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带状疱疹患者的神经痛与生活质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谢继红 《中国临床康复》2003,7(26):3610-3611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疗效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方法:128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抽签分为4组,每组32例,Ⅰ组只应用抗病毒药物。止痛药及营养神经的药物。Ⅱ组除Ⅰ组药物外及早加用适量激素。Ⅲ组除Ⅰ、Ⅱ组药物加用针灸疗法。Ⅳ组采用综合治疗,除Ⅲ组治疗外再加用中药口服。各组治疗疗程相同。使用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缓解程度。使用情绪评分及遗留症工作或家务能力进行治疗前后心理测试。结果:治疗后VAS评分Ⅳ组与前3组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lt;O.05),情绪评分治疗前后各组自身对照差异显著(P&;lt;O.05)。结论:采用第Ⅳ组方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能达到满意效果,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针灸方法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带状疱疹189例随机分为5组。A、B、C、D 4组均给予围针刺阿是穴、电针夹脊、支沟、后溪等穴,B组加用铺棉灸疗法,C组加用火针疗法,先行火针治疗,再进行基础针刺,D组加用叩刺拔罐疗法;E组采用西药盐酸伐昔洛韦胶囊口服治疗,比较各组治疗后随访第30、60、90天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结果:5组均治疗10d后,随访30、60和90d各A、B、C、D组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30及60d时A、B、C、D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明显低于E组(P<0.05)。结论: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可显著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加巴喷丁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1组(加巴喷丁组),对照2组(针灸组)及治疗组(加巴喷丁联合针灸治疗组),比较3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2周后3组患者VAS评分分别为:(3.34±0.32)分、(3.51±0.64)分、(1.24±0.15)分,治疗组与2个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巴喷丁及针灸对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均有显著疗效,且起效快,两种治疗手段结合更加提高了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带状疱疹是一种群集疱疹性皮肤病,损害消退后遗留顽固性神经痛是本病主要特征之一,老年患者疼痛程度更甚,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文就现阶段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各种方法做一综述,旨在为减轻老年PHN患者痛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护理依据。  相似文献   

5.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髓后,感觉神经节被激活后沿神经轴索到达相应神经所支配皮肤而引起的病变^[1]。神经痛为基本特征之一,且疼痛随年龄增长而加重。既往传统的西医治疗为使用大剂量维生素和止痛药以缓解疼痛,但药效过后疼痛会再度出现。本研究根据中医的有关基础知识,采用气功加持针灸法,对我科199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合并带状疱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89例AIDS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6例痊愈出院,3例因合并其他严重的机会性感染而死亡,9例遗留神经痛。结论:对艾滋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可使带状疱疹尽快痊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633-4634
将54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以针灸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加巴喷丁胶囊治疗,对照组在针灸治疗的基础加用卡马西平,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1、3、6w)两组的疼痛严重程度、睡眠质量方面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组改善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巴喷丁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带状疱疹,中医又称为蛇丹,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骤然,多以单侧簇集状水泡呈带状分布的皮疹、神经痛为特征;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属于较剧烈的顽固性疼痛症之一,其与急性带状疱疹一样,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疼痛。笔者以毫针围刺加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疗效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润  程斌  周杏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4,(12):1341-1343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侵犯神经节及皮肤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因皮肤上出现成簇水疱,呈带状分布,痛如火燎,皮损状如蛇行,故中医称之为"蛇串疮",每多缠腰而发,故又名"缠腰火丹"。此外,中医也称本病为"火带疮"、"蛇丹"、"蜘蛛疮"等。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周静 《新医学》2007,38(9):609-610
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用于治疗带状疱疹曾一度引起争议.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应用小剂量激素辅助治疗,能减轻带状疱疹的炎症和神经痛,并能预防发生后遗神经痛.该文就激素辅助治疗带状疱疹的作用机制及应用原则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其局部皮肤仍有疼痛不适,且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据报导,带状疱疹发病率为人群的1.4‰~4.8‰之间,约有20%的患者遗留有神经痛。带状疱疹患者发展成PHN(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比例是随着患者的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针灸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 采取“三通四联”针灸疗法并做好各项护理.结果 18例患者总有效率为94.4%.结论 “三通四联”针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明确,同时配合良好的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疗程、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3.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们用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弥可保、布比卡因混合液 ,根据带状疱疹病变部位不同、病情不同 ,行神经阻滞 (硬膜外阻滞、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星状神经阻滞 )治疗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痛2 6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带状疱疹及疱疹后神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早期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方法]选择急性带状疱疹神经痛发病1~2周的患者64例,随机分成抗病毒药物治疗组(A组)和神经阻滞联合抗病毒药物组(B组),每组32例.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1周评估一次,随诊12周,了解患者睡眠、疼痛情况及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用SDZ-Ⅱ型电子针灸仪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6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针灸、神经营养剂、抗癫痫药物等内科治疗和物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SDZ-Ⅱ型电子针灸仪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3周后的神经痛缓解情况,VAS及HAMA评分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3周后的神经痛,VAS及HAMA评分均显著降低,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SDZ-Ⅱ型电子针灸仪治疗胸背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为临床推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灸合用超激光疼痛仪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永玲 《华西医学》2005,20(1):128-129
笔者自 1999年 2月至 2 0 0 2年 8月采用针灸合用超激光疼痛仪照射治疗带状疱疹 30例 ,临床观察其疗效优于单纯针灸和单纯超激光疼痛仪照射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90例均为门诊或住院病人 ,诊断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带状疱疹诊断标准[1] 。病人随机分为三组 ,综合治  相似文献   

17.
王彦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9):2051-2051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是临床较常见的疾病,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10%并发PHN,而60岁以上老年患者PHN发生率更高.近年来我科采用三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以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神经症状改善情况对其疗效进行综合评估,并与单用消炎镇痛液椎旁阻滞疗法比较,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神经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NH)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我院麻醉科疼痛病房2003年3月至2007年10月所收治的167例带状疱疹神经痛及PNH患者,比较单纯药物治疗与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VAS评分),自觉疼痛缓解程度评分、睡眠受影响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167例患者中,带状疱疹神经痛组(85例)中,单纯药物治疗后,VAS评分降低(1.61±1.8)分,72%患者仍存在中~重度疼痛;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4.14±2.17)分,63%患者睡眠改善.PNH组(82例)中,单纯药物治疗后,VAS评分降低(1.21±0.96)分,85%患者仍存在中~重度疼痛;合用神经阻滞治疗后,VAS评分降低(4.21±1.77)分,55%患者睡眠改善.结论 神经阻滞治疗对带状疱疹神经痛及PNH均有疗效.  相似文献   

19.
带状疱疹中医又叫“丹毒”腰缠火丹“串腰龙”,俗称“蛇丹”“蜘蛛疮”,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常突然发生。沿一侧周围神经带状分布,成群集性小水疱,常伴神经痛。带状疱疹(HE)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相似文献   

20.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 HZ)是指当人体免疫力低下时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着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及神经痛为主要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