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慢性病流行状况、趋势与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与伤残原因,全世界个人、家庭与社会受到慢性病威胁不断增长,成百万人因慢性病过早死亡或遭受痛苦,慢性病不断增长是导致贫穷的一个不可估量的原因,同时也阻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制止慢性病的全球流行.阐述了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的主要观点,回顾了全球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疾病负担,描绘了慢性病未来10年里发展趋势,澄清了慢性病长期形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2.
王晓迪  杨鑫鑫  郭清  王力 《现代医院》2023,(5):747-749+754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我国的慢性病防治形势将更加严峻。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成为热点。文章在综述国内外“互联网+”在慢性病管理研究及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应用趋势:顺应健康服务需求由“医疗服务”向“健康服务”转型,升级多元化健康服务模式,营造开放包容有序的政策环境,推动“互联网+”慢性病管理平台与保险体系、医药体系的深度融合。为我国“互联网+”慢性病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慢性病流行状况、趋势与误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与伤残原因,全世界个人、家庭与社会受到慢性病威胁不断增长,成百万人因慢性病过早死亡或遭受痛苦,慢性病不断增长是导致贫穷的一个不可估量的原因,同时也阻碍了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必须制止慢性病的全球流行。阐述了世界卫生组织预防慢性病的主要观点,回顾了全球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疾病负担.描绘了慢性病未来10年里发展趋势,澄清了慢性病长期形成的误区。  相似文献   

4.
目的 阐述4大类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以及糖尿病)国内外流行现状,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应对策略.方法 检索中外数据库,对4大慢性病的国内外流行病学数据与相关应对策略进行综述探讨.结果 2012全球总死亡人数5600万,慢性病死亡人数占到了全球总死亡人数的68%,4大类慢性病占总死亡人数的55.7%,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6.6%,其中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3大死因,占总死亡的79.4%,远高于全球水平.结论 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对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是防治重点.应重视对老年慢性病人群的照料,实现医养结合,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相似文献   

5.
吸烟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烟作为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预测,到2020年,它将造成近9%的全球疾病负担,所以控烟已成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分别从生物化学、社会心理、经济和政策立法4个方面讨论了吸烟形成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控烟建议。  相似文献   

6.
吸烟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吸烟作为多种慢性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据预测,到2020年,它将造成近9%的全球疾病负担,所以控烟已成为慢性病预防和控制的主要干预措施之一.分别从生物化学、社会心理、经济和政策立法4个方面讨论了吸烟形成的成因及其影响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一些控烟建议.  相似文献   

7.
福州市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5日,WHO发表了一篇题为《预防慢性病:一项至关重要的投资》的报告,指出慢性病是目前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全球慢性病死亡率为0.54%,由慢性病造成的死亡占所有死亡的60.76%。尽管慢性病在今后10年可能夺走超过3.5亿人的生命并造成数百万人的痛苦,但是全球的认识和应对并未跟上。我国2008年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速,人类健康正面临新的挑战,慢性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给全球各国及个人和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中国的慢性病问题相对于全球其他发达国家而言,形势更为严峻。国家在2011年已经启动了慢性病防控的相关政策部署,各地围绕慢性病防控管理也在积极地进行尝试。结合慢性病本身的特点与防控需求,基于物联网和信息技术手段与相关辅助设备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应用将会给慢性病防控与管理带来很大的支撑作用,在这方面,由海南省卫生厅、工信厅与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提供商东软集团合作,共同推动的"健康海南"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项目在澄迈县的试点尝试,为海南省农村基层医疗健康服务信息化建设以及慢性病防控管理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患病率的快速增长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据报道,2005年全球总死亡人数为5 800万人,其中近3 500万人死于慢性病,而我国慢性病死亡人数约为750万人,在未来10年,全世界慢性病死亡人数还将增长17%。随着政府对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重视,慢性病示范区创建工作已列入政府的议事日程。2012年我市被省卫生厅列入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我们在不断探索和借鉴兄弟单位创建经验的同时,通过一年的艰辛创建,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将我们的做法与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因为,慢性病是世界上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其影响仍在逐步扩大。所以,世卫组织说制止慢性病在全球流行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破解生命科学,经络、穴位、药物、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减少资源浪费,减少动物杀伤,维护生态平衡,挽救濒危物种,实现对因治疗,便于广利众生,永世流传,方法1:任一住宅,用硬纸画好剪成图形,用悬挂法求得中心,复原至住宅中心,以住宅中心为圆心,合适长度为半径画圆,以冬至为一月元旦[1],定正北方位第一穴区,以一年的实际周期365日5小时48分46秒等分圆周,以一天为一穴区,一穴区≈0.9853度,在圆心正上方悬挂一细长物体肉桂,观察静止后指向.方法2:将酒浸肉桂糊涂于右大脚趾指甲向后、向下长,刺入肉内,溃烂流水的(隐白穴)第361-5穴区内.结果:1、肉桂指向361-5穴区(准确应在含中心)第366-1穴区;2、右隐白穴在内的大脚趾溃烂愈合,流水消失,趾甲恢复正常生长.结论右隐白穴在第361-5穴区,肉桂指向第361-5穴区,天时、穴位、药物、万有引力地球磁场穴区全息对应.  相似文献   

12.
EMAb、AsAb、UU、MH、CT检测与不育女性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抗子宫内膜抗体 (EMAb)、抗精子抗体 (As Ab)、解尿支原体 (UU)、人型支原体 (MH)、沙眼衣原体 (CT)与不育女性的关系 ,对 376例不孕不育患者的 EMAb、As Ab、U U、MH、CT进行了联合检测。结果 :不孕不育组EMAb、As Ab、UU、MH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 .0 1) ,CT具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EMAb、As Ab、UU、MH、CT在女性不育的检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应将其列为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3.
The contribution of medical treatment to the health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was virtually nil until the 20th century and continues to be small. In contrast,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prevention of disease through mod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improved ventilation, drainage, sewage disposal) has been great. This effect is seen in the dramatic rise in the population of Europe since the early 18th century. The major causes of death and disability in developed countries, however, have changed markedly during the present century. Most of th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se diseases are behavioral in nature (cigarette smoking, excessive caloric intake, excessive alcohol consumption, inadequate exercise, etc.). Accordingly, modifying the environment is no longer enough--one must modify the behavior of the individual. To do this, one needs an effective technology for modifying behaviors that have important health consequences. Such a behavioral technology is being developed. Some of the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is technology will be illustrated by their application to one modern scourge--cigarette smoking.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Two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health care financing discuss how the establishment of standards might encourage consumers to participate more actively in choosing their health care providers.  相似文献   

18.
19.
20.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long-term issues of sexual dysfunction in terms of normal psychosexual development. Human sexual development and ego growth take simultaneous origin within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of the child and its first nurturant caretaker, usually the mother. Infantile sexuality, the pleasure of the total body, is equivalent to love and dependent upon sameness and continuity, tending toward fusion. Adult sexuality depends for its emotional impetus upon separateness and difference between lovers. Once established, adult sexual relationships drift inexorably toward the symbiotic unity implicit in loving. Genital sexuality may be sacrificed in the preference for more global satisfactions reminiscent of the infantile sexual experience. Essential to the adult sexual relationship then is the capacity to bear and express conflict and anger as a means of breaking the symbiotic tie; a continuous restructuring of ego boundaries is necessary for the maintenance of a functioning sexual relationship of long du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