化。未来两年,薄膜技术的进步、转换率的提高将逐渐凸现薄膜太阳能电池的成本优势。受硅材料的限制,各大厂商已开始转而采用薄膜技术。2009年这种趋势将更加明显,这将促使薄膜技术的成熟期大大提前。虽然短期内薄膜技术不能完全取代晶体硅技术,但凭借成本优势。薄膜技术市场份额将会迅速上升,迎来发展的春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