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4 毫秒
1.
大港枣园油田因井斜变化大、原油粘度高、泵挂深,使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杆管偏磨严重,同时井液矿化度高、氯根含量高,且含H2S腐蚀性气体,造成杆管腐蚀严重。偏磨腐蚀造成上修作业频繁,免修期相对较短,通过对枣园油田深层稠油油藏偏磨腐蚀状况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即偏磨配套治理、腐蚀治理技术、举升工艺参数优化、优选井下工具、确定合理的生产参数等,取得了良好的防偏磨效果。  相似文献   

2.
螺杆泵井发生偏磨的根本原因是杆、管存在接触载荷。接触载荷的产生及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应从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够有效减轻杆、管磨损程度。北东一区螺杆泵偏磨井采取优化扶正器措施后,平均检泵周期由2012年的370 d提高到2013年的582 d;对于偏磨及腐蚀情况严重、免修期短的油井,应用连续杆配套内衬管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3.
杆管偏磨问题一直是影响胜坨油田有杆泵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采取的抗磨接箍、抗磨副、反馈泵等偏磨治理措施整体效果不佳,经济效益较差.为了有效解决油井偏磨问题,满足注聚区大排量螺杆泵提液、长寿命生产的要求,研究了内衬管偏磨治理配套工艺,具有摩擦因数低、耐磨性能好、不损伤抽油杆接箍、有效实现双向保护的优点,已在胜坨油田的73口偏磨严重井得到了推广应用,延长偏磨井生产周期2倍以上,且持续有效,取得了非常好的应用效果和效益.  相似文献   

4.
大港枣园油田因井斜变化大、原油粘度高、泵挂深,使抽油机井生产过程中杆管偏磨严重,同时井液矿化度高、氯根含量高,且含H2S气体,腐蚀严重。偏磨腐蚀造成上修作业频繁,免修期相对较短。通过对枣园油田深层稠油油藏井简偏磨腐蚀状况调查研究分析,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配套防治技术,即偏磨配套治理、腐蚀治理技术、举升工艺参数优化、井下工具优选、合理生产参数确定等.取得了良好的防偏磨效果。  相似文献   

5.
抽油杆软联接防偏磨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部分油井因杆管偏磨而造成检泵周期短的问题,在井斜小于45°并且无"狗腿度"的油井上,研究了抽油杆软联接防偏磨工艺技术。通过对偏磨油井杆管偏磨力的计算分析,研究了抽油杆软联接防磨器,在软联接防磨器的作用下,可以使杆管的偏磨应力得到有效释放,从而达到延长油井检泵周期的目的。2008年在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现场应用2口井,工艺成功率100%,平均单井延长检泵周期188 d,累计增油300 t,创经济效益80万元。  相似文献   

6.
水源井开54井目前采用活塞有杆泵取水,由于高含水影响,杆管偏磨造成该井频繁检泵。通过采用注塑杆防偏磨配套技术,延缓高含水井的杆管偏磨,达到延长检泵周期的目的,为高含水井防偏磨配套技术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7.
李兰竹 《石油机械》2011,39(3):50-52,73
针对低产油井普遍存在供采不平衡、泵效低以及杆管偏磨突出等问题,研究开发了以小直径抽油泵、抽油杆防失稳技术、杆管减磨接箍技术和低产井优化设计技术等为主的低产井有杆泵高效举升配套工艺。采用该配套工艺既能充分发挥和协调油层的供液潜力及抽油设备的排液能力,又可以解决杆管失稳弯曲造成的杆柱冲程损失及偏磨问题,实现了小直径抽油泵的连续高效举升。现场170余井次的应用表明,采用该配套工艺,抽油泵平均泵效提高18%,免修期延长8月以上,收到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有杆泵井管杆的偏磨现状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研发了高含水有杆泵井注油式双通道防偏磨工艺。该工艺主要由地面注油系统、井口注油密封泵、井下动力抽油泵等构成。它可实现在高含水产出液条件下,在管杆之间制造一个油润滑、减缓偏磨的环境;利用空心抽油杆较大的抗弯模量和临界压载,增加了杆柱抗失稳的能力;并配套特种扶正器、减磨接箍、高效泵等进一步提高防偏磨效果,延长高效泵工作周期和检泵周期。现场应用表明,应用该工艺后抽油机载荷及液量、液面无较大变化,防偏磨效果突出,平均免修期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9.
对文留油田有杆泵井在生产过程中杆管发生偏磨和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认为井斜是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 ,而管柱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也不容忽视 ;油井产出液的富含矿物质、CO2 、H2 S腐蚀性气体、H+ 、Cl-及细菌等腐蚀介质 ,使杆管产生腐蚀。杆管的偏磨与腐蚀相互作用、又形成了更大的破坏性。介绍了防偏磨、防腐蚀技术以及治理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有杆泵抽油井防偏磨及腐蚀技术研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文留油田有杆泵井在生产过程中杆管发生偏磨和腐蚀的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井斜是造成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而管柱因各种因素引起的弯曲造成的杆管偏磨也不容忽视;油井产出液的富含矿物质、CO2、H2S腐蚀性气体、H^ 、Cl^-及细菌等腐蚀介质,使杆管产生腐蚀。杆管的偏磨与腐蚀相互作用、又形成了更大的破坏性。介绍了防偏磨、防腐蚀技术以及治理方法和效果。  相似文献   

11.
根据生产中的难题,研制成功了XJFB防偏磨抽稠泵。该泵具有以下特点:①防偏磨;②适用于稠油井、高油气比井和大斜度井;③提高泵效特点;④现场操作性强特点。已经在现场应用45口井,成功解决了偏磨井治理在少投入情况下的有效延长油井免修期的问题,成功解决了稠油井、高油气比井、大斜度井的低成本、高泵效生产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2.
抽油机井管杆防偏磨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杆机械采油过程中,时常会发生抽油杆与油管的相互磨损,造成杆断、杆脱、管漏等事故,缩短油井免修期,影响油井正常生产,增大作业成本投入。以GD1-11-907井为例,自1998年3月以来,管杆偏磨造成检泵作业8次,平均检泵周期154d,最短的只有25d。可见,开展抽油机井管杆防偏磨技术的应用探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冀东油田中斜度定向井管杆偏磨是油管刺漏和抽油杆断脱的主要影响因素,缩短了油井的检泵周期,增加了油井维护工作量,加大了生产成本。利用数理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影响中斜度井杆管偏磨的井斜角、冲次、沉没度及含水率等主要影响因素,确定了各因素导致杆管偏磨的技术界限。使用加重杆改善杆柱受力结构,对井斜大于35°的油井采用耐磨衬里油管、优化生产参数来降低杆管偏磨程度等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中斜度井管杆防偏磨工艺技术。推广应用该项技术以来,平均单井检泵周期延长250 d,生产维护费用节约5×104元/井次,为油井长期平稳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有杆泵机采系统中和点下部杆柱的失稳弯曲会造成杆管泵之间的偏磨。杆柱底部加重并配套扶正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中和点至滑杆间杆管的偏磨,但是滑杆自身以及柱塞偏磨却得不到有效解决。基于此,开展了底部杆柱旋转抗磨工艺技术研究,发明了机械强扭式井下杆柱旋转器。将该旋转器安装在杆柱中和点以下一定位置,通过均置滑块与闭环轨道的精密配合联动机构,依靠上、下交变载荷变抽油杆的直线往复为正向旋转,强制带动工具以下包括柱塞在内的杆柱实现整体旋转抗磨。机械强扭式井下杆柱旋转工艺在现场应用21井次,6井次已收到延长油井免修期效果。其中,沔26斜-3井使用该工艺后减少了柱塞间隙漏失量,日产油由使用前的0.7 t增至1.3 t,日增油0.6 t,有效期68 d,累计增油41 t。  相似文献   

15.
XJFB防偏磨抽稠泵的研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芳  李鹏  靳付魁  董双平 《石油机械》2005,33(8):45-46,62
为了解决有杆泵井杆、管偏磨问题及提高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泵效,研制了XJFB防偏磨抽稠泵。该泵采用机械阀和双柱塞的结构,使抽油杆柱始终处于拉应力工作状态,不会发生失稳弯曲。XJFB防偏磨抽稠泵现场应用45口井,可对比井有效使用寿命均在1a以上。应用结果表明,该泵成功解决了杆管偏磨井的低成本治理问题,解决了常规稠油井、高气油比井和大斜度井的低成本高效开采问题,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6.
抽油机井中抽油杆与油管偏磨是普遍存在的,它不仅造成抽油杆的断裂,而且还会磨漏油管。头台油田2010年检泵井中杆断脱、管漏井占检泵井数比例分别为13.5%、31%,两项已经占检泵总井数的44.5%,而造成管漏、杆断脱的主要原因就是杆管偏磨。由此可见,分析研究偏磨规律及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减少检泵数量,延长检泵周期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分析了杆管偏磨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理杆管偏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抽油杆管偏磨是影响油井免修期的主要因素。杆管偏磨造成作业维修的直接原因一是管漏,二是抽油杆接箍磨脱。普遍认为导致杆管偏磨的主要因素,一是抽油杆或油管弯曲,二是井斜。本文结合作业实际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造成杆管偏磨的根本原因是井身结构,而不是杆管自由弯曲。  相似文献   

18.
孤东采油厂主要上产阵地和新建产能块主要分布在滩海地区,目前采油厂抽油井中斜井比例越来越大,且井斜角大(大于65度),造斜点高(在190-500米左右),易出现杆管磨损严重、检泵周期短、泵效低等问题。偏磨井治理工作主要以斜井防偏磨为主,同时,兼顾直井深抽偏磨现象及井液腐蚀偏磨现象的治理。根据油井的具体偏磨情况,制订了多种防偏磨治理模式,采用尼龙扶正器、抗磨副、连续杆、内衬油管的分级治理方式。到2015年底,共治理偏磨井218井次,平均检泵周期延长98天,取得了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9.
杏北油田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杏北油田2005年共有偏磨井1 132口,与2000年对比,检泵率由41.0%下降至28.3%,同时杆管更换成本有所下降.为此,文章从杆管弯曲、油井井深结构、采油工艺、生产参数、产出液的影响等方面,分析研究了杆管偏磨产生的原因,确定油井生产过程中造成偏磨的主要因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减少了杆管偏磨现象的发生,延长了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20.
胜利油田分公司桩西采油厂主要上产阵地和新建产能块主要分布在滩海地区,目前采油厂生产井中斜井比例越来越大,且井斜角大(大于65°),造斜点高(在190-500m左右),易出现杆管磨损严重、检泵周期短、泵效低等问题。偏磨井治理工作主要以斜井防偏磨为主,同时,兼顾直井深抽偏磨现象及井液腐蚀偏磨现象的治理。根据油井的具体偏磨情况,制订了多种防偏磨治理模式,采用尼龙扶正器、抗磨副、连续杆、内衬油管的分级治理方式。目前共治理偏磨井217井次,平均检泵周期延长96天,取得较好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