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表现与分型、发病机制及诊断与鉴别。方法对40例出血性脑梗死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前查头颅CT,未明确病灶的患者入院后2~5d复查,入院后15—20d常规复查,有症状加重的患者随时复查,每位患者均做2次以上的CT检查。结果40例患者临床诊断全部经头颅CT检查确诊,且经CT确诊为脑梗死后,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病情加重,或用原发梗死灶无法解释的症状或体征时,再次行头颅CT检查,发现有梗死后出血的表现。结论脑梗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当病情变化、加重时,及时检查CT是必要的,有利于HI的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方法:搜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40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4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首次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局限性脑实质密度降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限性脑占位效应,脑沟变浅,脑中线结构偏移;硬膜下血肿等.所有迟发性血肿均发生在24~96 h.结论:CT没有发现脑血肿,对症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再次CT扫描,以便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CT诊断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颅内血肿的发生规律.方法颅脑外伤患者52例,均经2次以上CT检查证实有迟发颅内血肿的存在.结果52例患者复查CT均有迟发血肿,单发21例,多发31例,血肿主要发生于额、颞部的对冲性损伤部位,首次CT检查有脑挫裂伤者出现迟发血肿的比率较高.结论迟发颅内血肿与外伤后初诊及复查早晚有关.患者伤后持续昏迷,频繁呕吐或头痛加重,初诊时有脑挫裂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应及时复查CT以尽早发现迟发颅内血肿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史景卫 《中国保健》2005,13(16):45-45
目的分析脑出血继续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9例脑出血继续出血病人的临床分析,并选取同期无继续出血的227例脑出血病人作对照.结果继续出血的检出率与首次检查时间、出血部位、血肿形态及基础疾病等相关,是病情加重,死亡率增加的主要原因.结论对脑出血后病情加重的病人应及早复查头颅CT,采取积极措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有效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 5 4例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 轻度酒精中毒合并轻度脑损伤的病人 ,共 2 4例 ,恢复良好。重度酒精中毒或 /和重度脑损伤的病人 ,恢复良好 2 0例 ,中残 5例 ,重残 2例 ,死亡 3例。结论 急性酒精中毒合并颅脑损伤的救治包括积极的现场急救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治疗酒精中毒和动态头CT检查以明确脑损伤类型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脑出血的诊断、病情变化并及时选择内、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12例小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其中半球出血11例,蚓部出血1例。CT复查8例,复查1次6例,2次2例。复查发现血肿扩大1例,出现水肿带8例,侧脑室前角比首次CT检查扩大3例。蚓部出血的1例因延迟手术,病后7d死亡,其余11例在CT连续观察下给予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小脑出血多需要借助CT确诊,MRI可除外其他可能的病变。小脑出血者应密切注意意识状态,连续做CT检查,注意有无血肿扩大、水肿扩大及出血破入第四脑室等,特别是前后对比侧脑室前角是否扩大,以便抓住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后使用依达拉奉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微创穿刺清除术作为一种微创、快速清除血肿的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但是,由于脑出血后的继发性脑损伤,微创穿刺清除术后病情仍会加重,其中,自由基在继发性脑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治疗前后的相关影像学改变,探讨其影像学改变与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住院治疗且同时经X线、CT、经颅多普勒(TCD)或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71例,经综合治疗后,根据患者症状恢复情况评价疗效,且对影像学异常的病例复查,分析影像学改变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71例患者治疗后优45例,良18例,可8例,优良率88.7%(63/71),有效率100.0%(71/71).复查相关影像:36例寰枢关节半脱位CT复查结果正常26例,改善6例,无改变4例;68例异常X线复查结果改善67例,无改变1例;38例异常TCD复查结果正常24例,改善2例,变化10例,无改变2例;36例颈部CDFI异常复查结果正常9例,改善10例,变化15例,无改变2例.影像学改变与疗效相关性分析:变化按数值0计,r=0.388,t=3.500,P< 0.01;变化按数值0.5计,r=0.361,t=3.211,P< 0.01.结论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与影像学改变呈正相关;且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病因复杂,系统检查能够发现不同的病因,有利 于辨证治疗,并可印证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脑出血的诊断、病情变化并及时选择内、外科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高血压性小脑出血患者的诊治过程。结果 12例小脑出血患者经CT、MRI证实,其中半球出血11例,蚓部出血1例。CT复查8例,复查1次6例,2次2例。复查发现血肿扩大1例,出现水肿带8例,侧脑室前角比首次CT检查扩大3例。蚓部出血的1例因延迟手术,病后7d死亡,其余11例在CT连续观察下给予内科治疗,病情稳定后出院。结论 小脑出血多需要借助CT确诊,MRI可除外其他可能的病变。小脑出血者应密切注意意识状态,连续做CT检查,注意有无血肿扩大、水肿扩大及出血破入第四脑室等,特别是前后对比侧脑室前角是否扩大,以便抓住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人外伤性硬膜下积液的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62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CT表现、腰穿测压结果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保守治疗治愈46例,复查CT积液于3周至4个月内完全消失29例,明显减少17例。另16例症状加重,CT显示积液量增多转手术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动态CT复查及密切临床观察对于治疗方式的选择及预后的估计有重要意义,能较好指导临床治疗,确保治疗安全性,降低手术率,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