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吕超  王煊军  吕晓猛 《炭素》2013,(3):24-29
本文从碱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碱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稀土金属-石墨层间化合物、金属卤化物-石墨层间化合物、卤素-石墨层间化合物以及其他类型的石墨层间化合物六个方面简要介绍了气相扩散法在石墨层间化合物制备中的应用,指出了气相扩散法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兴盛,与此相关的综述和介绍等在这五年中也为数很多。为避免与这些综述有可能重复,在此,特以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为重点,作些叙述。有关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化学方面的一般特性及其应用,请参阅文献。石墨层间化合物最大的特征是具有多样性。生成层间化合物的物质,除碱金属和卤素等单质外,还广泛涉及多数的卤化物、酸、氨  相似文献   

3.
为了开发一种在无硫酸介入下制备膨胀石墨的新工艺,达到无有害硫残余的目的,以钾-四氢呋喃-萘的有机络合物溶液为介质,用电化学法合成了钾-四氢呋喃-石墨层间化合物,并对其进行微波膨化。对膨化石墨表面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探讨了钾-四氢呋喃-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电解插层机理。结果表明:钾同四氢呋喃的有机溶剂共嵌入石墨层间,且石墨层间化合物膨化后,钾与四氢呋喃在微波作用下迅速从石墨层间膨胀出来得到石墨微薄片,这些石墨薄片彼此叠合形成片层状外观,构成膨胀石墨良好的孔隙结构。  相似文献   

4.
前言 最近,有关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研究报告比较多,开始重视应用石墨层间化合物。在此,有必要简要说明一下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含义。 石墨晶体具有层状结构、在碳的六角纲状平面内,价键作用很强,形成稠密的网平面,但是,在碳的六角网状平面的垂直方向,原子价键的作用比较弱,在层间有较大空间,在这个石墨层状空间,其他的反应物(杂质,石墨制品接触物,金属浸渍物等)有可能浸入层间,并与碳网平面结合,形成特殊的石墨层间化合物。一类层间化合物是反  相似文献   

5.
11 D 层间化合物采用电化法在液氨中制备金属—氨石墨层间化合物 E. Stumpp, H. Alheid, M. Schwarz 690 石墨及涡轮层炭在液相锂插层中的不同表现 H. P. Boehm, P. Schoderbock 692 石墨化度对炭纤维溴化的影响 D. D. L. Chung 694 新颖化学气相沉积石墨纤维及其溴层间化合物的性能 J. R. Gaier, M. L. Lake, A. Moinuddin, M. Marabito 696 碘作为主要层间插入物的石墨层间化合物 C-C. Hung, D. Kucera 69  相似文献   

6.
以 1μm天然鳞片石墨作主体材料 ,在溶液中采用不同的掺杂剂制备了不同的掺杂石墨层间化合物 ,并将其制成导电碳浆 ,再采用标准薄膜开关线路板印刷成标准线路测定其电阻。实验结果表明制备出的掺杂石墨层间化合物电阻比未经处理的石墨降低了 1~ 3倍 ,导电性能稳定。其中 ,电阻值最小的是高碘酸钾作掺杂剂的石墨层间化合物 ,其电阻值仅为 2 2kΩ/0 8mm× 10 0cm。  相似文献   

7.
曹宏  刘奇 《炭素》1995,(3):14-18,13
用X射线衍射和热分析方法研究了熔盐法合成的CoCl2-FeCl3三元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在不同介质中的稳定性及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膨胀石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膨胀石墨制备的几种方法,着重探讨在硫酸溶液中用化学氧化法和阳极电解氧化法制备石墨的硫酸层间化合物的基本原理和过程,进一步介绍了石墨的氧化物和石墨酸的生成原理及过程,并且简介了气体氧化法制备石墨层间化合物和在有机溶液中制备碱金属-石墨-有机物这类、层间化合物的方法。另外,对石墨层间化合物受热彭胀的机理、加热源的种类减少胀胀石墨制件中含(?)量的处理办法,以及减少清流石墨氧化中间产物的用水量等问题进行了文献综述。  相似文献   

9.
石墨层间化合物阶结构的标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阶作为表征石墨层间化合物的主要参量之一,在对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研究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依据晶体材料X射线分析原理,结合石墨层间化合物的结构特性,对几种阶结构的标定方法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主要从插层剂插入石墨、插层剂的扩散和阶结构的转变3个方面对石墨层间化合物成阶相关的过程进行讨论。从表面扩散、成核和电子转移3个方面介绍了插层剂进入石墨层间的过程;利用单相的方法分析了层内插层剂的扩散;从有无阶数变化两个方面讨论了阶结构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主要从插层剂插入石墨、插层剂的扩散和阶结构的转变3个方面对石墨层间化合物成阶相关的过程进行讨论。从表面扩散、成核和电子转移3个方面介绍了插层剂进入石墨层间的过程;利用单相的方法分析了层内插层剂的扩散;从有无阶数变化两个方面讨论了阶结构的转化机制。  相似文献   

12.
南墅鳞片石墨氯化铁层间化合物的溶剂法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军  赵家政 《炭素》1995,(4):43-46
由南墅鳞片石墨用溶剂法合成了三阶的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中不用过分地隔离水。合成中石墨鳞片大小,溶液浓度,合成时间等对石墨层间化合物的阶数影响不大,但却使层间化的量发生很大变化。南墅小鳞片石墨很容易进行插入反应得到层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一、石墨夹层化合物的特点和分类 若干以二维分子构成的层状晶体,层间仅借范得瓦尔引力结合,故层间的结合力远较平面内的结合力为小,且距离也较大,所以有可能在层间插入一些分子、离子或原子,形成一种特殊的化合物,称为夹层化合物(intercalation compounds)或层间化合物(lamellar Compounds)或插入化合物(insertion compounds)。  相似文献   

14.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时虎  胡源 《炭素技术》2002,(2):29-32
石墨层间化合物(Graphite Intercalation Compound,简称GIC)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广泛用于各种科学和生活领域,本文介绍了石墨层间化合物合成及其在密封,环保,医药,阻燃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几十年来,人们已对石墨层间化合物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为我们提供了几个具有学术意义的课题。但是,目前人们不仅注重对其结构、物性以及做为“东道主”的石墨和外来“宾客”嵌入物的相互作用等理论问题的探讨,更着重于挖掘利用其高电导率、化学反应活性等优良性能作为功能材料的工程应用价值。为此,炭素材料学会于1986年2月21~22日以石墨层间化合物为议题在东京召开了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16.
我们探究了一阶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FeCl3-GICs)在单轴压力下的稳定性。通过分析一阶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在不同压强下X射线图谱的变化,我们发现在单向压强低于528MPa时,FeCl3-GIC会保持稳定状态。然而当进一步增大压强后,FeCl3-GIC将变得不稳定和脱插,在更大的单轴压强下甚至可以使一阶FeCl3-GIC改变到更高阶的石墨层间化合物,我们认为氯化铁石墨层间化合物在单轴压力下的脱插是在键的断裂和线缺陷的协助下完成的。  相似文献   

17.
天然石墨鳞片经化学法进行插层后,形成一种层间化合物,在高温下,层间化合物会因热分解而使石墨层间沿着垂直方向膨胀数百倍,而形成一发泡碳材料,这种材料称为膨胀性石墨.膨胀性石墨是由纳米石墨薄片组成.纳米石墨薄片是以高度规律之石墨层堆叠而成,厚度约20~50 nm.再进一步使用纳米分离技术将纳米石墨薄片分离,并分散在树脂之中形成特殊的纳米石墨薄片复合材料.同时,探讨了几种物理法的纳米分散技术,以及用于分离纳米石墨薄片之原理.  相似文献   

18.
关于膨胀石墨吸油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在300~900℃温度下由石墨-硫酸盐层间化合物受热膨胀后得到的一系列膨胀石墨对油的吸附性能。给出了对纯净油的吸附性曲线以及在油水混合乳浊液中对油的吸附曲线。得出了膨胀石墨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是影响吸附性能的两个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19.
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结构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石墨层间化合物(GIC)是一种二维的纳米级多功能材料,综述了石墨层间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结构特点,并对它的应用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石墨层间化合物在插层过程中阶的转变模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应用原位XRD(X射线衍射)法,研究了石墨层间化合物(CIC)在插层过程中阶次的转变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的插层体系和插层条件产生不同的成核和扩散情况,从而导致在插层过程中试样的不同阶次转变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