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厂磨煤有2台Φ2.2m×3.8m的风扫磨,设计生产能力为6~7t/h,实际台产7t/h左右。2台回转窑的喂煤量分别约为4.2t/h。虽然煤磨的生产能力能满足窑上的用煤需要,但因台产低电耗高而影响生产成本。厂里组织技术人员对煤磨系统进行攻关,找出影响煤磨台产的原因,改造后,提高了煤磨台产。  相似文献   

2.
石峻  俞平  张先和  吕忠明 《水泥》2006,(2):46-47
巢湖铁道水泥厂1500t/d生产线配备了Φ2.5m×3.9m风扫煤磨系统,其尾部采用的是CDWM16m2煤磨电除尘器。由于提高煤磨产量和降低煤粉细度的需要,厂方采用CMS-30型煤磨选粉机代替系统中的粗粉分离器。改造后,煤磨系统的尾气量、粉尘浓度发生了变化,风量的增加和比电阻增大使电除尘  相似文献   

3.
我厂回转窑为Φ3.2m×48m窑尾带泾阳型立筒预热器的水泥生产线,配备Φ1.8×3m+1.5m带烘干风扫式煤磨,生产中要求煤粉水分<3.0%,细度≤12.0%(0.080mm筛余)。自从1994年10月试生产至1999年8月间,煤磨袋式收尘器防爆门处及废气排放口经常是"黑烟"四起,运行达不到排放标准,而且常因着火造成烧袋及冬季结露糊袋而失去或降低其收尘作用。1 工艺流程简介 1-HL300提升机 2-原煤仓 3-电磁振动给料机 4-热风炉 5-锥形锁风器 6-Φ1.8m×3+1.5m煤磨 7-Φ1.9m粗粉分离器 8-Φ2.3m旋风分离器 9-刚性叶轮给料机 10-煤粉…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我厂(?)3 m×88.65 m湿法水泥回转窑(#1窑)原采取一窑一煤磨((?)2.07 m×2.65 m)的工艺配置,且窑一次风和煤磨用风共用1台风机(#2窑也同样),因此难以控制窑和煤磨的用风平衡并影响生产。如煤磨供风不足将影响其产量,进而造成回转窑煤粉供应不足并影响其正常生产。为此,我们对#1煤磨系统进行了技术改造并获成功,使煤磨系统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量由原来的4 t/h-6 t/h提高到9 t/h-11 t/h。  相似文献   

5.
李景贵  徐才利  唐兴国 《水泥》2003,(12):16-17
我公司720t/d水泥熟料生产线经改造后生产能力现已达到1200t/d,配用Φ2.2m×4.4m风扫式煤磨系统。投产初期煤磨系统多次引发火灾,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煤磨系统概况1.1主机设备及流程煤磨系统主机设备见表1,工艺流程见图1。表1煤磨系统主机设备粗粉分离器Φ2200mm,处理风量17100m3/h,压力损失980Pa旋风除尘器Φ2000mm,处理风量19000m3/h煤磨主排风机风量:21100m3/h,风压:6742Pa,转速:1450r/min电除尘器CDWM12-600-2/Ⅰ,有效面积:12m2,处理风量:26000m3/h,烟气露点>45℃,烟气温度:60~120℃露天堆场的原煤经胶带输送机喂入1台复摆颚式…  相似文献   

6.
王宏艳  张涛 《水泥》2002,(10):38-39
哈尔滨水泥厂在2000年的煤粉技术改造过程中,淘汰原有2台Φ3.2m×20m顺流烘干机和4台Φ2.4m×9m球磨机,采用由沈阳重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的MPS型立式煤磨和高效气箱脉冲袋除尘器组成的煤粉制备工艺系统。1MPS型立式煤磨结构特点1.1结构改进MPS型立式煤磨结构见图1。图1MPS型中速煤磨结构示意MPS型立式煤磨是一种辊盘式中速煤磨。原由德国Pfiffer公司研制用于石料磨碎,后由德国Bab-cock公司引进专利设计制造用于燃煤火力发电厂磨制煤粉。由于粉磨物料的不同,在原有基础上作了如下改进:1)采用中间给料。煤…  相似文献   

7.
HT水泥有限公司经充分调研以后,决定将闲置的Φ2.2m×5.5m的普通管磨改造为风扫煤磨,并与CMS-22型煤磨选粉机、防爆型高浓度气箱脉冲袋除尘器等设备组成风扫煤磨系统。改造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我公司煤磨系统采用φ2.8m×(5+3)m风扫煤磨(生产能力16~17t/h)和N-1150型O-Sepa动态选粉机,烘干热源引自篦冷机二段。在调试期间曾出现磨机燃爆现象,给系统的安全运转带来很大的隐患。磨机燃爆主要发生在磨头部位,燃爆时系统参数变化很大。主要表现在磨头负压剧烈波动,随后出  相似文献   

9.
杨力胜 《水泥》2001,(5):18-19
我公司地处福建,当地只产无烟煤。 2000年 3月 30日我们在 2号Φ 4m× 42m立波尔窑上进行无烟煤掺量占 80%的混合煤试烧 ,并取得成功。 1混合煤的制备 1)利用新建的 1条煤粉制备工艺系统。该系统在原煤联合贮库内设有烟煤、无烟煤 2个煤仓,并配 2台 POC- T- 500× 6500皮带计量秤控制配比,然后通过皮带送入煤磨磨头仓。煤磨为Φ 2.8m× 8m带烘干仓的风扫磨,磨前配 1台 HSZ- 100环锤式破碎机,控制入磨粒度≤ 25mm。出磨采取二级选粉,安装 2台Φ 2.8m粗粉分离器, 1台 K2500/355型细粉分离器。制备好的煤粉入称重仓经双管螺旋…  相似文献   

10.
我公司采用风扫煤磨系统,磨机的主要参数: φ2.8m×5m+3m,生产能力16-17t/h,选粉机采用N-1150 型O-Sepa动态选粉机,烘干热源引自篦冷机二段,在调试期间曾出现磨机燃爆现象,给系统的安全运转带来了很大的隐患,经过一系列的调整,消除了煤磨的燃爆问题,保证了系统的安全运转。  相似文献   

11.
平顶山星峰集团(原平顶山水泥厂)现有2条4.0m×60m立波尔窑水泥生产线,其中1号线1981年投产,1992年引进日本小野田技术进行改造,熟料台时产量在36.4t/h基础上提高了15%~30%;2号线1995年建成投产,熟料台时产量正常情况下为40.0t/h以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但与这2条生产线配套的2台2.5m×3.9m风扫煤磨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煤磨产量低、细度粗、水分大、粉尘排放浓度高,尤其是冬季因煤粉供应不上,每年造成6~10次停窑。特别是2001年以来,由于煤价上涨,该…  相似文献   

12.
提高煤磨出口温度对煤磨和煅烧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赞标  钟文彪 《水泥》2009,(11):35-36
我公司提能改造后,窑的日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很难稳定在目标值(4800t/d),一般在4500—4600t/d之间。从2004年9月份开始,我们将煤磨出口温度由75℃提高到90℃控制,发现煤磨产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窑的煅烧状况也有了明显的改善,窑产量可稳定在4900t/d。现在,我们将该温度提高到97℃控制,窑产量可以提高到5000t/d以上。  相似文献   

13.
刘志华  吴寅 《水泥工程》2019,32(6):14-15
根据高水分印尼煤的煤质特点,分析了HP磨煤机磨制高水分印尼煤时的技术特点,从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HP磨煤机的选型方法。通过实际工程HP磨煤机选型实践,得出HP磨煤机可以磨制收到基水分高达40%的印尼煤,研磨出力和干燥出力均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石井水泥公司的煤磨系统的改造中,CMS煤磨选粉机表现出选粉效率高,生产能力大,细度易控制,体积小,安全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立式煤磨系统燃爆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式煤磨系统的防燃爆直接关系到全线的安全稳定生产。在分析系统燃爆隐患(如细度小,大部分小于75μm;Vad高,一般都大于20%等)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防燃爆措施:(1)控制入磨气体温度≤220~260℃,出磨气体温度≤65~75℃,袋除尘器气体温度高于露点;(2)控制系统内煤粉的沉降和粘附;(3)控制系统中产生火源或带明火;(4)进行系统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16.
风扫煤磨系统的防燃防爆一直是各水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点,现实中因工艺设计、运行管理和操作等种种原因,不少企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本文就笔者多年在现场的管理和事故处理中的一些经验,作一总结,希望对同行有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当设备激励频率等于或接近传动系统的任一固有频率时,系统将产生共振;共振严重时,足以导致零部件损坏而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并引起巨大的经济损失。以煤磨系统为例,建立了其传动系统扭振计算的数学模型,并求解出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显然,这为煤磨的合理选型并确保其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某水泥厂有一条5?000 t/d生产线,该生产线配备一台ZGM113G型中速辊式煤磨机用于煤粉制备,通常除检修、煤粉仓位高及其他不得不停机的时间外,都可以正常运行。该设备运行数年内多次出现拉杆断裂现象,近期该厂煤磨磨辊加载压力瞬间由11 MPa下降至 4.4 MPa,随后又迅速回升到10.32 MPa,巡检人员到现场查看后发现煤磨西北侧拉伸杆没有上升下降的动作,在确认液压站三个液压缸和磨主机磨盘运行正常以及其他地方均无异常后,到磨门平台处检查发现西北侧上拉杆已经断裂,断裂位置在拉杆卡套内拉杆变径处。本文通过运用理论计算以及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 17.0对拉杆断口处受力进行了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9.
磨煤机是工业煤粉锅炉煤粉制备系统中的核心设备。我国煤炭种类的多样性决定了磨煤机类型的多样化,磨煤机的正确选型在煤粉制备系统中至关重要。详细介绍了低速、中速和高速三大类别中各类型磨煤机各自的发展历程、工作原理、结构特点以及优缺点,分析了各类型磨煤机对煤种的适用性,说明中速磨煤机最适宜应用于目前工业煤粉锅炉煤粉制备系统,指出随着工业煤粉锅炉的快速发展,磨煤机不仅要适应性强,粉磨效果好、产量高、质量硬,还要在降耗及环境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Coal pulverizer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unctioning and performance of a PC-fired boiler. The main functions of a pulverizer are crushing, drying and separating the fine coal particles toward combustion in the furnace. It is a common experience that mill outlet pipes have unequal coal flow in each pipe and contain some coarse particles. Unequal coal flow translates into unequal air-to-fuel ratio in the burner, deviating from the design value and thus increasing unburned carbon in fly ash, NOx and CO. Coarser particles at the mill outlet originate from poor separation and decrease the unit efficiency. In addition, coarser particles reduce burner stability at low load. Air flow distribution at the mill throat, as well as inside the mill, significantly influences the mill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separation, drying, coal/air flow uniformity at the mill outlet, wear patterns and mill safety. In the present work, a three-dimensional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odel of the MPS Roll Wheel pulverizer at Alliant Energy's Edgewater Unit 5 has been developed. The Eulerian-Lagrangian simulation approach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coal drying model in Fluent, a commercial CFD software package, has been used to conduct the simulation. Coal drying not only changes the primary air temperature but it also increases the primary air flow rate due to mass transfer from coal.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ed that a non-uniform airflow distribution near the throat contributes significantly to non-uniform air-coal flow at the outlet. It was shown that uniform velocity at the throat improves the air and coal flow distribution at the outlet pipes. A newly developed coal mill model provides a valuable tool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he pulverizer design and optimize unit operation. For example, reject coal rate,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he air flow near the mill throat, can be reduced. The model can also be used to further aid in identifying and reducing high temperature or coal-rich areas where mill fires are most likely to sta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