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宗廷虎先生从事修辞学教学和研究近50年,在学术道路上长期潜心钻研、孜孜以求,取得学界公认的累累硕果。他的著作和文章内容涉及修辞学理论、修辞学研究方法、修辞学史、修辞现象研究、修辞应用实践等诸多领域,为当代修辞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本文从“修辞理论的独特建树”、“修辞学史的巨大贡献”、“修辞实践的骄人成就州”三个方面对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研究作了一个轮廓性的概括和评述。  相似文献   

2.
著名修辞理论家、修辞学史和修辞史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宗廷虎教授,几十年来在汉语修辞学研究领域不辞辛苦,默默耕耘,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历练铸就了享誉学界的学术研究风范.宗廷虎先生的学术风范,不仅仅彪炳于筚路伏枥执着追求的学术自觉上,还体现在对修辞学研究所持有的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上,更深深地烙记于开放博大的学术胸怀上.  相似文献   

3.
宗廷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修辞学家,多年来一直在修辞学领域辛勤耕耘,在修辞学史和修辞史的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文章从宗先生在修辞学性质与范围、修辞研究途径与方法、白话修辞与文言修辞以及20世纪中国修辞学起源等方面卓有建树的成就来阐释宗先生对现代修辞学研究的不断创新与自我超越。  相似文献   

4.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清理了众多的修辞观点,提出了独到的分期方法,发掘了沃腴的滋长土壤,运用了鲜明的系统论方法等方面,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完备的科学的汉语修辞学史体系。  相似文献   

5.
宗廷虎对中国修辞学史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突出地表现在清理了众多的修辞观点 ,提出了独到的分期方法 ,发掘了沃腴的滋长土壤 ,运用了鲜明的系统论方法等方面 ,并在此前提下构建了完备的科学的汉语修辞学史体系。  相似文献   

6.
著名修辞理论家、修辞学史和修辞史家、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宗廷虎教授,几十年来在汉语修辞学研究领域不辞辛苦,默默耕耘,取得了相当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历练铸就了享誉学界的学术研究风范。宗廷虎先生的学术风范,不仅仅彪炳于筚路伏枥执着追求的学术自觉上,还体现在对修辞学研究所持有的求真务实的学术态度上,更深深地烙记于开放博大的学术胸怀上。  相似文献   

7.
宗廷虎先生的修辞学理论和修辞学史研究中贯穿着深刻的辩证理念.这既体现在其对陈望道修辞学思想的概括提炼中,也体现在对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的各个方面.在注重言语交际全过程研究、多边缘学科理论融合及修辞学研究的态度方法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地体现出辩证理念,为修辞学理论体系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修辞学研究修辞现象、修辞活动,那么,理应既研究表达修辞,又要研究接受修辞。在我国真正意义上的修辞学理论系统建构中,明确提出接受修辞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的事,这其中以宗廷虎和李金苓的成就最为突出,当前学界对此还少有专门性论述。他们不仅自己多年一直坚持研究,建构了包括“表达修辞学”和“理解修辞学”在内的修辞学框架,梳理了接受修辞研究的历史,提出了言语交际全过程的研究方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接受修辞学中尚待研究的众多问题,而且积极引导、支持其他研究者,为接受修辞学的持续发展培养了一定数量的研究力量。接受修辞学将成为21世纪修辞学研究大有可为的领域。  相似文献   

9.
宗廷虎、李金苓先生为当今汉语修辞史研究的领袖人物。其开创性的修辞史理论研究精深独到;其修辞史专题研究以语料丰富、发掘深入、论述精细、见解卓绝而著称,对中国修辞史的研究具有引领示范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2007年出版以来,引起学界广泛关注,好评如潮。这是迄今中国现当代汉语修辞学史著中最为详尽的一部。该书启发我们进一步思考:史著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如何合理确定;评论项目如何具体制定、周密阐述;结论怎样才更富有新意,促进学科发展;对修辞学已有研究的评价角度、评价用语,如何统一标准、规范操作;对修辞学学科性质的界定,对修辞学研究现象的处理,如何做到前后一致、同类照应。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有助于促进修辞学史研究的再突破和新跨越。著者的创新意识和执着精神,令读者敬佩;史论结合的学术追求和撰写原则,乃该书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11.
宗廷虎先生主编的<20世纪中国修辞学>亦史亦论,高瞻远瞩,无论在研究的深度上还是广度上都向前推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12.
宗廷虎、李金苓先生的《中国修辞学通史·近现代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作为修辞学史论,它的价值超越了语言学的范畴。这部著作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史料与方法的科学运筹是其中最重要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二十世纪汉语辞格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修辞格是修辞学的核心.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在修辞格研究方面是很有成绩的,但是也留下了不少问题.新世纪的辞格研究应当在清理二十世纪辞格遗产的基础上前进.辞格学可以有三种:修辞辞格学、文化辞格学和哲学辞格学.  相似文献   

14.
钱钟书的修辞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他有着“权变”、“辩证”和“和谐”的科学修辞观 ,其次是他对文学修辞的审美追求、语法程度、逻辑理据、心理机制和游戏意味有着独到的理解 ,第三是他的接受修辞理论颇多新见 ,如“活参”、“阐释之循环”、“考辞之终始”等。可以肯定地说 ,钱钟书涉及修辞学范围之广、建树之高 ,在中国修辞学界是绝无仅有的。  相似文献   

15.
2012年8月18日,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组织召开了"汉语修辞史与汉语修辞学史学术研讨会暨宗廷虎先生80华诞庆贺会",笔者提交的发言稿主要谈三点:宗先生一生硕果累累,奖项不断;宗先生退休后的成就超越退休前;宗先生的学术贡献将永垂青史。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世纪中国修辞研究可分四个历史阶段 :创建期、缓慢发展期、普及期、革新期。其主要成绩是 :构建了修辞学理论体系 ,修辞观念不断更新 ,学术争论不断深化 ,重视修辞学史研究。存在问题是 :继承古代修辞学传统不够 ,对方法与方法论不够重视 ,修辞学领域有向外扩展趋势。展望二十一世纪中国修辞学 ,建议 :重视修辞学理论建设 ,创建修辞学流派 ,建立或完善各分支学科 ,扩大修辞学刊物阵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