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数字新闻     
《中国农资》2011,(47):3-3
4200多万亩 近年来,国土资源系统每年筹集资金近1000亿元,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全国新增耕地4200多万亩。“十二五”期间将新建4亿亩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基本农田,补充耕地2400万亩,加强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重点县建设,改造提高116个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  相似文献   

2.
2003年以来,丽水市莲都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以示范整治工程为龙头,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业建设。目前,已建成各级示范村10个,重点整治村庄94个,实现了提前一年完成示范整治工程创建任务的目标。到目前为止,我区已累计投入1.43亿元,新增道路面积71.45万平方米,新增通村公路里程486公里,新增自来水使用人口5.37万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介绍.2008年新增1000亿元中央投资中,“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和重点流域工业污染治理工程”新增25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于11月末下达完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现行土地整治项目耕地差异的对比分析,探讨界定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有效耕地的概念,构建测算小地物面积的数学模型,为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调查认定技术规范的出台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资料分析、灰色系统GM(1,1)模型测算及遥感影像抽样样方调查。【结果】提出了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有效耕地的概念,构建了测算小地物面积的数学模型。基于灰色系统GM(1,1)模型推算研究区中小地物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为1.3%,新增有效耕地面积为13.31 hm~2,新增耕地率为8.27%,同时通过布设遥感影像抽样样方论证了小地物测算方法的可行性。【结论】新增有效耕地概念的提出更加符合土地整治中新增耕地认定和增加有效耕地的要求,GM(1,1)模型不仅排除了小地物对耕地面积的干扰,也使得土地整治项目新增有效耕地面积测算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土地整治基本情况截止目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已获国土资源部、财政部等批准国家投资土地整治项目78个,涉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十三个农业师和兵直222团。建设总规模126178.58hm2,新增耕地17717.17hm2,国家批准总投资21.06亿元。土地整治项目在实施前,条田不太规则、道路和灌溉设施配套程度低、耕地质量不高、土地利用率较低。通过国家项目建成后,达到了增产增收的效果,激发了职工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项目区形成了"田成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规模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土地整治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科学评价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将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耕地规模和新增耕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全市所辖各区县和乡镇等进行不同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整治以土地开发项目为主,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率均呈现较高水平,而且从区县和乡镇的尺度看差异度不大;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项目相对较少,且补充耕地规模也不大,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及新增耕地时空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质量、实现土地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也是确保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关键。本文以黑龙江省2000-2013年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为基础数据,以县域为基本单元,采用耕地整治率、地理集中度、基尼系数及变异系数,对其土地整治项目及新增耕地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1)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数量和规模均呈现波动增长的态势,项目类型逐渐单一化;2)2000-2013年黑龙江省耕地整治率为9.06%,耕地整治率和整治项目数量分布均呈现两大平原地区高于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老爷岭地区的态势;3)2000-2013年黑龙江省土地整治新增耕地在时间上呈波动增加态势,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先分散再聚集于两大平原区域的变化特征,新增耕地率总体呈下降趋势;4)建议黑龙江省土地整治工作应继续以土地整理类项目(高标准农田建设)为重点,合理确定土地整治项目类型和目标,大力推动各地区土地整治工作协同发展,切实提升耕地整治率。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治已成为国家战略,实施土地整治花费了巨额资金,其成效如何,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该研究采用中国土地整治项目的投资数据与验收数据,对近年来全国土地整治投资状况与成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土地整治投资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土地整治投资额和建设规模在不同年份存在较大差异;2011—2017年年均投资489.04亿元,年均建设规模为217.58万hm~2,年均新增耕地面积26.59万hm~2;土地整治通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通过改善生产条件、增加农民就业机会推动农村发展,通过城乡土地统筹、建设用地增加挂钩带动城乡融合,通过保护景观与生态环境助力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9.
杨光明  高晶文 《吉林农业》2011,(12):54+53-54,53
农村土地整治项目大致可分为耕地开发型,节水节能型,和产能提高型。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加强土地综合整治,是贯彻落实《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实施的重要内容。"以扩能力、增收入、强基础、保安全、建制度、重民生为总体要求,实施《吉林省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建设总体规划》,加快灌区改造、沃土培肥、区域治理、高标准良田的具体行为。吉林省柳河县正是在这样的国家大政方针的指导下,在近年来开展了包括农村土地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土地整理等在内的一系列属于土地整治方面的工程。  相似文献   

10.
为持续有力推进达州市通川区土地整治工作,本文分析了通川区2011~2015年期间土地整治现状,结果表明,全区2011~2015年土地综合整治规模总计10468.54hm~2,新增耕地面积852.82hm~2,新增耕地系数8.14%(此系数为并入开发、复垦、挂钩规模计算),主要为农用地整理项目。梳理了通川区土地整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土地整治相关规划与工作滞后、土地综合整治形式单一、权属纠纷频发、公众参与度不高以及土地整治建后管护机制缺位等,据此提出了结合客观实际统筹开展土地整治规划、完善创新土地整治形式、提高公众参与度、建立长效管理运行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掌握达州市通川区农用地整治潜力,推进农用地整治工作,本文在资料收集整理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运用全面调查法对通川区农用地整治潜力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通川区农用地整治整治潜力3106.44hm~2,新增耕地系数达8.70%;北山镇、江陵镇、安云乡、梓桐镇整治潜力相对较大,潜力面积分别为335.34hm~2、303.78hm~2、225.79hm~2和207.68hm~2,新增耕地系数分别达10.29%、10.49%、9.93%和12.23%;针对通川区的农用地整治潜力和分布,提出了有序开展农用地整治工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生态友好型农用地整治建设、增加公众参与度、加强工程建后管护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十项措施,并决定今年四季度先增加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国家发改委11月10日召开紧急会议,部署落实新增1000亿元中央政府投资。  相似文献   

13.
《山西农业科学》2015,(7):908-911
作为土地整治中的一项基础工作,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的准确度直接影响土地整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烟台市福山区为例进行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及评价,指导福山区土地整治规划工作。提出基于GIS的农用地整治潜力测算方法,用新增耕地面积来表示数量潜力,用耕地质量等级来表示质量潜力,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加权求和即为农用地整治潜力。结果表明,福山区农用地分布分散,整治潜力等级高的土地较少,潜力等级低的土地较多;当数量潜力即新增耕地面积为0时,测算单元的整治潜力等级为最低等。在项目区数据有限的情况下,将数量潜力和质量潜力加权求和计算农用地整治潜力是比较简单而且准确的整治潜力测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管伟 《中国农垦》2023,(6):48-50
<正>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就必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要坚持耕地保护基本国策;另一方面,可通过以新增耕地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治,来解决城市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带来的影响。近年来,江苏农垦开展了一系列补充耕地土地整治项目,总结出了具有实践意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中新增耕地面积的常用测算方法和特点,以四川省为例,分析了现阶段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的不足,提出了农村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测算方法的改进建议:基础数据采用"二调"数据或上年土地利用变更台帐;加强国土资厅发〔2009〕70号文件的应用;采用典型抽样法测算;开发复垦项目采用全数测定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采样分析,采用菲尔德法和加权求和评价法对黄土丘陵区荒草地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进行了研究分析。探讨了新增耕地的肥力水平、最大限制因素,以及新增耕地的综合肥力指数,并提出合理的施肥策略。结果表明:(1)黄土丘陵区荒草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含量处于较低水平,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5.95g/kg,全氮平均含量0.52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8.80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183mg/kg。(2)研究区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分布在61.5~73.0分之间,平均得分66.3分,其中得分在65~71之间的项目区占大多数,约占到总数的60%。(3)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黄土丘陵区荒草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的最大控制因素,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是提高新增耕地肥力综合指数的最直接的方式,有机肥与尿素配施,将是提高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继中央提出扩大内需、推进增长的十项措施后,农业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抓紧编制完成了涉及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51.5亿元投资计划。据介绍,新增投资用于农村沼气工程的有30亿元,占整个投资的近六成。  相似文献   

18.
土地整治是节约用地,增加耕地面积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采用净增耕地潜力系数法分析了大竹县农用地整治潜力,采用节约用地系数法分析了大竹县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林地为主,草地、园地分布较少。耕地在坡度上具有明显的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在坡度6°~15°区域,区域内田坎系数高,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大,中低产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高,耕地肥力水平低,土地整治潜力大;研究区域农用地整治潜力、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分别达6404.74hm~2和6828.05hm~2,且均以Ⅰ级潜力区、Ⅱ级潜力区为主。其中农用地整治潜力Ⅰ级、Ⅱ级潜力区占新增耕地面积的80.54%,农村建设用地整治潜力Ⅰ级、Ⅱ级潜力区占新增耕地面积的86.59%。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探讨新增耕地的肥力水平、最大限制因素以及新增耕地的综合肥力指数,并且提出合理的施肥策略。[方法]通过采样分析,采用菲尔德法和加权求和评价法对渭北台塬区荒草地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肥力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土地整治后新增耕地土壤肥力含量处于较低水平,该研究区域有机质的平均含量为7.8 g/kg,全氮平均含量0.93 mg/kg,有效磷平均含量为4.06 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52.3 mg/kg。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指数分布在25~60分之间,平均得分41分,其中得分在30~40之间的样点约占总数的一半,大于50分的约占17.78%。[结论]土壤有效磷和土壤有机质是渭北台塬区荒草地整治新增耕地肥力指标的最大控制因素。提高土壤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是提高新增耕地肥力综合指数的最直接的方式。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将是提高新增耕地土壤肥力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土地整治工程的最终产品和成果是新增耕地,新增耕地质量是检验和评价土地工程成败的关键,对新增耕地质量检测指标的管理、分析和数据融合十分重要.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土地整治工程中不同土地类型整治后对新增耕地质量要求,采用信息融合、物联网、Portal和工作流等关键技术方法,设计并实现了检测流程标准化、检测数据精确化、检测仪器自动化的LIMS系统.研究表明,国土资源部退化及未利用土地整治工程重点实验室LIMS系统的建立和运行,构建了常态监测体系,解决了新增耕地质量检测指标的管理不规范、数据异构以及数据难以共享等问题,实现了1个中心基地(陕西富平)实验室室内检测、5个野外监测站(榆林、延安、华阴、卤泊滩、澄城县)现场检测、1个流动实验车移动检测和多传感器在线监测的全方位管理和信息资源共享,为多地点、多检测手段和各种土地类型耕地质量监测提供了一条规范化、标准化管理的可行性途径,具有实用价值,并为土地工程其他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